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二章遭遇戰 文 / 而山

    三元裡殲滅戰後,歐美聯軍撤至東莞虎門鎮,人民軍第51團乘勝進至新塘、石灘、東莞一線,隱蔽地保持與聯軍的接觸,候機再次殲敵。人民軍這一神秘武裝的勝利,當地老百姓歡心鼓舞,而統治當局卻恐懼萬分。廣州城被圍的危機解除後,兩廣總督高連升不僅不飲水思源,不知恩圖報,當由清廷密探處得知,此一強大的武裝力量竟然是西南人民軍叛匪時,感到深深的恐懼:「不知有多少叛匪進入了廣州地區啊?」他還開始處處嚴防人民軍,還命令與人民軍接觸的前沿陣地加強戒備,封鎖通道,阻止任何從根據地流入的一人一物。

    人民軍第51團進入廣州地區近一個月以來,經歷一次伏擊戰,暴露出許多問題,也引發許多爭議。人民軍戰士著裝奇異,特別是未留長瓣子,給一些初次接觸人民軍的民眾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恐慌,大多人不是躲避就是以敵視的目光看待人民軍,給人民軍需依賴百姓的一些日常生活造成極大方便,直到人民軍三元裡英勇殲滅部分聯軍後,情況才稍有好轉。

    在對待外國俘虜的問題上,第51團內部爭論很大。一方認為西洋鬼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中國老百姓犯下滔天罪行,應該殺無赦!這是大多數官兵的觀點;一方認為,對於那些放下武器,或是受傷的西洋人,他們已是弱者,從人道主義出發,應予以尊重和必要的照顧,至少不應殺。這一方以政治部的人為主。

    第51團團政委袁勁能說:「根據人民軍《俘虜臨時處理辦法》規定,俘虜是不能殺的。」

    第二營營長王誠反對說:「《俘虜臨時處理辦法》是針對中國人的,沒有說對西洋侵略者也同等視之,何況就是在對待清兵戰俘,那些對人民犯有罪行的人,經查實,不一樣要依法處理嗎?比如第一師在澄江戰役中,不是就下令拒絕所有投降的清兵,一律槍殺嗎?」

    團政委袁勁能說:「至少不能當場槍殺,這會引起敵軍士兵的絕望情緒,頑抗到底,徒增我軍的傷亡。難道敵軍中就沒有好的?沒有善良的人?他們也是來自於老百姓啊!我們應該查明實據後,公正地處理他們。」

    「目前我們的情況適合收容俘虜嗎?我們對敵人仁慈,敵人會對我們和我們的同胞仁慈嗎?」其它的軍官說。

    「部隊是有紀律的,應該嚴格地按紀律辦事,否則,何以成軍?何以成方圓?」政治部的人說。

    團長潘攀見雙方爭執不下,覺得這不是辦法,目前最緊迫的還是解決實際問題再說,於是對大家說了一句話:「俘虜問題靈活處理。」

    這句話的意思,下面的人理解各不相同,政治部的人認為團長沒有反對自己的意見。應該督促下面的人不能亂殺俘虜。而其他的官兵則理解,俘虜應該殺,團長潘攀的本意是:「你們殺不殺,我不管,不要讓我知道就行了,要是讓我知道了,那還是不行的。」

    三元裡伏擊戰之後,第51團補給出現了困難,攜帶的口糧所剩無幾,購物的銀兩也所餘也不多,彈藥消耗掉三分之一。由於林逸主席指示不得在廣州地區開展打擊土豪劣紳的活動,部隊不能在當地籌得糧食及款項,第51團只得求助於廣州情部站。

    第51團團長潘攀指派軍情部聯絡員盡快與廣州地區的軍情部情報站聯繫上,幫助解決糧食、彈藥問題。還是那位軍情部駐廣州地區情報站負責人之一的中年男子,帶著四名隨從及第51團派去聯絡的聯絡員一共六個人,來到了第51團的臨時住地,他們送來兩百斤的白銀,解了第51團的燃眉之急。送糧食是行不通的,人手不夠,拖拖拉拉一大隊,也容易引起懷疑。本來他們曾考慮送銀票,可在野外作戰的第51團去哪裡兌銀子啊?廣州地區農村遭到聯軍嚴重的破壞,第51團有了銀子,購買糧食還是很困難,但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銀子還怕沒地方買?退一步說,總比去搶要好得多!

