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二章杖責劉瑾 文 / 大咪咪愛我

    我正為得知了劉瑾的把柄而暗笑,卻聽太后忽又說道:「皇上,除了劉瑾之外,他的義女劉錦兒,你也須小心提防,不可與之太過親近了。」

    聽太后提到錦兒,我便忍不住問道:「母后,錦兒如此聰明能幹,不知道您對她到底有什麼誤會啊?」

    太后搖了搖頭,又說道:「皇上,哀家也知此女與你幼時為伴,你對她頗有感情,但事過境遷,皇上已貴為我大明天子,而那劉錦兒現也不過是劉瑾手中的一個工具罷了。」

    「母后,您這樣說,是不是……」

    「人心難測,有些事皇上並不知道。」我的話未說完,便被太后揮手打斷了,只聽她輕輕喚了一聲,「三娘,你出來吧!」

    一個身影如鬼魅般閃現在我的眼前,我定睛一眼,那是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子,一身宮娥行裝,相貌平平,但眼中卻透中絕世高手的銳利之光。她剛才能一直隱身於四周,可以避開我的察覺,想來身手絕不是一般厲害。我心想此女可能是太后身邊的貼身保鏢。

    「姬三娘拜見皇上!」那老宮女現身後,便是恭敬地向我禮行。

    我望向太后,只聽她介紹道:「三娘是哀家的心腹,受命於先皇,一直暗中保護哀家,並負責看管劉瑾的『東西』。她是哀家身邊最忠心之人了。」

    我聞言,點了點頭,又聽太后說道:「三娘,你將那件東西拿給皇上瞧瞧吧。」

    「是!」姬三娘冷冷地一點頭,隨手從身上摸出了一隻精巧的耳墜遞到我面前。

    這半隻耳環好眼熟啊?我看得一愣,猛然想起了劉錦兒所戴的半隻耳環,適好與眼前所見的半隻一模一樣,想來定是一對。記得以前初見之時,我便好奇地問過錦兒關於她只戴半邊耳環之事,但最後她黯然未答,只是想不到另外的半隻竟會在太后手裡。到底錦兒與太后之間發生過什麼事呢?

    我默默地將姬三娘手中的半隻耳墜拿入手中,太后見到我臉上的疑惑之色,便是解釋道:「皇上,當年在你登基當日,有兩名大膽的竊賊潛入慈寧宮圖謀不軌,她們想要來偷劉瑾的寶貝,並行刺哀家。幸好被三娘及時阻止了……」

    我心中一怔,知道太后所指的兩名竊賊,一個是劉錦兒,另一個可能就是錦兒提到過的好姐妹——紫霜。她們兩個均是朱厚照幼時青梅竹馬的玩伴。錦兒也曾說過,這一對耳環,我一隻送給了她,另一隻便給了紫霜。而當我向她問及紫霜時,她當時卻是神色黯然,原來以前竟發生過這樣的事。現在屬於紫霜的那半隻耳墜在姬三娘手裡,難道說紫霜已經被殺了?

    我心中正暗自揣測著,卻聽姬三娘接口說道:「皇上,我奉先皇遺命,為太后護駕,當日大膽潛入慈寧宮的兩名女賊,一個被我當場擊斃了,另一個負傷逃脫了。而這只耳墜便是從那已死的女刺客身上摘下的證物。」

    我合上手掌,將手中的半隻耳環緊緊握住,聽到這裡我早大概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就在當年朱厚照登基為皇之日,劉瑾秘密派遣了兩名義女潛入慈寧宮,一來為了偷他的「寶貝」,二是為了謀殺太后,若是此事成功,那麼他便是再無後顧之憂。

    這時,太后又說道:「皇上,當年發生的事,哀家為顧全大局並沒有公開,只是在事後嚴重地警告了劉瑾,他若再敢心懷不軌,哀家便毀了他的寶貝,讓他死後也不得安生!」

    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太后會不喜歡劉錦兒,而錦兒也不願與太后見面。其實錦兒以前做的這件事,也不過是聽從劉瑾之命罷了。這不僅是讓她背叛我,更讓她失去了一位好姐妹,因此事而埋在她心中的陰影絕對不會小。想到這裡,我心中不由暗暗歎了一口氣。

