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十章普奧之戰 文 / 而山

    西洋五國聯軍順利佔領廣州城,這巨大的勝利並沒有給奧地利帝國帶來什麼喜悅的心情,因為他們在西歐與普魯士王國發生的一場戰爭中一敗塗地,被徹底地排出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事物之外了。

    公元1853年11月,普魯士王國聯合奧地利帝國以丹麥王國企圖吞併石勒蘇益格及荷爾斯泰因兩地區為借口發起對丹麥之戰,僅僅一個月時間,丹麥戰敗,被迫簽訂合約,承諾放棄上述兩地區,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分別得到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達到各自的目的後,這兩個貌合心不合的德意聯邦共和國內的兄弟國家,就開始出現齟齬,可這正是普魯士王國所需要的。

    其實早在普奧發生對丹麥之戰之前,普魯士王國的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命令內閣制定戰略方案時,就要求為將來的對奧戰爭的發生埋入伏筆。

    普奧對丹麥之戰勝利後,依據簽訂分享戰利品的條約,規定: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為普奧共有,但分別管理。奧地利帝國管南面的荷爾斯坦因,普魯士王國管北面的石勒蘇益格;荷的首府基爾港的防務委託普魯士王國國防軍擔任,鄂爾登堡由普奧軍隊聯防;普魯士王國有權建築經荷爾斯坦因境內的鐵路,開鑿北海通波羅的海的運河。

    又是「共有」,又是「分管」;又是南,又是北,如此複雜,豈有不出現矛盾的?為什麼要弄得如此複雜呢?奧地利帝國首府維也納的政治精英們曾戲稱這份條約是「沒有謎底的謎語」。其實,這些都是普魯士王國內閣政治精英們挖空心思想出來的方案,他們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為普魯士王國將要進行的德意志統一之戰,給自己發動對奧戰爭埋下伏筆。試想,奧地利地處南德,荷爾斯坦因地處北德海邊,中間橫著普魯士,奧地利要真正掌握荷爾斯坦因,會有多大麻煩?奧地利管荷爾斯坦因,普魯士管石勒蘇益格,由普魯士至石勒蘇益格必經荷爾斯坦因,普魯士就不能利用「共有」、「過道」製造事端嗎?因此,這個「謎底」在俾斯麥那裡早就有了。用他的話來說,這是「一張遮蓋裂縫的糊牆紙」,俾斯麥曾寫道:「我們在這裡遇到的問題,是只要歐洲的政治形勢許可便可隨時用來作為發動戰爭的借口的問題。那麼這張「牆糊紙」什麼時候會被子捅破呢?

    解決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危機,俾斯麥立即把搬掉最大的政治障礙物奧地利列為他的政策重心,普魯士王國內閣外交部與參謀部為此作了相當的準備工作。然而,俾斯麥真的要推行這個戰略決策,並非易事。

    從歷史上來說,普魯士還不是傳統的德意志國家。公元前5世紀起,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日耳曼人(german)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佈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大約在公元前半個世紀,他們大部分開始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該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日爾曼的部分由四部分組成:薩克森,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和施瓦本。首先是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號稱德意志國王,接著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打敗了帝國的其他部分,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薩克森王朝,使大家接受他為全德意志國王。後來,亨利的兒子擺平意大利和羅馬教會,在羅馬加冕為皇帝,神聖羅馬帝國成立!

    在以後到了12世紀,非特烈一世忙於對外戰爭,為了平衡帝國各個公爵領地之間的矛盾,他從巴伐利亞分出一片領地:奧地利!從薩克森分出了一片領地:威斯特伐利亞!這是德國分裂的歷史根源!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奧地利憑借自身的實力和自己純正的日爾曼血統,快速在帝國內興起,而阿爾佈雷西特在奧地利開創了哈布斯堡王朝。而普魯士卻一直到13世紀才被條頓騎士團征服進入到日爾曼世界,後又被併入波蘭,直到17世紀才從波蘭脫離,但在這以後的一二百年裡,她卻飛速發展,成為了和奧地利並駕齊驅的力量。

