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章觸摸皇宮 文 / 而山

    中午時分,北京城激烈的戰鬥一直沒有停歇過,人民軍戰士每人攜帶有可供連續兩天作戰的乾糧,他們胡亂地往嘴裡塞入一些乾糧,乾澀地咀嚼一下,連水都來不及喝一點,便又被催命鬼似的長官們命令爭奪新的據點去了。人民軍就是這樣湊合著應付人體的新陳代謝,而清軍是怎樣的就不知道了,想來,在這麼攸關生命的激烈的戰鬥中,誰要想坐下來舒舒服服吃上一口饃,或是扯下褲腰帶抖抖爽爽地撒上一泡尿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清除城牆上的清軍比較容易,清軍與擁有優勢火力的人民軍對沖,無疑就如送死,一左一右沿北京城城牆挺進的人民軍不到兩個小時,分別佔領了西直門與西便門,兩城門被打開,人民軍第1師從西直門湧入,而第2師則從西便門湧入。第一軍軍指揮部隨即前移至西地口胡同,就挨在清鑲藍旗營房不到三十米處,鑲藍旗營房早被人民軍第35師拿下,此處正作為人民軍的後勤補給站被徵用。

    第一軍軍長楊元典根據戰鬥的進程,及時作出新的調整,他不貪功,不急於求成,這與第十二軍的軍長朱宜松正好相反。「令各師鞏固已佔領陣地,在沒有接到軍部命令前,不得向北京城縱深發展;第1師由西直門沿城牆向左,折向東攻,奪取德勝門,協助北面進攻的第三軍進城;第4師沿城牆向右,折向東攻,奪取宣武門,協助南面進攻的第九軍進城;第3師守住阜成門,並做好進攻正紅旗區的準備;第2師守住西便門,並做好進攻鑲紅旗區的準備。」楊元典進到西地口胡同新指揮部,立馬發出最新的作戰命令。

    楊元典這一番不急不躁的佈置,一個小時之後,方知道是多麼的英明啊!正當人民軍各部順利佔領各城門,幾乎未遭抵抗便輕鬆地攻佔各預定目標之時,變故發生了。在北京城西面,也就是人民軍第一軍原駐守的地方,突然出現一陣陣翻捲上天的塵煙,一陣陣急促的密密麻麻的馬蹄聲,不知哪冒出的無數蒙古騎兵洶湧而來,他們叫喊著,揮著馬刀,拉著彎弓,像一陣巨風席捲整個大地。首先遭到攻擊的是第一軍的炮兵陣地,蒙古騎兵從背後掩殺過來,第一軍分立左右兩塊塊陣的幾百門各式火炮,均遭到蒙古騎兵的瘋狂衝擊,不是手無寸鐵,而是手握重鐵的人民軍炮兵部隊猝不及防,既來不及調轉炮頭,也來不及開炮,為了保命,四散而逃,大部分躲入了民宅中,少部分跑得慢的,成了待宰的羔羊。

    這三萬騎兵由僧格林沁的三員猛將之一的忽突將軍統領,本來,忽突部一直隱藏在北京城城北,而第一集團軍司令部也一直懷疑這股蒙古騎兵隱於此方向,便令在北面擔任佯攻任務的第三軍至少調派一個師的兵力負責監視此股蒙古騎兵的動向,然而,比僧格林沁親王另兩員虎將更講智謀的忽突將軍令五千蒙古騎兵扮著主力成功蒙騙了負責監視他們動向的人民軍第11師,把第11師向東北引離了十里,待第11師警覺地發現情況不對時,卻為時已晚矣!由忽突本人親率的二萬多騎騎兵,已成功利用這十里的間隙,向南突進了人民軍的外圍警戒線。人民軍在外圍的哨兵大多被潛入的忽突的親衛兵偷偷幹掉,一些沒被發現的暗哨,要麼來不及示警,要麼示警了,卻沒有用了,飛馳而來的騎兵太快,那容人民軍做好準備?

