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中華再起

大道小說網 (169)北伐 文 / 淡墨青衫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吳穆與聶士成兩人也是縮頭縮腦的混在其中。兩人的大青騾早就被亂兵牽走了,也不知道是充了腳力還是殺了吃肉。他兩人先是住在客棧裡,後來才發覺客棧或是酒樓這一類的地方樹大招風,亂兵一股接著一股的往這裡沖,騾子既然都被搶了,很難說下一步搶什麼,那些殺紅了眼的亂兵求財之後是否還想要命,也是難說。兩人一合計,索性拿出些浮財來,偷偷在城門附近的民家住了下來,裝成本地土著換過了衣衫,每天上房扒窗,觀察著城內局勢的變化。

    石達開帶兵進城,吳穆與聶士成也是親眼見了。當時雖然知道敵人越亂越好,兩人卻也差點流下淚來,那些天南京城如同鬼城一般,這兩人雖然也有武藝在身,腰間還藏著特製的短柄手槍,不過在滿城亂兵的情形之下,這點子防身的東西行同虛設,直到石達開領軍入城,韋昌輝等元兇個個伏誅,城內局勢當真穩定下來後,兩人才算是放下顆心來。

    軍人沙場戰死倒是不怕,不過死在這樣的亂局之中,被一夥亂兵當成肥羊般殺掉,然後還可能剝光豬搶掉所有的衣服財物,這樣的下場,想想卻是比戰場沙場要可怕的多。

    待城內局勢安穩下來,兩人不敢再耽擱了,雖然根據吳穆的分析,洪秀全對石達開這樣現在一家獨大的五千歲未必敢真的信任重用,只怕天京城內還要出亂子,不過在經歷了這麼久的兵亂之後,這兩個以前膽大包天的淮軍軍官卻是沒有興趣再留在南京城內查看了,底下的事,還是交給軍統好了。

    兩人裹挾在大堆的難民群裡逃出了天京城,出城之時回首顧盼。看到巍峨地南京城門,竟是都不自覺的連打寒戰。

    日後淮軍奪了南京,這兩人都是地位超卓的高級軍官,不過一提起鎮守南京的差遣,兩人卻都是敬謝不敏,哪怕是張華軒的命令,這兩人也會拚死推辭,絕不肯到南京來上任。

    逃出南京之後。吳聶二人不敢有片刻的停頓,這將近一個月的兵亂生涯讓這兩人對身後的南京有著極大地恐懼,與他二人一般相同,不少南北商人都是拼了老命的趕路,整個大道之上。儘是奔走逃命的人群。兩天之後兩人隨人群到了江邊,這一次並沒有勞煩軍統的人盤船安排,索性就跟在北上的人群一起,僱傭了江上漁船過了長江。蹲在船頭過江地時候,兩人不免得回頭眺望,煙水朦朧的身後,正是號稱龍蟠虎踞的南京城。到了此時。兩人終於有逃離魔爪的感慨,而城內亂象。怕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收拾得了的了。

    過江之後,人群分散,吳穆與聶士成卻是憑藉著自己暗藏的身份證明到達原本的清軍江北大營地駐地,稍事休息了一天後,就在一小隊淮軍騎兵地護衛之下,趕回淮安。

    這一個月下來,南京城內風雲變幻。當真是城頭變換大王旗。不可一世的東王倒了,殺人如麻地北王死了。暴燥敢死的燕王也被自己的主子殺掉了,旬月之間,天國名王凋零,數萬忠勇將士卻也跟著陪死,就在江南風雲變幻之時,整個北方,卻是陷入了更大的動亂之中。

    四月中,就在吳穆與聶士成陷入了天大的麻煩,被困在了南京城內之時,淮軍先是以在徐州的第二鎮主力及新編第四、第五共三鎮一起殺入山東,一路上勢如破竹,清軍皆不能抗。山東與淮泗之地接壤,而在淮泗之北,就是由沭河與沂河沖積而成的河谷平原低地,夾在沂山、蒙山與琅琊山之間,原本就是山東平原與淮泗之間地來往通道,這片土地原本就是山東南面門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南北之爭地必爭之地。清軍原本在此地的沂州等地布下防禦,不過在這樣地平原乾燥地帶,又是南北通途的官道密佈之所,淮軍的重火力兵團根本就是打的清軍抱頭鼠竄,幾無還手之力,第二鎮攻下沂州後,第四鎮又打下濟定、東平,切斷了由河南入山東援助道路,也切斷了勝保等人與僧格林沁會師一處做戰的可能。四月底的時候,第二鎮在第四鎮的掩護之下攻下青州、淄博、昌樂等地,第四鎮也繼續西進,終於在四月二十日那天,與第二鎮會師之後攻下濟南,然後兩軍齊頭並進,一起攻下鄆城、陽谷、冠縣等地之後,於四月底又拿下臨清,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斷所部置的戰略任務。