    一直以來德意志這個政治實體的穩定是靠傳統的日爾曼部落之間的聯盟來維持的,與其他任何一個帝國相比,德國人更為忠實的遵循依靠選舉來產生君主的傳統。而這種選帝制度,使德國的大貴族力量過於強大,各個領地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奧地利是德意志的傳統強國,他一直在嫉妒地盯著普魯士這個暴發戶的發展。在這種文化、歷史、傳統、政治、軍事等各種錯綜複雜事情的影響下,普魯士王國要想進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統一之戰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就是在普魯士王國國內這種對奧戰爭的爭執,也是持續不斷的。普魯士王室和容克保守派堅持君主主義原則,始終不能忘情於神聖同盟所確立的正統主義秩序。在他們看來,與奧地利決裂,就是違反這個原則,破壞這個秩序,因而竭力主張與奧和解。威廉國王和王室大臣也深惡痛絕這兄弟鬩牆的戰爭,不肯批准俾斯麥的對奧敵對行動。

    國內的阻力,在俾斯麥看來是不難克服的,何況他還有威廉家族及尤傑斯家族兩大家族所控制的集團的支持,就是在國家議會上,他也擁有佔多數的議會支持者。

    俾斯麥認為多民族的、正統的奧地利帝國是個龐然大物,內外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完全有虛可趁;它的笨重的戰爭機器,擴張軍備所需要的時間比普魯士要長一倍;何況它還陷於遠東的遠征戰爭淤泥中不可自拔。因此,俾斯麥成竹在胸,他表示:要竭盡自己的天職,「即使這會把他送上斷頭台也在所不惜。」在威廉家族及尤傑斯家族兩大家族所控制的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俾斯麥終於用自己的忠心和決心說服威廉國王,挫敗了王室內部保守派和容克保守派的破壞。

    在對奧戰爭的問題上,使俾斯麥最感麻煩的還在於歐洲大國的態度。

    奧普一旦衝突,可不像普魯士王國夥同奧地利帝國發動對丹麥之戰,謀取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問題那樣簡單了。對歐洲各大國來說,誰都明白: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危機是德丹疆界的劃分和部分領土的糾紛問題;普對奧開戰,則意味著德意志將統一在「普魯士尖頂盔」之下的問題。對此,他們均有威脅感,因而對這個關係到德國統一的關鍵性爭端,列強絕不肯坐視的。

    德意志統一任務能否完成,小德意志方案能否實現,關鍵在於能否爭取到俄、英、法的中立態度。當時在普魯士各派政治勢力中,在與俄英法的關係問題上都有各自的立場。容克保守派始終信賴命運與共的沙皇制度,敵視「擴散革命」的法蘭西帝國,主張與俄國維持「傳統友誼」,與法保持敵對伏態。資產階級自由派從其工商業利益出發,主張親近英國、敵視俄法,建立一個英—普—奧的「中歐軸心」以對付俄法。

    俾斯麥不受任何教條主義的傳統約束,不執著任何一成不變的外交目標,在國家資產階級派別威廉家族及尤傑斯家族兩大家族所控制的集團的支持下,他堅持:「普魯士在任何方面都必須自由行事」;要「推行一種多面政策,為自己打開方便之門。」只要能達到孤立奧地利帝國的目的,什麼原則他都可以靈活處理。

    在德意志統一問題上,英國的態度較為溫和。俾斯麥看到,普魯士在歐洲大陸權益尤其是巴爾幹問題上與英國並沒有大的利害衝突,相反,一個強大的德國卻是維持歐洲大陸均勢的一塊砝碼。普魯士如能從英國獲得友好,那怕是虛假的友好,則彼此相安共處是完全有可能的。為此,他對英國全力表示親善,與之建立關稅同盟,降低關稅。

    對俄國這只笨重的北極熊,俾斯麥的態度也頗為樂觀。彼得堡對柏林在波蘭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至今仍感激不盡。同時,俄國國內財源枯竭,波蘭及俄國內部的局勢又很動盪。更主要的是它在東方問題上、巴爾幹半島問題上以及在西亞問題上與英法奧糾葛很深。北極熊此時不會也不可能出面阻礙普對奧開戰。

