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中華再起

大道小說網 (32)會戰之初 文 / 淡墨青衫

    盤子的大當家們決定好了,當晚就把命令傳了下去,鎮大會合,整個藍旗大大小小的頭目首領全聚集在了一起,除了藍旗之外,勢力較弱的紅旗也來了不少頭領,想在這一場大戰裡出一分力,分一杯羹,等韓老萬的決斷一出,先是大小頭目,然後整個三義鎮吵吵嚷嚷喊成一團,不少捻子揮舞刀槍,挺胸凸肚,做出一副雄赳赳模樣,亂紛紛向著頭領們表著決心,堅決要在明天的大戰中打上頭陣。

    到了半夜時分,頭領們商量完畢,騎兵們彙集一處,淮備採取捻軍騎兵的老戰術突擊敵人,由韓老萬的嫡系騎兵,加上所有大頭領們的騎兵彙集一處,爭取一次突擊打跨淮軍!

    可以說,捻軍是古老中國最後一支彪悍的騎兵,前期地處淮北,戰馬不多,後期的捻軍失去了淮北的根基,開始在中原大地四處流竄做戰,所以最重視搜羅戰馬,以高速機動的騎兵流動戰法來對抗清軍,高樓寨一戰,捻軍騎兵把僧格林沁包圍,在明末清初時曾經縱橫天下的滿蒙騎兵,居然被捻軍騎兵圍的水洩不通,最後全軍覆滅。而在僧格林沁死後,曾國藩繼任剿捻,雖然採用四面設堡,到處防禦的辦法,使得捻軍活動範圍大幅減少,不過因為馬匹牲畜眾多,捻軍的騎兵戰法又很先進,結果讓打太平軍處處順手的老曾無法可想,被降旨切責後,把剿捻的責任又交到了李鴻章手上。

    老曾這麼形容捻軍的騎兵:「以勁騎張兩翼抄襲我軍。馬呶人歡。慓疾如風雲!」

    在捻軍征戰史地後期,甚至連所有地步兵也上馬遊走流動,只有在做戰時才下馬持矛,以步戰法對敵,此時張華軒面對的藍旗捻軍,雖然在騎兵數量與質量上還不能和十年後相比,不過對騎兵的重視與使用。已經初現規模與成效,明日三義鎮一戰,將是一場准近代的火器軍隊。與一支完全冷兵器時代的騎兵軍隊的殊死對抗!

    早晨四點來鐘的光景。淮軍地伙夫頭們帶著長夫先行起身,折騰一個鐘點的光景,早晨六點不到。全軍萬把來人已經全部吃喝完畢,哨長哨官幫統們依次帶著自己的部下整裝列隊,准六點半,第一個營頭在一輪紅日地照映下開拔動身,沿著官道一直西行。

    上萬人地腳步彙集在了一起。在沙沙的聲響中,肩扛火槍打著綁腿的士兵排成三人一排地隊列。一張張黑臉膛在光線底下晃悠著混合在了一起,整支軍隊好像凝聚成了一個整體,以每小時十五華里的速均速前進。

    到了早晨九點不到的光景,整個淮軍隊伍距離三義鎮不到十里,淮北平原地勢與蘇北相差無已,幾條大河在淮北穿流而過,也相應有著不少支流,不過等到距離三義鎮不遠時,地勢漸漸平坦,很少河流小溪,人家也並不多,藏在路邊林間,偶見青磚挖頂,或是茅草結頂,不過毫無例外,這些人家都是空無一人。

    整個行進途中,不但看不到百姓,也完全沒有了小股捻軍的騷擾。前幾天的行軍途中,路邊有捻軍地騷擾,穿寨過村時,也經常要防備來自暗處的冷槍暗箭,今天自從淮軍開拔,整整三個小時,除小一小股捻軍偵騎曾經遠遠地窺探過淮軍大隊外,再無別的捻子出現騷擾。

    「振岳兄,看來不出你所料,昨兒一場遭遇,捻子藍旗小覷咱淮軍,今兒要全軍出動,與淮軍決戰了。」

    張華軒騎在戰馬上,手裡拿著一支英國造的單筒瞟遠鏡遠遠看著,也就三五里地外,揚起的煙塵不需要用瞟遠鏡就看的分明,多了可能十來萬人,少說也有七萬人才能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來,藍旗主力不用多說,已經全部集結在了淮軍對面不遠之處,隨時可能衝殺過來!

    沈葆昨天晚上軍議時還有點兒指點江山的味道,這時候大戰將起,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味道,淮軍將士還好,畢竟已經打過幾仗見過血,他一個文弱書生翰林學士,看兵書時還常常覺得韓信不丈夫,去病貴氣逼人,唯有幾分運氣耳。到了這會子一想到千軍萬馬的會戰,什麼血流成河,血流飄杵的成語就這麼著在腦子裡晃悠,讓沈大翰林有些腦袋發沉。

    聽到張華軒說話,他勉強收拾起亂七糟的情緒,沉吟著答道:「兩軍相逢勇者勝,軍心士氣宜鼓不宜洩,大軍到了淮北就是要和捻子打,他們不跑,咱們還有什麼說的?」

    話說的寬泛,不過總算也沒折了林則徐和他自己的面子……這個沈還算過的去!張華軒默然點頭,也不去看周圍的那些管帶軍官,自管自咬著牙下令道:「這地方不錯,地勢開闊,傳令下去,全軍改行軍隊形為做戰隊形,停止前進!」

