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鬼墟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七章晝驚魂 文 / 判語

    >「吱嘎!吱嘎!」

    微帶寒意的陰風忽然從背後猛灌而來,有些老舊的木門不情不願的被狂風搖擺著,發出了一聲聲刺耳的抗議。

    我默默地看了一會兒面前陰暗的門洞,瞇著眼睛問道:「三哥,最開始的時候,這門……應該是鎖著的?」

    「嗯!我早先拍門的勁兒可不算小,要不是裡面鎖著,應該早就開了!」

    「那麼,剛才是誰……開的門?」

    燕道傑抿著嘴唇看了看四周,沉聲說道:「這兒的陰氣太重了,比起『老墳地』都沒差到哪兒去!就算有什麼『東西』也感覺不出來,咱倆提著點兒神兒!走,進去看看!」

    我點點頭,跟著他的腳步踏進了院子。

    院中的建築格局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樣,進門沒多遠的地方便是一堵由灰色方磚壘築而成的「影壁」。牆頭用同色的方磚搭成了雨簷,以橫豎間隔的方式拼成了明清時期流行的式樣。雨簷的下面則是一個幾乎橫貫整個牆面的長方形凹陷,內凹的平面上用塗料粉刷成了白色,不過上面卻沒有繪上什麼圖畫,僅有因風吹日曬而形成的裂痕正在張牙舞爪。

    繞過影壁牆,燕道傑站在青磚鋪就的甬道上又喊了幾句「程先生」,不過卻依舊沒有得到什麼答覆,整個小院裡靜得落針可聞。

    「三哥,那邊有燈光,」我拉了一下燕道傑,指了指甬道盡頭的主屋,「程先生的年紀應該和你爺爺相差不大?估摸著最少也得十多歲了,會不會是老人家耳背,沒聽到咱們的喊聲?」

    「說不準。咱們過去瞧瞧,想來老人家也不會怪咱們不懂禮貌。」

    主屋的建築結構看起來應該是標準的「三進間」,「人」字形的屋頂鋪著灰黑色的瓦片兒,中脊上面還爬著一些正在抽芽的老籐,看來甚為古樸。屋子正面的牆壁均是由灰色的方磚砌成,幾個被漆成大紅色的圓柱撐起了向前探出的房簷,在主屋門前形成了一條兩人多寬的小過廊。綠色的門窗外框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裂紋,彷彿老人的臉龐一樣滄桑。有些地方的漆皮已然起翹脫落,那些暴露在外的灰白色木頭,似乎在用身上滿佈的黑斑講述著那些早已逝去的過往。

    「嘿嘿!這位程先生可是夠懷舊的!這院子裡的佈局和裝飾顏色,看起來都跟我小時候那會兒的樣式差不多。瞧瞧!用廢掛歷做成的門簾!這玩意兒我都有十多年沒見過了!」燕道傑撈起搭在正門一側的門簾看了看,隨即抬起手掌就欲拍門。

    恰在此時,一陣好似戲曲中敲打的鑼聲,忽然從寂靜無聲的屋內傳出。緊接著,一道聽來十分空靈的女聲從門縫之中鑽了出來,唱道:「一霎時把七情俱已昧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禍福事頃刻分明!」

    突然出現的京劇唱段詞句委婉動人,腔調哀怨空幽,雖然因為只有鑼聲相配而顯得有些怪異,可那空靈女聲的嫻熟唱功卻是彌補了不足,使這段唱詞聽來別有一番韻味。

    可是,不知為何,這本來甚是蕩氣迴腸的唱段,卻讓我覺得渾身陣陣發緊,隱隱還有些微帶潮濕的寒意,彷彿身穿薄衣站在早春的晨霧中一般。

    這種不合常理的感覺讓我心中暗自凜然,急忙手扶窗欞,探頭向屋內看去。

    首先闖入眼簾的便是一幅老婦的黑白照片,黑色的相框上方斜搭著兩條黑綾,顯然是一副遺照。照片的下方橫著一張齊胸高的棕色條案,上面擺著一個沒有雕刻名字的靈牌和兩支粗大的白色蠟燭。昏黃的燭火正在輕輕地搖曳,為這本就有些陰暗的堂屋平添了幾分陰森。

    條案前方擺著六把紅木太師椅,整齊地分作兩列與條案呈垂直方向碼放。一個齊腰高的棕色小木架正立在兩排太師椅中間的空地上,架頂平放著一面盤形銅鑼。明黃色的鑼面上豎立著一個背對著窗口的人偶,高約三十公分左右,身穿靛青水袖的黑色戲服,頭纏湛藍色的絲巾,正是一副京劇「青衣」的扮相。

    這堂屋內的擺設十分奇怪。除了這些顏色深暗的傢俱之外便再無他物,在四周的白牆襯托下顯得異常蕭索,看起來不像是居家待客的客廳,反倒更像是……祭奠逝者的靈堂!

    我不斷調整著視線的角掃視屋內,努力地尋找著剛才那個唱戲的人,不過,卻始終沒有收穫。

    正在我暗自納罕不止的檔口,燕道傑也把腦袋湊了過來,掃了幾眼屋內,說道:「這屋裡怎麼弄得跟『靈堂』似的?這老太太是『程先生』的老伴?感情可夠深的,主屋裡都擺著牌位……咦?那鑼上的不是『鬃人兒』嗎?這玩意兒現在可是很少見了啊……」

    「嗆!……嗆嗆!」

    幾聲突如其來的鑼響打斷了他的話,那個背對著我們的綵衣人偶突然在鑼面上連續不斷地跳了起來。緊接著,剛才那道空靈的女聲再次響起:「我只得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

    人偶不停的在鑼面上跳著,可是,我卻一直沒有看到操控它的人……

    這是怎麼回事兒?!這東西怎麼自己跳起來了?那唱戲的女人又在哪裡?

