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九章內部問題 文 / 而山

    公元1859年8月25日,彭遼的第五集團佔領整個蒙古不久,進新疆的人民軍第一集團軍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後,兵分多路,第一路——第一軍在北面第五集團軍第18軍兩個師的幫助下,一南一北合攻伊犁將軍府清軍,戰鬥僅打了半天,清軍投降,惠遠城被佔領;第二路——第二軍越過惠遠城,進軍勒布什,很快佔領勒布什、和通、雅爾、哈喇塔勒等鎮,此四鎮是中俄邊境的重鎮;第三路——第三軍進軍哈什噶爾,四個師分別佔領亮噶爾、拉克沙、烏孜別裡、蘇滿、葉爾羌等地,此段是中俄、中阿與中巴的邊境線;第四路——第四軍進軍吐魯番,不久佔領古城、巴裡坤、哈密等地;而第一軍佔領惠遠城後,又折回頭攻下庫爾喀喇烏蘇、烏嚕木齊(今烏魯木齊)等地;隨行的人民軍第一騎兵軍的第1師與第2師分赴南疆與北疆,清剿清軍殘餘及馬匪。

    至止,新疆全境解放,一個月之後,新疆軍區成立,胡野林暫任新疆軍區司令,司令部設於烏嚕木齊,轄區為新疆、青海、甘肅三省,青海與甘肅為新疆邊境的提供後勤支持。

    與此同時,在東北的魯萬常第三集團軍在其第十軍歸建後,馬上展開對盛京城的攻打,激烈的戰鬥打了兩天兩夜,又是周寧濤的第九軍首先衝入盛京城。盛京丟掉後,殘餘清軍續繼向北退卻,退入吉林。

    第三集團軍第十二軍向東南進軍,佔領盛京全境,而其第九軍與第十軍則在北面人民軍第五集團軍第20軍兩個師的協助下,追擊清軍殘部入吉林,很快攻下吉林城、寧古塔等城,大軍壓至黑龍江邊境。恭親王奕訴裹著其兄咸豐皇帝一退再退,最後龜縮於黑龍江一隅,二百年後,滿清一族不僅又退回了老家東北,而且連他們老祖宗發祥的地方都丟了大半,真謂歷史蒼桑,多少輪迴?

    炎熱的夏季已過大半,北京城依然熱得慌。八時四十五分,人民軍總部各大部部長陸續走進南單街九號——林逸官邸,每天九時是人民軍總部召開日常工作會議的時間。自從上個月國防部部長文明到達北京後,他也開始參加總部的日常工作會議,他是新增的人民軍軍事委員會委員,理應有資格參加。

    「這天真熱!真受不了!」人未到而聲先至,總後勤部部長周炳坤還沒跨進西會議廳,老遠便嚷嚷開了。南單街九號西會議廳是軍事會議廳,東會議廳是政務會議廳,中間大會廳是混合會議廳,而前門的會議廳則為貴賓接待廳。

    「周部長是海南人,怎會比我們還怕熱呢?」吳命陵指著周炳坤的肚子,「發福了!發福了!難怪怕熱了!」

    周炳坤摸著肚子,歎道:「不知怎會事,最近這肚子瘋了似的長,不過,我怕熱可不是因為這大肚子的原因!海南熱是熱,可時不時會有一些海吹來,令人涼爽!」

    朱達接著道:「是啊!北京的熱是悶熱,令人坐立不安!特別是晚上,沒有一絲風,難以入眠!我們都在海南呆過,就吳部長沒呆過,不知其味!」

    文明頗有心得道:「睡不著,可以起來洗個涼水澡,自然就能睡著了!」

    朱達白一眼文明:「洗個澡後,哪還有睡意啊?」

    王學范笑道:「熱怕什麼?只要有電,什麼風不都來了嗎?」

    大家不禁想起在南寧的好日子來,去年南方重工生產出電風扇,雖然體積大、嘈音大,但試生產的五百颱風扇還是被搶購一空,政務院與軍部的機關事務處各購得五台,五台全安放在各會議室中,部長們當然是首先享受到這一新科技產品的人。