    至此,淮軍以三鎮三萬兩千人的北上主力軍團沿山東北伐,一路執堅披銳勢若破竹,山東雖然重要,也有僧格林沁這樣的親王統帥坐鎮,還有一巡撫、兩提督、十一總兵與大批的文臣武將協同防備,然而在滿蒙旗主力不曾南下,只呆在河北備戰的大前提下,以山東不足兩萬人的清軍野戰兵團,再有十萬人所謂的長槍會民團根本就擋不住武裝到牙齒的淮軍主力兵團!

    北上淮軍各鎮,每鎮裝備的火器都算是超過了坐鎮南方的那幾個鎮,因為當時的中國道路多半是年久失修,條件極其惡劣,在淮泗與江北、江南等地,到處都是水網密佈,稻田遍地,雖然都有官道,淮安這幾年也是年年修路,不過幾百上千年的欠賬卻不是幾年就能還完的。道路仍然是以劣制土道為主,年久失修,又靠近水網河道,不下雨的天地都經常是泥濘難行,到了雨天,根本就走不動淮軍的重型火器。因此,南下的第一鎮與第三鎮在武器配給上都有不同程的削弱,倒不是不重視這兩個鎮的戰力,而是配給了也沒有用武之地!

    南方是這麼著,北方卻是不同了,從徐州進入山東境內後,除了寥寥的那幾條大河外,山東的河道原不及淮泗,更不要提與江南相比了。除了那幾條山脈外,就是一望下去無邊無際的平原地帶,又因為山東是南北要衝,官道縱是失修,南來北往的行人踏也踏平了它,況且就算是道路不平,總也是干躁的平原道路,大軍行進,原本也不一定非得在官道上行走不可。這樣一來,淮軍北上這三鎮配給的火器數量可就是大大增加:火槍,每鎮足有四千支經過改良的淮安一五六式前膛火槍,這些火槍雖然還是前膛,不過在製造細節上經過了不小的改良,在射擊距離上大有提升,彈丸與火藥也經過改良,無論是在射速與殺傷力上,都已經不在當世任何一種前膛槍之下,甚至更有勝之。除此之外,還配給步兵營幾乎每人二十顆左右的手榴彈,這樣的配給在幾十年後的戰爭都達不到,當然,這種程的配給,再加上大量儲備的火藥、炮彈、藥材,幾乎使得淮軍本身的輜重營完全沒有辦法負擔,此次北上,就得臨時僱傭了三千多輛大車與兩萬子一起北上,這也是淮軍火器輸出所必須承擔的代價了。

    火炮當然也得到了加強,原本的那種幾磅的小炮在第一鎮和第三鎮還在使用,只是下放到了隊一級罷了,在北伐的三鎮中,卻是完全拋棄了這些小口徑火炮,特別是做為主力攻堅軍團的第二鎮來說,已經部屬了讓人恐怖的三十六磅炮,其餘之下,全是二十四磅與十磅炮,再小口徑的火炮已經被北伐的三鎮全部淘汰不用,正好留給了新成立的內鎮軍去使用,算是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淮安一五五被配給了一線部隊,以往這種後膛槍只是軍官和近衛部隊才有資格使用,這一次因為北伐戰爭的需要而配給了一線部隊,不過以張華軒對清軍戰鬥力的瞭解,這些只是讓一線部隊感受一下後膛槍的威力罷了。下發之時,也是嚴令各部嚴守保密操典,不得把這種超出世界各國武器一大截的武器輕易使用和洩密出去,北伐只是打倒清廷,而淮軍未來的任務顯然是打倒英法諸強,把自己壓箱底的寶貝早早亮了出去,殊非明智之舉。

    同時,還有騎槍、新式馬刀、左輪手槍等諸多新式武器配給軍中,還有很多後勤配給的玩意,就是當時的英法諸強也是沒有。

    就是這樣一支強軍,雖然人數不過三萬出頭,連同僱傭的夫子也只有五萬餘人,然而自徐州誓師之後一路北上,當真是所向披靡,無有敵手,僧格林沁與勝保原本是一在山東,一處河南,想成犄角之勢相抗淮軍,然而淮軍攻勢猛烈之極,推進速快到了讓清軍不可思議的地步,部署在直隸河北的清軍騎兵主力根本就沒有機會調入山東,僧林林沁自己只在濟南陷落前趕到,還沒有幾天,淮軍的兵鋒已經直指濟南,他倒是也知情識趣,一見之下就迅速逃走,總算免除了被俘的尷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