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四章鋼鐵工業 文 / 而山

    回到營地,飽受相思之苦的馬紫芳幾日來奔波勞累,剛又受驚過度,身心疲憊,入帳後一直窩在林逸的懷裡,在林逸綿綿情話的催眠下不久就安逸地睡著了。

    林逸輕輕放下馬紫芳,幫她蓋上軍毯後,他站起來猶豫著,不知是不是該把政務秘書何方與貼身警衛連長楊道華叫進來訓斥一頓?「如果訓斥他們,他們定會嚴厲追查此事的前因後果,那不是把自己的『醜事』都外揚了嗎?現在根據地關於自己的緋聞可是滿天飛舞啊!如果不訓斥他們,這保衛工作出現如此大的漏洞可不是小事啊!」他左右為難地思量。

    正猶豫不決中,帳外傳來腳步聲,他停下思緒趕緊迎了出去,見何方手裡拿著一份文件急沖沖地要往裡面闖,並要出聲的樣子,連忙作了一個禁聲的動作,帶頭走到離帳篷五六米遠的地方,面無表情道:「有事嗎?」

    何方神情焦慮,微頷首恭敬道:「林主席!廣西安全局剛剛傳來消息,總部設於南寧市的振興公司,除幾個打雜的小工外,已是人去樓空了。」

    「我還在去六枝煤礦的路上就發出了嚴密監控振興公司的命令,他們居然還是逃脫了,這更能說明此事早有預謀!」林逸歎息道。

    「振興公司的銀行賬號凍結沒有?」他沉吟片晌後問道。他記得振興公司從六枝煤礦提走很多的錢,既然抓不到人,能把錢追回來也是好的。

    何方遺憾道:「振興公司在根據地第一大銀行『新晉錢莊』開設的賬號已被凍結,這是振興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公開賬號,但裡面僅有二萬華元,而查詢根據地所有大小銀行,未再發現振興公司還有其它開戶賬號。」

    「以振興公司兩股東陳清振與劉民興私人名義開設的賬號也沒有嗎?」林逸斜著眼,歪著頭不信地追問。

    「陳清振與劉民興私人開設的賬號倒是有,他們分別在『安華銀行』與『利民銀行』開設了一個賬戶,但裡面僅有幾十華元!」何方苦笑回答。

    「他們最後一次提款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林逸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問道。

    「上個月的2號,那時礦難還遠未發生呢!」何方無奈道。

    黑夜漆漆,林逸無語地轉過身體,兩手反捲在背部,邊慢慢地踱著腳步,邊思量著。何方不敢出聲,靜靜跟在他的後面欲言又止的樣子。

    不遠處,時不時地有火花跳躍,那是士兵們燃燒盡的篝火灰燼在微風的吹拂下,閃爍的最後一絲光亮。走過幾個帳篷,一小隊值崗巡邏的士兵迎面而來,走過林逸與何方時,他們無聲地向他們舉手敬禮,然後又悄然離去。

    後面接到報告的楊道華帶著四個警衛跟了上來,他們四面警惕地戒備著。差不多走到宿地的邊緣,林逸重又停下來,仰望無盡的星空,像是自語道:「此事既是早有預謀的事,他們自是安排好一切了的,那麼多的錢,他們就是要存入銀行,也不會傻到使用本名的。」

    「何方!振興公司不存在了,難道陳清振與劉民興這兩個大活人也不存在了嗎?」林逸突然又轉對何方問道。

    何方走近林逸幾步,哀歎道:「林主席!這才是我現在想稟告您的壞消息,廣西安全局接到您的命令後,開始只是監控振興公司的經營活動與財務活動,但他們卻一直未見振興公司的兩個老闆露過面。從旁打探得知,陳清振北上山西,而劉民興則先於我們之前趕往六枝煤礦了。得知此一消息,廣西安全局馬上派出精幹情報人員分別跟蹤追查兩人。這幾天追蹤的安全部情報人員傳來消息,說陳清振進入山西地境後,突然消失不見了,而劉民興則在趕往六枝煤礦的途中,不知何因,到達貴州南部的興義市後突然轉道北上。安全部的情報人員馬不停蹄一路跟蹤,五天之後趕上劉民興時,見到的卻是劉民興失足掉入山崖的粉碎屍骨。」