    二百斤白銀僅能維持第51團一個月的正常開銷,這不要緊,根據地再怎麼困難,還是會想辦法支持第51團的。軍情部廣州地區情報站接到命令,千方百計籌措軍費維持第51團的開銷,根據地政府還在全國最大的「和」記錢莊駐廣州分號開了一個戶頭,廣州情報站的主要負責人可以直接在那裡提取現金。

    但部隊的彈藥消耗問題,廣州情報站卻無能為力了。第51團使用的火器是根據地人民軍的制式五連發龍族步槍,彈藥肯定有別於清軍的燧發槍和歐美聯軍的前膛線槍,沒有後勤的保障,部隊消耗一顆是一顆,龍族步槍在他們手中最後遲早會變成燒火棍。

    在他們奉命出發進入廣州地區時,林逸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吩咐人民軍後勤部給第51團配製裝備時,務必每人配製一把鬼頭大刀,就是後世中**隊抗日戰爭時使用的那種。以前在海南時,林逸招收的第一支武裝力量——靈山鄉兵,就曾配備過這種大刀。

    中年男子——廣州情報站負責人很抱歉地對第51團團長潘攀說:「對不起,彈藥的問題,我們不能具體的幫你們解決,但我們會盡快地把情況匯報上去,相信上面會有安排的。你們還有什麼困難儘管說,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幫助你們。」

    「彈藥問題是最麻煩,也是最迫切的問題,要你們去想辦法,也確實難為你們了。你們就如實地把我們這兒的情況匯報上去吧!」潘攀想了想,又說:「其它的問題,就希望你們能及時準確地提供敵人情報給我們。我們雙方最好約定一個固定的時間、一個固定的地點有規律地聯絡,以便交換情報。」

    中年男子很贊同:「這是一個好主意,我會派專人負責與你們聯絡,有必要時,我們雙方領導才見面。」

    雙方就具體的聯絡辦法,如接頭暗號、口語、地點、人數、還有情況發生變化時,雙方啟動最高級別接頭的方式等等拿出了一個方案。中年男子臨走時,又把一份軍情部廣州地區情報站在農村發展的情報員名單給了潘攀,希望他在必要時可以用得著。

    歐美聯軍撤至虎門鎮後,在廣州地區與商人勾結設立的勞工所也隨之撤消了,但在聯軍的勢力範圍內,這種從事販賣人口的勞工所還有存在,在東莞的厚街、常平圩、樟木頭都還有勞工所。這些被抓捕的青壯年中國男子,等湊到一定數量時,會被運送到停在虎門的外國商船上。在勞工上船時,每個男子都會被用燒得燙滾的鐵在手臂上烙上一個直徑為三個厘米的圓形的標記,這樣他們就正式成為標有身價的商品了。勞工們被關在黑暗腐濕的船艙底下,整天整天的不見天日,吃的都是粗食稀飯,在海上漂泊幾個月,才能到達目的地。在途中,許多人得病無治而死,真正能活著到達東南亞或是美洲的不到一半,人間悲劇啊!

    在東莞常平圩,歐美聯軍設有一個軍營點,一面為了警戒廣東惠州府方向的清軍,一面把這裡作為一個勞工中轉站,關押、審定並轉運送往海外的勞工。

    公元1853年10月5日,人民軍第51團第二營潛至常平圩附近,得到情報說此處設有一個勞工站後,決定拔掉這顆釘子,救出被關押的群眾,再狠狠地打擊歐美聯軍的囂張氣焰。

    特種分隊隊長上尉徐昕接受任務後,與另一個隊員——宋傑夫化裝成當地老百姓在常平圩附近實地偵察。根據軍情部廣州情報站提供的情報員名單,他們聯繫上當地一位被發展的情報員。經他介紹,徐昕他們倆基本瞭解了當地的一個惡霸叫楊藍之的漢奸的惡行劣跡,他不斷給歐美聯軍提供關押勞工的地方,還帶領家丁幫助聯軍捕捉鄉下的壯年老百姓。徐昕還瞭解了常平圩所駐歐美聯軍的兵力與裝備情況,及關押勞工處的地理情況。為了掌握更詳細的情況,他們倆又在那位情報員的帶領下大膽進入常平鎮,不巧迎面碰上楊藍之,情報員鎮靜地把他們倆介紹為自己的親戚,是英國香港一家貿易商行的夥計,這家商行正在與聯軍合作,做勞工買賣的生意,他們倆是來瞭解勞工情況的。楊藍之聽了立即慇勤相待,還不斷向徐聽介紹自己屋子裡關押勞工的情況。

