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二章廣州戰役四 文 / 而山

    由於清軍各武器力量和人民軍第51團各武裝小分隊的不斷搔擾,歐美聯軍那分散在珠江三角洲的各據點出現了局部的糧食緊缺,特別是被人民軍第51團刻意孤立隔離的聯軍增城據點,更是出現了斷炊的情況。

    增城在被聯軍東路軍佔領前,城中的老百姓聽說西洋鬼子攻來了,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早就攜老帶幼逃了個精光,並順便把城中可以吃的東西藏的藏,埋的埋,可以帶走的都隨身帶走了。增城聯軍駐防軍曾向聯軍聯合指揮部幾次提出要求運送糧食過來的請求,可不是傳送情報的聯軍士兵被人民軍第51團的小分隊捉住,就是運輸糧食過來的聯軍小分隊在中途被人民軍設伏殲滅。幾次反覆,多次請求都杳無音信,增城內的聯軍駐防軍生活日趨緊張,已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地步了。餓饑的城內聯軍餓得到處找吃的,把增城內的民居搜了個片,把增城裡外掀翻了個天,也未能找到任何吃的東西。增城聯軍駐防軍司令——西班牙陸軍上校庫木決定另覓它途,尋找糧食。

    庫木上校一邊繼續派人聯絡聯軍聯合指揮部,一邊準備就地解決一點糧食問題以應目前部隊的燃眉之急。這次庫木上校吸起上幾次的教訓,派出去與總部聯絡的是一支近二百人的小分隊,而且他還吩咐這一隊小分隊分成幾個部分,每部分相距幾里,路上有什麼情況馬上鳴槍示警,一個接一個,確保增城內的部隊來得及出動接應。至於就地解決一些糧食的問題,庫木上校把主意打到了增城周邊的村莊裡。他準備派出四支幾百人的大隊,從四個方向搜查附近的村莊。「這樣總可以搜出一些吃的東西吧!而且也應該很安全了吧!」他想。

    在增城北面負責搜查的是由西班牙陸軍少校菲桑率領的近三百人的大隊,他們挖地三尺地搜了四個村莊,卻只可憐地刮到五百斤糧食。「這點點糧食怎麼夠部隊士兵們吃啊?」菲桑少校看到這區區幾百斤糧食,神情沮喪。

    為了多弄點糧食,他決定深入較遠的羅浮山腳附近。「那裡的中國人不可也逃光了吧?只要見到中國人就好辦了。」他在心裡盤算。

    菲桑率領大隊小心翼翼地不斷深入,慢慢接近了羅浮山區,沿途的幾個村落,漸漸有了一些人影,不過都是一些孤寡老人,或是一些神質不清的人,聯軍怎麼盤問,怎麼嚴刑拷打也問不出幾粒糧食的下落。未能達到目的,菲桑大隊繼續深入至離增城三十多里的陳家村。人民軍第51團的偵察員一直在密切注視菲桑大隊的行蹤,及時地把菲桑大隊的情況報告給團部。

    「好!送上門的肥肉不吃白不吃!通知各武裝分隊,立即集合吃掉這股冒進的聯軍。」獲悉敵軍這一情報,人民軍第51團團長孫大雄覺得宛若天上掉下了餡餅,馬上命令。上次第二營那麼完美的設伏失敗後,他一直遺憾得很。

    陳家村的村民突然看到出現如此多的外國人,驚慌失措,來不及躲藏,全被圍在村中。西班牙士兵把所有的村民全趕到村坪中集合,然後開始一家一家地搜查糧食,這次他們很幸運,搜到幾千斤糧食。儘管村民很憤怒,大呼小叫,哭哭啼啼的,可在西班牙人明晃晃的刺刀下,卻也沒有敢作出什麼過激反應。西班牙士兵除開始刺死一位過於激動的村民外,也沒有像以往一樣屠殺或為難陳家村的人,因為他們這次需要一些村民幫他們挑糧食,如果做得太過分的話,可能就沒有人能幫他們了。