    「什麼?陳清振失蹤了?劉民興死了?」林逸驚訝,他越來越覺得此事不簡單了。

    「劉民興是怎樣失足的?他身邊的隨從呢?」林逸覺得劉民興死得蹊蹺,問道。

    「與劉民興同去六枝煤礦的隨從有四個人,但在興義市轉道北上時,劉民興卻是獨自一個人走的,而他的屍體則是被一個上山砍柴的苗族老人發現告官的。」何方詳細報告道。

    「這麼說六枝煤礦礦難的線索全斷了?」林逸暗忖。「這些情況你通報了六枝煤礦礦難調查小組了嗎?」他想了想問道。

    「還沒有,我接到廣西安全局情報人員的報告後,第一時間就到了你這裡!」何方道。

    「你把此事通報給調查小組吧!讓他們加緊追查!」林逸指示道。

    「好的!」何方立正答應道。

    「你們這是搞什麼名堂?這警衛鬆鬆垮垮的!」林逸突然用手指指在宿地邊緣空曠的地方,沒有一個人值崗,無故發脾氣道,其實,他知道這裡有暗哨躲在隱蔽之處。

    何方一怔,不知林逸何故突然發脾氣,而楊道華在何方的示意下,趕緊跑過來,惶恐道:「林主席!什麼事?」

    林逸不理楊道華,很生氣的樣子轉身走了,他這是對今天晚上由於保衛工作的漏洞而給他惹出肖瑩這個大麻煩在故意找茬。

    楊道華誠惶誠恐,眼瞟向何方,何方低聲向他嘀咕幾句,然後快步跟上林逸。而楊道華仍莫名其妙狀,但他還是令一個警衛去通知特勤營在此處增加值班警衛人手。

    由於沒有來時的緊急,林逸一行回程的速度慢了許多,他們並未日夜兼程,而是日行夜宿,兩天之後,進入了廣西境內。

    兩天裡,肖瑩或明或暗地暗示林逸,想單獨見他,但在林逸身邊總有馬紫芳小鳥依人般地偎著他,而他也總是故作糊塗狀不予理會肖瑩的種種暗示。為此,肖瑩幾次氣得咬牙切齒賭氣而去,暗恨他的無情。

    到了百色市,大隊人馬在此留宿一夜。第二天,在百色市政府的安排下,他們又換乘了火車。百色至南寧這一段鐵路是南寧至昆明鐵路的廣西段。南昆鐵路修了三年多,由昆蟲鐵路公司在公元1852年奪得線路建設及經營權後,從南寧與昆明兩頭同時並進開工建設,由於地理地質條件複雜,工程浩大艱巨,進展一直很緩慢,別的幾條鐵路早已在營運了,他們直到現在還未把南昆鐵路的路基夯平。要不是在1853年林逸接到工業部的報告說南昆鐵路修建艱難,指示沿線各地方政府及人民軍後勤部全力支持,又提供各種優惠條件讓各商業銀行信貸出大額貸款的話,可能奪得建設權與經營權的昆蟲鐵路公司早已破產了。後來,林逸又給出昆蟲鐵路公司更為優惠的條件扶持它,讓它修建一段經營一段,這才保證南昆鐵路的修建還在要死不活地斷斷續續地建設之中。目前,南昆鐵路能夠通車營運的路段僅有南寧至百色,昆明至廣西州兩段路,整個南昆鐵路的路基還未全線貫通。

    坐在火車上,林逸安逸許多,在他的專用車廂裡,除馬紫芳外,還有六個女人,一個是作記者的肖瑩,三個是後勤部的工作人員,兩個是林逸秘書辦公室的普通秘書,她們是隨行中僅有的六個女人。由於性別差異,她們不好跟其它的人民軍戰士擠在一個大車廂裡,於是,何方把她們都安排到了林逸的專用車廂中。

