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農民神醫

《》章 節目錄 第380章 天聖銅人(五更求花) 文 / 牧月

    第380章

    天聖銅人(五更求花)

    楊天的眼神順著聲音的來源望去,見到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女孩

    美麗的不可方物,單單只用美麗來形容她的樣貌,楊天都覺得沒有說服力,一身白衣,卻絲毫不能掩飾她那修長而絕美的身材,一張俏臉,不施粉黛卻國色天香,恬靜中帶著一絲淡雅,如柳葉的眉使得一雙明眸更加耀眼,嘴角微微上鉤,紅唇嬌艷欲滴,臉上微微露出的笑意,更是使她整個人讓人看起來是那樣的和煦,如同撲面而來的春風,給人一種怡人的清新感。

    葉家,難道這個女孩就是葉家的人?

    楊天望著輪椅上的女孩,腦海內閃過了一絲狐疑。

    不由自主的,楊天的眼神落在了女孩的腿上,暗歎一聲可惜,女孩絕美的身段,卻有一條腿似乎是天生殘疾,已經萎縮了,兩條腿的粗細明顯不同。

    也許是上帝這老混蛋嫉妒她的美吧,硬是要在一件完美的作品上烙上一個印記。

    「葉香,你來做什麼?難道是想讓我們日醫來治療你的殘腿?」

    伊籐櫻見到女孩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有些不悅,顯然兩人之間似乎有些隔閡。

    葉香?她就是葉香?

    楊天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本來唐凌說了只有葉香對蠱這玩意有辦法,楊天還在納悶自己到哪去找葉家人,還有這個葉香。中國這麼大,想要找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他身邊也沒有跟葉家熟識的人。

    「難道這伊籐廣場不是針對所有顧客開放的嗎?別人能來,我葉香就不能來?」

    「葉香,我沒有功夫跟你廢話,說吧,你來究竟有什麼事情?」

    伊籐櫻明白葉香絕不會是來她的伊籐廣場購物的,一定有事。

    「本來我是想來跟你們伊籐家談點事的,但現在,我想沒這個必要了,伊籐櫻,你不會不知道我葉香想要什麼吧?」

    葉香嘴角微微上鉤,似乎對伊籐櫻很瞭解。

    伊籐櫻皺眉,葉香想要什麼,還有誰比她更清楚。

    「我說過了,你出在多的錢,也不可能,針灸銅人是我們伊籐家的傳家寶,更是無價寶,你就算用你所有的錢來換,我也不會賣的。」

    針灸銅人?楊天聽到了兩人的對話之後震驚了。

    針灸銅人是中國古代供針灸教學用的青銅澆鑄而成的人體經絡腧穴模型。始於北宋天聖年間,明清及現代均有製作,是經絡腧穴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具。

    楊天從無上醫書中找到了記載針灸銅人的一些文字,北宋針灸銅人為北宋天聖五年(1027)宋仁宗詔命翰林醫官王惟一所製造,其高度與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後兩面可以開合,體內雕有臟腑器官,銅人表面鏤有穴位,穴旁刻題穴名。同時以黃蠟封塗銅人外表的孔穴,其內注水。如取穴準確,針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針不能刺入。

    此外,明代針灸銅人是明英宗詔命仿北宋銅人所重新鑄造。於正統八年(1443)製成。北宋銅人原件遂被遺棄而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間針灸學家高武也曾鑄造男、女、兒童形狀的針灸銅人各一具。()現故宮博物院收藏一具明代銅人,高89厘米,男童形狀。

    清代針灸銅人是乾隆七年(1742),清政府令吳謙等人編撰《醫宗金鑒》,為鼓勵主編者,曾鑄若干具小型針灸銅人作為獎品。現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狀,高46厘米、實心,表面有經絡腧穴,但造型清代針灸銅人欠勻。中國歷史博物館亦藏有一具針灸銅人,高178厘米,為晚清製造。

    而這些針灸銅人中,最具有歷史價值的,就是那一座宋天聖銅人,對中醫的意義不言而喻,現今目前中國流傳最廣的經絡圖,大部分都是明末和清代的一些經絡圖,但要說中醫最鼎盛的時期,還是在我國的宋朝,說句不好聽的話,中醫這幾百年來一直都是在吃老本,別說是發展了,就連鼎盛時期的天聖銅人都沒能找到。