    滿心疑問的我一個不留神,手掌重重地按在了面前的木門上,引得老舊的門扇不住搖晃,發出了一陣「啪啦」亂響。

    空靈的女聲戛然而止,那人偶當即停止了跳動。

    沉默了幾秒,它忽然再次動了起來!不過,這次可不是繼續在鑼面上彈跳,而是緩緩地將腦袋轉向我們,咧開嘴,笑了!!!

    這詭譎的場面看得我汗毛豎立,下意識的伸手摸向刀柄。正在此時,我突然覺得背後一涼,耳邊霎時聽到了一句問話:「你們……在幹嘛?」

    這句話的語聲沙啞而壓抑,分辨不出男女。更為詭異的是,這話就像是有人直接趴在耳邊問出的一樣,我甚至都感覺到了一股微帶潮濕的吐息吹在了我的耳垂上!

    我心中大駭,一把抽出短刀急速轉身向後。燕道傑也在同一時間做出了和我一樣的舉動,顯然他也聽到了那句問話。然而,讓我們頭皮發麻的是,身後的院子和剛才並沒有什麼區別,依舊是空空蕩蕩,安靜異常……

    我和燕道傑對視了一眼,急忙回身看向屋內,可是那銅鑼上的人偶卻不知在何時悄聲無息的消失了!

    「你們……在幹嘛?」

    那分不清男女的沙啞聲音再次於耳邊響起,我立馬轉身向後。沒想到這一次院中不再是空無一物,而是詭異的出現了一個老婦人!

    她佝僂著身子站在影壁牆前,身穿一套黑色的中式裌襖,異常寬大的褲腳直落於地,彷彿一棵生長於土地上的乾枯老樹。滿頭銀亮的白髮在頭頂紮成了一個圓形髮髻,樣式十分古老。那佈滿深深皺紋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木然的直盯著我們。

    陰沉的天色,深灰的影壁牆,黑衣銀髮的怪異老婦,種種灰暗的色調組成了一幅好似老照片一般的畫面,看起來壓抑而冰冷。

    可奇怪的是,我卻在這樣的畫面裡,感受到了一絲莫名的熟悉感!

    我嚥了嚥口水,慢慢地回過了頭,看向堂屋牆上掛著的黑白照片……

    冷汗,霎時佈滿了額頭!

    是她!!!

    「我草!好重的陰煞!」燕道傑驚吼一聲。一把拽下胸前的「金犼令」,抬手就向那老婦指去。

    「嗯?」

    一聲略帶驚訝的疑問聲猝然出現在了耳邊。與此同時,那黑衣老婦的身體突然左右搖擺了起來,幅雖然不大,可頻率卻是不低,極像剛才在銅鑼上抖動的「鬃人兒」!

    她輕哼一聲,速極快地向我們滑了過來,可那雙併攏在一起的腿卻是紋絲未動!

    「三哥!那東西過來啦!!」我迅速將短刀提到了胸口,緊張地說道:「你那顆『大門牙』怎麼沒用啊?我就覺著它不太靠譜!!」

    「不能啊!這……」

    燕道傑的話才剛出口,就被那老婦猶如枯枝一般的手爪打斷了!她一把扣住了燕道傑拿著「金犼令」的手,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麼手法,只是簡單的抖動了幾下,竟然就將他手中的「金犼令」奪了過去!

    我心中大驚,提刀就向老婦捅去!

    「你是燕家什麼人?」

    老婦突然問出的話語,讓我的進攻僵在了半途。而正要抬腳猛踹的燕道傑也被這話問的一愣,下意識收住了腿腳。

    「你聾啊!問你話吶!『燕九』教出來的人怎麼越來越不懂事兒了!」老婦皺了皺眉,尖聲斥道。

    「哎?您認識我爺爺?」燕道傑愣愣地回了一句。

    老婦聞言抿了抿嘴,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番,開口道:「你這小猴崽子都長這麼大啦?!你幹嘛來啦?」

    「啊……我們來找『程鳴先生』,有事兒想拜託他!您知道他在哪兒嗎?」

    「哦!有什麼事兒進屋說!」老婦說著就推開了屋門,抬腿走了進去。

    我探頭看了看堂屋牆上掛著的黑白照片,隨後又仔細瞧了瞧照片下面坐著的黑衣老婦,滿含疑惑的問道:「三哥!這……到底是人是鬼?!」

    ———————————————————————————————

    註:鬃人兒,北京的一種民俗玩偶,大約起於清末。此玩偶由膠泥做頭和底座,用秫秸桿做身架,外套彩色綢衣,用少許棉花填充成型,多為京劇人物扮相。鬃人兒的底座粘有一圈豬鬃,玩耍時需將其置於銅盤中,輕輕敲打銅盤,盤中的人物便會靠豬鬃的彈力輕輕舞動。配上鑼點和唱詞,活靈活現的鬃人兒就像在表演一齣京劇,因此也被稱為「盤中戲」。趙珩先生曾在《舊時風物》一中介紹過此物,圖文並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