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四百四十二章 病態事件 文 / 秋一秋

    朝堂有人好辦事,何況皇后熱心腸。*/.*

    在蔣夫人的幫助下,熊式輝答應李衛東的部隊進駐江西。

    兩個人達成君子協定,熊式輝主政,李衛東協助江西大搞經濟建設,名義上,兩人軍政兩分,實際上,熊式輝成了李衛東的高級打工仔。

    李衛東廬山電令吉鴻昌的第六十三軍,開赴江西駐防。

    本來李衛東想親自返回福州,主持工作,但是此時,蔣光頭有點寸步離不開李衛東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蔣夫人一天看不到李衛東,心中就難受,所以,李衛東就在廬山住下。

    此時的廬山,已經成了華夏的中心,大多數官員都在這裡避暑。

    東路軍,在杜聿明的帶領下,已經學會了李衛東對付h軍朝天開槍還能步步勝利的辦法,所以李衛東也難得清閒。

    轉眼間,到了一九三四年的十月,李衛東穿越過來,此時整三年。

    北國十月是全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在坦蕩無垠的大平原上,到處都洋溢著豐收的歡笑。就說是在那有五花季節美譽的深山老林中吧,也不時飛出打柴人的歌聲,或登山人的笑語。如果再仰望那藍藍的高天,以及在碧海長空中飄浮的白雲,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對於老百姓來說,秋天代表這收穫,秋天代表這五穀豐登,代表著未來一年的幸福生活。

    但是,一九三四年十月的北國卻是十分悽慼慘然。大地荒蕪,滿目瘡痍,再看看那遍野的餓殍以及那纍纍的白骨,再聽聽那「左手拿著瓢,右手孩兒抱,離鄉背井把飯要……」的歌聲,大有不寒而慄之感!

    十月中旬末的一天,鉛似的濃雲重重地壓迫著大地,淅淅壢瀝的秋雨就像是潸然而下的淚水,又給昏暗的大地蒙上了一層霧似的白紗,也給逃難人們的心上罩上了一層難以消散的愁雲。

    就在這時,遠天隱隱傳來隆隆的響聲,四處流浪的人們下意識地停住了腳步,幾盡本能地循聲眺望長空,遺憾的是低垂的濃雲遮住了視線,什麼也看不見。隆隆作響的馬達聲越來越近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日本飛機又要下蛋了!」雨中的難民有的臥在泥濘的莊稼地裡,有的不要命地四下逃散,再聽聽那男人喊、女人叫、孩子哭……真是慘不忍睹,悲不忍聽!

    但是,今天在長空中翱翔的飛機不是日本人的轟炸機,而是南京國民zf蔣委員長的專機。

    蔣光頭痛心於以往「j」h軍的屢次失敗,並從這些教訓中醒悟出一些道理,遂改弦更張,放棄了長驅直入打運動戰的作戰原則,一面調整部署,一面調集一百萬大軍、二百架飛機和大批軍火。

    為實現「穩紮穩打、步步為正當蔣光頭幻想四路大軍合圍h軍的時候,不安分的小鬼子,又折騰了起來。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後,華日之間一直都沒有平靜,日本總是會找到各種借口攫取他們想得到的利益。使用的手段無非是武力強取豪奪或是以武力相要挾*迫華夏妥協讓步。

    1934年初以來的平靜到4月17日時還是從日本方面再次掀起惡浪。日本外務省情報部長天宇英二在定期接見記者時,就日本在東亞的立場對記者們作了大意如下的非正式聲明:

    1、日本有決心完成維持東亞和平與秩序的使命,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日本首先必須和友邦華夏一同努力維持和平與秩序。

    2、維護東亞和平及秩序,日本當然應該和東亞各國分擔責任,無須他國干涉;

    3、如果華夏用以夷制夷的排外政策,日本就不得不加以反對;

    4、如果對於華夏想採取共同行動,即使在名義上是財政的或技術的援助,如此必將導致國際共同瓜分在華夏的勢力範圍以及擾亂東亞和平與秩序,並且對東亞及日本帶來嚴重後果,日本亦不得不反對。

    天宇聲明一出,華夏及歐美各國立刻嘩然。歐美各國認定這是「亞洲的門羅主義」。

    如果說日本人在天宇聲明事件是無事生非,大發神經的話,那麼還有更病態的事件。

    6月9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國民zf突然收到了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的通知:藏本英明失蹤了!華夏的調查還沒開始著手,日本國內的媒體就已經開始大作章了。

