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中華再起

大道小說網 (5)軍機大臣 文 / 淡墨青衫

    張華軒的捷報一路北向,幾乎是與北伐的太平軍一起動作,等報捷信使帶著張華軒與琦善等人的專折到達北京的時候,太平軍先攻下安慶,然後自安徽北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幾支太平軍的隊伍活躍在安徽與河南等地,所向無敵,沿途數次擊敗清軍守備部隊,幾乎無有敵手。李開芳與林鳳祥兩人在渡過黃河進入河南之後,兵馬由兩萬餘人迅速漲到五六萬人,如果能利用河北平原無險可守,清廷還沒有調集好兵馬的空隙,直插保定威脅京師,足以讓空空蕩蕩的北京城立刻易手,則太平軍這一次北伐將可獲得太平天國上層都沒有想到的巨大勝利!

    當時清軍在北方有幾支武裝集團,一是內閣學士欽差大臣勝保率領的兵馬,第二是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領的旗與蒙古兵,第三則是直隸總督納爾經額率領的直隸經制兵,而勝保還在山東,僧格林沁也率領旗銳健營、外火器營、兩翼前鋒營、旗護兵營、巡護五營,外帶察哈爾蒙古騎兵並卓索圖、哲裡木、昭烏達等蒙古諸王出京,在紫荊關一帶設防,納爾經額則直撲河南,清軍在北方的精銳盡出,而當時任何一路,在野戰對銳氣如虹的北伐軍都沒有勝算,北伐軍放棄了最好的時機,在河北北岸圍攻彈丸小城懷慶足足兩個月,浪費了大好戰機,給了清廷以喘息之機,也能夠從容調集兵馬,在直隸與京師附近佈防,究其原因,卻是太平天國自己的嚴重失誤,天國上層有南北之爭,韋昌輝等人不願北伐,寧願先行西征南下,而楊秀清力主北伐,卻是在六月後北伐正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突然病倒,這樣一來,天國南征派佔據了上風,對北伐軍的後路糧道及援兵都未能及時援助,賴漢英、秦日綱、胡以晃,曾天養等各部大軍,在北伐軍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之後,不僅沒有過河支援,反而由安慶南下,進入江西做戰,如此一來,幾萬北伐精兵等於是孤軍深入,也難怪李開芳等人不敢迅速直接打到北京城下。

    太平軍如此凶悍,天下大局如此嚴峻,再加上江北大營被破的風聲已經傳到京師,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京師三次戒嚴,不少達官貴人逃出京城,對大清江山是否能捱過這一關簡直不抱任何希望。

    而在民間,則有:「竹節開花貓生蛋,咸豐只坐兩年半。」的風聲,可以說,整個大清,都面臨著岌岌可危的危險局面!

    等到咸豐三年六月中時,坐困愁城的咸豐帝在震怒江北大營被破的同時,也接到了張華軒的捷報,太平軍攻打揚州的企圖被挫敗,在城下就被打死了一千多人,在後來的出城追擊戰及解救琦善的戰事中,又有超過一千的太平軍被殺,同時有兩千多人被俘,總制官及將軍、指揮等太平軍各極將領四十餘人,自太平軍永安突圍之後,大江南北的清軍再無此勝績,咸豐欣喜之餘,當即傳旨軍機,令軍機大臣們會議協商,要給予張華軒以厚賞,以酬其功,以賞其勞。

    軍機處於雍正七年設立,當初的原因是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洩漏西北軍機,又以西北軍機繁忙,特設軍機大臣助帝操勞。其實說白了,就是雍正得位不正,諸兄弟在朝野又有極大的能量,內閣大學士們各有陣營,雍正感覺控制困難,所以特地在心腹中挑選能臣,組成了軍機處將內閣架空。

    自此之後,這個設在隆宗門外的幾間瓦房成為帝國的決策核心,雖然軍機大臣等於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不拿俸祿不是國家正式部門,不過在皇權至上的年代,狐假虎威不成問題,能任軍機大臣,就等於手中掌握了莫大的權力。

    咸豐三年的領班軍機大臣祁雋藻是三朝老臣,律詩做的極好,對聯也是上佳,做官卻是純粹的熬資格,熬資歷,自嘉慶十一年中進士至今,祁大人熬白了頭髮,也熬紅了頂子,終於做到了大學士和領班軍機,咸豐皇帝對他的無能與庸懦很是不滿,卻礙於官員陞遷的傳統對這個老中堂無可奈何,於是咸豐帝獨闢蹊徑,任命自己剛滿二十歲的六弟恭親王奕欣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以親王之尊為軍機大臣,祁雋藻一個漢臣自然無力與親王對抗,現在表面上他仍然是軍機領班,不過實際上大權已經落入奕欣手中,祁雋藻虛與委蛇,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告病返鄉。

    張華軒的奏折到了北京後,軍機處當值大臣已經閱讀過一次,此次奉命擬折,準備用明發上諭的形式對張華軒進行提升和表彰。

    祁雋藻為人向來謹慎,這一次皇帝大喜,對表彰提拔張華軒的力當然不會小,不知怎麼地,祁大人對這個剛二十出頭的捐班道台印象極為不好,會議開始,便一反常態,開口先道:「這個張某人年輕氣盛,未經宦途未受磨練,我看陞遷太速對他反而不好,還是壓一下的好。」

    他是三朝老臣,不論如何其餘的滿漢軍機總需給他留三分面子,老頭子金口一開,立刻有人接道:「不錯,此人不是進士,也不曾在朝為官,捐班出身一下子任方面大員,恐失國朝體面。」

    其實清朝道台已經是中層官員,最近剛剛名聲顯赫,由道台提為四川按察使的胡林翼就很得朝野青睞,他在地方為官多年,進士正途出身,在貴州剿滅群苗立下不少戰功,歷任知縣與知州、知府,然後由道台至按察使,算是一步一個腳印,不出意外的話,兩三年內此人升任布政使或巡撫,都不會使人意外。而一個年輕後生,鹽商家庭出身的張華軒,一下子就是道台,現下立下戰功,依帝意明顯是要讓他出任方面大員,無論如何,這都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眾人尚在遲疑,又有一個滿軍機矜持著開口道:「國朝向來以滿制漢,這個張某人陞官也罷了,還帶一萬多兵,如果再給他加官,怡悅亭和吉爾杭阿能壓的住他嗎?別發匪沒有剿滅,又弄出個藩鎮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