    最令俾斯麥憂慮的是法蘭西帝國的路易-波拿巴皇帝,因為一個強大的普魯士德國的崛起,對於法國及其歐洲大陸霸權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路易-波拿巴絕不肯坐視奧地利的崩潰、普魯士的強盛以及德意志諸邦統一在普魯士王國的周圍。而且強大的法蘭西第二帝國一旦動作起來,亦非此時的普魯士王國所能抵禦得了的。但是法國也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境地,尤其深陷入遠東的殖民擴張戰爭中,爭取法國的中立的可能也是存在的。俾斯麥認為:「法蘭西帝國路易-波拿巴皇帝能提供暫時的、失算的支持,對於普魯士王國的對奧之戰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基於這種狀況,俾斯麥把外交活動的重心全放在對法關係上。他曾經兩次赴法國休養地比亞里茨拜謁路易-波拿巴皇帝。

    在與法蘭西帝國國皇帝的會談中,俾斯麥探知巴黎方面的意圖:一是訛詐,法想獲得比利時、盧森堡和萊茵左岸土地。對此,俾斯麥含糊其詞,必竟那裡對今後統一後的德意志聯邦也很重要。他答應只要路易-波拿巴皇帝讓普魯士在「德國放手去幹」,對於法國在「**語的地區」擴充其疆界,他都予以承認。他允許這種空頭許諾是明白法蘭西帝國主要是想坐取漁利,讓普奧在爭霸戰爭中消耗國力,喪失軍事大國的地位,以獲取其本身所需要的東西。對此,俾斯麥也有良策。第二次會見法蘭西帝國皇帝返回後,他就命令參謀部制訂一個明確的行動計劃:對奧戰爭速戰速決,在路易-波拿巴皇帝醒悟之前騰出手來,準備好在萊茵河的軍事行動。為達此目的,俾斯麥緊急召見人民根據地駐普魯士王國代表處主任楊路,通過楊路傳達普魯士內閣的友好意思給遠東的人民根據地政府,「為了減小遠東友好夥伴人民根據地的外部軍事壓力和幫助人民根據地發展,普魯士王國即將進行統一之戰,給予人民根據地實質性的幫助,也希望人民軍在遠東死死拖住法蘭西帝國的後腿,使其兩面受敵,左右為難。」

    俾斯麥所採起的這些「多面外交」取得豐碩成果:英國願守中立;俄國對普的「傳統友誼」深信不疑;法國默許普魯士的行動,表示絕不「讓自己緊靠著一個靶子站著」。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後,俾斯麥準備捅破那層「牆糊紙」,對奧開戰。

    奧地利帝國從對丹麥之戰中取得的是南面的荷爾斯坦因,但荷爾斯坦因的首府基爾港的防務卻委託於普魯士王國國防軍擔任,鄂爾登堡則由普奧軍隊聯防。1854年2月26日,普魯士王國國防軍以搜捕革命分子為名,要求進入奧地利駐荷爾斯坦因總督府搜查,被奧地利總督拒絕。三天後俾斯麥向維也納發去抗議照會,威脅要「終止兩國政府的合作」,要「保留普魯士政策的行動自由」。奧地利內閣嚴正批駁普魯士王國內閣的無恥行徑,並鄭重申明:任何人不得侵犯奧地利人在荷爾斯坦因的權力。普奧之戰一觸即發。

    3月6日,普魯士國王召開御前會議,政府全體成員、太子、普駐法大使、總參謀長、國王軍事顧問等出席。俾斯麥就1815年以來的普奧關係作了分析和總結,並得出結論說:「對普魯士來說,當前德國和歐洲的形勢還從來沒有這麼有利過。除太子外,在威廉親王的補充說明下,御前會議一致決定,發動對奧之戰。

    3月29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下令增強普魯士邊防部隊,表示他不能忍受奧地利的「偽善的假面具」,決心把它撕破。