    「母后,您的良苦用心,兒臣都已經明白了。兒臣聽了您的一番教導,可真是受益良多。不過時候也不早了,您也請保重身體,早點休息吧。兒臣也該告退了。」

    與太后談完話,時間已經很晚了,弄到現在我都還沒有吃晚飯,不過這次談話卻讓我收穫不小,不僅對太后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而且朝廷勢力的格局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可以說是上了一堂內容豐富的政治課,這對我以後能當好這個皇帝很著很大的幫助。

    回到自己的寢宮,夜已經很深了,留下聽差的梅兒,見我回來,立刻給我端上來一盤糕點和一杯暖茶,供我享用,接著又帶同幾名宮女為我的寢宮裡添置暖爐。

    吃飯、穿衣都有人伺候著,真是餓不著也凍不著,那真是幸福的沒話說。我一邊用著點心,一邊讚揚道:「梅兒,你可真是貼朕我的心意。朕都還沒開口,你就知道朕想要什麼了。呵,有你這想能幹的宮女,可真是一個頂十個啊!」

    梅兒謙虛道:「皇上,其實是小誠子公公告訴梅兒,皇上與大臣們議事,又去了太后宮,晚上還沒用過膳,所以梅兒才去御膳房給皇上弄了些小點。皇上你為國事如此操勞,而梅兒做這些只是盡自己的本份罷了。」

    我喝了一口暖茶,連連點頭,真是滿意的沒話說,而梅兒已是退去為我鋪床設帳了。等鎮飽了肚子,我伸了個懶腰,這時才忽然記起,答應了華美麗要去她那裡睡的。不知道這麼晚了,她還有沒有在等我?

    鋪好了床位的梅兒問道:「皇上,您要就寢了嗎?還有什麼要吩咐梅兒的?」

    我沒有答話,一旁的小誠子倒是猜到我的心事,走上前道:「皇上,奴才記得您今天答應了麗貴妃要去她宮裡的。您看現在要不要奴才再去備轎?」

    「嗨!太晚了,還是算了吧。」我心想著來日方長,於是搖了搖頭,對梅兒說道,「梅兒,你剛才給朕弄的那些江南小點很不錯。明早你幫朕給送一些到麗妃那兒去,順便告訴她,朕有空再去看她。」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都齊聚在金鑾大殿,雖然安化王造反這個消息,也多少帶點爆炸性,不過我昨晚已經和朝中的重臣們商討過了,因此現在殿下百官們也表現的很鎮靜。

    早朝一開始,大臣們先是將起兵造反的安化王大肆批評、辱罵了一翻,接著又奉承了我的當政時的功績,說了一大堆場面話後,才漸漸進入了正題。

    我見他們說了半天,卻沒有一個人再提檄文之色,不過楊一清等內閣大臣臉上,仍隱約能見到一絲不滿之色。這樣不了了之,他們肯定不甘心。

    我懶懶地靠在龍椅上道:「各位愛卿,昨天你們有提到關於安化王所發的檄文一事,朕當時並未表態,不過之後朕也同太后商討過些事了。不知諸位愛卿心裡可有覺得朕在袒護劉瑾呢?」

    我這麼問,殿下眾臣哪敢答話,一個個悶低著頭,就連李東陽和楊清等內閣們均露出一絲後悔之色,可能他們也自認為昨天的事做的太激進了,由於無法猜透我的心思,現在搞不好會弄得偷雞不得,反失一把米,畢竟劉瑾不是那麼好惹的。

    我笑了笑,偏頭望了陪侍在身邊的劉瑾一眼。胖太監也知道是該他粉墨登場的時候了,於是大步走了出來,朗聲說道:「陛下,咱家受先皇之托,奉旨伴駕多年,深感皇恩浩大。如今安化王共然犯上作亂,其罪難容!」劉瑾大義慷慨地說了幾句後,又將語音一沉道,「殿上的文武眾臣們,皆是與咱家一般盡忠朝廷,不過也難保有誰會沒有半點過失。安化王發了一篇檄文,宣揚咱家的罪責,雖然言不盡實,但咱家也略感愧對皇上,為了以召皇上平民之理,老奴願請皇上杖責一百,以示天下!」

    劉瑾這段話,可真是大出了眾臣的意料之外,忿忿開始交頭接耳。其中殿上張允、焦芳都劉瑾一派的親信更是吃驚不已。楊一清和李東陽等人聞言,先是一愣,接著揚起了眉色,他們也知道搬不到劉瑾,但這次能讓他吃點苦頭,也算沒有白費功夫。

