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高達之狙神傳說

正文 d-062 舞台 文 / startgazer

    卡嘉莉聞訊來到軍港的時候,兩艘戰艦看不見的小摩擦號在克制下已經宣告結束。近距離看到大西洋聯邦那艘艨艟巨艦,卡嘉莉是又是感激又不安,只要大西洋聯邦能夠不斷建造這種戰艦和ms部隊,那麼離當年地球聯合叱吒宇宙的日子就不遠了!卡嘉莉從奧布的角度看的很清楚——這種戰艦前部中央彈射軌道下掛的超級主炮,直擊奧布本島的話也就相當於小型的創世紀了······

    可惜的是,現在卡嘉莉還不知道大西洋聯邦的意圖。不用多說話,卡嘉莉那副晦澀表情就已經告訴大家心裡想的如何。當奧布生存的希望重燃,卡嘉莉反而顯得焦急,這次作戰過程中的曲折已經讓她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做政治、大國博弈,她原本以為這些都是政客的把戲,沒想到其實是奧布根本就沒有多少籌碼去參與。

    ······

    先期登艦的大西洋聯邦駐奧布大使向柯爾特轉交了華盛頓的哈爾巴頓寫給他的親筆信,信上寫著:

    致年輕有為的柯爾特·諾曼中校:

    很高興,你和諾克斯上校的作戰計劃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很看好這個計劃,原因有很多,但這次證明了你從不缺乏能力,能夠正確把握時機、甘願冒險。這種態度恰恰是最可貴的,只要有信心和希望,在聯邦的旗幟下相信你最終能代替我們這些老傢伙。

    和菲利曼一樣,你是我見過的年輕軍官中最出色的,希望你能夠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努力!繼續留在布萊德·諾亞將軍號可以對你產生很多幫助,我minzhu之聯邦zhengfu需要你這樣的優秀戰士。

    落款是一大串令人眼熱的頭銜,最後柯爾特看到時間日期,竟然還真是今天的!這個老傢伙!不會準備了兩封信吧。這算是什麼意思······

    「諾曼中校,不——應該是諾曼上校了!請您和諾克斯准將閣下隨我前往我國使館,我國將於今晚舉行與奧布zhengfu的聯合公報,屆時兩位作為我軍代表出席。」

    大使先生客客氣氣的將布萊德·諾亞將軍號的軍人代表們請到接待處,一一問候。

    ce74年4月30ri下午5點15分,布萊德·諾亞將軍號向華盛頓發報:聯邦旗艦和gn溫達姆隊執行了國防部與總統閣下的命令,完成了痛擊侵略奧布的扎夫特軍的任務,奧布大戰已告終結。

    20分鐘後,柯普蘭總統迫不及待地在白宮發表了1小時的電視演說:今天,以聯邦旗艦為首的聯邦軍特遣部隊徹底挫敗了卡奔塔利亞扎夫特軍最後的反抗,迫使其狼狽潰逃,具有歷史意義的奧布之戰,以光榮的聯邦軍完全勝利而告結束······minzhu與ziyou的旗幟再次飄揚······

    如果不是大西洋聯邦軍的出現,那麼這次戰役將使奧布現zhengfu覆滅,在這次戰役中,plant和奧布雙方陸續投入ms近千架,結果都是元氣大傷。

    大西洋聯邦軍輕取扎夫特,扎夫特艦隊尤其重創,22艘艦船被擊沉······這場戰役也給後人留下了無數難以理解的地方,因為大西洋聯邦軍的出現太出乎意料了,柯爾特·諾曼的戰術戰法也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其先期偵察、俯衝炮擊等等豪氣萬丈的戰法更是後人沒有膽量模仿的。

    接下來就是政治家們的舞台了,傍晚之前,聯邦zhengfu外長阿爾斯塔先生便乘專機直達奧布開始新一輪的博弈。

    這種事情,自己是無法插手的,即使知道的很清楚。柯爾特在一旁冷眼看著阿爾斯塔先生的表演,卡嘉莉怎麼可能對付的了這種積年老妖——不被吃掉就很不錯了。奧布必然要做出選擇,虛無縹緲的理念還是奧布的國民。

    話說,阿爾斯塔先生看自己的眼光怎麼怪怪的呢······

    ※※※※※※※※※※分割線※※※※※※※※※※※

    柯爾特和新到達的其他大西洋聯邦代表們終於在戰車、ms的護衛下到達了奧布行政院大門口。聯邦部隊仍然駐紮在港口區域不得妄動。

    卡嘉莉和奧布殘存的極少數首長們早早出門迎接,不過卡嘉莉一想到馬上就要見到柯爾特了,不免心中陣陣沒有理由的迷茫。在ms上,他說過來幫助自己。自己該怎麼面對柯爾特呢?迎接自己的將是一種什麼樣的挑戰呢。

    當頭的大西洋聯邦外長阿爾斯塔先生在聚集的媒體面前擺足了憂國憂民的姿勢後,一邊揮手一邊帶隊走進了行政院。跟著阿爾斯塔先生走上階梯的是,帶著一副平光眼鏡的柯爾特、斯利亞和外長的助手們還有一群精心挑選的身材魁梧的聯邦軍人。他們各自身穿一套黑西裝,西裝裡面的一件白襯衣,一條深黑的領帶掛在脖子上,一副副墨鏡聲增添了他們的煞氣。

