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五十章一路追擊 文 / 而山

    處於公館鎮之後的龍潭鎮,是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而其正背後五十里開外的石嶺鎮已被人民軍第5師佔領,聯軍總司令部接到這一令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的情報時,古斯特少將正在絞盡腦汁為各路聯軍部隊制定後撤路線呢!南部聯軍第二集團已確定就地防禦、固守待援了,這是所有聯軍能否順利後撤的保證;古斯特少將也為北部聯軍的第一集團的撤退想好了幾套方案,但人民軍第5師出其不意地佔領背部的石嶺鎮,迫使他不得不又另行修改這些方案。

    石嶺鎮離北部灣海岸線一百多里,是由西往東進入粵西的重要交通樞紐,人民軍第5師佔領此處既可以阻聯軍陸路的東撤,又可以有效地監視聯軍海路的東南撤。古斯特少將很佩服人民軍指揮官的高瞻遠矚和凶狠毒辣,但他也從此點中看出了人民軍的猶豫。「可能中國人還沒有判斷出聯軍到底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撤退和撤退的路線是什麼吧!不然,中國人應該更堅決地佔領離比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龍潭鎮更近也離海岸線更近的青山鎮了!那樣的話,聯軍可能真的完了!」他暗暗慶幸。

    「人民軍能先期佔領聯軍後退之要塞——石嶺鎮,保不定等他們明白過來後,他們也會先期佔領湛江!」古斯特少將暗忖,他不敢存任何的僥倖心理,馬上下令退回到龍潭鎮總司令部的法第4師及總司令部大部分文職人員先期東撤至湛江港附近,並就地建立牢固的防禦陣地,為緊接著後退的聯軍其它各部隊作好接應準備,他現在也得未雨綢繆,作好先期的準備工作啊!

    古斯特少將給法第4師設計的撤退路線是:龍潭鎮——高橋鎮——車板鎮——安鋪鎮——湛江市外圍。這一條線路緊貼著北部灣海岸線彎曲而行,為的就是遠遠避開石嶺鎮的人民軍第5師的阻擊。他一再對法第4師師長西姆少將叮囑:「偷偷潛行,小心謹慎!你們的成功是整個聯軍能否順利撤退的保證!」

    為了配合法第4師的潛行,古斯特還作了其它安排,他令聯軍總司令部唯一一個直屬法國警衛團佯裝東撤,路經石嶺鎮,以吸引人民軍第5師的注意力。

    果然,當這個直屬法軍警衛團假意強攻一番人民軍第5師設於石嶺鎮外圍的馬蘭村阻擊陣地時,人民軍第5師緊急收縮兵力準備作重點阻擊。真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人民軍第5師在合江鎮的古樹村阻擊法第11師時吃過大虧,不過一點風吹草動,他們就小心謹慎得過分,師部在開軍事討論會議時,佔絕大多數的人都贊成收縮兵力重點防禦。

    「朱師長!你已確定聯軍將從陸路撤退了嗎?」人民軍第5師參謀長彭遼懷疑地問道。

    「彭參謀長!難道你就確定聯軍一定不會從陸路撤退嗎?前面的偵察兵報告拉著長長隊伍急奔而來的敵人少說也有幾千人,而現在傳來的槍聲如此密集猛烈,如果敵人不是想從石嶺鎮通過,他們又何必這麼大張旗鼓地進攻呢?」人民軍第5師師長朱宜松反問道。

    「師長!那可能是敵人的佯攻部隊!目的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彭遼猜測道。

    「為什麼不可能是聯軍的開路先鋒部隊?如果我們再不收縮兵力,依聯軍這麼猛烈的進攻,不用一個時辰,我們在馬蘭村的阻擊陣地就守不住了!到時就是想從其它的地方調兵過來,都來不及了!想想,如果這真是聯軍的先頭部隊,其後面必定還緊跟著他們的主力部隊,待他們也加入到進攻序列當中時,那時,不是說我們能否阻擊他們的問題了,而是我們可能還會被他們連皮帶肉都吃掉的問題了!」朱宜松反問道。

