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九章 造艦計劃 文 / 秋一秋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第一次見到蔣夫人,立即被蔣夫人身上的氣質所折服,她想不到,遠在東方遙遠的國度,會有這樣一位出色的第一夫人。*/.*

    同是第一夫人,在氣場上,蔣夫人此時,完全的把埃莉諾給比了下去。

    埃莉諾道:「尊貴的客人,我代表美國人民歡迎您的到來,祝願您在美國的旅行,愉快。蔣夫人以西方的禮節,和埃莉諾擁抱,然後對她說道:「謝謝您的迎接,我深信,我們之間的友誼,會地久天長。」

    蔣夫人為埃莉諾一一介紹考察團的成員,當她與李衛東握手的時候,驚歎在最近一年內,驚動世界的熱血將軍,竟然是如此的年輕。

    漁人碼頭廣場,設置了演講台,為了滿足舊金山華僑的心願,蔣夫人登台,發表了簡短的演說。

    蔣夫人道:「親愛的同胞們,雖然你們與祖國之間,隔著太平洋,但是,因為血脈,我們的心是想通的,我的助手,李衛東將軍,知道你們在美國,吃不飽,穿不暖,這次來,他給你們帶來了幾船你們急需的糧食,將交給龍騰公司,負責給你們免費發放。」

    蔣夫人的話音剛落,全場的華人立即熱烈的歡呼了起來,有的甚至激動的熱淚盈眶,這幾年的經濟危機,有許多華人餓死他鄉,遠在大洋彼岸的祖國,並沒有忘記他們,送來了他們急需的糧食。

    其實,關於糧食的演說詞,李衛東的意思是,以華夏zf或是蔣夫人個人的名義,向華人捐贈,不過,蔣夫人並沒有聽他的,蔣夫人不想貪墨李衛東的功績,她清楚,李衛東是一個潛力股,他的未來,有可能比蔣光頭還要輝煌,在東方公主號上,她就暗下決心,以自己的力量,盡可能的多幫助李衛東。

    蔣夫人在台山,講了很多,字字句句,都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埃莉諾也非常驚訝,蔣夫人出色的口才,蔣夫人完美的演講,極具震撼力。

    陸萍和海倫,從李衛東下船之後,就一直陪伴在李衛東的身邊,快一年沒見面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思念,都以熱淚表達了出來,若不是因為場合關係,海倫和陸萍,恨不得當眾,咬一口李衛東。

    歡迎宴會,在漁人碼頭一家華人餐館裡舉行。漁人碼頭附近沿海盛產鮮美的螃蟹、蝦、鮑魚、槍烏賊、海膽、鮭魚、鯖魚和鱈魚等海產,現在正是品嚐海鮮的好季節.

    這個時候在漁人碼頭,可以吃到上好的丹金尼斯大海蟹。海鮮烹飪的方法很簡單,紅燒、椒鹽這些會損害海鮮原味的做法都被白灼取代。沒有了調味料的掩蓋,海鮮的新鮮程度、肥嫩程度以及烹飪時的火候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鮮美的程度難以言表。宴會結束之後,埃莉諾和陸萍,就陪著蔣夫人與李衛東,去參觀龍騰工業區。

    李衛東很滿意陸萍在美國的努力,龍騰工業區的建設,大大的超過了李衛東的詳細。

    參觀結束,華夏一方,以蔣夫人為首,李衛東和宋子為輔,美國一方,以埃莉諾為首,陸萍和加州州長為輔,進行了商業談判。

    商業談判的內容,主要以船舶為主。

    龍騰工業區建在美國的目的,主要是為華夏建設海軍,尤其是航空母艦。

    在航母誕生初期,國民d海軍將領陳紹寬也曾提出過一項建造航母的計劃,但由於政治、經濟、軍事等諸方面原因,他的航母夢是不可能實現的。

    自從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以後,這種新型的作戰利器頻繁穿行於戰爭硝煙中。

    20世紀初,一些對戰爭富有想像力的軍人提出了讓飛機跟隨艦艇赴遠洋作戰的大膽設想。

    1909年,法國著名發明家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飛機與軍艦結合的美好景象。他在《軍事飛行》一書中,提出了航空母艦的新概念以及建造航空母艦的初步設想。在以後幾年中,各國海軍爭先恐後,進行著大膽的嘗試。

    終於在1912年,英國海軍將一艘老式巡洋艦「競技神」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向航空母艦的建造邁出了第一步。這艘軍艦儘管不能讓飛機直接起降,但它可以攜帶水上飛機執行遠程作戰任務。

    華夏海軍自甲午戰爭以後,與列強拉開了很大距離。飽受海上戰爭之苦的華夏人不甘心這樣的結局,意識到必須追趕列強,建設一支現代化海軍才能拒敵於國門之外。

    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北洋zf海軍部派出兩名年輕的軍官陳紹寬和鄭禮慶赴歐洲觀戰,目的是從現代戰爭中汲取經驗教訓。

