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仙警的幸福生活

正文 第二百十一章 洞天(二) 文 / 家有雙虎

    ps:感謝新朋友慎智的月票,感謝老朋友漠舵主和nkj8084的打賞。

    確定了小狐狸精沒事,秦雪陽又細細打量了那個盤坐的道人,這肯定不是活人,這一點毫無疑問,秦大仙人從進門開始就沒有感覺到他有一絲的生氣,但也肯定不是蠟像,杜莎夫人蠟像館全中國都沒有幾個,申市建業路步行街新世界百貨大樓裡面有一個,雖然門票貴了點兒,引起了部分人民群眾的不滿,但也不可能毫無聲息地被動遷到羅浮山的一個不為人知的山谷裡。

    那就只有一個解釋了,這是一個羽化成仙的真人留下的遺蛻,也就是在外面布下陣法的那位高人,只是他的身份很難猜測,畢竟這裡是羅浮山,道家典籍裡的通天福地之一,留下了無數修道之人的傳說,連神仙的也不少,呂洞賓、何仙姑什麼的,都在這裡混過。

    當然,神仙可以直接剔除,這個人明顯是在羅浮山裡得道升仙的,那當時肯定還是一個凡人,而這座山裡最出名的凡人只有兩個東晉葛洪、秦漢安期生。

    安期生這個名字或許普通人聽過的真的不多,但這位老先生在中國的道教文化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被奉為上清八尊之一,地位與彭祖等人相當,尊號北極真人。

    安期生活躍於秦漢時期,琅邪人,別號千歲翁,師承另一位傳說中的老神仙河上公,據傳在人間活了一千多歲才白日飛昇。

    據安氏族譜記載,安期生為了尋找神山仙藥。曾周遊四海。有一次他在東海中遇到風浪。自以為必死。但醒來後卻發現為一神龜所救,已經到達了蓬萊仙山,並在山上遇到了仙女,至於他和仙女有沒有發生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則任何典籍都沒有記載,反正在那之後,安期生的名氣開始越來越大。

    後來,安期生在黃老哲學的基礎上。與東海地區的狐仙、神仙文化相結合,采仙藥、煉仙丹,創出一條全新的得道成仙的道路,成為了方仙道的創始人。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安期生的腦殘粉,始皇帝為了向安期生尋求長生之道,曾三次東巡琅邪,到天台山尋訪安期生,第一次與安期生暢談三晝夜,秦始皇賞賜了他許多金銀財寶,但安期生不受。並說我即將去蓬萊修仙,以後再要找我就得去那兒。

    幾年後。秦始皇又來了,安期生果然已經不在,於是始皇帝派出徐福和盧生帶上數百名使者去東海尋找蓬萊仙島,但卻在半路上遇到了風暴,無功而返。沒有證據證明這是秦始皇第幾次派徐福出海尋仙,但後人有充分的理由推斷,島國的由來跟這位傳說中的老神仙有著一定的因果關係,或許就是從那一次之後,秦始皇開始正式動了派人出海求取仙藥的念頭。

    第三次來的時候還是沒有見到安期生,於是秦始皇下令在天台山上建了一座安期祠,並親自書寫了一副對聯「師黃老頌黃庭悟黃道位居北極真人,采仙藥煉仙丹修仙體成就千歲神翁」,並將第一次與安期生暢談的地方命名為望仙澗,安期祠現在早已經損毀,但遺跡仍在。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比秦始皇更加瘋狂,某一天,他手下一個叫李少君的人對他說自己在海上見過一個叫做安期生的神仙,他住在蓬萊仙島之上,吃著象瓜一樣大的棗子,只有有緣人才能見到他。漢武帝有個方士女婿叫做欒大,也在一邊兒附和,自稱在海上見過安期生,並認為那是一個真正的神仙。

    於是,漢武帝在只是耳聞的情況下,先後七次東巡琅邪,並派遣方士入海尋找安期生的蹤跡,但始終一無所獲,至今天台山上還留有當初漢武帝眺望東海,企盼仙人出現的望仙台,算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有一點很奇怪,安期生在漢武蛋仙之後好像忽然消失了,再也沒有任何關於他的傳說,一直到唐朝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才又出現在李白的詩句之中。

    李白在這首名為《寄王屋山人孟大融》的詩中寫道:我昔東海上,嶗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髮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

    孟大融是李白的朋友,這首詩是李白告訴他自己在東海上見到了老神仙安期生,當然更可能只是李白的一種嚮往,並沒有親見,但不管怎麼樣,「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的確是千古名句。