    6月10日,大阪《每日新聞》即開始不顧事實地描述日本軍人和僑民的言行在南京如何處於華夏的嚴密監視之下。6月12日,《每日新聞》又稱:現在我總領事館已認定藏本系被何人殺害,不論證據之有無,以藏本氏失蹤之儼然事實為根據,決定正式抗議。」

    6月13日,《每日新聞》在根本不知事實的情況下「推理」出所謂「真相」——藏本是在自家府宅至領事館途中被殺害,且巧妙地將毀滅了一切痕跡。除去日本國內輿論煽風點火生怕事小之外,日本外相廣田弘毅也在內閣會議上向華國民zf這邊被日本人*得派出大批憲兵和警察四處尋找,更聲明對發現線索或找到藏本者重重懸賞。面對日本海軍的咄咄*人的架勢,身在南京的行政院長汪精衛急得團團轉。因為南京城當時只有軍校的三、四千學生可以用來保衛南京,其餘軍隊均被蔣光頭調到了江西jh軍的前線。正無計可施之際,6月13日,在南京郊外的明孝陵後山找到了離家出走準備「了斷」自己的藏本。

    藏本的突然回歸,令日本zf格外的尷尬和狼狽。本想借「丟人」之機尋釁的日本軍政以及日本國內的激進分子,只得垂頭喪氣地接受自己丟人的這個事實。6月20日,隨著藏本一家被遣送回日本,華日關係表面上再度趨於平靜。

    但是,華北各部對於日本人的兩次挑釁卻不幹了。

    長城抗戰的戰術勝利,使得華北各部對於戰勝小鬼子信心滿滿,面對小鬼子的挑釁,各部紛紛向廬山發來請戰書,其中王以哲更是代表東北軍發出請李衛東來北平主持軍政,各部也紛紛表示,願意聽從李衛東調遣,合力把小鬼子趕出華夏。

    面對華北各部的請戰書,蔣光頭找來李衛東問道:「你看我的下一步棋應當如何走?」

    李衛東不僅會審時度勢,即知道「j」h軍的態勢發展,而且還能準確地揣度此時此刻蔣光頭的心路軌跡的變化,因此,當他聽到蔣光頭的問話之後,即斷然地答道「校長,我看您應當把江西jg的事放一放,到華北等地做一些安撫工作。」

    蔣光頭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政治家,他一聽李衛東的口氣,就知道這個心腹愛將已經猜出了自己的心事。他為了進一步摸清李衛東的全部想法,又有意地問道:「你是怕百姓罵咱們不抗戰吧?」

    李衛東道:「也是,也不完全是。」

    蔣光頭道:「你是不是為了回應gd提出的抗日口號?」

    李衛東微笑著搖搖頭。

    蔣光頭道:「就是嘛,gd他們有什麼力量抗日,無非是誘使我軍放鬆包圍,從困境中逃遁。」

    李衛東信服地點點頭。

    「這也證明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理論是正確的,不消滅gd就不能抗日。」蔣光頭說罷看了看李衛東的表情,復又加重口氣地道「因此我們更應對h軍加緊包圍,聚而殲之,不使漏網。」。

    李衛東自然清楚蔣光頭如此講話的本意,並不是測試自己對下一步「j」h軍的戰略設對此,聰明的人明知不答,或巧妙地顧左右而言他,由蔣氏道出——有意滿足蔣氏作為最高主宰者所特有的虛榮心——進而達到自保的目的。

    蔣光頭自己豪言壯語,說了一大堆,見李衛東只是配合自己,並不說重點,又說道:「我知道你最忠心,你我的關係不同別人,即是師生,又是父子,不必學那些人的作風,有話直說。」

    李衛東見老蔣如此說,知道自己在不開口也不行了,思緒片刻後大講特講華北自「塘沽協定」簽訂一年多以來,長城內外與黃河上下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當他分析了日本侵華企圖以及馮玉祥、閻錫山等實力派有可能利用人民的抗日情緒,再次舉起反對zy的大旗之後。

    李衛東直言道:「華北百姓的心需要委座去撫慰,日本步步進*的行為也需要委座去做個姿態,至於那些有反叛之心的實力派,委座也應該當面曉以利害,給以顏色。」

    對此,蔣光頭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

    ps:大將作者紅色十月攜《榮耀》歸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