    西班牙人在陳家村整整折騰兩個時辰,才押著幾十個村民拖著、挑著、馱著那幾千斤糧食上路。兩個時辰裡,人民軍第51團已集合兩個營的兵力及時趕了到陳家村。西班牙人剛過陳家村村口的那一棵百年老樹,四處驟然響起激烈的槍聲。在南寧軍校著重培訓的人民軍部分狙擊手第一次發揮出作用,他們一槍一個,把幾個西班牙軍隊的指揮官全給點射了。少校菲桑也是人民軍狙擊手重點照顧的對象之一。

    西班牙大隊遭到突如其來的打擊,亂作一團,沒有指揮官指揮的士兵們,漫無目的地各自為戰,到處放槍。人民軍聽到西班牙第一次胡亂的槍聲後,立馬開始衝鋒,他們邊衝鋒邊掩護邊射擊,只是幾個衝鋒起伏,許多人民軍戰士已逼近西班牙大隊附近。而被押著幫西班牙人運輸糧食的村民也乘機跑的跑,躲的躲,反抗的反抗,他們與人民軍戰士裡應外合,只是半個時辰,近三百名西班牙士兵全軍覆沒,當場打死二百二十多名,被俘八十多名。對於一些受傷的西班牙士兵,或是行動不便的西班牙士兵,人民軍戰士接到命令:就地槍擊,後面還有任務。

    第51團團長孫大雄命一個連隊押著這些被俘的西班牙士兵返回羅浮山基地後,這時第51團的另一個營也急沖沖地趕到了陳家村來。孫大雄與團參謀部的人員在陳家村的一間民房中臨時開了一個緊急軍事會議,他們假設:「增城的聯軍如果一天未見西班牙大隊回來,會怎麼做呢?」

    「肯定會派一部分軍隊出來尋找。」孫大雄確定,「我們正好利用這一點再打一次伏擊戰。」

    其它團參謀人員深以為然,他們攤開自己繪製的羅浮山山區的地形圖,認為在陳家村前有個小樹林是一個理想的設伏點,只是有一個問題:怎麼引從增城出來尋找的聯軍入小樹林呢?

    孫大雄不慌不忙,獨自點頭。他早已胸有成竹,於是命令三個營前進潛至離陳家村十里外的一座小樹林裡設伏,另派出一個排前去西班牙人曾經走過的地方留下一些較明顯的蛛絲馬跡,讓從增城出來搜尋的聯軍一步一步鑽進第51團設伏的口袋中。

    在第51團設伏等待中,孫大雄獨自思量很久,覺得如此仍有些不妥,怕又跟上次第二營設伏的一樣,到口的肥肉被叼走,到手的冰塊化作水。他吸起教訓,又臨時調整部署,改三個營設伏為兩個營,另一個營——第二營前行移至小樹林前兩里處,密切監視增城出來的聯軍的到來,待他們經過後,阻住他們的後路,或是從他們的背部攻擊,具體行動第二營可以視情形而定。但孫大雄著重叮囑第二營的中校營長曾成志:「務必隱蔽好,千萬不能讓敵軍發現第二營的存在。」他建議第二營除留下兩個偵察員外,其它部隊最好遠離通道兩三里更為妥當,待敵軍通過後,再跑到通道處阻擊。

    第51團煩躁地等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前方的偵察兵終於報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增城出發的四百多名美國士兵,正向陳家村方向過來。」

    孫大雄吩咐偵察兵嚴密監視敵軍動向後,又派出兩路偵察兵多點跟蹤敵跡,確保情報的準確性,他還把各種情況的變化命令通信兵及時傳送給各營指揮所,指示他們隨時作好戰鬥準備。

    如第51團團參謀部制定的作戰計劃一樣,從增城出來搜尋的四百多人美軍順著西班牙人留下的一些蹤跡,一步一步地進入了第51團所設置的埋伏圈。這隊美軍是新奧爾良團的一個營隊,他們不太相信那一隊三百多人的西班牙部隊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了。「除非是遇到了以前那支神秘的中**隊,可上面的情報顯示,那支神秘的中**隊在那次遭遇戰中,也遭受到重創,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啊!」

    美軍儘管害怕,卻不相信西班牙人和自己會那麼倒霉,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那支恐怖的軍隊。

    「報告營長,敵軍已順利通過我軍的阻擊陣地。」一個偵察兵立正向第二營長曾成志報告。

    「好!命令全營官兵全速跑步前進,第一連第二連在通道兩側設好阻擊陣地;第三連跟隨敵軍尾部向陳家村方向逼近,並及時向我報告軍情變化;第四連作預備隊,隨時聽候調遣。」曾成志果斷下令。