    「不知北京什麼時候才能有電啊!」朱達掃一眼大家,長歎。

    「這事要問問北京市政府的人!」外面足音跫然,林逸帶著迷人的微笑進來。

    「林主席!」五個人站起來。

    林逸坐下,笑道:「如果大家想早點有電,就得出點力!」

    「出什麼力?我們能做什麼?」周炳坤問,他有種不祥的感覺。

    林逸指著周炳坤:「周部長別緊張!這都屬你自願,不是軍部命令!想早點有電,唯一的辦法就是周部長的工程兵部隊義務去京西水庫與京東水庫參加電站建設!」他停下瞅一眼,又戲謔:「周部長!怎麼樣?」

    周炳坤訕訕,不敢接話,他的七個工兵團要麼在修路、要麼在建基地營房、要麼在建海港碼頭,要麼在建大型企業,那有多餘的工程兵部隊抽出來參加義務勞動啊?

    林逸笑笑,緩緩氣道:「好了!我們開會吧!吳部長!山東勝保部清軍還沒有解決嗎?」

    「還沒有!但山東大部已被解放,勝保部清軍已被逼至膠東半島的登州府,現在的問題是山東捻軍趁著我人民軍清剿清軍的時候,肆意擴大地盤,這從側翼制肘了我人民軍。」吳命陵道。

    林逸明白吳命陵的意思,下面的人想要向捻軍動手的命令。「暫時不用理捻軍,只需阻斷他們與江蘇太平軍之間的聯繫,嚴防他們再擴大地盤就行了,還是先全力解決勝保部清軍再說吧!現在還不是與太平天國鬧翻的時候!」他想想道。

    「林主席請放心!可能等不了兩三天,勝保部清軍被殲的消息就會傳來!另一個問題,東北魯萬常的第三集團軍詢問什麼時候可向黑龍江進軍?他們怕清廷真的會與俄羅斯合作。」這也是吳命陵自己的憂慮。

    林逸苦笑:「清廷已經與北俄合作了,烏里雅蘇臺地區清軍的撤退與俄羅斯西伯利亞第三軍部隊的進入就是明證。第三集團軍什麼時候可以向黑龍江進軍,這個問題得由周部長來回答,只要他魯萬常的第三集團軍吃得消,他們什麼時候都可以向黑龍江進軍。」

    周炳坤正正神道:「經過一系列戰鬥後,第三集團軍目前的後勤只能保證他們再進行一次二萬人規模的戰役,現在他們攻下整個黑龍江並不成問題,只是打下黑龍江後,他們怎麼面對北俄的西伯利亞第一軍與第二軍?想來,魯萬常上將早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他才在這一個月時間裡,不停地向總後勤部催促後勤支援。」

    林逸忿忿然,恨聲道:「不要理那魯大鬍子!這裡嚷嚷著要早點進攻黑龍江,那裡卻催命鬼似的要後勤保障,讓他老老實實地把屁股後面的事情處理乾淨後再說,我可是聽說那些滿清遺老老在煽動百姓鬧事啊!」他體諒周炳坤的難處,人民軍在北方還沒有什麼軍工企業,西安生產的軍工品是對口支持新疆的第一集團軍的,不可能調用,而其它各部隊的後勤保障都需從廣西、雲南與四川調運,路途遙遠不說,安全方面也無絕對保障。

    「對了!林主席!對於滿族老百姓鬧事的事情怎麼處理?」王學范記起問。

    林逸沉思片刻,道:「我建議成立吉林軍區,負責處理東北方面軍務,由魯萬常暫任司令,司令部暫設吉林城;對鬧事的滿族人堅決鎮壓,滿族人本來就少,殺掉一些,他們會老實一些的;另,可鼓勵內地漢人大舉移民東北,政府可以免費提供土地,並三年不收賦稅!」