    回到駐地後,徐昕立即匯報偵察的情況,第二營決定當晚採取行動,由徐昕率領十幾名特種分隊隊員,解救關押在楊藍之庭院中的勞工;第一營負責解決常平鎮的聯軍,解救行動必須在一個時辰之內完成,不然會遭受到從樟木頭增援過來的歐美聯軍部隊的夾攻。

    當晚天氣陰沉,月亮不知躲那歇息去了。徐昕率領十幾個隊員化裝成老百姓,摸黑進入常平鎮,包圍楊藍之的住處,先除掉守夜家丁,然後按計劃分組攻入東、西、北房各處。正在陪幾個聯軍軍官尋歡作樂的楊藍之見勢不妙,想逃,被當場擊斃。而幾個聯軍軍官負隅頑抗,徐昕他們毫不手軟,一一擊斃了他們,這次戰鬥僅用了十幾分鐘。接著,徐昕他們將被關押的50多名勞工全部解救,並帶走了楊藍之家中的一些值錢的東西。

    常平鎮的聯軍聽到槍聲,迅速往槍響的地方趕,卻在半路被早埋伏好的第二營包了餃子,七十多聯軍士兵全部被擊斃。

    完成解救勞工任務的第51團第二營,撤出常平圩後,迅速向東莞方向的第51團本部靠攏,卻不想在東莞西部遭遇到歐美聯軍的大部隊,惹來了滅頂之災。

    歐美聯軍為了解除東面惠州府清軍對自己的威脅,聚集四千多士兵,由美國陸軍少將喬治-班斯頓率領,準備突然奇襲惠州城。惠州城是廣東提督府衙所在地,統領整個廣東省的綠營、鄉兵,是廣東省一個巨大兵站,從潮州府、福建增援來的清軍都會聚在惠州城。廣州城被圍困時,是惠州源源不斷地輸運士兵進城參與守城,並不斷的派出騷擾部隊給予攻城的聯軍巨大的壓力,才得以支撐住的。

    班斯頓少將命令各部隊集聚時,所有路上遇見的中國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槍殺,保持絕對的機密。就是這命令,使從東莞城化裝出來的人民軍情報員未能及時地把聯軍部隊調動的情報送到第51團第二營手中,也未能送到第51團本部手中。

    第51團第二營派出前方開路的兵探,走到東莞城西面時,發現前方有西洋鬼子,同時,西洋聯軍的暗哨也發現了人民軍的兵探。不等他轉身回逃,槍聲腳步聲和喝叫聲響成一片,兵探被射中大腿,癱倒在地,幾個牛高馬大的西洋鬼子把他架起拖向聯軍指揮部。

    還在兩里之外的第51團第二營隱隱若若聽到稀疏的槍聲,知道前面有情況,可能兵探遇到敵人了。但他們怎麼沒有想到前面會有敵人四千人之多。僅認為只是少部分的駐防部隊,稀疏傳來的槍聲也誤導了他們的判斷。第二營全速前進,準備及時支援遭到槍擊的兵探。

    班斯頓少將看見被打斷大腿,拖著進來的人民軍兵探,很驚訝,這是他第一次見到不留瓣子,剃著短頭,身穿這種軍裝的中國人。他向兵探問了幾句,翻譯官譯成中文後,見兵探不理不睬,沒有回答,吩咐兵士把人拖下去,想辦法從他口中弄出點東西來。

    「這裡怎麼會有中國士兵出現?難道我們的行動洩密了?」班斯頓少將很疑惑,他沒有多想,情況緊急,他顧不得親自審問那個中國士兵,馬上召集各團指揮官,作好戰鬥部署。

    「美國新奧爾良團正面佈防在東莞城南面陣地;西班牙第82團掩護美國新奧爾良團左翼;英國陸軍蘇格蘭營掩護美國新奧爾良團右翼;美國第74團作預備部隊。」班斯頓少將迅速下令完命令。

