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聯 文 / 秋一秋

    冠華居言情永久網址,請牢記!

    「滿洲國」建立後,日軍便將下一步的作戰重點轉向黑龍江省內的三條主線:1、西線:沿哈爾濱向北鐵路沿線的綏化市、海倫縣、北安市、克山縣、依安縣、富裕縣到齊齊哈爾這一三角地帶;2、中線:沿松花江的東北流向依次推進,包括:木蘭縣、賓縣、方正縣、依蘭縣和佳木斯等;3、東線:沿中東鐵路向阿城縣、珠河縣、海林縣和牡丹江地區等。請記住本站的網址:冠華居。

    為完成上述對抗日武裝的圍剿,關東軍已向陸軍本部再次增兵,其兵力調入計劃是:1、1932年4月增調3支部隊,廣瀨師團長第10師團、駐朝鮮日軍第19師團派出的間島派遣隊(約一個團的兵力配置)和西義一師團長第8師團;5月從上海抽調松木師團長第14師團;6月增調騎兵第1旅團和3個航空大隊。作戰計劃順序是3月份先進攻東線,5月份進攻中線和西線。

    日軍的進攻計劃還未等完全實施,在日本國內發生了極具轟動力和影響力的大事。

    5月15日,日本帝國海軍軍官,日本陸軍候補生中的右翼分子山岸宏(海軍中尉)、三上卓(海軍中尉)等與民間右翼分子在傍晚時分闖入首相官邸,交涉沒幾句話便開槍,將剛剛在2月份接替若槻禮次郎出任首相的犬養毅槍殺。

    犬養毅原本跟軍方關係不錯,但是他積極推動縮減軍備,且與華夏關係向來友好,加上反對成立滿州國,與軍方立場及財團利益相違背,因此丟了性命。

    此一事件參與者雖然只有二十多人,最高級別軍官也只是中尉級的下級軍官,僅攻擊了警視廳、內大臣牧野伸顯邸宅、三菱銀行、政友會總部以及東京周圍變電所,而且在當日即向警察總部自首,但是卻造成了日本內閣更迭和政治走向的變更。

    「五一五事件」之後的5月26日,海軍大將齋籐實出任首相,實現了日本所謂的「舉國一致」的內閣,日本戰前的政d內閣時代從此結束,日本進一步加快了全面向軍國主義發展的步伐,也使得中日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於此同時,將光頭終於盼來了國聯的調查團,來調查東北事件。

    對於國聯調查團,華夏zf、軍隊和國民給予了無限的信任和希望,儘管此時日軍已基本控制了華夏東北,炮製了偽滿洲國。

    但是華夏各地學生、市民紛紛走訪、投書、致電調查團,要求其主持正義。東北由國民zf任命的黑、吉、遼省zf秘書長也聯名致函調查團,揭露日本侵略東北領土的事實。調查團在東北會晤了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偽滿洲國執政溥儀及其他官員,查看了「九一八」事變現場,參觀了北大營。

    調查團在完成了但是日本與偽滿對調查團與馬占山的會晤百般刁難,甚至以不保證調查團的人身安全相威脅。於是調查團決定繞道蘇聯遠東的赤塔到與黑河僅有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馬占山會晤。

    日方獲悉調查團的動向後,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立即向蘇聯駐哈爾濱領事發出警告:不得為調查團提供任何方便。蘇聯正處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大規模建設期間,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周邊環境,不想因此事招惹是非,因此拒絕給調查團成員發放通行證,導致了上述計劃落空。為能瞭解真相,李頓仍不放棄。

    李頓派美國記者海米斯、瑞士記者林特冒著生命危險,穿過火線前往海倫採訪到了馬占山,於是真相不言自明。李頓調查團在東北活動了一個半月。調查團完成調查報告書,各委員簽字。

    李頓的名字聽起來像華夏人,其實他並不具有華裔血統,他生於印度。他的父親李頓第一伯爵是當時英國派駐印度的總督。李頓在學童時代即繼承了父親的爵位,1922~1927年間任英國駐孟加拉總督。國聯組建調查團時被英國zf舉薦擔任團長。所以國聯調查團被稱作李頓調查團,由於先期拜訪過倫敦和華盛頓,自然已十分瞭解了英、美兩國對「九一八事變」處理方式的真實想法。

    此時的美國正面臨高達1500萬的失業人口及數百萬人面臨飢餓和絕望的嚴重問題。美國領導人及其國民即使在美國高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對東亞的事情也很少感興趣。而今在經濟大危機的蕭條期,當然任何國際事務都難以被重視。