    就因為林逸的一句話,對滿族人懷有刻骨銘心仇恨的某些人民軍政工幹部大肆屠殺滿族人,半年裡,總計有十五萬滿族人被殺。

    成立吉林軍區,大家都沒有意見,只是王學范有其它方面的考慮:「林主席!這樣三個省,一個省地成立一個軍區,全國要成立多少個軍區啊?這樣雖能加強地方軍政的領導,但這也會削弱總部對軍隊的控制啊!另一方面也會造成機構的臃腫!」

    大家覺得王學范說得有理,但又不知林逸會怎樣處理這種軍權管理問題,不由全把目光聚在林逸身上。林逸笑笑,胸有成竹道:「蒙古、新疆、吉林三個軍區均屬邊境軍區,為戍邊之用,北面俄羅斯強大,不這樣不足安定北方邊防。不過,請大家放心,像這種類型的大軍區以後不會再設,全國除常規軍外,各省軍務自有國防部安排。」他轉向文明:「文部長這方面有什麼考慮?」

    文明回答:「國泰便民安,國強卻邊和,有了三大戍邊軍區足矣,國家內部的安全,有常規軍駐軍存在,也不用操心。有關各地軍務的管理,國防部的方案是各省成立一支治安部隊,規模為師級,統管全省的軍務,由省政府與國防部雙層領導,指揮權國防部高於省政府。目前各省治安部隊的組建大多是按這個模式組建的。」

    林逸覺得這其中還有許多可值得斟酌的地方,只是現在還不是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沉思一會,道:「文部長!目前暫時按這方案執行,這其中還有許多不妥之處,你們國防部還要對這個方案多方論證,務必拿出一個最佳方案來。這治安部隊的叫法太過直了,還是叫內務部隊吧!」

    內務部隊的叫法含蓄多了,大家覺得可以。林逸接著問:「吳部長!第六集團軍的組建完成沒有?」按人民軍部隊最快的組建速度,至少也需三個月方能成軍,現在才過去兩月半,林逸過急了。

    吳命陵與周炳坤相視一笑,道:「第六集團軍與第七集團軍的人員與裝備均已到位,第六集團軍已可以執行任何軍事任務,而第七集團軍則還不能!」

    「哦!怎麼回事?」林逸感興趣地問。

    「總政治部、總參謀部、總後勤部三部通力合作,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均向第六集團軍傾斜,首先保證第六集團軍的快速組建成軍。」吳命陵望一眼周炳坤,點點頭,又一望王學范,也點點頭。

    「但也這不能保證第六集團軍能快速形成戰鬥力啊!」林逸依然疑惑。

    「這得多謝總政治部的配合!總政治部把目前沒有戰鬥任務的古華第二集團軍與許奐的第四集團軍各折分了三分之一,把三分之一的老兵與有經驗的幹部調入第六集團軍中,又把第六集團軍中三分之一的新兵與新幹部調入第二集團軍與第四集團軍中,這樣,三個集團軍都有三分之一的新兵,三分之二的老兵,他們的戰鬥已大致相當了!」吳命陵無不得意道。

    「好啊!當初人民軍新部隊的組建,常採用這一套,後來兵源與幹部的儲備多了,便沒再用過了,現在你們又撿起重用,而且還大規模地用,這說明一些好辦法什麼時候都有其新的生命力!」林逸高興道,「這樣既保證了新組建部隊的快速成軍,又沒有使部隊戰鬥力大幅下降!」他接著又道:「有了第六集團軍,可以讓在湖南與湖北擔任防守任務的許奐第四集團軍的兩個軍北調了,讓第六集團軍接替他們的防務,並隨時作好攻打湘淮聯軍的準備!」

