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六章潛入信宜 文 / 而山

    人民軍第6師第17團佔領陽春縣城後,沒有在陽春縣城駐守,而是讓城內有名望的紳士組織一個自治會維護陽春城內的秩序。他們接到第6師王光良師長的命令:火速北上會合,參加打擊從肇慶府南下之清軍。

    懵懵懂懂被人民軍第51團帶著轉得暈頭轉向的肇慶一萬清軍,可能在進入天堂鎮、河浪鎮、松柏鎮這個三角地帶時,都還沒有清醒過來。在這裡,先期到達的人民軍第6師第18團早在一天前就勘探好地形,設好了埋伏圈,專等肇慶清軍往裡鑽。而後面擊潰陽春追兵的第6師師本部及第二軍軍屬特種兵營正向這個三角地帶奔馳而來,他們很快將到達此地,再後面一點的第17團佔領陽春縣城,解決掉陽春城內的一些敵對惡勢力後,也正日夜兼程往這個三角地帶趕來。一場大戰即將在此爆發!

    肇慶府清軍追人追習慣了,沒有想到在自己的地盤人民軍膽敢正面阻擊他們,遭到突然的打擊,他們的反應不是驚惶失措,而是一種興奮,一種期待已久的猛烈碰撞。待他們三次強烈地攻擊都被前面的人民軍第18團打退下來後,他們再也不渴望這種碰撞了,試想以自己的死亡為代價的碰撞誰想要啊?

    幾次無效果的攻擊敗退下來後,肇慶府清軍學乖了,他們沒有再愚蠢地重複著前面那些衝鋒動作,開始在下面設營紮寨,建立防禦障礙。這是肇慶清軍聰明的地方,他們不怕等,他們有的是時間,如果前面的人民軍不讓開道路,他們準備與第18團耗下去,他們相信最終的勝利肯定是他們的,因為其它清軍遲早會趕到這裡合圍這股人民軍。

    只是他們沒有想的是,三路分頭而進的清軍,一路從高州府與雷州府出發的清軍被人民軍第16團引向東南方,離他們越來越遠;一路從廣州出發的清軍被人民軍第51團時不時地搔擾,常不常的打擊,被拖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達這裡啊!黃昏時分,肇慶府清軍等來的不是友軍的增援,而是人民軍第6師師本部及特種兵營的到來,這一股人民軍有生力量的加入,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特種兵營是清軍的噩夢,肇慶府清軍自認為很安全的防禦營寨在特種兵營看來,就若紙糊一般,到處都是易燃易爆物品,到處都是成堆的士兵,這不是給予特種兵營集中打擊的方便嗎?特種兵營各個狙擊手佔據有利位置後,爆破手開始潛近清軍營寨。第18團的人民軍戰士早已上好刺刀,裝滿子彈,就等爆破手那一聲聲的爆炸聲響起,他們將如決堤的洪水咆哮而出。

    黑夜中,接二連三的爆炸聲響起,藉著那沖天的火光,特種兵狙擊手們開始發威了,清軍的官兵很好區別,不管是從裝飾上來說,還是從手持的兵器上來說,清軍軍官在狙擊手眼裡就像是一個很明顯的靶心。一個個清軍高級、低級軍官的報銷,沒有了統一指揮的清軍亂作一團。第18團發起衝鋒了,這才是今晚清軍最怕看到的,第18團一千多人分成三個方向衝入清軍營中,三個方陣所過之處,清軍士兵一茬一茬的倒下。

    這個發生在天堂鎮、河浪鎮、松柏鎮這個三角地帶的戰鬥,耗時一天一夜,一萬多清軍被殲大半,其餘的四散而逃,清軍參與圍剿第6師廣寧鎮周邊小根據地的北路方面軍宣告失敗。

    解決掉北面的威脅,王光良師長等第17團趕上來後,合著第18團、師本部及特種兵營一起向東南方向運動,準備趕在從廣州出發的東路清軍之前抵達朗底鎮,阻此路清軍於陽春縣境之外。

    而此時假扮人民軍第6師主力的第16團接到偵察兵報告,從高州府與雷州府出發的三萬清軍果真殺氣騰騰地向陽江州城方向開來後,他們忍不住仰天暴笑:「真蠢!老漢牽牛,要你走哪就走哪?」