    忽突把突入的蒙古騎兵分成三路,一路解決人民軍外圍部隊,一路衝向阜成門,一路衝向西便門。解決人民軍外圍部隊的蒙古騎兵最為順利,因為人民軍留在城外警戒的部隊並不多,除了所有的炮兵部隊外,此次第一軍炮兵部隊士兵損失慘重,幸好,那些火炮大多還完好無損地留在陣地上,蒙古騎兵沒有時間搬走,也沒有時間破壞。但更為幸運的則是孤伶伶留在城外以為是最安全的大後方的門頭溝李莊的第一集團軍司令部未被蒙古騎兵發現,不然,在幾千蒙古騎兵的暴風驟雨般的攻擊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第一集團軍司令部治下縱是有千軍萬馬也沒人來得及拯救他們。

    而與之相反,另兩路蒙古騎兵的攻擊則被碰得頭破血流了,衝擊阜成門的那一路自不用說,雖然阜成門城門大開,可用騎兵去撞雄偉高峨的北京城牆無疑就是送死,七千蒙古騎兵除了從阜成門一陣風似地衝進去,又一陣風似的衝出來後,什麼也做不了,只是前一陣風與後一陣風的大小卻完全不同了,後一陣風比前一陣風小了許多,人民軍站在城牆上,躲在房屋樓宇裡射擊,就像在打移動靶練習一樣,七千蒙古騎兵,再次從城中衝出時,僅剩下四成不到。

    第三路衝擊西便門的八千蒙古騎兵,由忽突親自指揮,這是擔任這次攻擊任務的主力部隊。突如其來的忽突部在開始那一會兒,就若秋風掃落葉般,席捲整個北京城西便門外的平原區,接到警報的人民軍倉促應戰,讓過忽突部第一波雷霆般強勁的衝勢之後,第一軍軍長楊元典從西地口胡同軍指揮部跑至西便門,並登上西便門城樓,看清楚形勢後,沉穩地指揮軍屬特種兵營登上城樓,實施精準打;然後命人打開城門,令第2師第6團二營出城列成方陣,以引誘蒙古騎兵的第二次衝擊;又令第2師的第4團與第5團及第6團其它部隱伏在西便門兩側的民房中,待蒙古騎兵衝進來時,伏擊之。

    忽突不知是計,見人民軍人數太少,才區區五百人不到,以為人民軍大部隊已深入城中了,便大手一揮,幾千騎兵呼嘯著衝向二營方陣。二營遠距離射擊一陣子之後,見勢不妙,故作驚慌地逃向城中,並故意放慢腳步,好像來不及關上城門般,讓蒙古騎兵順勢追著進了城。蒙古騎兵魚貫而入,沿著空空的大街,橫衝直撞,可剛還在四處逃竄的人民軍忽然不見了,接著傳來一聲大吼,辟哩啪啦的槍聲響起,蒙古騎兵人馬墜地,倒滿了一整條長街。後面的騎兵還在不斷往裡湧,而裡面的騎兵卻驅馬急著往外逃,頓時,西便門城門口處,擠滿了混亂的騎兵隊伍,城樓上的人民軍戰士很隨意地扔下一顆手榴彈,便能炸倒下一大片;或是閉上眼任意的射上一粒子彈,便是一個蒙古騎兵去了西天。

    在遠處觀戰的忽突大急,他驅馬催促兩千未動的騎兵前往救援,這時,城樓上蟄伏已久的第一軍軍屬特種兵營的士兵動了,他們依托有利位置,狙擊手們實施精確打擊。對付騎兵的方法,一般是先射馬,後射人,而特種兵們個個都是神槍手,精確射擊是他們的必修科目,他們自恃絕技,卻是直接射人,只見二千多飛奔而來的蒙古騎兵,接連不斷地有人栽下馬來,等衝至城牆三十米時,僅剩下一千人不到了。