    這期間日本zf參與簽訂了《五國海軍裁軍條約》、《四國條約》和《九國公約》,並參加了倫敦裁軍會議,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幣原特別強調維護日英美之間的關係,在對華政策上,他反對使用武力,主張以經濟滲透的方式,鞏固和擴大日本在華權益及影響。由於他的外交努力,日本成為國際新秩序的成員國之一,由此使西方國家相信若槻首相和幣原外相有能力控制軍隊。

    英國是國聯的主要當家人,所以英國zf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國聯最終的決議。國聯決議就是在英國駐國聯全權代表薛西爾的倡議下通過的。

    英國遠在歐洲大陸,因此不僅普通的英國人不認為日本對他們是一種威脅,就連後來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當時也認為「日本在地球的另一端,它對我們的安全不會產生絲毫的威脅,它沒有同我們衝突的理由。同日本的戰爭是不可能的,任英國早已不是過去那個說一不二的日不落大帝國,甚至於1931年的英國由於在遠東缺乏與日本抗衡的軍事實力,只能求助於外交手段和輿論工具,謹慎地執行著一條以防日、限日和避免與日發生軍事衝突為的外交政策。具體作法就是盡可能的裝聾作啞和視而不見,實在不得不出面時就利用受它*縱的國聯,敷衍國際社會。

    猶如一個行將過氣的江湖大佬面對著咄咄*人的江湖中的後起之秀,既要保全大佬的面子,又不敢惹惱新惡霸一樣,顯得格外小心翼翼,又猶豫不決。因此,當日本提出要求國聯派一調查團到東北「調查」的建議之際,英國當即*縱國聯,在國聯行政院會議上通過了派調查團到華夏東北進行「調查」的決議。

    日本的本意旨在用拖延時間的方式,以造成侵佔東北的既成事實。而英國也順水推舟,借此掩飾外交上的失敗和被動。英國估計調查團的調查工作需要6-9個月的時間。屆時木已成舟,風波自然會平息,這便是李頓調查團產生和慢慢吞吞作為的真正原因。

    但是英國開始意識到日本已成為威脅英國在華利益的強大勢力,並危及著英國在遠東的既得利益和維繫亞太地區和平的華盛頓體系,日本的冒險政策遠遠超出了他們之前做出的日本將僅在滿蒙地區擴張的猜想,日本人的野心真是大得很啊!從那時起英國對待這一地區的事態發展採取了更加謹慎,也更加認真的態度。

    此後,平衡原則成為英國遠東政策的基本策略,盡可能地做到兩國誰也不得罪。比如:首先在對待滿洲國問題上,英國以《九國公約》中維護華夏領土完整的條款為由,要求取消偽滿洲國;其次又建議在確認華夏對東北的主權的前提下,允許東北自治和承認日本在東北的特殊地位。但是日本人此時膨脹到了瘋狂的程度,他們根本不去考慮英國人的平衡外交,日本在外交上率先「承認」了偽滿洲國,讓英國著實大跌了眼鏡,徹底打破了英國人的東亞平衡夢想。

    國民zf和華夏民眾對國聯報告的失望之聲尚未平息,日本人倒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日本駐國聯首席代表松岡洋右聲言國聯處事不公,以致多次在國聯會上揚言要退出國聯。英國則多次向日本提出妥協條件,但是日本人根本不予讓步。事情吵吵嚷嚷到了1933年1月15日,美國當選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首先宣佈不承認偽滿洲國。面對現實,英國zf無可奈何地認為:「與其為了使日本留下而使國聯的尊嚴和原則受到損傷,倒不如國聯大會以42票贊成,日本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東北的主權屬於華夏,維護華夏的領土完整;國聯成員國不得對偽滿洲國予以承認;要求日軍撤至滿鐵屬地等等。最後,松岡洋右板著面孔在國聯會議上發表了簡短的聲明,他說:「日本zf不得不認為日本就中日之糾紛而與國聯合作之努力已達終點。」日本代表旋即退場。日本zf「相信已無同聯盟繼續合作的餘地,」宣佈退出國聯。英國等國就遠東危機所作的調停斡旋工作以失敗而告結束。

    日本zf在幣原時代建立起來的「和諧」國際環境也就此終結,日本開始走上更加孤立和更加極端的外交路線。日本以失去長遠的外交和政治地位,換取了獨佔東北全境的眼前利益。日本人一時的強權和無賴行為使凡爾賽-華盛頓體繫在亞太地區締造的和平局面走向崩潰。

    經此失敗,國聯威望日下,其在國際事務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逐漸名存實亡。

    冠華居言情為你提供精彩言情小說免費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