    這是一次相當成功的設伏,料敵準確,戰術思想正確,戰法精確。美**隊正高興地通過打聽,確切地得知西班士兵就在前方十里處的陳家村,他們興奮地加快行軍步伐想早點與西班牙士兵聯絡上。可在他們進入小樹林後,遭受到各種機關陷阱的襲擊,正驚魂未定時,剛想退出小樹林,又遭到一陣陣猛烈的槍擊,一會兒倒下了一大半。在這種沒有火炮支援的小規模戰役中,人民軍的裝備、戰術、戰法佔據著絕對優勢。美國人瘋叫著後退,可後面有人民軍第51團第二營的一個連在阻擊,他們又被擋了回來。

    第二營營長曾成志接到第二連的報告,戰鬥並未如他所預想的那樣激烈,戰鬥剛打響,敵人已潰不成軍。「第二營大部沒有必要再在原地設置阻擊陣地了,完全可以全軍壓上,包住敵軍。」曾成志想,接著果斷下令:「第一連、第二連、第三連急行軍至小樹林,堵住小樹林的邊沿,全殲敵軍。」

    戰鬥持續一個時辰,剩餘的美國士兵零零碎碎地作著抵抗,到後來,知道無力回天,逃脫無望,只得乖乖地舉手投降。解決掉這一股敵軍,孫大雄團長突發奇想,大膽猜測:「這兩股敵軍出來後,都遲遲不歸,增城的敵軍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不外乎:一.什麼也不做,傻傻地待等。二.繼續派大部隊出來尋找。三.派出少量偵察部隊探明情況再做決定。四.馬上撤退,棄他們不顧。五.聯絡總部,要求大批部隊增援。這裡第一種可能是沒道理的,這不合聯軍的習慣;後面幾中情況增城內的敵軍都要派出部隊或是人員出來,人民軍可以死死圍困增城,嚴密監視增城進出的任何一人一物,打擊或堵住他們與外界的任何聯繫,繼續使增城變成死城孤城。其中第二種和第四種情況是孫大雄最願意看到的,那將讓人民軍第51團繼續大量地打擊敵軍。

    孫大雄決定第51團全團開赴增城外圍,圍困增城。實施這個計劃的關鍵在於對增城各個要道,關卡的控制,情報工作也一定要做到位。

    第51團秘密圍攻增兩天,增城內的敵軍曾兩次派出小股部隊出來聯絡先前的部隊,但都被第51團連隊偷偷給解決掉了。增城內的敵軍發現每次派出的人員都是有去無回,感到極度驚恐,不知城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城外沒有發生什麼戰鬥,可部隊人員卻總是有去無回,這也太恐怖了!哦!神秘的遠東大陸,神秘的中國人!」城內的聯軍感到不可思議的蹊蹺。但他們仍不太相信那些派出的部隊都被消滅了,如果是那樣,那可真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增城內還有聯軍一千五百多人,聯軍指揮官上校庫木見此蹊蹺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認為在增城附近一定有一支非常強大的敵軍存在,作出了一個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決定,他決定全軍撤離增城,向廣州方向撤退,與東路軍總部會合,避免全軍覆沒的厄運。

    孫大雄得到增城聯軍準備撤退的消息,欣喜若狂,集合所有兵力在其西撤的必經之地——中琅村設伏。孫大雄首先強行把中琅村所有村民驅趕到四里外的山上,然後讓第51團第一營分散埋伏在村民的屋裡、屋簷上或是瓦頂上;第二營埋伏在中琅村的左右兩側,正面伏擊增城之敵;第三營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由營長率領在中琅村道路的正前方阻住敵軍,一部分由營教導員帶領待敵軍進入第二營的伏擊地帶後,從側翼出現堵住敵軍的後路。這個伏擊方案的目的就是為了驅趕敵軍進入中琅村中,由早已埋伏好的第一營從內部打擊敵軍,而另兩營則在外圍合圍敵人,這樣第51團裡外配合將會狠狠的打擊敵人。為什麼採取這一方案主要是考慮伏擊與自己相同數量的敵軍部隊,根本不可能合圍全殲敵軍的,只能利用特定的地理地勢條件才能達到合圍效果。