    忽突驚出冷汗,城樓上的槍聲並不密集,卻有如此大的殺傷力,這是從未有過的事啊!他痛心地望著自己的士兵一茬一茬地倒下,心已膽戰,再也不敢向前衝,馬上下令鳴金撤退。殘剩蒙古騎兵又如潮水般退去,退時,忽突悲憤含恨的抽出一支利箭射向城樓,利箭強勁有力,直飛向了望樓,「嗖」地一聲,從楊元典耳邊劃過,「登」地一聲插入其背後的木牆上。

    楊元典不以為然地一動不動,而身旁的參謀警衛們則不然了,他們驚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讓楊元典呆在上面,不管楊元典怎麼反對,他們還是把他強行拉下了城樓。

    此次,忽突部的突然襲擊損失慘重,三萬騎兵最後能撤回去的不到一半,此後,蒙古騎兵再也沒有在長城以南出現過,他們只能遊蕩在遼闊無邊的大草原上,血的教訓讓他們明白,只有草原才是任他們逍遙的戰場。

    但此次蒙古騎兵的突擊,也讓第一集團軍驚出一身冷汗,第一集團軍司令部裡的人還在後怕不已,不知不覺中他們已在鬼門關遊逛了一回回來了。如果不是蒙古騎兵未發現集團軍司令部的存在,那麼人民軍有史以來陣亡的最將領中,便要添上許多人的名字了;如果不是第一軍軍長楊元典的沉穩,那麼人民軍攻入北京城不僅功虧一簣,而且第一軍還將遭受滅頂之災,後果不堪設想啊!對此,人民軍第一集團軍政治部對於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的第三軍軍長潘攀予以記大功處分,而對於負有直接指揮責任的第三軍第11師師長龍清川則給予撤職處分。

    蒙古騎兵從西面對人民軍第一軍的攻擊,並沒有影響到其它三面各路人民軍的攻城,僅在南面第九軍的預備隊——第36師見西隔壁西便門附近的第一軍第2師出現一點困難,調遣一個團火速增援外,其它各部依然按部就班地繼續進行攻城戰而未作絲毫停頓。等來如風,去也如風的蒙古騎兵碰得頭破血流地敗退回去後,人民軍其它三面的進攻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北京城各大城門均被攻破。此時,已是夜幕降臨時分,人民軍停止了向北京城縱深的進攻,而清軍知奪回城門無望,也懶得再進行自殺性地反攻,於是,北京戰役的第四天晚上,北京城終於難得地出現了一段寧靜的時光。

    黑夜的寧靜並不能代表交戰雙方將士們的心靈寧靜,在雙方的決策指揮所裡,雙方的指戰員們都在緊張地積極策劃明日的戰事。清廷北京事務大帥營大廳偏房裡一片漆黑,僧格林沁親王不准親衛兵們點燈,他孤獨地坐在偏房裡,任由大廳裡的幕僚們在面紅耳赤地爭執,在得知最後的希望——城外三萬蒙古騎兵的攻擊以失敗而告終後,他知道他們的末日就要到了,任何的抗抵都是無力的,都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同時,在人民軍聯合指揮部裡,卻是燈火通明,大家商議決定,明早打響對北京城的巷戰,以四個軍的特種兵營為主,實施特種戰,一間房一間房、一條弄子一條弄子、一個胡同一個胡同、一條大街一條大街、一個區一個區一步步地蠶食,爭取兩日內拿下全城!

    吳命陵最後宣佈:「林主席已在來北京的路上了,他特許所有參戰部隊可以在解放北京城的第二天,列隊由東到西從朝陽門入,穿過北京城,再從阜成門出,進行盛大的入城儀式!」

    聯合指揮部裡頓時掌聲、歡呼聲雷動,一向沉穩、喜怒哀樂少現於色的眾高級將領們,難得地露出少年般地天真性情。

    「這可太好了!」

    「這可是破天翻頭一遭啊!」

    「下面的將士們會興奮得翻天!」

    「我要找件好衣裳,整整齊齊,威威武武地進城!」

    「林主席什麼時候能到北京城?」還是胡野林功底深厚,不為物喜,不為己悲。

    大家安靜下來,這才想到這麼隆重的儀式,怎能沒有林主席參加呢?他們齊望向吳命陵。

    吳命陵明白大家的意思,他接著傳達林逸的指示:「林主席吩咐,他能在三天之內趕到,便與大家同歡慶,與普天下百姓同樂!如果三天之他不能趕到,大家也不需等他,進城儀式照常進行!」

    眾將領露出遺憾,多麼渴望林逸能準時趕到啊!