    由於此次昨晚就在太后面前說好了的,因此我撐起身來,掃了殿下眾臣一眼,配合著劉瑾主說道:「劉公公如此以身作則,那朕就如你所請。來人啊!將劉瑾庭杖一百以示懲戒!」

    當職的四名廷衛已進走進了殿來,雖然有我的聖旨,但要叫他們打劉瑾,仍然顯得有些心怯,遲遲不敢上來將他拿住。反倒是劉瑾昂然走了下去,主動領罰。

    接下來,整個金鑾殿都陷入到一片沉默當中,只能聽見「啪!」「啪!」「啪!」的板子聲。

    我聽那聲音可是板板到肉,心知劉瑾受這杖責,倒是一點沒有作假,不由有點佩服這胖太監的膽色。明朝的皇帝有此壞習慣,老喜歡當眾打大臣的屁股,因此歷史上也有記載著關於明朝的庭杖之事,其中被打死的也不在少數。要知道一般人是根本受不住如此這麼重的刑的,不被打個半死也會落個殘廢的下場。

    近百名朝臣們眼睜睜的望著劉瑾受刑,見到了呼呼生風的板子,一下子一下狠地落到劉瑾身上,均是臉色惶然。可以說好些人都看得心驚膽顫,不知道自己哪天會有這樣的下場。

    不知是劉瑾武功高深,還是他屁股上的肉太厚,他伏在大殿上,挨了許多下板子後,居然吭都沒吭一聲。不過待打了七八十板後,他的太監錦袍上已經開始見血了,想來是被打得皮開肉綻了。

    「啪!」的一聲,一名廷衛手中的棍子打都打斷了。「八虎」中的焦芳、張允和谷大用等人再也按捺不住了,連忙趁機上前,對著我一齊跪下,哭嚷著請饒道:「皇上,劉公公年事已高,經受不住如此重刑,還請皇上開恩,免了餘下的杖責吧!」

    我沒有答話,只是望向內閣的大員問道:「李大人、楊大人,不知你們幾位愛卿意下如何?」

    楊一清和李東陽等人了不算笨,雖然我當眾打了劉瑾,大快人心,但不能要了他的命,事後也會怕他報復,知道這是我在給他們找台階下,於是也順著打起了圓場,替劉瑾說請道:「陛下,如今叛亂未平,實不宜對內多動刑罰。劉公公能當眾認錯,自領庭杖,皇上也就請格外開恩吧。」

    其它的文武大臣們也跟著求情,說了一番好話,於是我開口道:「既然眾位卿家都為劉公公說請,那麼沒打足的數就免了吧……」

    張允等人聞言大喜,連忙上去要去摻扶劉瑾,誰知道趴在地上,已經挨了七八十下板子而一直沒有吭聲的劉瑾,卻是突然吃力地張口道:「皇上,君無戲言。既然您已經下旨要罰老奴庭杖一百,現在怎麼能沒有打足便作數?請皇上讓老奴將這杖責受完!」

    張允和芳焦等人一陣愕然,對望了一眼,心想該不會是他們老大被打傻了吧?眾臣們也是面面相覷,就連處在敵對方面的李東陽和楊一清等人,見聞劉瑾的言行,也不由露出欽佩之色。

    我當然也是對劉瑾佩服的緊,心想這太監胖果真是個厲害的角色,不僅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難怪一直沒人能鬥得過他。這樣的人才是做大事的料,於是揮了揮手道:「既然劉公公如此堅持,那麼就打餘數打完吧。」

    廷衛們換了一根庭杖,接著用刑,在我的示意下,下手也沒有留情,認認真真地將那一下百庭杖打足了數。

    受完刑罰的劉瑾已是滿頭大汗,臉色蒼白,呼呼地喘著氣。屁股開花的他,趴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焦芳和張允等劉瑾的黨羽雖然沒有受這刑罰,不過見到劉瑾的模樣,均是一臉慘色,懷疑低落。其它的文武大臣們也是各懷心思,低頭不語。

    我藉機說道:「劉瑾當眾受刑,關於檄文一事就此了結了。朕希望殿上諸位能引以為戒,日後能有責改過,無則加冕,同心協力幫助朕治理好天下!」

    眾臣工齊身下跪道:「臣等緊遵陛下聖旨,竭力報效朝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我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整以暇地靠在了龍椅,開口說道:「好了,諸位愛卿,現在接著來說出兵平叛的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