    增城出來的聯軍很謹慎,分成三個梯隊,間隔幾百米分次前進。孫大雄為此很傷腦筋,沒有辦法,他臨時調整第二營的設伏陣地,無奈地把伏擊線延長了許多;又令第三營正面阻擊的部隊向後再撤退幾里路,盡量張大這個伏擊的口袋。儘管現在這個口袋漏洞百出,幾欲脹開,可孫大雄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只要能確保大部分敵軍進入這個口袋,至於能不能在第一波伏擊中就重創敵軍,他已不抱什麼幻想。他起初的想法也未期望能一擊殲滅敵軍,外圍設伏的部隊第二營第三營主要是起敲山震虎的作用——驅趕聯軍部隊進入中琅村。只要能使增城之敵聽到槍聲後成驚弓之鳥,退入中琅村中就達到了預期目標。

    西班牙上校庫木命令增城出來的聯軍緩慢逼近中琅村。對於上校庫木棄先前的八百多名聯軍不顧,獨自撤退,聯軍中的士兵有很大意見,為此還發生了過激的槍擊行為,是庫木上校派出部隊鎮壓那些激進的聯軍士兵,又加上耐心地說服後,士兵們才同意撤退的。必竟幾次派出的不管是多或是少的部隊都是杳無音信,這是不爭的事實,大家都意識到了自身處境的危險。

    到了中琅村,庫木命令所有的部隊停下。中琅村的地形有點奇特,他的兩頭都是連綿的小山丘,上面長滿的雜草,密密麻麻。他命第一梯隊試探性地通過,待他們平安無事地通過後,中間的梯隊才慢慢啟動,就在第二梯隊快走出前面的小山丘時,還是平安無事,庫木才放心大膽與第三梯隊進入中琅村地帶。

    見沒有出什麼意外,庫木還在怪自己是不是過於小心了時,中琅村後面的幾個小山丘被第三營的一部分士兵從側翼出現,徹底封堵死了。緊接著,前面聯軍認為是安全的地方卻響起無數的槍聲。走到前頭的聯軍第一梯隊倒下大半,趕緊向後退卻。庫木上校想破頭也不明白:「自己如此小心了怎麼還是中埋伏了呢?」他心裡有點惱怒,但仍不忘四處觀察周邊的環境。「部隊不能傻呆在兩側山丘中間白白的挨打啊!目前只有處於兩片山丘間的中琅村最安全,而且那裡有許多民房可以作掩護。」他心裡思量,於是命令所有的部隊向中間的山村退去,並組織防禦陣地。如果這時聯軍不是習慣性地收攏部隊,而是拚命向前衝或是四散逃開,也就不會遭受到後來那麼慘重的損失了。盡竟,前面阻擊的人民軍太過薄弱,而且兩側設伏的部隊也拉得太長,殺傷力有限得很。

    「肥肉送上門了,大家準備好!」隱蔽在村中的第一營士兵們興奮地相互傳遞口令。

    凌亂退入中琅村的聯軍大呼小叫地準備建立防禦陣地,很慌亂。隨著一聲乾脆的口令「打!」,從中琅村的天上、地下、屋裡、屋外,過道、谷坪到處都有子彈射出。聯軍摸不清情況,分不清方向,東跑也遭打,西跑也挨打,一些士兵索性躺在地上裝死了。

    在中琅村外面的第51團的第二營和第三營聽到中琅村中傳來的槍聲,除留下部分士兵防禦外圍外,大多數士兵迅速地從兩片山丘中衝下來,合圍住中琅村,並相互掩護著衝入中琅村中。第51團裡應外合,很快瓦解了聯軍一千多人的抵抗,打掃戰場後,孫大雄率領部隊迅速撤離戰場。

    在歐美聯軍加緊進攻廣州城的這一段時間裡,人民軍第51團在新任團長孫大雄的率領下,取得很大的勝利,有效地打擊了歐美聯軍的囂張氣焰,從一定程度上拖住了其進攻廣州城的步子,但這一切並不能從根本上動搖歐美聯軍的戰略意圖,改變不了廣州城被佔領的事實,必竟人民軍第51團人數只有二千人不到,規模有限,又豈能撼動幾萬大軍的歐美聯軍的攻城部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