    「正是由於敵人如此猛烈的進攻,我才懷疑聯軍可能是佯攻。原因有三,首先偵察兵並未確切報告說後面跟有大股聯軍部隊;其次聯軍各部大多還未撤退至龍潭鎮一帶,何來的大股敵人?最後我師其它的防禦陣地並未接到有敵人的進攻。這些都說明敵人其中有詐啊!」彭遼解釋道,他話鋒一轉,又道:「當然,師長所說的也有道理,萬一敵人真的選擇陸路撤退,那麼他必定要攻下石嶺鎮才行。」他這最後的話顯然是給朱宜松留面子了。

    朱宜松不留情,就事論事地道:「怎麼能說在龍潭鎮沒有大股聯軍部隊存在呢?不是還有聯軍司令部的直屬部隊及已撤退回來的法第4師嗎?既然彭參謀長也知道聯軍的大多數部隊還沒有撤退下來,那我們收縮兵力阻擊聯軍的進攻又有何不可呢?是怕聯軍從我們放棄的地方通過嗎?聯軍大多數部隊都未撤退下來,他們又能通過什麼啊?我倒是實在擔心這石嶺鎮被聯軍佔領了,那人民軍圍堵聯軍的計劃就因我們的失敗而徹底失敗了!」他神凝重無比。

    彭遼還想說什麼,隨人民軍第5師南下的人民軍第二軍軍政治王學范阻止道:「兩位別爭了!時間不允許我們無休止地爭論下去,遇到有爭議的重大決策依據人民軍的《作戰條例》規定軍中主官有最後決定權,而參謀長只能是建議權。因此,我們按照朱宜松師長的意思辦事吧!不過,為了慎重起見,大家也可以民主地舉手表決。那麼,我們就來一次舉手表決吧!請贊同朱宜松師長意見的同志們舉手!」

    最後的結果,第5師參加軍事討論會的各部門長官加上王學范軍政委一起共11個人中,有七個人讚成朱宜松的意思:收縮兵力,重點防禦石嶺鎮外圍的馬蘭村。

    這樣,駐於青山鎮——這個最佳監視聯軍後撤行動位置的人民軍第5師第15團的一營僅留下一個連繼續駐守監視外,其餘都撤回了石嶺鎮。而在夕陽西下,大地一片昏暗之時,這個留在青山鎮繼續負責監視聯軍行動的連被法第4師派出的一個營悄悄包圍了,他們派出的兩組通信兵都被聯軍阻殺,最後他們連一張紙條,一個口信也沒有送出,頑強地抵抗兩個時辰後,全部壯烈犧牲。與此同時,法第4師與聯軍總司令部大部也已從不遠的青山鎮邊沿悄然而過。

    在古斯特少將的強烈要求下,聯軍總司令梅特葉上將也與法第4師隨同撤退。梅特葉上將臨走時,授權古斯特少將全權指揮聯軍的撤退事宜,並令參謀部通告聯軍各集團司令部。

    外圍的部隊怎樣撤退都好解決,最令古斯特少將頭痛的問題是北部第一集團的幾個師,他們處於人民軍第8師、高州預備役師、博白預備役師、人民軍第10師、人民軍第6師、人民軍第7師一起共六個師的四面包圍之中,要想安全突圍於上青天啊!

    法第11師救解英第15師受阻於古樹村後,他們退回蘭山鎮,卻不敢作過多停留,因為後面的人民軍第6師與第7師已跟蹤而至。法第11師師長高維奇少將本想撤往新田鎮,與英第3師和法第7師會合的,但這時人民軍已全線發起反攻,在新田鎮的英第3師與法第7師處境也很不妙,而且此時,聯軍總司令部也不希望他們撤往新田鎮,因為那樣會把人民軍的第6師與第7師也帶到新田鎮來,那樣英第3師與法第7師處境將更為危險了。

