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二章交談 文 / 而山

    從防城縣傳來的捷報,林逸高興了兩天。這兩天在高州府與雷州府一線的聯軍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可不知為什麼稍響動了兩下,又歸平靜了。「可能聯軍也是在消化其防城登陸戰慘敗後所造成的影響吧!」林逸想。

    這次圍殲聯軍混合陸戰師,戰果輝煌,還俘虜了一個少將——聯軍混合陸戰師師長英國人米奇侖將軍,這是人民軍有史以來俘獲西洋人最高軍銜的軍官。許都將軍已把這個叫米奇侖的英國少將秘密押送至欽州,政治部的人過來向林逸請示對這個英國人的處理。林逸最煩這種不自覺地把軍官士兵區別對待的想法了,「軍官與士兵不都是人嗎?不都是俘虜嗎?有必要特別慎重嗎?」林逸心裡想。「你們派人過欽州一趟,先對米奇侖審訊一下吧!作個記錄,然後依人民軍的《俘虜處理臨時辦法》先強制勞動三個月再說吧!以後此類事件,不必來請示我,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什麼級別的什麼性質的俘虜都依人民軍《俘虜處理臨時辦法》處理,除非有特別情況出現或是有特別情報上報可以直接找我。」林逸對政治的人說。

    林逸對人民軍政治部的工作現在很不滿意,「大事不知道辦,小事抓住不放。」這是他對目前政治部工作的評價。他一直想召開一個全軍性質的政治工作會議,可由於戰事吃緊,此事一直拖了下來。另外他還有一個顧慮,人民軍政治部是由另一個人民軍元老級的人物——人民黨中央常委委員軍中的二號人物——陳雲山負責的。陳雲山留在昆明,沒有直接管理政治部的事,但他有沒有間接管理或是政治部的人根本就是秉承他的旨意辦事,他就不得而知了。

    林逸想對政治部「動手術」,但他認為還是先跟陳雲山打個招呼更好。林逸對政治部工作的不滿在政治部下發的對許侖和古華將軍的處理意見時到了頂點,他那時有一種想迫切改組政治部人事的衝動。就是不能動政治部的人事,他也想給政治部那幫人的思想敲一個警鐘:依律辦事是對的,但不能什麼事都從嚴從重辦理;不要對人民軍內部有錯誤的將軍總是懷著深仇大恨似的,要因時因事而異,關鍵是要顧全大局!

    由於前線戰事吃緊,軍事會議一個接一個,林逸一直沒有時間去政治部那邊親自說教,只得吩咐他的軍務秘書楊莘把他的這個對政治部的指示作為口信傳給目前隨行的政治部負責人——人民軍政治部副主任洪治。洪治以前是南寧政治學院副院長,一個原清廷廣西鬱林州府捕頭,是人民黨常委人民黨紀律委員會主任羅孝嚴推薦的,以前他們是同事。

    政治部的人剛走,軍務秘書楊莘進來報告說吳命陵來了。對於這個由他自己欽點的軍事顧問,林逸期待已久。「叫他去參謀部的小會客室等我,我馬上過去!」林逸吩咐楊莘,作為臨時設在合浦縣縣城內一間浙江會館內的南寧作戰防禦指揮部條件很簡陋,當然不如在南寧市時的駐地了。

    吳命陵接到人民軍參謀部要求其即刻南下合浦前線的緊接命令時,很奇怪!但令他感到更奇怪的事是參謀部還要求其辭去南寧軍校副校長及參謀戰略系系主任之職。從這裡面,他意識到事情不只是讓他南下那麼簡單,他猜想可能是他的那份關於粵西防禦方面的建議引起上面的重視了。他還覺得奇怪和有意思的事是他的那個「人民軍軍委主席特別軍事顧問」頭銜,其主要工作內容為參與南寧防禦作戰指揮部的參謀工作。這是一個新鮮的頭銜,在人民軍中及人民根據地各部門中都從未曾有過。

    這份命令是由南寧軍校校長施南寬少將親自交到吳命陵手上的。施南寬少將高興地傳達完人民軍參謀部的命令後,欣慰地充滿鼓勵地對吳命陵說:「新的任命,新的頭銜,新的位置,新的工作你要好好把握,這其實也是新的開始,新的挑戰。作為人民軍軍委主席特別軍事顧問那肯定得經常跟林逸主席呆在一起,這是林逸主席對你的信任,對你的肯定,對你的賞識,好好表現吧!祝你好運!」

