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鬼墟

正文 第二百章 潛沙捉影 文 / 判語

    過去和未來到底哪一個更加神秘?

    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未來的神秘感顯然要更多一些。理由很簡單,很多人都認為過去對於我們來說多少還有跡可循,比如歷史文獻,比如出土文物之類。可是,未來卻是充滿了無限的未知,誰都不知道將來究竟會發生什麼。

    這樣的想法並不算錯,只能說不太完全。在很多科學家的眼裡,未來其實也和過去一樣有跡可循。他們相信事物的發展必然會遵循著莫種規律,科技的進步也必定會以現今的科學技術為基礎。相較而言,過去的事物反而更加神秘一些,埋沒在時間塵埃之中的東西太多太多,多到我們根本不知道到底有些什麼,也不知道那些東西究竟能有多驚人。很多研究歷史的人對這種論調深信不疑,比如小芊。我不知道這種想法對不對,但過去對我而言一直是神秘的。因為,我的記憶中沒有過去。

    自從踏上「巴提多爾」以來,過去的神秘感在我心中就變得更加深刻了。在前一陣子的奇異經歷中,我曾經見到過很多來自過去的,讓人難以置信的事物,就像那兩座古城,或者是伊利亞斯部落的綠洲。這些事物雖然神異無比,讓人心生震撼,但它們都太大了,大到讓人震驚得有些麻木,很難再體會到別的感覺。可「巴提多爾」卻不同,它很小。當你進入它內部的時候,所有奇奇怪怪的物件兒就圍繞在你的身邊,觸手可及。你可以用皮膚去感受它們觸感,也可以用眼睛仔細觀察它們的結構,這些感覺都很細微,但卻有著很強的持續性,讓人在不知不覺間對這些來自過去的神秘文明心生敬畏,直透骨髓。

    事實上。喀特大叔雖然能夠指導我用聖牌將「巴提多爾」驅動起來,但除了這些之外,他對這艘神奇沙舟的瞭解卻是鳳毛麟角。好在身邊還有小芊,她雖然沒能完全掌握聖語,但腦子的符文和相應的釋義卻比喀特大叔多出了不少。於是,在他們二人的聯合研究之下,我們逐漸明白了應該怎樣去追蹤九兒的那艘「巴提哈爾」。也對自己身處的這艘小船有了更多的瞭解。

    這艘小船的內部空間沒有分隔,只有一個艙室。船艙尾部的牆壁上有一個五十公分左右的方形凹槽,就像一個深度不大的壁龕。凹槽內豎向分成了兩個格子,我們進來的時候都是空的。左邊的那一個略微大些,底部有一個八稜錐形的凹陷,似乎是用來放置什麼東西的。右側的格子底部倒是沒有凹陷。只有一個刻著符文的銅色小圓盤。我的那塊兒聖牌就放在圓盤的正中,此刻正在緩慢地釋放著紅光。按照小芊對方形凹槽上方所刻的符文解讀,我們認為這個凹槽應該就是為這艘小船提供能量的地方,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只不過不知道它的運行方式。

    帶有凹槽的牆壁牆前面有著數排座椅,金屬質地,造型奇特。座椅的中間和兩側各有一條不窄的通道。將它們劃分成兩塊兒區域,看起來十分整齊。我用手試了試,發現座椅都是固定在船艙的地面上,十分穩固。坐上去感覺了一下,結果驚奇的發現,這種座椅雖然看起來十分堅硬,但坐上去卻是軟的,並且絲毫沒有冰冷的感覺。就像是做工精細的沙發一樣,十分神奇。

    座椅的前方有一塊兒不太大空地,空地再往前的地方則是相當於船頭的位置,排列著不少大大小小的儀器。這些儀器高低錯落,排列得十分規整,整體形狀大致呈「u」形,乍眼看去很像大型飛機的駕駛艙。只不過。這裡的物件多數都是青銅色,造型和裝飾也極為復古,即便看來很像是駕駛艙,那也是一個怪異的「青銅駕駛艙」。讓人不由產生一種「時空交錯」般的矛盾感。

    「u」形的中空部分有四把座椅,造型和材質與後艙的那些座椅差不多,不過這幾把椅子是底部固定,椅面卻可以轉動的類型。小芊此刻正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雙眼緊盯著面前的一塊兒「玻璃屏幕」。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件東西到底是什麼,只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像是電腦屏幕,於是也只能這樣稱呼它。這塊兒「屏幕」呈長方形,尺寸不小。如果折合成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屏幕尺寸,我估計它最小也有六十寸左右。屏幕上此刻正顯示著一副色彩斑斕的圖畫。作為圖畫主題的,則是一團縱橫交錯的紅色線條,有粗有細,或曲或直,看起來很像是一團乾枯的樹枝,又像是血管組成的網絡。

    自從這艘小船啟動之後,喀特大叔唯一做的一件他明確知道含義的事情,就是伸手按下屏幕邊上的一個按鈕。按照他的說法,那個按鈕所代表的意思是「歸隊」,只要按下它,那麼小船就會自動追上九兒的「巴提哈爾」,他的父親當年就是這麼做的。