    還有,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鵰英雄傳》中東邪黃藥師所居住的桃花島也跟安期生有關係。

    傳說,安期生成仙之後遊戲人間,有一天他來到了一個東海上的小島,島上風景秀麗,海產品豐富,所以有不少漁民留駐。安期生也很喜歡這裡的環境,於是就在小島上住了下來,但日子一久,很多漁民索性拖家帶口在島上定居了,這麼一來原本幽靜的小島就變得喧鬧起來。

    安期生喜靜,無奈之下只得搬家,他準備從人群聚集的東頭搬去人煙稀少的西頭,但島上沒路,於是只能雇一艘小船從海岸線上繞過去,臨走之前,安期生有些不捨得這個居住了很久的地方,於是拿出筆墨準備寫首詩什麼的留個念,但那雇來的船夫卻是趕時間,在船上大喊:「再不開船就要落潮了,走不了了。」

    安期生沒辦法,只好準備收攤,他拿起已經磨完墨的硯台往岩石上一潑,那墨汁四下飛濺,居然都嵌入到了岩石裡,形成了一朵朵桃花的形狀,從那以後,這個小島就叫做桃花島。

    金庸先生好像從來沒有說過他書中桃花島的由來,但秦大仙人判斷,以老爺子的淵博學識,這很難用巧合來解釋。都在東海、都叫桃花島,而且東邪黃藥師在老爺子的筆下就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世外高人形象,如果把武俠換成玄幻的話,那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神仙。

    關於安期生的傳說大致就是這些,秦大仙人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以前在做戶籍警的時候倒也在一些雜書中見過這些故事,當時他是不信的,在他的眼裡這位老先生就是個詐騙犯。

    要知道秦漢時期人的平均壽命估計也就差不多四十多歲左右,而這個安老先生估計只不過是身體格外的硬朗一些,到了六七十歲的時候還能不用枴杖走路,這在當時絕對屬於天下奇聞,不知道是出於對長者的尊敬還是對長壽的嚮往,於是他就被神仙了,接下來就是以訛傳訛,一來二去就成了千歲翁,並且傳到了秦始皇的耳朵裡。

    這個事情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不過就是活的長久了一些,怎麼就神仙了呢?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卻是很正常,那時候人們還認為天圓地方,不知科學為何物,對一些不能以常理來解釋的東西就統統歸之為神鬼之力,而安期生在當時來說活得太久了,相當於現在有人活到了一百三四十歲,而且生活還能自理,不是渾身插滿管子,躺在醫院裡只會喘氣的那種。

    那麼他在老百姓的眼裡不是神仙也必須是神仙了,不然這個事情無法解釋,而且還能寄托大家對於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

    秦始皇來了,安期生不知道是來不及躲還是不敢躲,反正被拉去跟始皇帝陛下吹了三天的牛皮,皇帝意猶未盡,相約下次再聊,但安期生怎麼可能答應,胡說八道三天並不難,難的是要一輩子胡說八道,而且還是對著一個性格暴戾的皇帝。

    於是他跑了,總算還是一個厚道人,沒有騙了秦始皇的賞賜,他雖然活得夠久了,但誰不也不會哭著喊著去送死。然後秦始皇派了徐福和盧生去找他,這怎麼可能找得到!要知道他們可都是同行,找得到才有鬼!

    至於漢武帝去找,那更是白費功夫,從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駕崩到劉徹在公元前140年登基,當中相隔了七十年,那老先生估計骨頭都爛了,怎麼可能還找得到?於是只能在天台山上無限惆悵地留下一座望仙台。

    但也總算是沒浪費,這望仙台現在還在天台山上,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為當地人民群眾發家致富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李白那就更不用說了,這位是大詩人、文學家,歷來以誇張的修辭和浪漫雄渾的氣勢著稱,在東海上遇見安期生估計也就是一種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就算真的是看見了,那也是李白喝醉了之後的幻覺。要知道當時他游東海是跟杜甫結伴的,要是真的看到了,那杜甫為什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這是秦大仙人在當戶籍警的時候的判斷,從常理上來說應該是不錯的,被神仙了之後也沒有想到要給安老神仙翻案他根本就沒想起這茬,當時也不過是隨便想想打發一下時間,他是戶籍警,又不是歷史學家,更不是道教協會的,想過自然就丟到了腦後,但現在或許人家的遺蛻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推翻自己先前的偏見。

    嬴政一統六國稱皇帝那是公元前221年的事情,離著現在有兩千多年,那個時候整個仙界還沒有動遷,或許這位安期生正好趕上了一趟末班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