    對於自己的老上級老領導,也是賞識他並一手提拔他的南寧軍校校長施南寬少將,吳命陵從心裡上對他充滿感激。施南寬對他所說的那一番話,他記得很清楚,也很認同,特別是對那句「新的開始,新的挑戰」他更有認同感。人民軍軍委主席特別軍事顧問一職確實可以有許多的機會接近林逸主席,這是一個令許多人羨慕的位置,但僅僅只是一個顧問,沒有具體的實權,這裡面有很濃厚的考查意味。對此,胸懷遠志、頗為自負的吳命陵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覺得自己有能力不會讓林逸主席失望,他期待早日見到林逸主席,在接在參謀部的命令的第二天,他草草的收拾了一下,快馬加鞭地趕往合浦前線。

    吳命陵背對著門,若有所思地盯著窗外那被太陽暴曬得蔫了的雜草,聽到門外傳來響聲,他驚覺地回轉身子。門外林逸推開參謀部小會客室的房門走了進來,後面跟著楊莘秘書。以前楊莘開始來林逸身邊做秘書時,做什麼事都誠惶誠恐的,林逸拎什麼東西,他主動去幫林逸拿,林逸要進屋出屋,他主動去開門關門。林逸討厭楊莘這種小心翼翼的樣子,說過幾次後,楊莘才有所改變。林逸在生活上是一個很隨便的人,他認為自己有手有腳,又正當年輕,有必要被別人當嬰兒般照顧嗎?對此,林逸在人民根據地的《公務員臨時管理條例》中特別規定:摒去中國官場過去所有的陋習,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平民與公務員之間見面行點頭禮、報告禮、握手禮;各級官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得由秘書或是下級代理。林逸自己以身作則,給下面的人一個很好的榜樣,現在人民根據地的官員都習慣於自己拎自己的公文包,自己的茶水自己倒,自己的報告自己寫。

    看見林逸與楊莘秘書走進來,吳命陵儘管心裡試演了多次與林逸主席見面的場景,儘管心裡多次的警告自己要鎮靜要鎮靜,但當真的見到林逸主席的面時,他還是緊張得有點發抖。吳命陵站在起來想走上前去向林逸報告,可由於緊張,邁步時不小心帶著他放在茶几上的一些行李撒到地上。這時,他不知是該先向前去向林逸報告呢?還是該先把這些散落在地的東西收拾起來?

    林逸快走兩步,蹲下身子幫吳命陵拾起撒在地上的一些書籍,並溫和地說:「還沒有安頓下來嗎?行李多嗎?」

    吳命陵見林逸蹲下身子,這時他知道自己應該先做什麼了,他有點感動,心裡反平靜很多。「我就這些東西,一點住宿用具及一些書籍。」他恭敬地回答。依據人民軍《軍隊條例》、作為一個人民軍的軍人,行李用具都是標準化的,部隊允許不同級別的人可以攜帶不同重量的私人用品,一般的軍官攜帶的私人用品都是一些書籍或是筆記本日記本等之類的,而那些書籍中必定有《林逸軍事》第一卷、第二卷和《林逸哲學》第一卷。這兩本書都是人民黨宣傳部根據林逸在各個場合的講話及他以前在軍校上課時的講義和林逸自己閒暇時寫的一些體會而整理出來的。

    「報告林主席!原南寧軍校副校長參謀戰略系系主任吳命陵上校向你報到!」吳命陵收拾好撒落的行李後,他標準地向林逸報告。他是中國北方山東省人,身材魁梧高大,僅比林逸稍矮一點點。

    林逸回了一個軍禮,主動伸手握住吳命陵的手說:「來了就好!你現在是我聘請的軍事顧問了!你以後的工作就是代表我協助南寧防禦作戰指揮部的參謀部擬定各個作戰計劃,更主要的是你得向參謀部建議戰爭戰略方向的問題。」

    「學生明白!」吳命陵大聲回答,以前他作軍校學員時,他曾旁聽過林逸主席給高年級學員講的一堂戰略課,那是他第一次見到人民黨人民軍最高領導人——林逸,也是從那時起,他對林逸的崇拜開始在他的心裡深深地紮下了根。

    「楊莘秘書,你先下去吩咐機關後勤部門幫吳命陵上校安排好住宿問題吧,注意不要離我太遠,如果沒有好的地方安排,就安排在你的隔壁吧!有些事我們也好就近商議。」林逸回頭對楊莘吩咐。

    吳命陵感激的看了林逸一眼,他很感動林逸對他的一些小事的上心。他對楊莘說:「楊莘秘書麻煩你了!」說完,他給楊莘一個很不好意思的苦笑。這些小事,他本想自己解決的,要不是林逸主席的吩咐,他又怎敢勞駕人民軍中的第一秘書呢?