    還不等眾人應聲,張華軒又令道:「王雲峰帶著

    五營做前鋒,張國梁帶著左協四個營護衛兩翼,將是戰關係重大,我親自領著中軍營在你們身邊助戰,你們打輸了,我親自上!」

    主帥把話說到這份上,顯然就是要大家拚死了,張國梁悍匪出身,這會子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只咧嘴一笑,臉上一道刀疤卻好像紅的更厲害了一些,他悄沒聲兒的行了一個軍禮,然後自己領著扛著長槍的四個營兩千來人挪到了後面的炮營兩側,王雲峰原本就是個沉深得出奇的人,自從接受了張華軒普魯士鐵血軍人的教條灌輸後,整個人都冷的嚇人,每天的軍服穿的一絲不芶,除了在訓練時喝斥士兵,所有的軍官同僚就楞沒聽到這人說過話……此人無疑是一個天生的軍人!

    他也是軍中第一個把辮子剃掉,理了個光頭的軍官,在他的帶動下,三營不少軍官和士兵也剃掉了辮子,每天晃個大光頭在操場上跑圈打槍訓練,一個個生猛冷酷的嚇人,三營,也無疑成為張華軒手中最利最鋒銳的長刀,可以為他劈開任何障礙。

    五營的管帶錢武也是當初的牛棚會黨核心成員,帶兵雖不及王雲峰,訓練認真做戰勇武,少了一些冷酷,卻多了一分急智,這兩人配合一處,已經是張華軒的淮軍中除了中軍營外最有戰力鬥的兩營,把他們放在前頭,才能讓張華軒真正放心。

    決戰在即,淮軍陸營已經以營為單位,排成一個個斜斜的方陣,整整十四個營頭近千人排成了極為寬大的正面,而縱深卻很淺,一共只有六個人的縱深,在主陣線每個營的背後,都有兩門一磅加農炮,這種小炮輕火力易攜帶,平時用一匹馬就能輕鬆拉走,在戰場上緊急調整時,兩個壯漢就能抱起來飛跑,用來作為營級火力支持,最為恰當。當初購買一磅與四磅炮時,原本就是如此打算。

    每門一磅炮的兩邊,都是用薄鐵皮包起來的霰彈,每枚炮彈內是兩打的步槍子彈,在發射過後,將會成扇面狀打擊前進的敵人步兵,雖然威力不及大口徑火炮,用來給營級甚至更低級的建製作為支援火力,卻比大口徑火炮更加方便。

    主力背後和兩側,就是四個營頭的長槍兵,在滑膛槍火力還不能完全形成壓制火力,或是對騎兵殺傷力有限的時候,完全的火器化並不是好事,保留一定的精銳長槍兵用來護衛火槍兵的側翼和炮陣則至為必要。

    再往後,則是二十門四磅炮與十門十二磅炮,在興建火器局的時候,張華軒有感炮兵火力還是偏弱,他當初過於考慮火炮的易攜帶性,買的火炮口徑小,在大型會戰時無法形成壓制火力,所以特意又購買了十門四磅炮,將來可以下發給各營,作為營級火力,而又添制了十門十二磅的大口徑火炮,它們發射的炮彈有霰彈和實心彈兩種,比起那些一磅小炮來,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大,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形成絕對性的壓制火力。

    輜重、工兵、工程等各營留在陣後,他們協助炮兵構築完簡單的工事後,身強力壯的則帶著隨軍的長夫,一起向前方運送軍火,把火藥、子彈和炮彈源源不斷的送上前方。

    淮軍如同一隻嗜血的餓虎,張大了嘴巴就等著獵物上門,而下定決心要與淮軍廝殺一場的捻軍也不負所望,淮軍列陣剛剛完畢,大隊的捻軍已經殺到,與陣勢嚴謹的淮軍相比,捻軍的隊列顯的雜亂無章,看起來是七萬人左右,其中還夾雜著大量的農夫,不少人手裡的武器只是削尖的木桿和鐮刀,騎兵夾在步卒隊裡,舉步維艱,與人數相比,捻軍的旗幟更多,也顯的更加雜亂,看到淮軍列隊等待,不少頭領下令自己的屬下敲起戰鼓,也有頭領下令喝罵邀戰,七萬人嘈雜吵鬧在一處,再加上馬嘶驢喊,大小頭領們的傳令也扯著嗓門大聲叫罵,小頭目們在尋找著自己的部下,大聲罵娘讓部下們整隊備戰……

    與荷槍實彈等候著敵軍衝擊的淮軍相比,捻軍的表現確實也有些讓人看不過眼……

    王雲峰冷著臉站在三營的最前方右側,看了半天對面捻軍的表現後,搖著頭向著自己的兄弟部曲們道:「上藥,裝子彈,填實!」

    隨著他的命令,排在隊列最中央突前一些的三營將士們一起放低槍口,伴隨著一陣劈里啪啦的通條攪動槍管的聲響,有條不紊的放入火藥與子彈,然後填實。

    隔著不遠,張華軒能清楚的聽到前線將士們裝填彈藥的聲響,輕輕咬著自己的下唇,他低聲道:「這將是一場徹底的冷兵器時代的軍隊,與一支近代軍隊的血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