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嫻妃傳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小和卓叛亂 文 / 燕裳

    「放肆!」弘歷狠狠將手中的秘折甩在了地上,面色冷峻不見平日裡的溫和。弘晝、傅恆、於敏中、劉統勳唰得跪了下來,「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息怒,朕也想息怒。」好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看來是自己太過仁慈了,小小的回部竟也敢趁勢作亂。多年籌劃,清廷心腹大患準噶爾部終於被悉數剿滅。弘歷終究完成了康熙、雍正兩朝未竟之業,平定了準噶爾。最開始時候,對殘餘部眾,弘歷也是想過進行招安。但沒想到,到了夜裡,那些投降的準噶爾人竟然偷襲清軍,死了好些年輕的將領。

    弘歷大怒,下旨,所有准格爾部眾,一個不留。旨意一出,朝臣皆是膽寒。才明白,這個坐在龍椅上的男人從來都不是個心軟的主。若不是粘桿處傳來秘折,他也想不到的,大小和卓兄弟竟然起了叛亂心思。當初兄弟二人被準噶爾部囚禁,後來被清軍所救,弘歷更是派人送他們回去。哪想,這二人就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不但趁著清廷平定準噶爾之際,更是與白蓮教相互勾結。

    白蓮教一直是弘歷心頭大患,宮裡發生的那幾樁懸案,到了如今,才現出幾絲端倪來,似乎也與白蓮教脫離不了關係。這邪教一日不除,他一日心中難安。

    火氣兒發出了之後,弘歷也平靜許多。「起來吧,還跪著做甚。」輕輕的掃了一圈,就見弘晝嘴巴咧個不停,似是很難受的模樣。

    「謝皇上!」弘晝連連叫苦,他什麼時候不來,偏偏今個跑來湊熱鬧。其實今個弘晝跨進三希堂的時候。見著傅恆、於敏中、劉統勳三人時,立時驚覺不妙,便想離開。卻被皇兄似笑非笑的眼神一瞧,當下那腿就不受控制得蹭蹭向著屋裡走去。看吧,看吧,果然沒好事。他的嬌貴的膝蓋吆。等會去和皇額娘訴訴苦去。

    「不知皇上為何發怒?」劉統勳為官清廉。平日裡也是多進諫。見皇上平靜了下來,便開口問道。一旁的傅恆,已是撿起被皇上扔在地上的折子,雙手捧起交給高無庸。

    「回部大小和卓叛亂。」弘歷輕輕吐出幾個字來。

    「什麼?」於敏中有些吃驚。當初皇上可是命兆惠將軍好生待他們兄弟的,怎麼不過兩年,這二人竟然也起了謀反之心。

    「許是覺得朕將兵力放在了準噶爾部。分身乏術。方起了這心思吧。」弘歷一語道破大小和卓的心思。準噶爾善戰,其部民風彪悍,不畏生死。其首領又擅於引導部眾對清廷心生仇恨。連著**歲的孩童對著清軍時,也時凶悍異常。最初,清軍中也不乏對著小孩子下不了手的,但往往這一善念卻害得自個命喪天山,與家人永隔。

    這樣的孩童長大之後,只會成為另一個準噶爾,弘歷斷然不願見著他們愛新覺羅家的心血悉數流之。便下了那個屠殺之令。

    大小和卓兄弟二人認為,歷經康熙雍正二個清廷皇帝。這準噶爾也未平定。如今也不會這麼快。但卻沒想到,就在他們殺了副都統阿敏中之後不久,準噶爾剩餘殘部悉數被清廷所滅。更是進行了屠殺之令,駭慘了那些處在搖擺之中的部落首領,

    本來有幾個已經密謀,投奔清軍。哪想,和卓兄弟二人早已與白蓮教勾結,後者更是派出不少教中高手,這幾個的準備投奔清軍的部落首領,被殺個乾淨。並在第二日將他們的人頭高高的掛在的廣場之中。以此來警告那些個心思浮動的。

    而其中最讓讓弘歷憤怒的是,和卓兄弟二人乘著征討阿睦爾撒納的清軍主力陸續撤回,一部份清軍被調往蒙古平定撤驛之變,天山北路守備便空虛餓了下來,且到了十一月時候,先頭弘歷冊封的輝特汗班珠爾與綽羅斯汗噶勒藏多爾濟相約舉兵叛亂。

    兆惠率五百餘人本欲撤至伊犁,奈何綽羅斯汗噶勒藏多爾濟在他出兵之後,便派人守著。只得向東奔走,退回巴裡坤再作打算。

    途中又經歷了數次惡戰,終於在二十三年二月退回巴裡坤。而那個出爾反爾的小人阿睦爾撒納則乘機重返西域。此時,天山北路完全失了控制。就在兆惠拚死作戰之時,大和卓卻是派人擊殺庫車城內的阿敏道與其手下一百多人,自此公開舉兵凡叛。

    這兄弟二人的叛亂完全是出乎弘歷的意外,可說是生生的給了他一個巴掌。而能下屠殺令的弘歷又豈是個好像與的人。今年年初的時候平亂的形勢一片大好。眼看著就要將大小和卓兄弟生擒,白蓮教跳了出來,將兄弟二人救走。大小和卓叛亂無疑是挑戰了弘歷身為帝王的權威,那白蓮教則是生生在弘歷的心頭插了根尖針,不拔邊疼得厲害。

