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分析未來 文 / 秋一秋

    李衛東畢竟是個穿越者,真真切切的可以說得上是,上知歷史,下曉得未來,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戰略家,都不會有李衛東看得遠,現在與鬼子之間,打了兩場戰鬥,李衛東已經撈足了他想要的人氣與地位,那麼,接下來,李衛東心中所想的,就不光光是與鬼子血戰的事情了,他要以一個穿越者的身份,把華夏這個國度,通過未來要發生的二戰,從新帶入世界之巔。

    張少帥道:「老弟的意思是,我們徹底放棄東北,難道我們和小鬼子之間的戰爭,就沒有勝算嗎?」

    李衛東道:「局部戰爭,我們可以打贏,但是全面戰爭,我們肯定會輸。」

    趙四小姐問道:「為什麼?小日本的國土,才多大點啊?」

    李衛東道:「華夏自清末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給日本後,國勢大衰。民.國建立之後又是軍閥混戰,發展緩慢。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弱國。而日本自從在甲午戰爭中大勝華夏,得到了清廷巨額賠款以後,國勢大增。現如今,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國。華日兩國國力根本就不是在一個數量級上。」

    趙四不服氣道:「雖說,我們在國力上不如日本,但是,我們的人多啊,五個打一個,難道還打不過嗎?」

    李衛東道:「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軍事工業,我國大口徑火炮,坦克,汽車尚不能生產,飛機和艦艇雖已生產出少量產品,但主要部件仍需進口。無批量生產能力,按戰時標準,實際上等於不能生產。僅能生產步兵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

    而日本方面,工業門類齊全,大口徑火炮,坦克,汽車,飛機,艦艇均可生產研發,步兵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等的年生產能力,完全滿足進行大規模戰爭的需要。華日雙方差距太大。

    在說兵力,我國陸軍有步兵182個師又6個旅,騎兵9個師又6個旅,炮兵4個旅又二十個獨立團極其他少量特種部隊,而且隸屬於各個派系。陸軍總兵力約200萬人。兵役制度不完善,軍需補給與人員補充能力薄弱。

    而日本,陸軍有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5個野戰重跑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及守備部隊。總兵力約38萬人。但由於完善的兵役制度,尚有後備兵員總計448萬餘人。加上海軍,日本戰時陸海軍共可動員1000萬人。差距很大。

    海軍華夏海軍自甲午戰爭遭日本海軍殲滅性打擊以後就一直未能恢復元氣。全華夏所有的的艦隊加起來只有大小艦艇120餘艘,總排水量約11萬噸。但實際作戰的艦艇僅60餘艘,排水量約6萬噸,且多為超日本海軍自甲午戰爭中大敗清之北洋艦隊之後,一躍沖天而起。日本海軍軍艦種類齊全,全部可以自主設計製造,年造船業能力47萬噸。日海軍共擁有大小艦艇285艘,總排水量約115.3萬噸,其中戰列艦9艘(27.2萬噸),航空母艦4艘(6.9萬噸),巡洋艦33艘(21.5萬噸),實力僅次於英美海軍,居世界第三位!

    空軍,華夏空軍尚處於初建階段,共擁有各種飛機幾百架,其中作戰飛機不到一五十百架架。大部分飛機分別購自美,意,德,英,法等國,機種複雜,維修不便。能參加起飛戰鬥的飛機僅有一百架,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二百多人。基本無飛機製造能力。

    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航空兵分屬陸海兩軍。日航空兵機種齊全,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完善,年產量達1580架。零式戰鬥機領先於世界。日航空兵(陸海兩軍)總共有作戰飛機1600架,此外還有運輸機,訓練機及研究機數百架。」

    張少帥一聽,歎息道:「你這麼說,那麼一旦全面打起來,我們國家不就真的亡了嗎?」

    李衛東決定,把自己知道的,提前給張少帥打些預防針,到時候,也方便他支持自己。

    李衛東喝了一碗酒,繼續說道:「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也就是國家的利益,列強們現在雖然相安無事,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會和平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重新分配殖民地的戰爭,但是,卻分賬不均。一戰後,世界形成了一種格局,德國作為戰敗國被啋在腳下。