    第16團圍了陽江州城幾天,現在要走了,不能從頭到尾一個屁都不放吧?他們禮節性的向陽江州城放了幾炮後,撒開腿往東北方向的恩平縣退去。

    三萬清軍撲了一個空,仍不死心,順著陽江城內清軍指引的方向,尾隨著人民軍第16團後退的腳印又緊緊跟上,他們兩軍始終相距五十里的距離。第16團就這樣帶著這三萬清軍一路「遊山玩水」,過恩平,穿開平,進鶴山,往北直上再折往西,居然到了肇慶府的新興縣境內。這樣的跟蹤追擊,三萬清軍在路途中被耗掉七天的時間。而這七天時間裡,人民軍第6師大部在朗底鎮成功擊潰清軍東路軍的進犯,現在他們完全有餘暇也有實力與這三萬清軍進行對戰了。

    第16團本想繼續帶著這三萬清軍向北兜圈子的,可接到第6師師長王光良的命令,要求他們帶著三萬清軍南下至天堂鎮、河浪鎮、松柏鎮這個肇慶清軍覆沒的三角地帶,第6師準備故計重施,在同一個地方同一次打擊清軍。

    真的很相似,肇慶清軍被擊覆沒的那一幕好像還在眼前沒有謝幕,而這三萬清軍又重倒覆轍,再一次上演了肇慶清軍潰敗的那一幕。

    最後一路進剿清軍——三萬西路軍的潰退,清廷兩廣總督府策劃的圍剿陽春西南流竄叛匪,打通聯軍陸路交通線路的計劃徹底宣告失敗。不僅如此,清廷反而搭上了一個陽春城,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啊!人民軍第6師東奔西跑,南征北戰,打退清軍三路圍剿後,以廣寧鎮為中心的根據地不僅沒有變小,反而擴大了許多,最可喜的是意外佔領了陽春城。以陽春城為基礎,第6師在廣州府與高州府中段的小根據地扼住聯軍的陸路補給線,聯軍想短時間內打通這條通道是不可能的了。

    只是出於大局的考慮,第6師接到參謀部的命令,要求其適機向高州府北部靠攏,因為人民軍的第5師與第7師已翻越雲開大山山脈與雲霧大山山脈到達高州府北部地區。如三個師合在一起,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完全有能力扭轉人民軍目前這種被動防禦的局面,還可轉為進攻。如此,第6師對於自己辛苦開闢出來的根據地也只能忍痛割愛了。這塊以陽春城為中心的小型根據地作為一顆釘子插在敵人交通要道的咽喉處,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是物有所值的!第6師的官兵們大可不必為此那麼心痛。

    在馬波鎮休整的第7師與駐於陸川的第5師接到參謀部的命令後,在第二軍軍長許侖將軍率領下翻越雲開大山山脈,進入廣東信宜縣地境。雲開大山南北走向,綿延橫長,奇峰險秀,峰林環抱,崆崆幽谷,百鳥低徊,其中峰頂密林深處,連一絲陽光都無法透進,林外卻酷熱無比。它處於桂粵交界處,是廣東與廣西兩省之間的天然屏障,不管是從廣東進入廣西,或是從廣西進入廣東,這一座山脈都給人們造成極大的不便。

    南部從廣西進入廣東最佳之路應是從雲開大山山脈南端末尾的合浦縣這一平坦地區進入,但在與合浦縣對面的高州府地區聯軍部署有重兵,因此,第5師與第7師只有翻越雲開大山山脈一途,別無選擇。

    山路崎嶇,有時根本就沒有路,好在有當地的嚮導,而且人民軍也不是第一次翻越雲開大山山脈了,分成幾個部分前進的人民軍進展速度並不慢,而且極其隱蔽。但走到一些險峻之處時,時不時地有物件掉下,時不時地有一些受驚的馬匹落入山谷中,還是把人民軍戰士們的心揪得緊緊的。好在一路上都未有人員傷亡,人民軍第二軍的兩個師終於順利進廣東省高州府北面的信宜縣境內。

    聯軍部署於廣東高州府北部的部隊是合江鎮的法第11師與英第15師,再往北的信宜縣境,就沒有任何的西洋士兵出現了。聯軍重點進攻的地方是廣東廉州的合浦地區,這裡地勢平坦,利於展開大規模的進攻。而他們部署於合江鎮的兩個師僅僅是為了保護在合浦地區進攻的聯軍第二集團與第一集團大部的右翼安全。他們害怕人民軍從高州府北部俯衝下來,但他們又憑藉著桂粵交界的奇峰險峻的雲開大山山脈的存在,認為人民軍大部隊不可能翻越此山,從高州府北部出現。何況在信宜一帶有幾千清軍防守,在更往北一點的羅定州也有地方民團及兩千清軍綠營的存在,如有什麼異變,能沒有任何跡象出現嗎?