    吳命陵瞅一眼大家,低頭輕歎一聲:「林主席說了一句話:勝利屬於你們,屬於全體人民軍將士,榮譽也應屬於你們,我只是一個個體,有沒有我參加並不重要!」

    大家感慨萬千,這是多麼大的胸懷啊!

    第五天清晨,休整一夜之後,人民軍各部重新開始進攻,此次是展開全面的巷戰,昨日建立奇勳的第4師首先出動,從鑲藍旗西角的賓客馬館開始攻入鑲藍旗西區,第4師第12團慢慢沿著太平湖悄然運動到湖北部,猛烈的射擊剛停,衝在最前面的一營衝入中街,殊料清軍的抵抗竟異常微弱,與昨日西城的戰鬥幾乎是天壤之別,清軍很快退往南北走向的茄子胡同中,一營迅疾銜尾急追,一個小時後,一營在二營的配合下,攻下茄子胡同。然後,第35師沿注入太平湖的流河兩岸前進,把鑲藍旗西區分成兩半,第12團負責進攻北半部,第11團負責進攻南半部,第10團居中策應。他們進展神速,黃昏時,攻下平郡王府與馴象所之後,基本佔領了鑲藍旗西區,他們與北面進攻鑲紅旗的第2師和東面進攻鑲藍旗中區的第35師連成了一片。

    但是從東面朝陽門進城,向正白旗區進攻的第十二軍第48師的進展卻不那麼順利了,因為該師進攻地域地形相當複雜,到處是弄子胡同、房屋和糧倉,還有清軍與西洋僱傭軍在重兵把守,他們依托有利地形,頑強戰鬥,作戰意志非常堅強,人民軍常常是一條弄子剛剛奪下,西洋僱傭軍兇猛的反衝擊就接踵而至,立足未穩的人民軍還沒屁股坐熱就被趕了出來,戰鬥就是這樣一進一退反覆拉鋸爭奪。

    為了支援第48師的進攻,第十二軍軍長朱宜松令待命的軍屬特種兵營緊急趕往支援,但特種兵營剛到達東燒酒胡同,便與從恆親王府出來的一股清軍相遇,幸虧特種兵身手不凡,戰鬥隊形完整,他們相互掩護,強大的火力瞬息間便把這股清軍衝散。頭痛的散星巷戰開始了,雖然特種兵戰士訓練有素,但清軍地形熟悉,特種兵漸也有了傷亡。得到軍屬特種兵營支援的第48師進展卻開始快起來,很快突破西洋僱傭軍設於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富新倉四大糧倉的防禦,攻入到恆親王府的背部,隨即,爭奪恆親王府的戰鬥激烈展開。

    打下恆親王府後,第48師與軍屬特種兵營不作停留,繼續西進,攻打怡親王府。怡親王載垣雖已被解全職,但還是獲准跟隨咸豐皇帝北逃盛京,因此,怡親王府主人已離去,但因此地理位置的特殊,內部地形的複雜和建設結構的堅固,被清軍作為一個重要的據點固守著。