    吳命陵端起杯喝一口茶,道:「這方面總參謀部會安排好!有了第六集團軍,我們已掌握了對太平軍與湘淮聯軍的主動權,要談則談,要打隨時奉陪!」

    林逸舒緩道:「不過,還是以談為主,實在談不攏時,我們再打!」他又問:「第七集團軍的組建情況怎麼樣?」

    吳命陵苦笑:「兵源與裝備方面好解決,只是基層幹部的問題難解決,這方面要問王部長!」

    「王部長說說看!」林逸向王學范嚕嚕嘴。

    「我們的幹部儲備還是少了點啊!」王學范感歎,「第六集團軍的幹部差不多都是從第二集團軍與第四集團軍混合配調的,而第七集團則沒有那麼多幹部配調了。第五集團軍剛組建,他們自己的幹部尚還嫩稚,而第一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正在作戰,不可能去考慮。因此,第七集團軍的幹部配備,大多是從軍校、政治學院、地方內務部隊中調用,而中高級幹部的配備則是從各軍派來輪訓、或短期培訓的人員中強制調用!」

    林逸蹙眉:「怎會是強制調用,難道那些軍官不願意嗎?難道他們敢不服從總政治部的命令?」

    王學范苦苦一笑:「他們願意當然是不願意的,誰想離開自己以前的戰友?但總政治部的命令,他們還是無條件地執行了,之所以說強制調用是因為各集團軍全力反對總政治部以輪訓、培訓的名義弄沒了他們的高級幹部。現在,各集團軍都以各種借口不再願派中高級幹部去各學校學習,這裡面叫得最凶的就是第三集團軍的魯萬常上將,他每次來到總政治部都是拍著桌子要人!」

    林逸愕然,沒想到其中還有那麼多的複雜,魯萬常敢到總部來拍桌子,不僅僅只是一個講不講理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一個總部威信問題。魯萬常貴為人民軍三大上將之一,無論軍銜、戰功還是資格,現在總部除了朱達沒人能超過他,就是朱達也只是資格比他老點而已,也難怪他那麼囂張了。

    這事林逸沒有再說,心裡卻有了決定。「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各部的決定下面的集團軍務必遵守,這是原則問題,誰敢違抗,誰就回北京來學習!」林逸怒形於色,語氣很重,「我會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下發一份《反對山頭主義》的文件,對此作出說明。全軍一盤棋,豈能只顧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

    大家看出林逸動了真怒,噤若寒蟬。

    「總政治部給魯萬常下一個文面警告,我來簽名!」林逸道。

    「既然基層高級幹部奇缺,我看就從總部調吧!總部一些年輕有為的將領也該下去鍛煉一下了,總後勤部的英南少將,總參謀部的柳為念少將,我的軍務秘書安平等,只要需要都可以下去。」林逸輕歎一聲,「就是你們幾個部長想下去,也可以考慮的!周炳坤要不要考慮一下?」

    大家愕然,不知林逸怎說出如此一番話來,特別是被提到名字的周炳坤與正在作記錄的安平,更是全身劇震。人員有上有下,有進有出,才能保證部隊的活力,這是林逸的想法。

    見大家一時都作不了決定,林逸站起來,道「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有什麼決定後,可以告訴我,也可以直接找王部長。今天的會開到這吧!總參謀部要加強對太平軍與湘淮聯軍的軍事部署,總政治部督促各個代表團加快和談進度。」

    大家離開後,王學范留了下來,因為接下來要召開的是人民黨常委會議。在南單街九號的東會議廳裡,人民黨的四大常委已在座,他們是劉汝明、林春禮、唐堯文、潘文華。本來,人民常有七大常委,卻因為在去年根據地第二次防禦戰最艱難的時候,人民黨七大常委之一——人民黨宣傳部部長葉先知貪生怕死,叛逃滿清,至今不知去向,現在只有六大常委了。