    1916年12月,兩人踏上了前往歐洲的征程。他們先到英國、法國、意大利考察海軍,然後登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艇親臨戰場,體驗歐洲海戰場上異樣的火藥味。

    當時,英國完成了「競技神」號的改裝以後,又將「恩加丹」號、「女皇」號、「坎帕尼亞」號、「勇敢」號、「光輝」號、「暴怒」號等大型艦艇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

    到一戰結束時,英國改建了15艘水上飛機母艦,這支海上新軍為海戰增加了新的看點。在達達尼爾海戰中,英軍一架水上飛機奉命離開母艦出擊,將一艘5000噸的土耳其軍艦炸沉,令參戰各國刮目相看。

    就在戰爭即將結束之際,英國對「暴怒」號實施進一步改裝,加裝了飛行甲板,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1918年7月,從這艘航母上起飛的7架艦載機,轟炸了德國的空軍基地,顯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戰能力。

    陳紹寬耳濡目染,將海戰的新變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特別是1917年華夏對德、奧宣戰後,陳紹寬奉命直接參加英國的潛艇部隊,與敵激戰於大洋深處。他連續參加了3場海戰,感觸頗深。從那時起他就下決心要讓華夏海軍擁有航母。一戰結束後,陳紹寬在英國擔任了兩年海軍武官,1920年,他帶著英國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勳章回國。

    1928年,陳紹寬擔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兼海軍署署長。他感到形勢好轉,於當年年底給國民zf上了一個呈,要求擴充海軍。在呈中,他首次提出要花2000萬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他的提議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在1929年1月的全國編遣會議上與其他提議一起被否決。這使陳紹寬難以接受,他與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雙雙憤然辭職。

    蔣光頭怕海軍群龍無首,趕忙出來安撫陳紹寬,作出建設海軍的承諾。他說:「我們曾講要在15年以內,有建設60萬噸的希望,照此看來,我們在5年以內,或者即可完成,與世界上列強的海軍相抗,鞏固我們的國防。」

    蔣光頭又對60萬噸的艦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認為其中應包括3艘航母。陳紹寬被蔣光頭這番話所打動,於是打消了辭職的念頭,隨後擔任了海軍部長。

    擔任海軍部長後,陳紹寬在所有的海軍建設規劃中,都將航母的建造作為海軍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連停泊航母的海軍基地他也想好了,在膠州灣、象山和大鵬灣。

    陳紹寬讓在英國學習的海軍留學生將英國各艦隊的情況寫成報告,呈送海軍部,以資借鑒。他還在海軍內部掀起了一場關於海空軍配合作戰的大討論。

    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曾規劃4大戰區,提出20艘航母計劃,這一計劃,因為陳策的關係,落到了李衛東的手中,為了準備六年後的二戰,李衛東決定,不惜一起代價,完成這項計劃。

    海軍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艦、裝甲巡洋艦、潛水艇的龐大六年造艦計劃(見下表)。

    航空母艦20艘。

    裝甲巡洋艦20艘。

    巡洋艦20艘。

    驅逐艦48艘包含大小型驅逐艦。

    潛水艇240艘包含大小型潛水艇。

    另炮艦、掃雷艇、潛水母艦、魚雷艇、運輸艦等共計:400艘

    這是一份龐大的海軍軍購計劃,如果明面拿出來,會遭遇世界各國強烈的反對,所以,李衛東絞盡腦汁,將這份軍購計劃,變成了一分民購計劃。

    例其他軍艦,則拆開,分成若幹部分生產,然後運送到三亞進行組裝。

    可以說,李衛東的造艦計劃,使用了偷天換日的手法,反正圖紙都掌握在龍騰公司的手中,在不形成軍艦的時候,任何人也不知道,這是一分逆天的造艦計劃。

    這份計劃,十年內,完全在美國生產,時間上也來不及,所以,國外部分,李衛東完全交給龍騰公司代理,然後在以龍騰公司的名義,向世界各國的造船廠,下達訂單。

    之所以舉行這麼一次商務談判,主要的目的,是為羅斯福zf,拉動美國的經濟,另一方面,拉動美國疲軟的股市,為渡邊的金融公司,提供套錢的機會。

    面對近百億的大訂單,埃莉諾樂的合不攏嘴了,錢雖然是龍騰公司賺的,但是,這份訂單,無疑能大大的拉動美國的經濟復甦,這對於剛剛上台的羅斯福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禮物。

    埃莉諾想不到,那個貧窮的大洋彼岸,會有這麼大的購買能力,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錢,她更沒有想到,其實,這份造船計劃,是以陸萍的龍騰集團,和渡邊的金融公司,在美國賺的錢支撐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