    第51團第二營急行軍趕到出事地點時,天已露白,早已嚴陣以待的美國新奧爾良團密集的子彈如雨點般射向還在喘著粗氣的人民軍。遭到突然襲擊,第二營跑在前面的士兵倒下幾十個,中彈太多的,大多當場死亡,第二營士兵急忙散開,匍在地上拉栓還擊。

    新奧爾良團射擊完的士兵往後倒退,準備重新填彈,增補上來的士兵接著射出,卻發現沒有了目標。正懵懂著,人民軍還擊的子彈弄醒了他們,卻是他們人世間最後一次清醒。

    班斯頓少將拉著長長的單孔望遠鏡觀察著戰場,命令左翼西班牙第82團,右冀的英國蘇格蘭營從兩翼包抄上去。第51團第二營營長王城中校不明白怎麼一下出現這麼多的西洋鬼子?「難道我們中了圈套了?」不容他多想,情況相當危機,他果斷命令:「第二營第四連斷後阻擊,其餘部隊迅速佔領東面的那個制高點,搶佔有利地勢。」

    這時,西班牙第82團團長布魯士上校向部隊發出同樣的命令:「佔領西面無名嶺制高點,從上面俯射敵人。」

    兩軍先後向無名嶺制高點衝擊。狹路相逢,勇者勝,西班牙的軍隊人多,人民軍第51團第二營槍好,兩支部隊差不多同時到達山頂。如此近距離的相對,不用長官下任何命令,雙方都通紅著眼睛,吼叫一聲「殺」,不用刻意瞄準,隨機扳動槍扣,在射中敵人的同時,也被敵人射中,雙方同時踏上了黃泉路,只是一個是去向閻王報到,一個是去向上帝報到。

    人民軍的英勇和優越的步槍起了作用,雙方第一輪措手不及的對射之後,混亂的西班牙士兵不能組織起陣形,形成不了規模射擊,前面未被射死的士兵退不下去,後面的士兵衝不上去。人民軍戰士日常訓練時,散兵訓練科目有隱蔽、匍匐、躲藏的動作技巧,這些都是林逸以前軍訓時學過的,和在軍事論壇網站中瞭解到的知識,他把這些東西都推廣到全軍,對於當時來說,這些都是非常先進的作戰理念。在第二輪射擊中,人民取得明顯優勢,把西班牙第82團被從山頂壓制了下去。

    這一戰西班牙扔下四百多具屍體敗退下山,人民軍也搭上了近一百多名戰士的生命,而且還有一連斷後的士兵不知死生。佔領山頭的人民軍第二營暫時取得地利優勢,卻不知這正是第二營遭受滅頂之災的根源。

    退下去的西班牙第82團迅速組成防禦陣地,從另兩面圍過來的美新奧爾良團,英國蘇格蘭營也圍攻到無名嶺腳步下,這樣第二營被團團圍在無名嶺上。這一情景在某方面有點像三國時期的失街亭一戰,指揮官都是犯了以為佔據制高點的地利優勢,利於作戰的錯誤,卻不知沒有水沒吃被圍困,部隊又能支撐多久呢?

    等到人民軍第二營意識到不妙時,歐美聯軍早已架好了火炮。第二營中校營長王城當機立斷下令:「部隊全力向南面突圍,不准回頭,不顧死活,一路往前衝,能衝出多少是多少。」

    火炮的威力還不是步槍所能比擬的,人民軍第51團第二營衝到半山坡,損失大半,等接近英蘇格蘭營的防禦陣地時,已所剩無幾了。最後能衝出去的僅是由徐昕帶領的十多個特種分隊的隊員,他們是因為隊長徐昕在突圍時沉著冷靜,及時發現了英蘇格蘭營與美新奧爾良團的接合部,抓住兩部隊協調不一致的破綻,順利衝了出去。

    第二營全體覆沒,徐昕上尉雖然帶領十多個隊員幸運地衝出重圍,但其本身也身中四彈,最後落了一個終身殘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