    此後,隨著普魯士王國內閣完成全國戰爭動員令,俾斯麥加快戰爭步伐。3月15日,俾斯麥以奧地利破壞普奧和約為名下令普魯士國防軍越過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的界河艾德河進軍荷爾斯坦因。4月10日,普魯士王國外交部通牒薩克森、漢諾威、黑森三個阻隔在普奧之時的邦國,要求准許普魯士國防軍通過他們三邦進入奧地利帝國國境,三君主一口回絕。4月15日,普魯士國防軍強行開進薩克森、漢諾威和黑森—卡塞爾,普奧戰爭爆發。

    交戰雙方,一方是奧地利、漢諾威、薩克森、黑森—卡塞爾、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國;另一方是普魯士、漢撒城市、北德小國。戰爭在二條戰線上進行,北線—德意志戰線,普與北德各邦作戰,普投入5萬兵力。5月2日,在朗根薩爾沙擊敗漢諾威軍並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區落入普軍之手;東南線—波希米亞戰線,普奧作戰,是主戰場。奧地利投入18.3萬兵力,普魯士運用鐵路運輸組織10萬人投入戰爭,於5月10、11日,分三路進攻波希米亞。

    普魯士王國國防軍裝備先進的代碼為p—52的斯卡斯步槍,所向披靡,擋無可擋。一陣火炮轟擊後,雙方依照十九世紀前期傳統的作戰方式,排著整齊的陣列,踏著豪邁的步子進行對沖。這時,普魯士王國國防軍裝備的先進步槍發揮出明顯的優勢,除第一次對射,奧軍給普軍造成一定的傷亡後,接下來的純粹是一場屠殺活動。普軍對奧軍初戰告捷。

    面對普軍優勢明顯的新武器,奧軍總司令覺得己方根本沒有取勝的任何希望,傳信給維也納宮廷建議議和。奧地利皇帝不甘於如此輕易地棄械認輸,希望於一次主要的戰役而打敗普軍,於是5月18普奧比爾森大決戰爆發。

    這一次,老威廉親王與兒子博格-馮-威廉伯爵也隨軍出征,這場戰爭對以他們家族為主的國家資本主義集團關係重大。俾斯麥身穿後備軍制服,頭戴騎兵鐵甲盔,身披灰色長大衣,騎馬與老威廉親王站在一個離奧軍不到12公里的小山頭督戰。他完全清楚,他與威廉親王家族是一根線上的兩隻螞蚱,這一仗同樣也是他的政治賭博。

    清晨,決戰開始,雙方共投入21—25萬兵力。俾斯麥對能否取得這決定性的勝利,心中充滿信心,這得多謝遠東那幫神奇的黃種人,給予普魯士王國如此先進的技術。戰爭正如其所預想的那樣,普魯士王國國防軍以少勝多,以9萬對17,居然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千軍,打得奧軍潰不成軍。此仗奧軍死傷3.6萬人,被俘2.5萬人。

    奧地利帝國遭此慘敗無力再戰,以威尼斯讓於法國作為條件,懇請法蘭西帝國路易-波拿巴皇帝出面調停,。

    普魯士王國國防軍原可乘勝追擊,直搗維也納,拒絕和談。但法蘭西帝國的軍隊在萊茵河畔虎視眈眈,而且此事也引起了歐洲列強對普奧之戰後續的關注,為免普魯士王國樹敵過多,俾斯麥驟改策略,準備熄滅戰火,恢復德意志的和平。經過他多次耐心的解說,普魯士國內同意接受法蘭西帝國路易-波拿巴皇帝國的調停,心甘情願地把普魯士的勢力限定在北部德意志。

    公元1954年6月20日,普奧簽訂停戰協定,7月4日正式簽訂德雷斯頓條約。條約內容: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一切權利歸普;奧地利不得再過問德意志聯邦事物,德意志聯邦解散;奧賠款200萬英鎊;普魯士保證在條約批准後,三個月內將軍隊撤出奧地利。普奧戰爭就這樣以奧地利被完全排除出德意志而結束。

    普奧戰爭結束後,原站在奧方的北部4邦——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和法蘭克福被併入普魯士版圖。普魯士王國從此連成一片,領土增至34.7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佔全德的1/3。這樣普魯士的統一之戰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他們下步的目標將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