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八章 江橋後記 文 / 秋一秋

    以後三個月,海倫成了抗日中心。此時,海倫郵電局成為全國最繁忙的縣局,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往來電報、電話、信件、匯款,成倍的增長。各地來海倫的旅客絡繹不絕,海倫火車站接送旅客猛增尤其是來海倫慰問抗戰將士的代表團、要求參戰的學生成群結隊。昔日冷冷清清的小城,變得熙熙攘攘,充滿了抗日氣氛。

    上海、廣州、長沙、武漢等各地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組成援馬團、義勇軍北上,先往齊齊哈爾,後到海倫,支援馬占山抗戰。由於抗戰政府剛剛成立,毫無思想和物質準備,每天接待數以百計的愛國學生,沒有幾天抗戰政府就難以招架,槍支彈藥不足,食宿也成問題。

    馬占山不得不於,發電報勸阻關內學生北上:衝鋒陷陣,責在軍人。諸青年要當致學砥行,期諸大成,然後張我國威,復仇雪恥電文感人肺腑,但仍沒能止住援馬抗戰的愛國學生,還是從四面八方雲集海倫,參加抗日行列。全國各地和國外的華僑也都捐款捐物,遊行示威,支持馬占山。

    在海倫,馬占山部與日軍激戰六日,日軍傷亡很大,死1700多人,傷1400多人,馬占山部傷亡也很大。

    關東軍高級參謀板恆征四郎不顧馬占山的反對,率領顧問駒井和日本駐哈爾濱領事彬山、特務宮崎及日、英、法、德、中等國記者,在漢奸趙仲仁的陪同下,強進海倫,欲與馬占山會談。

    馬占山派謝珂與之周旋。2月9日,馬占山在海倫召開營以上軍官會議根據當時的情況,多數人同意接受江省自治條件。馬占山參加四巨頭會議後,於18日回到海倫,21日召集營以上軍官訓話:「我絕不投降賣國求榮。我回省後,你們好好練兵,補充武器彈藥,團結一致,聽我的命令!」

    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早在1月中旬,馬占山就將家屬從海倫經黑河、蘇聯,撤到天津。3月中旬又將因前次沒走的女兒女婿經哈爾濱、大連撤到天津。3月中旬,馬占山得知國聯調查團將來東北調查,他極為振奮,認為時機已到,決定率部離省,再度抗日。

    4月12日、17日,兩次致電北平國聯調查團,揭露日寇侵略東北罪行,製造滿洲國的內幕。5月初,他又派人去哈邀請國聯調查團到海倫會晤。同時組織部隊,準備再戰。

    馬占山命令吳松林為總指揮,坐鎮海倫。海倫電燈廠造手榴彈,改裝廢迫擊炮彈。呼海鐵路員工暗中相助,海倫車站站長陳大凡尤為出力。4月中旬,馬占山命吳、鄧,為迎接國聯調查團速攻哈爾濱。4月底戰鬥打響。5月初,馬占山召開全體抗日將領大會,決定聯合黑吉兩28日馬占山到達海倫,日寇尾追堵截,調集大批日軍撲向海倫。六架飛機轟炸海倫城,炸毀民房295間,炸死市民14人,炸傷市民18人,數百人無家可歸,紳士、商家紛紛外逃,貧苦百姓東躲西.藏。為使海倫老百姓不再受損失,31日馬占山率部撤出海倫城,老百姓含淚送別。6月3日,日寇佔領海倫,每晚八點淨街,如逾鐘點,則殺不容。如有人告密某人是馬占山偵探,即被捕槍殺活埋。當日寇發現杜氏墓地後,即掘墳焚燒屍,扒房砍樹,百姓們對日寇的暴行無比憤恨。

    6月1日,馬占山在海倫城西三門解家屯(今永和鄉經建村)會見國聯調查團密派的美國記者海米斯等,控訴日寇的侵略罪行,揭露日本製造偽滿洲國的內幕,介紹抗日經過。調查團炮製了一份所謂的「國聯調查團報告」,沒解決任何問題。

    在三門解家屯,馬占山召開軍事會議,鄧文、吳松林等將領參會,聽取了鄧文的關於松浦之戰的匯報,商討對策,決定採取游擊戰,不死守、不攻堅,步步為營,以靈活爭取主動……並任命鄧文為第一軍軍長,吳松林為第二軍軍長,佈置了近期和會攻哈爾濱的作戰計劃。

    6月8日,鄧文軍長奉命率部夜襲海北鎮日軍。當晚,鄧文令官兵各持一束谷草,填平城壕,潛入城內,猛撲日軍,斃敵甚多,殘敵退至天興泉燒鍋,憑著牆垣堅固死守不退。次日晨,敵機六架助戰,由海倫增援千餘人,鄧部退回通北縣石泉鎮。此戰斃敵少佐有良本音次郎,士兵百餘人。日援軍進鎮後窮凶極惡,大肆屠殺無辜百姓108人。

