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一章南疆邊陲防禦 文 / 而山

    北海地區抵禦法國人的入侵剛剛結束不久,林逸接到外交部呈送的兩個報告:一個是太平天國派遣使者前來根據地給他封王,冊封其為「逸王」,並要求人民軍受太平軍節制;二是由英國、美國、俄國、西班牙等國組成的外交代表團來到根據地,要求與人民黨展開談判。

    林逸指示外交部,對太平天國的使者實施「拖」的策略,不見其人,不談其事,可以帶他們到處玩玩,到處看看,不得讓他們去見任何一個人民黨和政務院的高級官員;對於西方列強的外交代表團,可以好好談談,但要注意不急不燥,不亢不卑,靈活策略,如果可能,他準備親自接見他們。

    現在根據地的情況並不是很妙,由於法國人的海面封鎖,許多商船進不來,特別是以前從越南進口的燃料——煤現在更是完全給阻斷了,攀枝花與欽州兩大工業重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燃料短缺的現象,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南方重工屬下的鋼鐵廠、冶煉廠等都將要被迫停廠。人民軍佔領貴州後,在貴州的六盤水探明煤炭儲量豐富,政務院以公私合營的形式組織開挖,但工程龐大,短時間內很難有量產,加上交通又不便利,一時還接濟不上來,所產之煤對於根據地月消耗量來說,就若杯水車薪。

    法國混合艦隊從北海港狼狽撤離的同時,從東南亞半島集聚起來的五千法國陸軍,在潘亞爾少將的率領下,進攻廣西邊防要塞鎮南關的戰爭,進展也不順利。林逸預料到中越邊境會是法軍另一進攻方向,重新組建了人民軍邊防軍。就任人民軍邊防軍司令官不久的伍則凱少將根據他的指示,早已在鎮南關布下重兵,嚴陣以待。

    中越邊境有兩條大路互通往來,一條在雲南境內,通過河口瑤民居住區入越南;一條在廣西境內,通過鎮南關入越南。而這兩個關隘,伍則凱少將都佈防有一個師的兵力,其它邊界山路大多僅設一些觀察哨所。

    伍則凱少將是原府城瓊台講武堂的教師,從小父母雙亡,是個孤兒,後被西洋教堂收入孤兒院,他在裡面從小受西方教義的影響,也學會了一些西洋基礎文化和科技啟蒙知識。他從小聰明好學,喜交朋友,認識葉先知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相約聚會,談理想,談抱負,褒貶時局。後來,葉先知得到林逸賞識,被委託籌建並管理講武堂。當時人材奇缺,葉先知便想到了伍則凱,邀請其參加瓊台講武堂的組建工作,共謀事業。

    伍則凱被聘為教師後,並不以為然。當時,他並不很清楚這個講武堂的性質是什麼?就是作為推薦人的葉先知也是隱隱約約知道點皮毛。後來在學員入校,林逸作開學報告時,伍則凱方知這個講武堂真正性質。這令他們這群滿懷抱負的有志青年驚詫萬分!感慨萬分!激動萬分!

    其實,與其說他們是講武堂的受聘教師,還不如說他們也是學員。當時,林逸先給他們講課,然後再給其它學員講課,而且他們手中的許多教材都是林逸所編寫的講義。對於林逸這個人,伍則凱跟其它人一樣驚訝於他的年輕、博學、遠見。是林逸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這點伍則凱幾乎是銘刻在心。

    後來,隨著人民黨、人民軍的發展,伍則凱也趨漸成熟起來。不過,原來許多是他學生的,現在在人民黨、人民軍中的位置都比他高,如人民軍第一軍軍長魯萬常中將,人民軍第三軍軍長古華中將等,還有更多的學生與他平級呢!對於這些,他並沒有什麼心理不平衡,看到學員們的成長,他由衷地高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結於水而寒於水的道理他還是懂的,何況他自己也是年輕人,嚴格意義上說,他也是林逸的學生嘛。

    伍則凱被任命為邊防軍司令官後,感到責任重大,上任初始便根據人民軍軍事委員會和林逸的指示,對邊防軍進行了擴編、改制、訓練,特別對邊防要塞進行了加固擴建。他知道,一旦人民軍與法國人發生衝突,雲南、廣西邊境將是主要戰場之一。

    鎮南關位於廣西憑祥城西南端,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猶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礡。早在漢朝這裡就已經設關,最初叫雍雞關,後改名界首關、大南關,明朝為鎮南關。

    當伍則凱少將接到大約有五千法軍進犯廣西鎮南關的報告時,他正在鎮南關關樓上檢查佈防方面的情況。「該來的還是來了。」他自言自語,接著下令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軍事會議上,對於怎樣應對法軍的進攻?參謀們發生了爭論。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主動出擊迎接法軍?主動出擊必然要進入越南境內,那裡地理條件複雜,山多林密,環境相當惡劣,可能會造成相當數量的非戰鬥因素減員;如果以逸待勞,固守險關要塞,儘管局面稍被動難看一點,但可以拖垮,消耗掉敵人,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略目的。

    「人民軍現在還不是很強大,能夠不戰而屈之於兵,那是最好。如不行,至少也要盡量減少人民軍的傷亡吧!」伍則凱深思。於是,決定閉關固守,等待法軍的到來。

    法**隊到達鎮南關下,不顧路途的疲勞,即刻發起猛烈進攻,想速戰速決。曾經幾朝幾代修建的鎮南關又高又堅固,哪是那麼容易攻破的?法軍大量的火炮發射至城壁上,僅是炸出一個個小洞,根本起不了作用。法軍步兵衝鋒又被鎮南關中的火炮及步槍打散,不能靠近城牆半步,幾次進攻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法軍無奈暫時退卻下來。

    中越邊境蛇多,老鼠多,蚊子多是聞名的。一個晚上都未休息好的法軍第二天又提起精神再戰,還是不得要領,除了一次又一次地丟下大片的屍體外,一無所獲。過了幾天,法軍居然沒有了動靜,人民軍有點奇怪,這時伍則凱少將接隱蔽的哨兵觀察報告,說有一隊大約五百人的法軍想繞過鎮南關從背部偷襲。伍則凱聽著來了精神,「要想從鎮南關背部進攻,那必須翻越兩座山峰,那是非常艱難的事,人民軍只需派一連士兵守住山谷窄小出口處就行了,偷襲的法軍將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伍則凱盤算著。

    千辛萬苦翻山越嶺過來的法軍還沒有喘過氣來,就聽到山谷的四周傳來密集的槍聲,四處響起的各種回聲悠揚綿長,令人毛骨悚然!意識遭到人民軍的埋伏了,法軍士兵絕望地亂叫,各自找著掩體,大多數人則伏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半天之後,這隊五百人的法軍全軍覆沒。

    再一次遭到重創,法軍正面進攻又顯無力,面對高高的鎮南關隘只能對天長歎,他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沒有十倍於敵的兵力,無法撼動鎮南關。

    法軍彈藥告罄,沮喪地向南撤退。鎮南關又一次印證其不愧為南疆重鎮——鎮南關的美譽,這座古老雄偉的關樓,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不畏外來侵略,英勇抗爭的歷史,也見證了無數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前赴後繼,保家衛國的偉大民族精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