    這正中肖瑩的下懷,自從上到林逸的車廂後,她的眼睛一直未離開過林逸,馬紫芳在林逸的身邊時,她就狠狠地瞪著林逸,只要馬紫芳離開,她又好期待好期待地望著林逸。

    林逸不敢接觸肖瑩辣辣的目光,可又無處躲藏,他所乘坐的這節車廂美其名曰「專用車廂」,其實跟其它的車廂沒什麼兩樣,僅是少裝了幾個人而已,裡面沒有包廂,沒有衛生間。

    他被肖瑩瞧得如坐針氈,幾次轉背身子,可回過頭來,又遇到肖瑩那如火的目光。其實,不只是肖瑩,其它幾個女人,也都像肖瑩一樣死盯著他的,畢竟她們能如此之近地見到傳說中的偉人,她們又怎會錯過呢?只是因為心中有鬼,他才覺得肖瑩的目光特別不同些。

    「這樣不行啊!得找點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然,這路途漫漫,還不被她瞧出病來?」林逸暗忖。

    「何方!把周炳坤部長叫過來一下,我有事找他!」林逸轉身叫喚坐在他背後的政務秘書。

    「好的!」何方放下手中的文件應道,他起身轉頭就走。

    「等等!何方你坐下吧!還是我自己過去算了!」林逸偷偷瞟了一眼坐在斜對面一張桌子的肖瑩,轉念又阻止道。

    何方怔然坐回座位,林逸推了推馬紫芳,告訴她他有事找周炳坤,要過去一下,馬紫芳正被窗外疾逝而去田園美景所陶醉,不疑有它,沒有糾纏他,讓他過去了。

    「林主席!找周部長有事嗎?我可以一起去嗎?我想向他瞭解一下軍隊接管企業的事!」肖瑩及時站起,睜著美麗的大眼睛,攔住道。

    林逸暗暗叫苦:「還真是牛皮糖,摔不掉了?」

    「我有要事,你等會後再單獨採訪他吧!」他移離目光拒絕道。

    肖瑩臉色下沉,狠瞪他一眼,使著小性子讓開道讓他過去,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她也不敢做得太過分,只能用恨恨的眼神忿忿地射殺他。

    「周部長!人民軍後勤部與政務院工業部聯合製出的《特殊情況下戰略企業軍管暫行辦法》的報告我已看過,裡面我作了部分修改,你們拿回去完善一下後,就不用再拿給我看了,直接送到昆明的人民黨中央委員通過吧!在這之前,你們後勤部按裡面的辦法先執行再說,特殊情況下特殊處理嘛!」林逸走到車廂盡頭,坐下後,嚴肅地對周炳坤道。

    「林主席請放心,這事我早已佈置下去,讓人執行了!」周炳坤認真聆聽,恭敬回答道。

    「關於根據地能源緊缺的現狀,周部長有什麼計劃沒有?你們準備怎樣解決目前這種緊張的狀況?」林逸盯著周炳坤詢問。

    「我與工業部的沈明亮部長制定了一個計劃,準備過兩天回到南寧後,請一些專家寫出一份可行性報告後,再給林主席看。」周炳坤早有準備道。

    「你現在簡要說說吧!」林逸有興趣道。

    「依目前根據地的情況看,在短時間內,我根據地能源緊缺的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但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緩解這種緊張的局面。一、從產量上增產擴產,增開新的煤礦;二、從使用環節上節約節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節約每一點能源;三、從外部購買,多渠道進購。」周炳坤挺直身子端坐著,頭頭是道道。

    林逸點點頭,方法倒是對的,就看怎麼去實施了。他建議道:「增產擴產是根本,但發放新的開採證增開新的煤礦,生產的週期太長,遠水救不了近火,還不如在現有的煤礦基礎上,增加新的礦井或是增開新的採掘巷道!」