    6月12日,馬占山率部在海倫與綏稜交界雙岔河大榆樹宿營,駐守在海倫城內的日軍平賀旅團接到這一情報以後,全軍開來圍攻。馬占山組織反攻,機槍往四面掃射,敵人亂了陣腳,步兵、騎兵、炮兵混雜一起,自相慘踏。這一仗從後半夜打到凌晨,火光沖天,樹木皆焚,一片焦土,擊斃日寇三百多人,馬占山率部突圍。

    6月22日,海倫日寇七八百人,向石泉鎮進攻,鄧文將部隊埋伏在通肯河岸的柳條通裡,待敵接近,突然出擊,斃敵200多人,殘敵狼狽逃回海倫。

    7月1日,鄧文率精通武術的80多名士兵持大刀****,夜襲海倫城內的廣信公司,趁日軍熟睡,馬占山部隊一個月內在海北鎮、雙岔河、通肯河、廣信公司四戰四捷。擊斃日軍700多人,給海倫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7月29日,馬占山率部轉移時,在海倫山裡羅圈店地區陷入日軍重圍,激戰三天,雖然突圍出來,但損失慘重,馬占山率殘部40餘人,在原始森林裡北行至龍門。

    1932年,馬占山詐降,出任偽黑龍江省長兼任偽滿州國.軍政部總長之職後,秘密用12輛汽車、6輛轎車、將2400萬元款項、300匹戰馬及其它軍需物資運出城外,再次舉起了抗日的旗幟。

    馬占山在拜泉約集李杜、丁超等各路軍的代表開會,改黑河警備司令部為省府行署。三路人馬共7000人,公推馬佔山為黑龍江省救國.軍總司令,會上做出三路出擊日軍的戰鬥部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馬占山率部給日偽軍以重創,大滅日軍侵略氣焰。後因戰事失利,退到蘇聯。

    從蘇聯回國後,在登上牯嶺山城之前,馬占山先來到廬山西麓的株嶺,拜謁岳飛母親和夫人的陵墓。望著歷經800年風雨而安然無損的岳母岳夫人墓,馬占山心情很不平靜。岳飛投軍之時,岳母手拿銀針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並指著高懸天際的北斗星,要兒子永遠朝著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走,竭盡全力收復國土。可是岳飛卻沒能實現母親的心願。不是他無能,不是他怕死,而是一腔熱血,無處可灑,精忠報國,難以為報啊!他多麼希望能直搗黃龍,「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卻沒想到,打得強敵喪魂落魄,自己卻屈死於風波亭中!怎不令後人扼腕歎息,憤恨填膺。

    馬占山曾經在西湖岳飛墓前灑過英雄淚,面對著岳母墓,他又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相繼侵佔遼寧、吉林,又向黑龍江省進攻。馬占山率部抵抗,震動了中外。馬占山成為舉國敬仰的抗日英雄,市場上還出現了「李馬占山」牌香煙。沒想到,蔣介石對馬占山的抗日行動非常惱恨,將其調職,給了一個國民黨軍委會委員的虛職,讓他賦閒天津。

    眼睜睜地看著東三省父老鄉親慘遭日軍蹂躪,眼睜睜地看著敵寇磨刀霍霍,大有吞併整個華夏之心,身為高級將領,卻不能馳騁疆場,只在碌碌無為中虛度時光,怎不令人痛徹心脾,悲憤難捺!他一再向蔣介石請求率兵抗日,卻一再遭到訓斥,但他仍不肯罷休。他這次來廬山,還是要當面向蔣介石陳詞,希望能夠舉國抗戰,早日收復國土。雖然他知還我河山-馬占山手跡

    百戰賦歸來,言游匡山麓。

    愛此嶔崎石,狀如於菟伏。

    摩挲舒長嘯,狂飆振林木。

    國難今方殷,國仇猶未復。

    禹跡遍荊榛,恐汝眠難熟。

    何當奮爪牙,萬里飛食肉。

    這首詩慷慨激昂,頗有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的遺風,借「狂飆」抒發自己心中的激.情,又把林中的「嶔崎石」想像為欲奮「爪牙」的「於菟」(小老虎),欲飛越萬里關山,去吞食日寇之肉,藉以表達華夏軍人和四萬萬同胞欲與日寇血戰到底的誓願。

    馬占山的這首詩刻在松樹路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如昨。後人讀著它,還能觸摸到將軍那顆滾燙的心,那腔沸騰的血。

    有詩贊曰:

    東北有名士,名叫馬占山。

    忠勇赴國難,情義比金堅。

    抗日十餘載,殲敵幾萬千。

    願借凌雲力,誓保國平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