    剛一進入信宜縣的人民軍就開始實施嚴密的保密工作,部隊盡量晚上行軍,盡量往偏僻的地方通過,在路上遇到的任何人,都被部隊隨軍帶著一同前進,不准離開,所經過的村莊鎮落人民軍都會派出一一個排的士兵看守,所有的人只准進不准出。好在這是戰爭時期,這裡又是戰爭前沿地帶,大部分的老百姓早就逃的逃,躲的躲,十室九空,這樣並沒有耗費人民軍太多的兵力。

    人民軍第二軍進至離信宜縣城三十公里處的徑口鎮,其第5師還前出至離信宜縣城二十五公里處的金垌鎮。在徑口鎮,許侖將軍召集第二軍自進入信宜以來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各師師長政委及參謀長都參加了這次軍事會議。

    在第二軍軍部簡陋的軍事會議室裡,參加會議的有十二個人,清一色的少將軍銜。人民軍曾經晉陞過四個中將,他們是人民軍總政治部長——陳雲山中將、第一軍軍長魯萬常中將、第二軍軍長許侖中將、第三軍軍長古華中將。幾年來這四個人一直處於人民軍將官中的頂峰,他們是人民軍所有官兵羨慕的對象,他們為自己驕傲,確實他們也有驕傲的資本,他們中將軍銜的獲得是與他們的軍事才能與軍事功績緊密相關的。後來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林逸不想打內戰,所以人民軍一直沒有打什麼大戰,一些將軍也就沒有立功晉陞的機會。三年下來,人民軍將官名單中,少將軍銜的軍官一大片,中將軍銜的軍官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由以前的四個變成了兩個。這是因為在前不久的粵西戰役中,作為南寧防禦指揮部副總指揮的第二軍軍長許侖將軍與作為粵西雷州府方向的總指揮第三軍軍長古華將軍指揮不力,導致整個粵西人民軍的大撤退,既丟失大面積的土地又殃及無辜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們兩個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被人民軍政治部軍事處分,降軍銜中將為少將。這樣,人民軍中扛中將軍銜的軍官碩果僅存第一軍軍長魯萬常中將與人民軍總政治部長陳雲山中將了。

    在第二軍軍事會議室裡除了清一色的少將軍官外,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十二個將軍中,居然有六個將軍是光頭。本來夜間召開這個軍事會議,點著油燈屋裡很黑暗的,但由於有了這幾個光頭的存在,簡陋窄小的會議室裡,也顯得光亮許多。

    現在在人民軍軍官高層,流行剃光頭,又特別是在將要上前線打戰的部隊中,不僅是軍官就連一些士兵們也開始剃光頭了。這種剃光頭流行的根源是林逸的光頭,這種流行的「罪魁禍首」是林逸本人。為上位者是什麼模樣,下面的人還不有樣學樣?何況林逸還說出一大通剃光頭的種種好處,什麼夏天洗澡方便,什麼清爽涼快,什麼萬一受傷了利於包紮等等,下面許多的人更是理直氣壯地剃光頭了。當然這裡面也有人對剃光頭很不高興,那就是那些剃了光頭的官兵們的老婆或是女友們了。不過,不高興歸不高興,但還不至於出現像林逸家那位小魔女——馬紫芳見到其剃掉光頭後的模樣後,抱著他的光頭痛哭涕零的樣子。

    對於人民軍突然出現這麼多的光頭,林逸並沒有察覺,因為人民軍戰士在公眾場合必須穿戴整齊,這是人民軍《士兵條例》中規定的。對於軍中流行的一些東西,他也並不知道,因為沒有人在他面前提這些生活上雞毛蒜皮的事。所以,他不知道現在人民軍中流行「剃光頭、看仙子姑娘、寫臨戰絕別情書。」

    當在一次召開的軍事會議中,林逸突然看見第二軍軍長——許侖、第三軍軍長——古華、參謀部情報分析主任——柳為念、軍情部部長——朱達、後勤部副部長——英南少將、第7師師長——胡光翼等等脫掉軍帽後都是光頭,他大吃一驚,不可思議狀。「不會是和尚集會吧!」他心裡想。可這是別人的私事,他自己理得,難道別人理不得?他不好說什麼,只是心裡暗想:「以後還是少理光頭為妙,這樣一群光頭開會也太不雅觀了吧!」

    「目前我們的保密工作還做得不錯,根據參謀部的作戰計劃,我們這種保密的狀態還應維持一段時間,直至聯軍對人民軍合浦至博白防線發起第一輪進攻為止,我們才能暴露我們的存在,並展開對敵人的進攻。大家說說,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許侖軍長作了這次第二軍軍事會議的開場白。