    古斯特令高維奇率領法第11師稍往北的鳳山鎮運動,把追蹤他們的人民軍部隊往北引去。

    同樣的,在新田鎮的英第3師與法第7師撤退時,也受到東平鎮的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的跟蹤追擊。他們曾試著南下與第二集團會合,可走到松旺鎮的小背嶺時,遭到由潘攀率領的人民軍第11師的阻擊,他們強攻一陣子沒有任何結果之後,馬上轉往東面撤退。這是古斯特少將的命令,令他們馬上改變轉移方向,不然再延緩二個時辰,待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趕到,他們將陷入人民軍的包圍之中。

    然而,就在英第3師與法第7師試著南撤受阻於小背嶺時,他們東撤的必經之路英橋鎮已被胡光翼率領的人民軍第7師搶先一步佔領了。這樣,東撤的路也被堵死,他們依然處於人民軍幾個師的大包圍圈之中。

    面對北面第一集團幾個師受困的死局,古斯特想了很久,覺得只有把各路人民軍充分調動運動起來,才有可能讓處於包圍圈中的三個聯軍師尋找到人民軍圍堵中的漏洞突圍出來。四周的人民軍開始從四面八方壓縮被圍困的英第3師與法第7師,情況危機,古斯特令通信兵傳遞最後一道指令,令各部隊無條件遵照執行。

    為了配合被圍困部隊的突圍,古斯特令退回第一集團司令部的英第27師佯裝西進,牽制住一直提防著他們的人民軍高州預備役師;又令法第11師南下新田鎮,而英第3師與法第7師則北上新田鎮,造成三個師將會合於新田鎮的勢態,吸引四周的人民軍跟往新田鎮。

    此時的人民軍並沒有按照古斯特所設想的那樣被牽著鼻子走,人民軍第7師仍佔領著英橋鎮一帶,守護著被圍聯軍有可能向東南方向撤退與聯軍總部會合的唯一門戶;而人民軍第6師也沒有再緊緊尾隨著法第11師南下新田鎮,他們守護著被圍聯軍北撤的門戶——鳳山鎮一帶,這些都是第二軍軍長許侖將軍的命令。他認為被困聯軍如此頻繁運動,只是虛張聲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尋找出一個突破口。

    然而由於通信的不靈通,還有作戰指揮的不統一,這個時候的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仍在執行松旺防禦指揮部總指揮古華將軍的命令,他們仍在緊隨著英第3師與法第7師趕往新田鎮。而三個聯軍師卻並沒有真的趕往新田鎮會合,僅是擦過新田鎮邊沿,在小李村收集分析人民軍各部的動向後,他們立刻北插鳳山鎮與文地鎮之間的貓頭谷,並通知正南下趕往新田鎮的法第7師折向東一併向東北方向突圍。

    在鳳山鎮的第6師接到情報,聯軍將要北突,他們趕緊在鳳山鎮與文地鎮之間佈防,而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更是快馬加鞭地追蹤而來。

    可這正是聯軍所需要的,古斯特少將令各聯軍部隊務必無條件執行命令:三個師會合後,法第7師偽裝成三個師的樣子,繼續北上;而英第3師與法第11師向東行幾里,突然掉頭南下,直攻英橋鎮,突破人民軍防線後,開赴那沙陂鎮,與聯軍第一集團司令部會合。

    聯軍的這個突圍計劃人民軍感到有兩個意外,一是絕沒有想到聯軍真敢往北突圍,那可是高山大嶺,越突越遠啊?二是人民軍沒有想到聯軍居然願以一個師的兵力作誘餌。

    古斯特少將的這一整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突圍計劃很成功。待英第3師與法第7師突然出現在英橋鎮猛攻人民軍第7師的防線時,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才意識到跟錯了聯軍主力部隊的方向。他們趕緊掉頭南下,這樣他們接著犯了第二個錯誤,明知再怎麼趕也來不及了,他們還是盲目的南下,法第7師因此也僥倖地逃過了被三個師圍殲的厄運。