    按鈕按下之後,我們頭頂的豎帆就反扣了下來,緊接著,小船就以飛快的速度行進了起來。與此同時,這塊原本漆黑的屏幕瞬間亮了起來,展現出了這幅色彩艷麗的圖畫。眾人圍著圖畫分析了半天,一致認為這應該是一幅近似於「定位追蹤」所使用的地圖,就像軍方的雷達。雖然大家誰都看不懂圖畫上的線條和標識都代表著什麼,但我們卻都覺得圖畫上那一大一小的白色光點應該分別代表著「巴提哈爾」和我們自己,因為整幅圖畫中只有這兩個光點在不停地移動,十分符合我們現在情況。

    確認了我們正在追蹤的路上之後,眾人便各自散開來執行著自己的任務。小芊和喀特大叔負責研究這艘小船的操控,看看能不能找到更有用的東西。當然,對於喀特大叔來說,這件事情也是他極為關注的,不讓他研究都不行。阮玉和卡納古麗負責為身上有傷的人員處理傷口,包紮妥當。燕道傑則和一位伊利亞斯的隊長清點著裝備,為後續的行動做著準備。而剩下的人員則是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攢好體力用以備戰。不過。此刻所有人都沒有按照計劃執行自己的任務,而是散落在船艙四處仰頭看著頂棚。每個人都是全神貫注,基本上忘記了眨眼,也顧不得脖子的酸痛,彷彿頂棚上有什麼讓人欲罷不能的事物。

    碎石,黃沙,建築物的斷壁殘垣。倉惶逃走的沙中生物……

    一件件我們見過,或是沒見過;在想像之中,或是意料之外的事物在銀光的照射下不斷呈現在我們眼前,就像是一個奇異的夢境。誰都沒有想到,這艘「巴提多爾」的豎帆在閉合之後竟然會從銀色轉化成透明,而且。即使我們此時已經潛入了沙子裡飛速行進,這兩塊兒透明的頂棚卻依然能夠讓我們看清外面的景色,著實神奇無比。

    初見這份奇景的時候,每一人都不禁瞠目結舌,只能像個雕像一樣木呆呆的仰頭看著頂棚,久久無法言語。直到過了許久之後,早已見慣古物殘樓的小芊這才第一個回過神兒來。隨後就在感歎了半晌之後返回了自己的任務崗位,繼續研究起了聖語。其他人對於這些東西的抵抗力顯然沒有她大,不過初時的驚異已經過去,大家此刻也不再那麼呆楞了,只是輕鬆的觀察著那些平日中埋藏在沙子底下的事物,三三兩兩的討論著能夠看到這種奇景的原因。

    對於這件事兒,我自己也做了一個猜想。根據眼前的景象和我曾經見過的「巴提哈爾」來推測,我覺得包裹在船體外側的那團銀光。應該是一種類似於科幻電影中的「能量罩」之類的東西。我不知道它的具體大小有多大,但肯定要比船體大出很多,船體應該是懸浮在它的正中心的。這種「能量罩」的作用不外乎「保護船體」以及「開路」這兩種,也許還有別的,我暫時還不知道。船體實際上就是在它的保護下才能在沙子裡穿行,這樣才能解釋如此高速所產生的摩擦力為何不會傷害船體,也不會產生高熱。不論如何。這種來自於遠古時代的科技確實異常驚人,不是我們短時間之內就能瞭解的。現在,我只希望小芊能夠盡快掌握聖語,也許只有通過那些玄奧的符文。我們才能對這些事物真正有所瞭解。當然,我的身世也極可能包含在其中。

    廣博沙海中所埋藏的事物必定有很多,但我們此時不可能一一見到。事實上,除了最初時偶爾能看到一些東西外,後期的頂棚上基本只能看到沙子而已。眾人逐漸對這些東西失去了興趣,轉而回到自己崗位上做著自己的事情,或準備,或休息。由於剛才出發時份外倉促,我一直都沒來得及清點下隊伍的人數,也沒有進行相應的人員瞭解。除了卡納古麗之外,我根本不知道其他那些伊利亞斯的族人姓氏名誰,甚至連他們覆蓋在面巾下的臉孔都沒見著。作為一位隊長來說,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十分失職的,也必定會造成行動中的危險。趁著此時還有時間,我急忙清點起了隊伍的人數,打算馬上將大家聚集起來進行一番瞭解。

    我們四個人自然都在,阿爾斯蘭這小子也跟了上來,這樣一來就是五個了。喀特大叔、卡納古麗,還有六個伊利亞斯的戰士。整支隊伍不多不少,剛好湊成了一個十分神秘的數字——十三。

    我扯了扯嘴角,心中不禁念叨了起來。恰在此時,我掃視眾人的視線卻突然一凝,緊緊地被一道背影吸引住了。下一秒,我抽出短刀猛躥幾步衝到了那道背影身後,一把將森冷的刀刃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沉聲問道:

    「你,是誰?!」(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更新快∷∷純文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