    據無上醫書的介紹,天聖銅人的身上有玄妙所在,也是千百年來,從事中醫學的醫者爭搶的絕世珍寶。

    據著名醫史專家馬繼興先生根據多年的研究,做出了這樣的推測:公元1126年,金軍攻破東京後,第一座針灸銅人被金兵搶走,後來由於戰亂不斷,16世紀時被輾轉流入到朝鮮,幾十年後,這座針灸銅人被日本人發現,掠至到了日本。

    與此同時,日本的醫學界也發表了相似的看法。他們認為這座針灸銅人最初是由中國傳入朝鮮的。

    16世紀末期,日本的豐臣秀吉將針灸銅人帶回了日本。

    豐臣秀吉是16世紀末期日本最高的執政者,1590年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兩年後,豐臣秀吉發動了入侵朝鮮的戰爭。針灸銅人很可能就在那時被帶回了日本。

    但據楊天的瞭解,現在日本的針灸銅人被收藏於京都博物館,而且更讓人不解的是,我國的一些專家曾經到過京都博物館參觀,專家們首先對這座針灸銅人的外部特徵產生了疑惑。

    中國古代在對人物進行塑像時,大都加以神化,尤其是佛教的傳入,人物塑像大多集中於佛像的雕塑上。

    到了宋代雕塑藝術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專業雕塑家,他們的藝術品具有高度的寫實技巧,創造出的藝術品自然姿態豐滿,很少出現肌肉骨骼的雕塑作品。

    不是宋天聖針灸銅人?

    京都博物館裡的這座銅人為**造型,這與針灸圖經所繪製的針灸銅人有所不同。

    在《針灸圖經》當中,針灸銅人上半身裸露,下半身又穿著服飾。那麼王惟一在當時設計時為什麼不把針灸銅人設計成**造型呢?專家推測王惟一在設計銅人時可能考慮到了中國傳統禮教思想,如果把**銅人放置在古建築裡有傷禮儀大雅,而且皇帝也會時常觀看針灸銅人,讓銅人穿著服飾即表示嚴肅又避免失禮。

    最為主要的是日本的這座針灸銅人與周密在《齊東野語》中的描述有著較大的出入。

    《齊東野語》中記載天聖針灸銅人的身上的穴名用的是錯經的方法,也就是將穴名刻鑿在銅人身上後,再塗上(經字),而東京博物館的這座銅人身上的穴名則是用塗料書寫上去的。

    自從宋天聖針灸銅人鑄成後,各朝代都鑄造了各種各樣的針灸銅人的模型,並繪製了圖譜,從這些繪製的圖譜中我們可以發現,銅人手的造型大多為五指平伸的姿勢。

    但是日本博物館裡的這座銅人左手姿勢是掌心向後,拇指、中指扣成環型。

    它主要表示的是中醫裡的中指同身寸,然而中指「同身寸」這種說法最早是由明代的徐鳳提出的。

    那麼宋代的王惟一在鑄造針灸銅人時,怎麼會選用幾百年後明代的說法呢?很顯然日本博物館裡的針灸銅人並不是宋天聖針灸銅人。

    為什麼日本的這座針灸銅人的特徵與《齊東野語》中的記載有如此大的出入呢?

    一些醫史專家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齊東野語》並不是正式中的描述的並不十分準確,至於多出的11個穴位,他們認為很可能是後人加上去的,他們堅信日本的這座針灸銅人就是流失千年的宋代針灸銅人。

    宋天聖針灸銅人被正式收存於日本後,或許這一事實讓中國醫學界從感情上難以接受,於是從70年代開始,在中國相繼出現了「仿宋銅人」工程,而所有的這些工程都是建立在「日本銅人就是宋天聖針灸銅人」的基礎上完成的。

    這就是天聖銅人的歷史,而自從銅人落戶到了日本之後,很多國內的愛國人士都在想方設法,想辦法將這座天聖銅人帶回中國,卻一直沒能成功。

    想到這裡楊天不由的將眼神望向了葉香,難道她也是這其中的一員?

    但為什麼,她要的不是京都博物館中的那座天聖銅人,而是要伊籐家族的那座?

    (農民神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