    周炳坤頻頻點頭,附和道:「我與沈明亮部長也是這樣想的,只是這礦工問題與資金問題是一個大麻煩,還需與政務院相關部門商議!」

    「礦工好招,畢竟挖煤並不是什麼技術性很強的工種,而資金問題,如果你們想依賴政務院拿錢,那是不可能的了,而想依賴銀行貸款,也行不通!據我所知,根據地大部分的銀行都超過中央銀行所規定的貸款率警戒線了,現在中央銀行正在嚴查違規銀行,他們不敢再放貸出去了的。因此,籌措資金你們還得另想辦法!」林逸潑冷水道。

    「情況怎會這麼糟?」周炳坤不信道,他還確實把籌措資金的主意打到商業銀行上去了。

    林逸瞧著周炳坤沒了主意,一時無措的樣子,不忍道:「你們可以打打社會閒散資金的主意,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你一元,我一元,湊在一起不就是一個大數字了嗎?」

    「對啊!」周炳坤雙眼發亮,贊同道。

    「說來容易,做來難啊!要想讓老百姓掏出他們的血汗錢,我們還得有一套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證啊!這個我會令政務院的財政部制定出一部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的。」林逸眼望外面的風景,就若熟視無睹般,既像是在寬尉周炳坤又像是在發表感慨道。他這時想到的是後世的股市,如果能有那樣的籌集民間閒散資金的渠道,就好了!

    周炳坤崇敬地看著林逸,他不得不佩服林逸想得深想得遠。

    「而節約節能,我們不僅要從思想上培養工人們的節約意識,從實際行動中要求工人們節約節能,還要號召工廠企業從科枝上改進生產工藝,從而大幅度地降低生產成本,達到節約節能的目的。」林逸接著道,突又靈光乍現地問道:「目前根據地消耗能源最多的用戶,應是冶煉行來吧?」

    「是的!」周炳坤點點頭道,「如有新的技術能節約節能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只是這一時半會會有嗎?」

    林逸沒有直接答他的話,沉思一會兒後道:「回到南寧後,你陪我去南寧鋼鐵廠看看吧!其它的事情,就按你們的意思抓緊辦理。」

    林逸又與周炳坤聊了一下人民軍的武器裝備問題,關於槍的質量及機槍的製造等問題,周炳坤都作了詳細的匯報,而且有些東西他還把一些技術參數都背了出來。林逸對此很欣賞,讚賞他還真是對人民軍的後勤工作盡心盡責啊!

    兩天之後,林逸一行回到南寧,自是得到夏依濃與小紅的熱情迎接。回到家中,夏依濃久旱逢甘露,她與林逸一夜恩愛,又是一番抵死纏綿。

    回到南寧的第二天,林逸讓何方準備一份關於煉鋼方面的資料及有關人民根據地鋼鐵生產方面的資料,他準備認真瞭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晚上,林逸拿著何方從廣西工業局、商業局、科學院、南寧理工大學及南寧鋼鐵廠幾個單位部門收集來的厚厚一疊資料認真閱讀,得知中國古代文獻上關於煉鋼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太平經》卷七十二,書中說:「使工師擊治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這「水」應指生鐵水。「萬鍛」應指生鐵脫碳成鋼後的反覆鍛打。

    煉鋼的原料是生鐵,操作要點是把生鐵加熱到液態或半液態,利用鼓風或撒入精礦粉等方法,令硅、錳、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鋼和熟鐵的成分範圍。

    煉鋼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礦石直接制鋼的工藝,叫一步冶煉或直接冶煉;一種是先把礦石冶煉成生鐵、然後再由生鐵煉鋼的工藝,叫兩步冶煉或間接冶煉。而後一種煉鋼方法也叫炒鋼,最早由英國人在十八世紀中葉發明,它的優點是成分可適當控制,生產率比較高,質量也比較好。目前根據地的兩在鋼鐵廠——攀枝花鋼鐵廠與南寧鋼鐵廠採用的就是這種煉鋼法。