    「來!坐吧!」林逸讓吳命陵坐下說話。

    吳命陵緊張的心情沒有了,但還是有點拘束!林逸對此已司空見慣,這是每一個部下與他見面時的正常反應。可有時林逸就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下屬都有這種反應,而那些女人怎麼就沒有呢?反而是他自己緊張呢?

    「吳上校你所寫的書,我曾認真看了一些,很不錯。你遞交的關於粵西防禦方面的建議,我也仔細地思考了一下,有很多獨到的見解,而且有很多還恰恰擊中了問題的要害。我想聽聽你對這次粵西大撤退的看法。」林逸斜靠著椅背,一副隨意而閒聊的樣子。每當他接見下屬時,他都故意地做一些隨便的動作,刻意地讓對方輕鬆下來。

    吳命陵不敢像林逸一樣也斜靠到座椅背上,見林逸的眼睛只是時不時地掃視他一下,沒有像剛開始那樣緊盯著他,他把屁股稍往座椅內移了移,謹慎地說:「這次粵西大撤退有人民軍戰士盲目自大與根據地老百姓盲目自信的思想作祟的原因;有參謀部戰略佈局上的錯誤的原因;也有前線指揮員戰術運用失當的原因。」說出這些後,他心裡有點忐忑不安,必竟說參謀部戰略佈局錯誤,說的就是林逸主席的錯誤啊!他在講這些時,已經很注意自己的措詞了。還好,林逸並沒有在意這些。

    「此話怎麼講?」林逸追問,他有點佩服吳命陵敢當著他的面說他的錯誤,他對吳命陵的肯定又多了幾分,對他的期望又高了幾分。

    「人民軍自成立一來,所向披靡,從未遇到過對手。特別是公元1852年下半年發生的北海戰役,更是把一向自稱為世界上最強大陸軍的法國陸軍的一個黑人團全殲後,人民軍的自信心達到了頂點,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處於一種自大自得的心理狀態之下,他們認為所謂的先進的不可一世的西洋軍隊也不過如此。人民軍戰士在這種盲目自大的心理之下,投身粵西防禦戰中,對西洋聯軍的輕視是當然的了。就因為這種輕視,讓粵西的前線指揮官以為僅憑兩個師的兵力佈防於電白一帶就可以抵擋得住西洋聯軍四萬多人和清軍五萬多人的進攻。這樣的盲目自大能不導致大撤退嗎?

    老百姓的盲目信心是有其依據的,不可否認人民根據地的發展與人民軍的戰無不勝都使根據地的老百姓無比的信用人民黨、人民軍以及人民根據地政府。這種信用使處於各前線一帶的老百姓在根據地政府多次動員搬遷之下,仍不願背井離鄉,離開生我生我的故土。當人民軍意外的敗退時,拖家帶口、牽老攜幼,大搬家似避難的老百姓又怎能跑得贏那些輕裝便行進攻神速的西洋聯軍和清廷官兵呢?」吳命陵越說越激動,無論是措辭還是語句都通暢許多。

    還沒有人能從這個高度去思考粵西大撤退的問題,也沒有人能當著林逸的面敢直言人民軍與人民根據地政府的不是,這宛若當頭一棒,敲醒了一直自以為做得不錯的林逸。

    「說下去,具體軍事上的錯誤是什麼?」林逸來了興趣,表情嚴肅,他對吳命陵有了更多的期待,吩咐他說下去。

    吳命陵見林逸臉上無一絲笑容,沒有了先初的隨意,「不會是自己的那一番過激言論惹怒了林逸主席吧?」他暗想,心裡不由地又緊張起來,「開頭都說了,還怕什麼呢?管他呢!是死是活聽天由命吧!」他決定繼續大膽的說下去。

    「在軍事上,參謀部最初的戰略佈局有不足之處,這主要是人民軍內部作戰指導思想左右搖擺所致,人民軍既想保守穩固地防守,以確保後方的絕對安全,又不想放棄那些控制在人民軍手中的,但卻是很不利於防守的地區。正是這種想求安全而又不選擇最佳位置防禦的作戰指導思想,使人民軍在最後敵人的全面進攻時,露出破綻,這也是導致大撤退結果的原因之一。

