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五章 滿洲國 文 / 秋一秋

    冠華居言情永久網址,請牢記!

    於琛澄的偽軍大敗,關東軍就不得不直接上陣了。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本莊繁隨以1名日本人、3名朝鮮人和關東軍飛行軍官在混戰中被殺為借口,向日本國內請求派遣兩個大隊保護僑民,立即獲得了日陸軍參謀本部的批准。

    本莊繁以「護僑」借口直接出兵進攻哈爾濱。調關東軍第3旅團長谷部照率第4聯隊、炮兵大隊及坦克2輛,從長春乘火車赴哈爾濱作戰。再調第2師團由錦州經長春運至哈爾濱。

    調與馬占山部對峙的混成第4旅團一部,從齊齊哈爾至哈爾濱西北方向的安達和肇東,從哈爾濱北面策應第2師團作戰;關東軍飛行隊第1、第3、第8、第9中隊掩護第2師團集結、開進和進攻。

    守軍獨立第22旅旅長趙毅率6個營突襲哈市西南雙城區東十里鋪,一舉擊潰於琛澄手下偽軍劉寶麟旅,俘其700餘人,繳槍600餘支,隨即返回雙城隱蔽待敵,準備殲擊北上日軍。

    同日20時許,日軍第3旅團谷部支隊乘2列軍車先後開進雙城火車站,擬在雙城宿營,翌日再向哈爾濱進攻。日軍先頭部隊2列軍車到站後,架好槍正準備吃飯時,趙毅部突然從三面發起攻擊,以猛烈的火力將日軍壓迫於站台上下,繼而以手榴彈和刺刀與日軍短兵相接。

    日軍措手不及,死傷甚重。關東軍援軍田島旅團和20架飛機趕來增援,趙部殺得興起撤離緩慢,撤退官兵經過開闊地帶時,儘管是夜幕還是遭到敵飛機、大炮、坦克的猛烈打擊,損失慘重,餘部退回雙城。

    次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和坦克支援下,向雙城發動進攻。趙旅奮力守城,孤軍難敵日軍攻勢,團長以下傷亡600餘人,不得不放棄雙城,退往哈爾濱,雙城失守,哈爾濱南面門戶洞開。

    面對即將殺到的日軍,各支抵抗部隊意識到,守軍急需成立統一的指揮機構方能禦敵。於是丁超、王之佑、李杜、邢占清、馮占海和剛剛退入哈市的趙毅聯合一起,共同成立了「吉林省自衛軍」,推李杜為總司令,馮占海為副總司令兼右路總指揮,丁超為護路總司令,王之佑為前敵總指揮,趙毅為左路總指揮,李杜(兼)、邢占清為中路總指揮。

    並決定以丁超28旅防守三棵樹,以邢占清26旅防守南崗,以王之佑警務部隊防守哈市西南顧鄉屯一帶,自己親自率所部與趙毅22旅一部守上號。以馮占海率第1旅等部繞道襲擊吉林和長春,以牽制日軍進攻。

    日軍發起總攻,守軍全部投入戰鬥。下午,日軍在中東鐵路支線長春到哈爾濱接近哈市市區鐵路兩側的顧鄉屯以南、永發屯、楊馬架一線展開進攻,第3旅團在鐵路以東,第15旅團在鐵路猛烈炮火之後,日軍發起攻擊。守軍利用工事和村莊房屋頑強抵抗,炮兵集中火力對進攻的敵軍轟擊,日軍傷亡慘重。

    楊馬架至永發屯地段被日軍佔領。日軍左翼縱隊猛攻顧鄉屯,守軍第該旅官兵以巷戰死守,不料顧鄉屯守軍團長白文俊投敵,旅長王瑞華臨戰逃脫,部隊失去指揮,西、南防線也相繼失守,只得放棄陣地退入市區。

    日軍右翼縱隊猛攻自衛軍26旅防區,旅長邢占清率部拚死抗擊,終因裝備懸殊,被迫放棄南崗陣地,退到十六道街江壩上,隊伍潰散。丁超則擅離職守,躲避到張景惠的公署裡,他所守衛的東北方向也被日軍突破,但守軍仍以巷戰支撐。在此緊急時刻總司令李杜親臨前線,組織部隊在市區邊緣構成第三防線,戰至天黑,暫時阻止了日軍的進攻。

    守軍嘗試反擊,首先以炮兵實施火力打擊,對鐵路以東的日軍第3旅團陣地集中射擊,爾後步兵開始出擊。第一線日軍陷於苦戰困境。第2師團長多門二郎急令炮兵對反擊的自衛軍實施攔阻射擊,並將坦克隊和預備隊投入反擊。飛行隊的4個中隊從雙城臨時前進機場起飛,輪番轟炸、掃射,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由於守軍無空中支援,無法抵抗日機逞兇,日軍進入哈爾濱市,哈爾濱淪陷。

    哈爾濱淪陷之後,日本關東便加速了「滿洲國」建國的步伐。經日本關東軍一手策劃的分裂華夏的罪惡陰謀得逞,滿洲國宣佈成立,首都設在新京(即長春)。

    前清廢帝溥儀從旅順出發,到達長春,正式宣佈就任滿洲國執政,年號為「大同」。同時該國各府、院、部的負責官員也被任命,滿洲國宣佈正式建國。

    溥儀,清朝第十二位君主,入關後的第十任皇帝,也是華夏的末代皇帝。溥儀是醇親王載灃長子,因光緒皇帝無子,在光緒死後繼位。

    1908年12月2日登基,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因此也被稱為宣統皇帝。1912年2月12日因辛亥gm成功,被袁世凱等*宮退位,當時還不到7歲。