    待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奔波整整一天趕到英橋鎮時,英第3師與法第11師在聯軍第一集團直屬部隊及脫離與人民軍高州預備役師接觸的英第27師的接應下,早已突出了人民軍的包圍,趕往聯軍第一集團司令部所在地——沙陂鎮了。

    很幸運,佯裝主力北突的法第7師在鳳山鎮與文地鎮那寬闊的間隙間,找到一個突破口,順利突破人民軍第6師的阻擊防線,也跳出了人民軍的包圍圈,只是他們將踏上茫茫的不知何處是目的地的征途。這樣,人民軍第8師與博白預備役師跟來跟去,跑來跑去,想西瓜,又想桃子,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兩頭落空。

    英第3師與法第11師退至沙陂鎮與聯軍第一集團司令部會合後,皮鈞中將大大地鬆出一口氣,急忙收拾好,率領所有部隊一刻也沒有停留,直向東南而去,他們一定要盡可能地拉開與後追人民軍的距離,為部隊後撤盡可能多地爭取時間。他本來對聯軍總司令梅特葉上將授權古斯特少將指揮全局很有意見的,但當古斯特少將使出一整套眼花繚亂的「組合拳」,解救出被困的幾個聯軍師後,他服氣了。

    高州預備役師與人民軍第10師見聯軍第一集團已放棄直接南下公館鎮與第二集團會合的企圖,轉而向東南龍潭鎮與聯軍總司令部會合後,他們也開始加入到追擊聯軍第一集團的行列中。當然,人民軍第8師與人民軍博白預備役師還是跟在聯軍第一集團背後無頭蒼蠅似的追擊之中,他們的這種無能被林逸來信嚴厲批評,並令古華將軍的松旺鎮防禦指揮部前移後,才稍有好轉。

    一天之後,皮鈞中將率領聯軍第一集團順利到達龍潭鎮,而此時,圍殲了被困在山肚村多日的奧地利第31師的南寧預備役1師與湛江預備役師也騰出手來,和擔任警戒任務的人民軍第9師一起從西北方向殺氣騰騰地直向龍潭鎮。這樣,從西北方向和正北方向已有人民軍第9師、第11師、第8師、南寧預備役師、高州預備役師、博白預備役師、湛江預備役師共七個師殺向聯軍部隊龍潭鎮聚集地。如果還算上在龍潭鎮東部的石嶺鎮擔任阻擊任務的人民軍第5師,那麼圍追龍潭鎮聯軍的人民軍就有八個師之多了。面對如此強大的人民軍,古斯特少將除了趕緊收好鋪蓋逃命之外,還能做什麼?

    聯軍的南撤,古斯特少將選擇的還是先期潛行的法第4師所走的路線,從龍潭鎮出發,到高橋鎮,過車板鎮、安鋪鎮,最大後到達湛江港外圍,也就是說聯軍還是準備繞過人民軍第5師在石嶺鎮的阻擊陣地。

    在準備撤退之前,古斯特少將故計重施,又虛虛實實地實施了一些小伎倆,效果很好。他首先令完整建制的英第3師向東強攻石嶺鎮人民軍第5師的阻擊陣地,佯裝聯軍將要從陸路西撤的勢態,而後又令法第11師重新再佔領離石嶺鎮南面四十里處的青山鎮,以策應完成佯攻任務後南撤的英第3師。

    人民軍第5師在前幾天聯軍的進攻中上當受騙後,他們在青山鎮又恢復了一個營的建制監視聯軍的動向,但聯軍這次派出一個整師進攻石嶺鎮,攻勢與上次相比不可同日而論,無論是進攻的規模,進攻的激烈程度、進攻持續的時間都要比上次大得多,凶得多,長得多,想不認為這是聯軍真正的進攻都難。因此,人民軍第5師又一次錯誤的認為聯軍將選擇陸路撤退,再一次收縮兵力重點防禦石嶺鎮。但在彭遼參謀長的一再堅持下,青山鎮的那個營沒有再次撤回。