    他們表情和阿爾斯塔先生祥和的微笑不同,所有人都不苟言笑,一股殺氣隱隱透出,真不虧是剛剛從戰場上下來的,客串起打手——不!保鏢來真是有模有樣。

    卡嘉莉不敢怠慢,用十二分的精神將大西洋聯邦外長迎入行政院,沒有發現柯爾特的身影。但廣大媒體的眼鏡卻是雪亮的······

    對於大西洋聯邦軍的介入,奧布只有接受,這是只有一個選項的選擇題。

    當日晚上,奧布行政院。

    大西洋聯邦外長阿爾斯塔先生首先代表大西洋聯邦發表公告,「······據我軍調查,知名國際恐怖組織藍色波斯菊頭目吉普利爾從未出現在奧布境內,扎夫特軍僅憑一紙情報便悍然對我國盟友進行大規模武裝干涉,此舉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ziyou······」

    果然,徹底否認吉普利爾出現在奧布,柯爾特早就想到了這一招,不過自己有一點兒不明白的是,zhengfu就那麼自信吉普利爾可以逃走?話說,吉普利爾帶走的那四架高達也不見了蹤影。

    在阿爾斯塔先生的長篇大論之下,儘是回顧著聯邦zhengfu與奧布的傳統友誼,另大廳一旁站立著的聯邦軍人們都汗顏。

    聯邦外長的聲明結束了,卡嘉莉完全沒有料到阿爾斯塔竟然說道這個份上,如果接下來自己的發言否定所謂「傳統友誼」之類的鬼話,想必也會給奧布帶來麻煩。可惡!根本對大西洋聯邦的真實目的一無所知!

    卡嘉莉想到了一個人或許能幫助自己,但卡嘉莉不想去想他的名字,他會幫助自己?已經是不同的陣營。木然間,卡嘉莉對上了大西洋聯邦軍人席位的那個面龐,只可惜柯爾特的平光眼鏡把一切都遮攔了······卡嘉莉也沒有找過柯爾特。這場戰爭令奧布失去多名閣僚,卡嘉莉從戰鬥結束八成時間都為了國事奔波,只怕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

    我已經看清了奧布將要追尋的道路!深呼了一口氣。

    「——今天,透過全世界的媒體,我想向日前要求我國引渡羅德·吉普利爾、同時以武力侵犯我國的plant最高評議會議長吉伯特·迪蘭達爾先生,表達我的看法······」

    沒有再次對「傳統友誼」進行任何重申、也沒有正面回答關於吉普利爾的去向信息,卡嘉莉說的是自己最想說的——為了奧布的國民。

    柯爾特起初擔心卡嘉莉會像以前那樣沉不住氣,但見到她如此沉穩,便也放下心來,專注在她的演說上。向她投去了讚賞的目光,卡嘉莉也在成長嘛!

    電視上,卡嘉莉正襟危坐,語調明晰,態度不卑不亢。給人以真實可信的感覺,與精明練達的大西洋聯邦外長是不同的風格。

    全世界都在觀看著這一場轉播,遠在卡奔塔利亞的阿斯蘭也為卡嘉莉的狀態感到驚訝,同時也為自己的那份心結擔憂。這樣下去,已經很難很難了······

    「迪蘭達爾議長曾經就logos發表過聲明,內容的確極具震撼性。議長宣誓討伐logos,創造沒有戰爭的世界——處在當前的動亂局勢下,我身為從政者,或者基於一個人類的立場,都不得不承認,議長的理想確實令我嚮往。然而,那卻是——」

    就在這時,畫面出現雜訊,卡嘉莉的轉播畫面忽地被另一個畫面取代。在這個新畫面中出現的是另一名少女。

    「我是拉克絲·克萊因。」

    說話的人是米婭·坎貝爾——迪蘭達爾的傀儡。她的影像沒來由地插播在官方頻道中。奧布和大西洋聯邦方面倒是一時沒有防備。

    「日前,發生在奧布的戰事,想必各位都已經知道了。曾經與plant交好的這個國家,為什麼會選擇窩藏吉普列爾,我至今仍然無法理解。」

    米婭以她的清澈嗓音和生動的語調向世人陳述,一如往常。

    阿爾斯塔先生打算緊急同本國聯繫,準備實施全頻干擾。封殺掉這個討厭的歌姬!

    看到外長先生有些皺起的眉頭,柯爾特安然坐在那裡輕笑著,馬上正版應該就到了,看戲就好了!不過聯邦方面還料不到plant的要人與奧布保持著這樣的親密關係。

    下意識的朝外邊望去。

    粉紅色的女孩像遵守約定一般,在最需要她的時刻出現在新聞發佈大廳的側門邊。柯爾特坐在座位上不動,眼神也早已飄忽不定想要捕捉到這個奇觀。

    正巧看到了輕輕揮手示意的那個精緻的女孩子······

    米亞的聲音繼續響徹著。

    「吉普利爾是藍色波斯菊的盟主——是向plant發she核武的人,也是指使毀滅性武器大肆破壞城市、令生靈塗炭、甚至使孩童稱為戰爭工具的人。這樣一個兇手,奧布為什麼要包庇他,甚至不惜一戰?在奧布的保護下,我們再一次錯失逮捕吉普列爾的機會,我們的世界裡充滿許多誘惑。冀望更好的事物、更多的擁有,原本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們有更多的戰士犧牲在奧布和地球聯合的槍口之下!」

    她這麼說,分明是要將奧布塑造成勾結logos、為虎作倀的國家。順便把大西洋聯邦拉下水,如果可能的話!避過粉紅女孩的眼神,不過柯爾特回過神來想想——大西洋聯邦混淆視聽,掩蓋吉普利爾的蹤跡,大家都是彼此彼此,各憑本事罷了。

    米婭說到這裡,眼神變得凌厲起來。

    「但是!logos另當別論。那是不可容許的存在,是該鄙棄的邪惡。我們應該將它——」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a&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

    搜索:「57」或直接訪問「57xs.」,無需註冊即可下載txt小說,,頁面清爽,為書友創造友好的閱讀環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