    作為遜位帝王,在華夏歷史上絕大多數難以長命,極少數能得以善終。往往在遜位後不久即被新帝王用各種手段除掉。溥儀作為華夏封建社會的末代皇帝比較特殊,取代他的不僅僅是皇帝的位置,而且還有國體。

    溥儀躲到天津日租界之後一心想著復辟大清,身邊也有不少前清的遺老遺少做著復辟夢。1928年東北易幟令溥儀和他的僕從們復辟夢幾乎破碎,更有不少過去鼓吹復辟的「臣子」們不見了蹤影,連他自己也不太相信還會有復辟那麼一天。身邊的僕從最堅定的要數鄭孝胥和羅振玉等為數1931年11月2日,受關東軍指派的土肥原賢二來拜見溥儀。在與土肥原接觸過的華夏高官們的印象中,他是謙和有禮並說話算話的人。土肥原巧舌如簧一番忽悠,讓溥儀相信關東軍對東北沒有領土野心,對東北的軍事行動只是針對張少帥。關東軍誠懇希望溥儀回東北出任國家元首且一切可以自主。在溥儀最關心的國家體制方面,土肥原肯定的告訴溥儀可以建立帝制國家。土肥原當時任奉天特務機關長,他的身份和態度,讓溥儀下定決心返回東北稱帝。

    11月8日,也就是土肥原一手導演的「天津事變」發生的當日,有人送來的水果籃裡面被查出放了兩枚炸彈,日本軍人告知溥儀炸彈是張少帥的兵工廠所制,並要求他不要再見任何外人。之後溥儀不斷受到各種恫嚇,鬧得寢食難安,一心想趕快離開天津返回東北。

    11月10日,按照日本駐屯軍的安排,溥儀秘密逃離他的寓所。說來溥儀逃離有點狼狽,堂堂前清皇帝藏進一輛雙座敞篷車的後箱裡,由一個「二把刀」司機一路磕磕碰碰逃到日本敷島料理店,又換乘日本軍車逃到英租界,再由鄭孝胥父子陪同乘坐由日本軍人保護的小汽艇順著白河僥倖偷渡到了大沽口,又改乘日本商船「淡路丸」號於13日早上抵達遼寧營口「滿鐵「碼頭。

    由於日本zf和軍部大本營顧慮國際關係,還沒有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吸的計劃,與國聯的交涉也正在進行當中,因此反對關東軍直接參與建立滿洲政.權的行動。鑒於當時關東軍還沒有全面佔領東北,所以本莊繁司令也不主張此時接溥儀回到東北。所以板垣征四郎派人將溥儀等人先接到遼寧省鞍山市的湯崗子溫泉住了一個星期,後又秘密轉到旅順。在旅順,溥儀一等就是三個月。

    溥儀聽到「東北行政委員會」通過決議,要在東北建立「共和國」,接著又發表了一個「獨立宣言」,這些消息把溥儀氣得快要瘋了。

    板垣征四郎去拜見溥儀,告知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原本以為能夠重登帝位的溥儀憤然拒絕就任執政之職,雙方爭執近3個小時,最後板垣清白著臉離去。

    第二天早上,板垣把鄭孝胥、羅振玉等都叫到大和旅館,讓他們向溥儀轉達:「軍部的要求再不能有所更改。如果不接受,只能被看做是敵對態度,只有用對待敵人的手段做答覆。這是軍部最後的話!」溥儀知道日本人的手段有黑又狠,無奈之下同意有條件接受執政職銜。條件是暫以一年為期,如逾期仍不實行帝制,到時即行放棄。此條件很快獲得了板垣征四郎的應允。

    在關東軍第四課的導演下,沈隨後,張燕卿、謝介石等九人到達旅順「懇請」溥儀就任新職,鄭孝胥則代表溥儀裝模作樣「婉辭」。

    次日,「代表」人數增到29名,再次表演「懇請」。溥儀假惺惺地表示「勉竭愚昧,暫任執政一年」。溥儀等一行人前往長春。

    溥儀就任「執政」典禮在長春道尹衙門舉行,多達15項的會議議程在25分鐘之內便草草收場。鄭孝胥代讀的「執政宣言」不足百字,滿洲國年號為「大同」,慶賀活動只在小範圍意思了一下而已。

    從滿洲國建立的過程可以看出,儘管「建國」在即,「國家元首」溥儀連國體是什麼還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國家建立過程的具體細節了。正如國聯調查團在報告書中表明的那樣:新國家的成立,若沒有日本軍隊的存在和日本官憲的活動,則是不可能的。

    縱觀華夏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多次入侵華夏,並多次向華夏勒索國土,但是像日本這樣貪得無厭不斷覬覦華夏國土的只有日本。日本對華夏國土不僅蠶食、分裂甚至公然掠奪。

    ps:大大們,鮮花就差17朵了!!!

    冠華居言情為你提供精彩言情小說免費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