    在具體戰術運用上的失當,主要體現在第三軍的兵力配屬問題上。粵西人民軍有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他們既想在前面電白一線能成功擋住敵人的進攻,又很害怕聯軍海軍集團從其背部的安鋪港登陸,抄其退路。於是乎,第三軍在聯軍海軍集團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實施登陸作戰時,他們急了,連忙從本就缺兵少將的電白前線抽調一個師的兵力協防安鋪港,以確保整個粵西人民軍防禦部隊的後路安全。正是這一個師兵力的調動,被敵人精明地抓住了漏洞,導致了最終的粵西人民軍的大撤退。如果人民軍不理聯軍海軍集團在安鋪港的登陸,結果也不至於如此之糟。不說有第9師一個整師的兵力參與防禦的安鋪港,在聯軍海軍的混合陸戰師登陸作戰時能否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就是讓聯軍海軍的混合陸戰師成功登陸,問題也不大啊?聯軍的登陸部隊最多不過七千多人,又有人民軍第三軍第9師的拖累,他們能掀起什麼大浪來嗎?這是值得懷疑的。而且,就在安鋪港後面不過100公里的地方,不是還部署有人民軍第七軍的兩師及合浦等地的預備役師嗎?他們都可以任意地被調入安鋪港地區圍攻聯軍的登陸部隊啊?」吳命陵從具體的軍事戰略戰術上詳細分析導致粵西大撤退的原因。

    隨著吳命陵對粵西大撤退分析得越來越透徹,林逸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凝重。吳命陵的很多話對他的震動很大,以前許多想當然的事,現在看來都是一些自以為是的事。這裡面林逸自己要負主要責任,可能下面的將領也有人意識到一些決定有錯誤,但沒人敢去懷疑、否定他的決定,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廣開言路,民不民主的問題。另一部分責任在人民軍參謀部,這一個本應擔負著策劃、制定、指揮作戰任務的部門,現在完全演變成一個只會機械呆板地執行命令的單一性質的部門了。

    林逸改組參謀部的想法早就有之,調吳命陵上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改組參謀部。「希望這次自己選對人了!」他含有深意地看了吳命陵一眼,心裡暗想,「吳命陵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林逸對吳命陵剛才的那一番分析沒有作評論,他不動聲色,繼續問:「你對目前敵我雙方的攻防有何想法?」

    一番對軍部上層有諸多不敬的分析,吳命陵心裡一直忐忑不安,儘管林逸主席表情依然嚴肅,但至少沒有露出不滿的表情,他豁出去了,準備暢所欲言,說個痛快。

    「對人民軍的後防威脅很大的,聯軍唯一一支機動部隊——聯軍海軍集團的混合陸戰師的覆滅,為人民軍的整體防禦消除了一個很大的隱患。至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民軍與聯軍的攻防都處於平等的機會,而雙方的戰鬥今後都會以殘酷的陣地戰進行……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由於聯軍後勤補給線受到人民軍第6師及人民軍第51團的搔擾,後勤補給會出現困難,加上人民軍的戰術靈活,又採取的是積極的防禦策略,不出一個月,人民軍必將獲勝,應該能收復所失的根據地土地。」吳命陵大膽預測。

    林逸點點頭,這也與他心裡所預測的大致一樣。「人民軍應採取什麼樣具體的戰術打敗聯軍的進攻呢?」林逸問。

    「人民軍不需搞得很複雜,只需在合浦至博白正面防線等待聯軍的主動進攻,待其力竭時,對其發起強有力的反進攻即可迫使其大潰退。在這個基礎上,人民軍還需派遣兩個師的兵力從北部陸川出發翻越雲開大山,攻入高州府,插入聯軍的背部,這樣效果會更好些,敵人的損失會更大些。」吳命陵想了想說。

    林逸對吳命陵說出的這個戰術沒有什麼新奇的,因為現在人民軍所採用的戰術就是這個戰術,林逸也確實命令在馬波鎮休整完畢的第7師與駐於陸川的第5師在昨天出發翻越雲開大山,準備插入聯軍的背部。但吳命陵想出的戰術與人民軍內部最終所採用的戰術能一致也相當不錯了,這個戰術很穩當很實用,吳命陵不急不躁地想出個戰術,反應出他的穩健與求實,林逸還是很欣賞的。作為一個戰略參謀,在基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是求穩而不是求奇。

    「吳上校!你認為此戰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勢?」林逸一直認為能預測未來是一個戰略參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此戰聯軍敗退之後,敵我雙方將進入相持階段,聯軍將會固守一隅,等待聯軍各國其它增援部隊的到來,待蓄集力量之後會匯同清廷勢力再度進攻人民根據地。因為聯軍是不可能甘心失敗的,作為世界上最驕傲的西洋列強,他們輸不起這個面子!」吳命陵猜測。

    林逸很震驚:「想來參謀部有關聯軍各國再度增兵的情報沒有外洩吧!吳命陵居然可以輕易推斷得出這種結果!天才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