    聯軍法第11師以一個師的兵力進攻青山鎮,很快擊潰人民軍第5師這個負責監視的營,佔領青山鎮,解除了聯軍大部隊撤退的威脅。

    按照古斯特將軍的計劃行事,聯軍且戰且退,忍痛丟失一個阻擊團之後,兩天時間裡,他們日夜兼程,終於在先期到達湛江港的法第4師的接應下,在公元1855年7月7日到達湛江市外圍。在這裡他們得到從各國增援而的新兵補充,又得到聯軍租借的湛江港軍事專用碼頭所提供的軍需物資補充,並依托先期到達的法第4師已構築的陣地,建立雷州半島防線,穩住了陣腳。

    人民軍自聯軍大部都聚於湛江市附近後,方明白聯軍避開人民軍第5師在石山鎮的阻擊,選擇了海撤,但為時已晚矣!人民軍各部依然追蹤而至,準備完全把聯軍驅趕下大海。

    有鑒於這幾天的圍殲追擊戰中,由於指揮的不協調,以至於屢失戰機,在合浦縣人民軍南寧防禦作戰指揮部裡,林逸對各主要作戰任務單位重新進行統規和安排。聯軍現在主要被壓縮在兩個地方,一個是以公館鎮為中心的防禦陣地;一個是以雷州半島為基地的防禦陣地,另外還有一個居無定所屬於流竄的法第7師,暫時不可捕定。為此,林逸針對被困於雷州半島的聯軍,設置了雷州半島作戰指揮部,總指揮為古華將軍,轄高州預備役師、博白預備役師、南寧預備役1師、湛江預備役師、人民軍第9師、人民軍第11師及第三軍軍本部。雷州半島作戰指揮部以第三軍軍部為基礎組建。

    而針對被困於公館鎮的聯軍,林逸並沒有再鄭重其事地設置作戰指揮部,指示由南寧防禦作戰指揮部直接指揮。

    對於由於聯軍的大幅度撤退而空闊出來的大面積不設防地區,林逸命令第二軍軍長許侖將軍率領所屬第5師、第7師、第8師共三個師東進,恢復以前人民根據地的所丟失的土地並盡可能多的佔領聯軍與清軍所放棄的地區;而人民軍第6師則跟隨法第7師,監視其行動,逼其繼續北撤,直至離開粵西地區。

    法第7師實破人民軍第6師防線後,為了躲避人民軍的追擊被逼進入雲開大山,在這炎炎酷熱烈日,他們翻山越嶺、爬山涉水、吃盡苦頭,由於飢餓一路上燒殺搶驚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又犯下許多滔天罪行,這令追蹤而至的人民軍第6師的戰士們見到一幕幕慘不忍睹的場面,一個個義憤填膺,怒火沖天,誓要把西洋鬼子追至天涯海角,也要他們血債血還。

    法第7師順著雲開大山由南向北而行,他們不敢靠向西,因為在雲開大山西側的廣西梧州有人民軍第五軍在佈防,他們接到人民軍總參謀部的命令:沿雲開大山西側佈防,協助人民軍第6師圍堵法第7師。法第7師最後被逼得翻越茂密得連刺眼的陽光都無法穿透的雲開大山中段頂峰,途中生活困苦,大量非戰鬥減員,至進入羅定州後,他們得到駐羅定州清軍的物資援助,情況才得到好轉。

    人民軍第二軍接到南寧防禦作戰指揮部的東進命令後,他們大踏步向前,兵分三路成品字形前進,一路由胡光翼率領人民軍第7師從英橋鎮出發,過信宜城,進入肇慶府南部的新興縣地區;一路由朱宜松率領第5師從石嶺鎮出發,過高州府,進入陽春縣地區;一路由范寧率領人民軍第8師從湛江港外圍出發,過電白,進入陽江州地區。

    五天之後,分別進攻公館鎮之敵與雷州半島之敵的人民軍各部隊全部到位,並完成所有部署與進攻準備,南寧防禦作戰指揮下令向兩處之敵發起全面的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