    由於人民根據地當前的任務是向全國進軍,所以一直沒有再召開人民黨代表大會,而所缺位的那個常委名額便也一直空著,這不知引得多少雙眼虎視眈眈地盯著呢。

    政務院上個月搬遷到北京後,劉汝明入住南單街十五號,而政務院下設的各部門也有條不紊地進駐北京市政府早為之安排好的各部委大院。此次政務中心北遷,林逸令兩個常委雲南省省長唐堯文與廣西省省長潘文華兩人辭去省長職務,隨著劉汝明一同北上。不久經討論,政務院主官改稱呼總理,唐堯文被任命為政務院副總理,潘文華接替葉先知原來的職務,出任人民黨宣傳部部長。

    「這次的常委會主要商討一下建國的問題。」林逸落座後,開門見山道。每天不是這個會,就是那個會,他已非常不耐煩,只想盡量縮短會議時間。

    「我們什麼時候舉行建國慶典呢?」劉汝明精神振奮,其它人也是興奮無比。

    「大局基本已定,建國慶典隨時都可以舉行,但最好是解決太平天國與湘淮聯軍事務後再舉行。依目前這種勢態,不用半年,我們應可解決全國所有內部事務,所以建國慶典最好還是留待明年上半年舉行吧!」林逸對此並不著急,那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這次我們不討論具體的建國問題,僅就建國的問題作一個粗略的安排。有關國名、國旗、國徽、國都的問題,我們要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這事由人民黨宣傳部負責。」林逸望向潘文華。

    潘文華點點頭,他是劉汝明帶著入的人民黨,而林逸對他的格外欣賞,使他火箭般地提升,成為了人民根據地少有的幾個耀眼的政治明星。他能有今天,他對劉汝明與林逸均感激涕零。

    「有關國家機構改革的問題,政務院需早日著手準備,盡快拿出可行性方案來。在明年將要召開的人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將對建國的具體問題與國家機構改革的問題一併提交代表們討論審議。」林逸吩咐。

    劉汝明與唐堯文重重點頭。

    「下面我有一個新的想法,就是在剛開的軍務日常工作會議上產生的,這是我的臨時想法,又覺它非常必要非常迫切。」林逸掃視大眼一眼。

    「什麼問題?」王學范好奇地問,當時他沒發現林逸有什麼不同。其它人見林逸那鄭重模樣,認真等待他的下文。

    「人民軍只有三大上將,他們全都在一線部隊指揮作戰,大家都知道,一線部隊需聽命於人民軍總部的命令,可人民軍幾大總部的主官全是中將,那些上將會無折扣地聽命於中將嗎?我想不會的!現在隨著權力的增大,下面一些將軍開始狂妄起來了,他們自以為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對總部的命令推三拉四,挑三撿四,很不像話。這在以前人民根據地小時,沒有顯現出來,現在各集團軍雄霸一方,問題便很突出了。」林逸越說越來氣,聲音也越說越大,接著道:「我建議要加強人民軍各總部的權威,並提升部分將領的軍銜,依這次進軍全國戰役中累積的功勳,許多人也到了該升的時候了的。」

    兩天之後,人民軍軍事委員會向全軍下發通告:第一集團軍司令胡進野由中將晉陞為上將;第一集團軍政委雷明由中將晉陞為上將;第二集團軍政委龔敏由中將晉陞為上將;第三集團軍政委施南寬由中將晉陞為上將;第五集團軍司令彭遼由中將晉陞為上將;人民軍總政治部部長王學范由中將晉陞為上將;人民軍總參謀部長吳命陵由中將晉陞為上將;人民軍總後勤部部長周炳坤由中將晉陞為上將;人民軍軍情部部長朱達由中將晉陞為上將。另還有部分少將升中將,上校升少將的名單,一併列在其上。

    這份名單通告全軍後,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其中最失落的人當數第四集團軍司令許奐,但他知道他確實還沒有資格晉陞上將,因為他的第四集團軍還寸功未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