    當然卓一還在另外密信上提了大小和卓一個美得不似凡人的妹妹,據說渾身還帶著香味兒。這位公主因為生來帶著異香,被和卓兄弟的父親當作珍寶,藏匿得嚴嚴實實。連著和卓兄弟二人也是投了清軍之後,才曉得有這麼一位妹妹。卓一還在信中提了,要不要將這個罕見的美人兒抓來。

    語氣頗為調侃,弘歷曉得他是個愛鬧的性子,倒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不過心下也實在好奇,便含糊其辭回了封信過去。不過這事兒也就在弘歷的腦中過了一會,便被他拋到腦後了。傅恆跟著弘歷多年,只覺皇上的怒氣不單單是為了回部叛亂,畢竟和卓兄弟公開起兵,已是過了兩年,便言辭委婉道出心中疑惑,從今年年初,平叛形勢便是一片大好,皇上為何發怒。

    弘歷讚許得看了一眼傅恆,富察家自從皇后薨逝之後,便低調許多。而傅恆則是一如既往得做著純臣,即便對著親外甥永琮也是疏離有禮,絲毫不見逾矩的地方。但憑這一點,就讓他心中滿意。更何況傅恆又是個極有能力的臣子,連著幾個孩子也是好的。

    「白蓮教禍害已久,此次回部叛亂也與他們脫不了關係。」不知怎得,弘歷忽然想起曾今做寶親王是與弘晝一同去濟南時碰到的事兒,那柄劍氣森森的寶劍。

    「臣也沒想,銷聲匿跡多年的邪教竟會移向了回疆一帶。」提起白蓮教,劉統勳清瘦的臉上泛起一絲厭惡來。不過是一幫心存私心的匪徒,打著為國為民的旗幟行事,著實令人厭惡。劉統勳是漢官,且為官清廉,亦是一心為民辦事的好官。在他做外官時,便有白蓮教在他轄區之內聚眾鬧事,更有甚者為了發展教眾,而去擄掠孩童。所幸得了江湖有識之士的幫助下,才將被擄走的孩童救了回來。

    「朕今日喚你們過來,也是因著這白蓮教的事兒。」弘歷沉吟一下,緩緩道,「準噶爾耗費我朝三代努力方平定,朕不想再見著第二個準噶爾。但白蓮教賊心不死,又躲在回部,勢必會繼續壯大。而他們最擅長的便是蠱惑人心。若不除了他們,朕敢斷言,大小和卓叛亂只是一個開始。」

    諸人聞言,皆是連連點頭,皇上說得不錯。白蓮教並不是大清便開始的,久遠點的可以追溯至南宋朝。自明朝開始壯大。歷朝也是多有圍剿,但這白蓮教總是如那野草之勢,一旦時機成熟,則又會壯大起來。接著又聽得皇上道,「如此,朕便想讓你們出個主意,如何將逆匪一網打盡。」

    幾人之中,除了傅恆可以說是武將出身,其他二人皆是文人出身的。弘晝聽著於敏中與劉統勳的主意,什麼招安啦,什麼離間啦,什麼分化啦,好是好,但由誰能做啊?切,果然是文人。不屑的撇撇嘴,身上忽然一涼,就見皇兄笑瞇瞇的看著自個。「弘晝,朕看你好像有了主意。說來聽聽。」弘晝傻眼了,期期艾艾的嘟囔半天,眾人也沒聽見他在說什麼。

    「王爺,您就不要藏著掖著了。我們皆曉得您最有主意了。」劉統勳溫聲道,眼裡飛速滑過一道精光,隨即便消失不見,面上則是一派正直。

    「啊?」不可置信的看了眼劉統勳,弘晝可是曉得這位劉大人平日裡最是看不慣自個的。今日竟然出言誇讚,莫非這太陽要從西邊出不成。

    「東張西望作甚。」被弘晝伸長脖子東張西望的模樣給逗樂了。弘歷微微翹起唇,「朕方才見你對著劉大人於大人的法子好似有不同的想法。想來是有更好的法子吧。」

    皇兄,我可是你親弟弟哎∼,弘晝看了眼皇帝,神色極是哀怨。就見自個那個一肚子壞水的皇兄仍舊笑得溫和,但看向自個的眼神,極是堅定。「皇兄,臣弟認為,白蓮教既是江湖門派,便不能以行軍打仗之法對付。方才劉大人也說了,由其內部分化、離間,不失為上策。」

    弘歷撇了眼弘晝,這小子不逼不成。這不,轉眼的功夫,一套詳細的計劃便出來了。幾人便就著弘晝的法子細細討論起來。直至腹中傳來飢餓,方驚覺已是到了晌午。

    「今日便到此處吧。明日將那拉大人喚來,再一道吧。」幾人叩首告退。出了三希堂,就見一面色極為嚴肅的老嬤嬤提著紅底金漆描鳳紋的食盒走了過來。見著弘晝等人,福了福。便繼續向著他們身後走去。(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