    怡親王府血戰持續整一個下午,日落後,第48師148團二營與特種兵營一連終把已破爛不堪的怡親王府拿下。

    人民軍第十二軍軍長朱宜松認為第48師和南面的第47師已分別突破了北京城東面的正白旗區與鑲白旗區,加上有軍情部北京中心情報站情報員的報告清軍正在向城中心的紫禁城撤退,因此命令各部連夜攻擊。南面的人民軍第九軍軍長周寧濤則根據己方進攻正藍旗的第33師所遭受的猛烈反衝擊,認為關於清軍退卻的報告值得懷疑,而且他的第九軍擔任主攻,連續作戰,已極度疲勞,加上根據滿清民族的特點,參與防守京城的許多士兵都是滿清一族的精銳部隊,他們必定會堅持戰鬥到最後一人,所以反對準備不充分的夜戰,以避免夜戰的混亂和無謂的損失。但是第十二軍軍長朱宜松卻堅持要求發起夜戰,周寧濤無奈,只得命令在東部進攻的第33師與第34師給予配合,連夜繼續進攻,不過他特別提醒兩師師長,一定要緊密協調,千萬不要為了搶功而貿然突擊,進攻路線要選擇易於識別的道路,要加強進攻前的火力準備等細節。

    第33師的先鋒部隊第99團剛開始推進,就遭到了一支約1000人的清軍部隊的反衝鋒,在昭思寺清軍佔據有利地形,火炮、火器、弓箭均射來,如雨點般落下的各種致命物在漆黑的夜間根本無法看清落點,第99團被壓得抬不起頭,動不了身,在此處,第99團被拖延三個小時,根本無法接近裕親王府。

    在鑲藍族東區進攻的第34師從子夜時分開始攻擊,進攻才開始了二十分鐘,就遭到有約五千人的清軍反擊,此處是清廷辦事衙門所在地,集中有兵部、工部、禮部、吏部、戶部、宗人戶、欽天監、翰林院等衙門,第34師被迫把分散進攻的各團集中起來,一步一停留地前進,在鑲藍旗中區作戰的第九軍軍屬特種兵營被調過來增援第34師的進攻。戰鬥持續很長時間,後來發現,此處參與反擊的清軍絕不止只是五千人,至少有二萬人以上,第34師的步槍、機槍不停地進行攔阻射擊,連續射擊一直持續兩個多小時,其間只要槍聲一停,清軍就衝了上來,迫使人民軍射擊不能間斷,以至於士兵們開始警告:「再這樣連續不斷地打下去,槍管都要爆了!子彈都要沒了!」可是,射擊一停清軍藉著夜色,沿著各種建築物邊緣,發起衝鋒,拚命想接近人民軍,以期與人民軍發生貼身戰,人民軍士兵又是叫苦不迭,趕緊開槍阻擊,一直到清晨5時30分,清軍的攻勢才減弱下來。此時,整個鑲藍旗東區衙門辦事重地,躺滿了清兵的屍體,至少有上萬具以上。

    在北京城東面進攻鑲白旗的第十二軍第47師同樣也遭到了清軍的猛烈反擊,儘管鑲白旗區胡同弄子眾多,但是清軍士兵熟悉地形,其中許多八旗兵便生於斯長於斯,他們利用夜色,東彎西拐很快突入人民軍經過一整天佔領下來的區域,南部賢良寺附近的第47師第141團擊退了清軍的攻擊,但是守在北部法華持附近的第47師第140團卻被趕出了陣地,第47師第139團三營趕來增援後;兩股人民軍集中一起,激戰三個小時,才於天亮前,重又奪回法華寺。

    由第十二軍軍長朱宜松倡導的夜戰,雖殲滅大量敵人,卻一整夜未能前進半步,人民軍各夜戰部隊大多遭遇到清軍的有利反擊,只有進攻正白旗的第48師沒有遇到敵軍的反擊,因為擔任此處防守的西洋僱傭軍五千人,遭到人民軍重點打擊,損失大半,已無戰鬥力。

    天亮後,各個方向的人民軍再次發起攻擊,昨晚夜戰的第48師被46師接替,第47師被第45師接替,第34師與第33師固守原地不動,而第九軍的預備隊第36師則在兩師占區域的基礎上,向城中心挺進。人民軍越往城中心紫禁城進攻,則遭受到清軍的抵抗越強,進展又緩慢起來。

    一天苦戰,終於還是在第六天的天黑之前,人民軍各部都接近了皇宮紫禁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