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七章初次談判 文 / 而山

    敗退的法國海軍沒再來騷擾人民軍,不過兩天之後,來了三個法國人:塞弗、桑斯特、福蘭斯,三人身著雪白的法國海軍軍裝,是法國海軍代表。他們打著談判的旗號進了赤坎城後,便把一份抗議書和一份賠償清單遞交到人民軍駐赤坎城的第三軍軍部。他們抗議人民軍無端攻擊法國艦隊,不僅要求人民軍賠償所有損失,而且還要嚴懲肇事者。

    這份抗議書及賠償清單被送到林逸面前,林逸認真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如果能談判解決問題,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便指示隨行外交部代表及人民軍政治部外事局代表組成聯合談判小組,試著與法**方代表談一下,但要他們把握一個原則:「不要把問題政治化、軍事化,盡量把問題民事化,責任一點不擔,賠償一點不給。」

    談判在原清廷赤坎衙門,現湛江市市府的一個會客廳進行。人民軍一方由隨行政治部外事局陳權中校、隨行外交部代表劉兵東、王燦和翻譯江尉組成,陳權中校為談判小組組長。談判還未開始,法國人便擺出一副傲慢,囂張,不屑一顧的面孔,竟然握手時都不把雪白的手套脫掉。人民軍一方代表只好尷尬地把伸出去一半的手又縮了回來,個個忿然怒氣,陳權中校生硬地對法方代表說:「今天我們不用談了,你們什麼時候學會握手,就什麼時候談!」然後命令翻譯江尉直接翻譯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法國人錯愕,接著對著陳權他們遠去的背影不斷狂戾咆哮。

    離開談判廳的陳權徑直去見林逸。「林主席,我是來請罪的,談判還沒有開始,便失敗了,我請求給予處分。」陳權神情忐忑不安,絕無後悔道。

    「怎麼回事?」林逸不解地問,臉顯怒意。

    陳權一五一十地講述了一下剛發生的事。林逸預測了很多種結果,就是沒有想到談判還沒有開始就結束這種可能,聯想到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滿清朝廷喪權辱國,懦弱無能,西歐列強一直瞧不起中國人,這種結果也是必然的。

    「自己從來沒有奢望採用談判這種和平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遲早是要打的,那在談判桌上就不能抱任何幻想,至少要表現得有點骨氣,不能輸了面子。」思至此,林逸也沒有太多地責怪陳權,但也沒有稱讚他的民族氣節,畢竟國際間的外事交往是不能衝動,意氣用事的。

    「你們先下去吧!多準備一點資料,不打無準備之戰,先晾法國人三天再說,打都打了,還怕他再打嗎?」林逸對陳權四人說。

    三個法國人也沒有想到中國人如此強硬,談判還沒開始便結束了,這倒是開了外交史上的先河。三個法國人暗悔:「這次炮戰的損失勃朗上校本想通過談判撈點回來,以便好向國內交代,不想就因為我們的魯莽壞了大事,這怎麼向他報告啊?」

    三個法國人心裡焦急,但他們還拉不下面子去求人民軍重開談判,他們還認為過兩天人民軍軟下來之後,自會來求他們的。兩天過去了,人民軍沒有一點動靜,法國人沉不住氣了,首先找到陳權中校,表示道歉,希望雙方能重啟談判。陳權中校不計較法國人的道歉到底有多少誠意,藉著這個台階,心裡高興表面勉強地答應了。

    中法雙方的談判還是在湛江市市府的一個小型會客廳裡進行,法方談判小組的負責人是塞弗海軍中校,他首先發言:「尊敬的陳中校,我們對貴方無端無恥地攻擊我方的艦隻,表示強烈抗議,要求貴方賠禮並賠償我方所有損失,嚴懲肇事者!」

    「尊敬的塞弗中校,貴方武裝艦隻侵入中國領地,干涉中國的內部事物,由此受到任何的待遇都不是無端的,何況我方早已多次以當面或書面形式警告過貴方,你們卻一意孤行,置我方的友好建議不顧,因此我們所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是正當的、光明的。」陳權中校不緊不慢地說。

    「你們不作警告,突然襲擊,炮擊我正在航行的艦隻,是野蠻行為,應該為此負責。」塞弗氣憤地說。

    「萬事萬物有果必有因,你們的結果是因為你們前期的錯誤舉措造成的,想想如果中**艦開到法蘭西領地內,你們會怎麼樣?」陳權中校反問。

    「中國有軍艦嗎?能開到法國去嗎?」塞弗輕蔑地反問。

    陳權一時語塞,意識到脫離了林逸的談判指示了,便馬上轉換話題道:「我們對貴方在此次赤坎炮戰中因為誤會所造成的損失,表示遺憾,也僅僅只是表示遺憾,如果有傷員需要救治的,我方可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僅僅表示遺憾?」塞弗肺都氣炸了,語調高八度問。

    「在此,我代表我方鄭重警告:如果貴方不表示應有的誠意,賠償我方的一切損失,我方將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那將是全面的戰爭。」塞弗惡狠狠地威脅道。

    陳權中校從文件夾中拿出一份資料,散發給法方代表,說:「這是我方被貴方炮擊所造成的損失,我方也要求能得到合理的賠償,還有,這是貴方強盜行徑炮轟平民區,造成我無辜群眾身命財產損失的清單,我方也強烈要求給予賠償!」

    「無理!無理!強盜!強盜!你們這是倒打一耙!一切後果你們負責。」塞弗及另兩位法方代表氣得跳將起來,吼道。

    「請注意你們的態度,如果雙方不能冷靜地商談,我方申請休會,待雙方都冷靜下來後再談。」陳權皺了皺眉頭,對於法方氣急敗壞的反應,有點不感冒,畢竟對方是軍人,不是職業外交人員,他也沒有像雙方第一打交道時的那樣衝動了。

    「但我提醒你們一點,你們任何錯誤的決定與舉止,都將牽涉到法國商人在我人民軍控制區範圍內的利益,而且,法國人民在我方控制區範圍內的安全,我方也將不以保證。」陳權皺眉警告道。

    「這是威脅,徹頭徹尾的威脅。」法國海軍代表聽到此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滿地抗議。法軍艦隊這次派出代表與人民軍談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怕在人民根據地的法國人的利益受到損害,這些海外法國人在國內都有很大勢力,搞不好便會質疑到海軍軍部來。

    各有各的理,談判沒有任何結果,雙方休會一天。接下來的幾次談判中,雙方還是爭論不休,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在會場之外,卻有部分法國人在悄然撤退。林逸接到報告知道與法國人再戰已不可避免了,現在的談判只是在拖緩時間而已。於是,便指示談判小組,爭取再拖緩十日,力爭把在海口的原人民黨的產業大部搬遷至湛江來,特別是軍工廠、造船廠的機械設備一件也不能落下。

    「到時打起戰來,海路肯定會被全面封鎖,湛江港現在也不能搞大面積的建設,還是把軍事陣地搞好再說,很有可能還要放棄湛江港呢!」想到此,林逸又指示工業部的代表秘密與西歐普魯士和荷蘭的商人簽訂協議,把一些人民黨的公共事物的設備都轉移到他們的名下,商定在今後合適的時機交還給人民黨,人民黨則會給予合作的外國商人適當的報酬。

    談判無結而終,法國海軍談判代表小組離開湛江港後,法國海軍的一支中型海軍艦隊已從印度洋法屬群島開到了北部灣。談判前後經歷了一個多月,沒有達成任何協議,雙方都是帶著「走著瞧」的心態不歡而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