    下面一片沉默,許侖將軍並不著急,這是以前軍事會議的正常現象,總要給下面的將軍們一個思考的過程吧!許侖開這個軍事會議,只是為了集思廣益,看看下面的人能不能提出更新穎、更好的方案來,在他的心中其實早就有腹稿了。許侖將軍在人民軍中的軍事才能明顯地要比很多人高一籌,這也形成了在第二軍中只要是他制定的軍事方案,沒有人能反對。這種現象直到發生粵西大撤退後,才稍有改變。

    「參謀部不僅要求我們保持這種隱蔽狀態,更要求我們能在恰當的時機從敵人的背部打擊敵人,這是很矛盾的,什麼時候是恰當的時機?我們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才能有力的打擊敵人?不得而知!」第二軍軍政委王學范問大家,其實他也是在用問的方式點醒大家。

    「發動進攻的恰當時機,應是指聯軍向人民軍合浦——博白防線發起第一輪最猛烈進攻之後,其目前的兵力部署發生新的調動之時,這個時候應是我們打擊聯軍的最恰當時機。至於什麼位置才最適合我們有效的打擊敵人,我想我們不應該距離超過聯軍最北部防線——法第11師與英第15師駐防的合江鎮五十公里。」許侖將軍向大家解釋這兩個軍事用詞的具體內容。在第二軍出發前,林逸單獨召見他,對他面授機宜,因此,這裡面只有他最瞭解他們這次的作戰任務是什麼,也只有他最瞭解林逸主席的心思。

    「如此,想要比較好的完成這次潛進敵後的作戰任務,有效的打擊敵人,那麼我們必須佔據一個有利的位置,盡可能的接近聯軍北部防線的合江鎮。而要佔據一個有利的位置,無限地接近合江鎮,我們就必須南下佔領信宜縣城,因為我們想置信宜清軍而不顧,隱蔽地躲在信宜清軍的眼皮底下很長時間,是根本不可能。但,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想佔領信宜縣城,那必將是一次比較大的軍事行動,這肯定會暴露我們的存在!這不是與我們必須維持一段時間的隱蔽性相矛盾了嗎?」第7師師長胡光翼反問。

    「我有一個疑問。」第5師師長朱宜松問,「我們要保持這種隱蔽狀態具體的時間是多久,也就是敵人什麼時候會發起進攻?」朱宜松是原老第一師第一團的第三營營長,公元1851年7月人民軍進入雲南後與清軍在廣西州發生的第一次小樹林伏擊戰就是他指揮的,後來他的營隊被林逸派往廣南府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武裝,建立根據地。朱宜松表現不錯,在他的領導之下,人民黨的《民族政策草案》在廣南府實施得很得民心,很快廣南府成為了最早的人民軍廣西州根據地的大後方,為入滇人民軍的向北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朱宜松的部隊擴編為人民軍第七師,朱宜松在第七師副師長任上被派往南寧軍校高級軍官培訓班進修,一年後進修完畢,他被任命為第二軍第五師師長。

    「據參謀部分析,聯軍最遲不會超過五天就發動對人民軍合浦——博白防線的全面進攻,因為聯軍的後勤補給線被我敵後活動的部隊所阻斷,已不堪重負,如不盡早發動進攻,聯軍可能會被其糟糕的後勤保障能力所拖累。因此,我想我們在聯軍發動全面進攻的兩天之後,就可以不用再摭摭掩掩的了。」許侖將軍解釋說。

    「七天時間?只要我們不疏忽大意,我想我們還是可以保持這種隱蔽狀態的。只是這攻擊聯軍的有利位置有點難辦,要不要攻佔信宜縣城,和怎樣攻佔信宜縣城是關鍵!」第二軍副軍長郭昂像是在自語,可說話的聲音卻讓每個人都聽得見。他是新調入的副軍長,以前第二軍的副軍長一直沒有設立,而第二軍的參謀長又是許侖將軍兼任的,這些都是人民軍軍事人才奇缺的緣故。

    「首先我們得認清楚我們此次潛入敵後的真正任務是什麼?是出奇不意攻其不備,從敵人的背部打亂他們的陣營。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必須攻下信宜縣城,佔據這個最利於人民軍幾天之後南攻聯軍的最佳位置。」軍政委王學范確定地說。

    「那保密工作怎麼做?如果不能保證我們的隱蔽性,就失去了我們辛苦潛入敵後的意義。我們也勢必不能完成我們這次的作戰任務。」第五師師長朱宜松反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