    從此一切要看英美的臉色行事。東方的日本,一直有野心,但在英美的打壓之下一直不得志。雖然佔領了華夏東北,但被國聯認定為侵略後,退出國聯。這兩個國家成為了被世界邊緣化的國家。

    與日本的野心勃勃相比,德國國內則一直被失敗的悲觀情結所籠罩。工商業被打擊得挺厲害,失去了絕大多數海外市場,大量的戰爭賠款使企業家們失去了資金來源。德國的國民整天生活在悲觀之中,好像要永無出頭之日了。

    此時東方的蘇聯日漸強大,蘇聯由一個最弱的資本主義國家,很快地成長為擁有完整工業體系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工業強國。這使得一直將蘇聯視為眼中釘的西方國家深感不安。

    於是美英等國率先放棄了德國的戰爭賠款,同時還給他提供大量資金讓其復生。只有法國很自大,一分不免,少一個子兒也不行結果,一方面使得德法之間的仇恨加深,另一方面,大量德國賠款進入法國的金融和工商業,使法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嚴重貶值等金融問題。這使得法國迅速進入了衰退期,政府更迭更加頻繁。

    雖然在英美的幫助下,德國的工商業有所恢復,但人民的失落情結仍在膨脹。

    這為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結提供了市場,只要德國出現一位鐵腕的人物,那麼,這輛德國的戰車,就會被從新武裝起來。

    隨著日德的崛起,它們對英,法,美主宰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就會發生不滿。

    《凡爾賽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協約國)對戰敗國(同盟國)的和約,其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早在巴黎和會之前,法國、英國和美國已經表明了對和會的不同目的。法國因深受戰爭傷害及對歷史上德國數次對法國的侵略主張嚴懲並盡可能的削弱德國,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大量的賠款,七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人口全部失去了。

    這樣,德國的社會矛盾就非常尖銳,非常大。;英國出於傳統的政策考慮希望能保持一個相對強大並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以保持歐陸均勢;美國則希望盡快建立一個能保證長久和平的體系並從該體系中獲益,同時主張德國進行戰爭賠償。

    三個主要的協約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著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過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會持續很多年,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日勢必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並逐漸形成美、英、法和德、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因為經濟危機爆發使得各個列強拚命瓜分殖民地,輸出商品,而德國受《凡爾賽條約》限制,不能發展軍備,又沒有殖民地,國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日本也是如此。

    那麼,為了解決這些矛盾,日本和德國,將會從新發動,瓜分世界的戰爭。」

    張少帥驚訝的問道:「衛東的意思是,將來還會發生世界大戰?」

    李衛東道:「是的,我預計,小鬼趙四小姐問道:「小鬼子消化東北,需要幾年?」

    李衛東道:「六年時間。」

    趙四小姐道:「那麼兄弟的意思是?」

    張少帥道:「我懂了,世界大戰再次爆發的時候,就好比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代,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會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我們和小鬼子之間的戰爭,也成為了全世界人民的戰爭,那時候,世界將從新成為兩個陣營,我們加入一方,就會得到支持,那麼我們就有了戰勝小鬼子的希望!」

    李衛東抽出一根煙點燃,心道:這張少帥並不是沒有戰略眼光,只是想不通關節所在,若是有高人指點,也是一方統帥的材料。

    李衛東抽了一口煙道:「少帥說的沒錯,但是,我們要利用這六年的時間,盡量縮短我們和日本國力上的差距,到時候,不但要戰勝日本,而且,我們要通過未來要發生的這場戰爭,使得華夏,從新崛起!」

    ps:求鮮花啊,大大們,你們的力量太偉大了,都105朵了,在有25朵,就能拿到軍事第一的獎金了,謝謝大大們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