    說到煉鋼就不得不說到鐵,因為要想煉出好鋼就必須要有好的生鐵。人們常說的「鐵」分「生鐵」和「熟鐵」兩種,包括「鋼」在內,都是以鐵和碳兩種元素為主的一種合金。人們通常把含碳量在0.05%以下的叫熟鐵,0.05%到2.0%的叫鋼,2.0%到6.67%的叫生鐵。

    人類早期煉得的熟鐵通常叫塊煉鐵,它是鐵礦石在八百到一千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用木炭直接還原得到的。出爐產品是一種含有大量非金屬夾雜的海綿狀固體塊。生鐵的冶煉溫度是一千一百五十到一千三百攝氏度,出爐產品呈液態,可以連續生產,可以澆鑄成型,非金屬夾雜比較少,質地比較硬,冶煉和成形率比較高。由塊煉鐵到生鐵是煉鐵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歐洲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就發明出來塊煉鐵了,而我國冶鐵術大約發明於西周時期,比歐洲要晚。但是,在生鐵的發明上,我國後來居上,遠遠超過了歐洲國家。

    現在人民根據地的煉鋼技術因為大量購買西歐冶煉技術和大量引進西歐科技人才,基本達到了歐美國家同等水平,加上公元1853年人民攀枝花鋼鐵廠改進容爐設備,採用轉爐煉鋼法後,生產出來的鋼鐵質量已略優於歐美國家了。

    何方收集出來的有關煉鋼方面的資料,林逸看了一個晚上,從煉鋼的歷史及其方法上都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但鋼鐵廠現實中到底是怎麼煉的呢?他還得去實地看看。

    兩天之後,在周炳坤與南寧市市長潘文華的陪同下,林逸走進『南方重工』的下屬企業南寧鋼鐵廠,進行實地考察。

    果然!恰如林逸在火車上靈光乍現所猜測的那樣,根據地的鋼鐵廠所採用的冶煉燃料居然還是木炭與工業用煤。「難怪會如此消耗能源了!難怪總是生產不出好質量的鋼材來了!」林逸進到冶煉車間看過工人師父們的煉鋼過程後感慨。

    「怎麼不用焦煤呢?歷史上歐洲十八世紀,中國十四世紀就出現用焦煤冶煉了的啊!」他好生疑惑。

    冶煉所用之燃料在冶金生產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一種發熱劑,也是一種還原劑;既要為冶煉過程創造必要的高溫,也直接參與冶金的物理化學過程。因此,冶金燃料就需講究了,冶煉燃料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煉出鋼材質量的好壞。

    開始人們最早使用的冶金燃料是木炭。木炭易得,氣孔度比較大,使料柱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其所含硫、磷等有害雜質比較低。由於木炭資資源有限,其燃燒溫度較低,而且火力持續時間短,不易掌握火侯,因此,直接影響到冶煉水平,至使鋼鐵質量得不到保證。後來,人們在生產實踐中,用煤代替了木炭,煤的燃燒溫度較高,而且燃燒持續時間比木炭長,但煤在爐內受熱後容易破碎,影響到爐料的透氣性,而且煤中硫的成份含量高,直接影響到生鐵的質量。現在根據地冶煉的燃料主要就是工業用煤。

    依後世的冶煉經驗,最適合冶煉的燃料應是焦煤。煤經過干餾,去掉揮發性成份後,形成焦煤,其氣孔增多,外形類似於木炭,火力卻優於煤,而且能避免木炭和煤的毛病,冶煉出來的鋼鐵質量明顯提高。

    中國早在宋代就已使用焦炭來煉鐵了,但有史籍記載的煉焦和用焦的最早記載見於明末方以智寫的《物理小識》,他指出:煤各處都有,「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可五日不絕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這裡所說有臭味的煤,是指含揮發物較多的煉焦煤,把這種煤密封起來燒熔,就成為堅硬的焦炭,用來冶煉礦石,效果很好。而歐洲一直到十八世紀初期,才由英國人達比發明煉焦,比中國晚了約一個世紀。既然如此,為什麼鋼鐵廠不用焦煤煉鋼呢?

    林逸準備對此事探個究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