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嫻妃傳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九十五章 禪道天機 文 / 燕裳

    翌日,景嫻早早的睜開眼睛,懵懵懂懂一會子,頭腦方漸漸清明。入目的便是弘歷的下巴,再瞧上去,便是緊抿的薄唇。高挺鼻樑,合起的雙眼使得他的眼線更是狹長。睫毛濃密,但根根粗硬,在他的眼瞼之下,落下淡淡的影子。睡熟之中的他,多了幾分真實的平淡柔和,少了清醒時的威嚴與高深莫測。不過晃眼間,她已經陪著他度過了將近三十個年頭。曾經的那份愛念情意,也已經慢慢轉化成了融入骨血之中的親情。

    輕輕歎了口氣,綿軟美麗的手指輕輕探出,撫上對面之人的下巴。輕柔無比的動作,仿若她撫上的是稀世珍寶。「若你,不是帝王…」喃喃自語之聲,低得僅能她自個能聽得見,又是一聲幽幽歎息,良久,方歎道,「多好!」言罷,便輕手輕腳自床腳落地,趿著場下擺著的繡花鞋走了出去。

    「主子,起了怎得也不喚奴婢,為您更衣。」昨個值夜的侍畫,困頓非常,正欲打個呵欠之時,就見床幔掀開,走出穿戴整齊的主子。

    「我怕驚了皇上。」一面說著,一面坐在梳妝台跟前,幾個宮人已是端著洗漱之物,落地無聲的魚貫入內。洗漱過後,景嫻抹了護臉膏子,略微描了淡淡的眉頭。如此一來,整個人一下子精神起來。梳頭的手藝兒,侍畫雖說不如容嬤嬤,卻也是不差的。且主子素喜簡單素雅的小兩把頭,這個她還是很能勝任的。妝容妥當之後,便前去廚房準備早膳了。

    睡了個踏實,睜開眼時,弘歷只覺心情很是舒爽。微微勾起了唇角,探手向著裡頭一摸,已是空空,只殘留著些許熱氣。這麼多年下來,鮮少能見著她比自個晚醒的。「高無庸!」低沉的嗓音,透著微微的慵懶。

    「奴才在。」高無庸口中應著。手底下的動作也是不停的。小祿子與另個小太監將床幔掀開勾起,他自個則是上前為主子穿戴。

    「皇后呢!」弘歷也只是隨口一問,心裡頭自是曉得,景嫻十有**是為他準備早膳去了。果然。高無庸的回答,與自個所料的絲毫不差。待梳洗完畢之後,外頭便響起極富韻味的清脆聲響。珠簾一閃。景嫻笑意盈盈的,清麗容顏便出現在眼前,身後跟著兩個拎著食盒的宮女一同走了進來。

    「景嫻。今個備了什麼?」焦山行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結構緊湊,卻不顯擁擠,屋內佈置的也是清幽雅致。與紫禁城的金碧輝煌富貴雍容全然不同,充滿了江南之地獨特的韻味。弘歷所坐著的椅子,刻紋繁複,但仍不失別緻清雅。身前的桌子亦是如此。而它的上頭,擺了一籠熱氣騰騰的湯包。一碟子香醋,還有一碗噴香的麵條,上頭擱了些碧綠的蔥花。

    弘歷不是第一次前來江南,於各地的美食,皆是品嚐過的。如眼前的這籠湯包,幾乎每次路過此地,都會吃上一些。他的御廚也能做出來,卻於他來說,總有些不得勁。幸而,景嫻擅廚,又自幼在此地生活過一段日子,這些個湯包,她也是能做的。才堪堪滿足了他的口腹之慾啊。

    「皇上,這些個是臣妾昨個遣人去城裡的老字號買來的。」景嫻笑瞇瞇道,「皆是坐自老師傅之手,比著臣妾這些個些末之技可是好上許多了。」

    空了一夜的肚子,被那桌上早點散發出來的誘人香味一激,傳出陣陣飢餓之感來。「景嫻,你也與朕一同用膳吧。」

    「謹遵皇上旨意。」盈盈行了個禮,景嫻便坐了下來。握著象牙筷子的手,晶瑩如玉,一時之間,竟然難以分辨出哪是手,哪是筷子。再看其主人,麗色無雙的一張臉,眉眼舒揚,溫柔的笑意,為她素來清冷的容顏上添了幾許柔媚與風情。嬌波微轉,迎上對面之人的炙熱的眼神,嗔道,「皇上,看著臣妾作甚?這些點心倘若冷了,可就失了風味。」

    「朕忽然之間覺得,景嫻較之這些點心,更加美味。」弘歷微微靠過去,在她耳旁低低耳語了幾句。溫熱的氣息噴吐在她玲瓏精緻的雪白耳上,便見眼前的這只耳朵,慢慢的透出粉紅的色澤來。

    這個老不休的!景嫻心下暗暗腹誹,面色雖已飛霞,神情之間仍是正經嚴肅,道,「皇上,請用膳!」語畢,用著筷子挑起一塊餚肉塞進弘歷的口裡。

    膽子不小啊!弘歷衝著景嫻,一挑眉頭,竟敢直接堵爺的口了。嗯,不過餚肉堪稱不錯,鮮香味美,入口即化,嚥下之後,唇齒含香,叫囂著再來一塊,而腹中飢餓之感更甚。呆會兒,爺再與你算賬!

    就不信,美食當前堵不住您的嘴兒!景嫻烏黑黑的眼珠子左右移動,避開弘歷的目光。多年夫妻,雖是恪盡君臣之儀,但身為中宮之主的她,膽氣兒自是比著其他宮妃來得足些。故而,二人單獨相處時,言行之上亦是多了幾分親暱。

    用過早膳之後,弘歷便要回去自個所處的地方,接見當地官員,詢問政務。雖想著算上先前的那筆賬,奈何沒有太多的空暇,便狠狠的捏了下軟軟的手掌,笑著離開了。景嫻昨個回來時,也與皇太后約好了,今個去那定慧寺進香,並聽主持大師說那禪理。

    定慧寺始建於東漢年間,乃是千年古剎,香火自是旺盛。因著弘歷行宮在此,這幾日山下出入的碼頭,皆是佈滿兵丁,來往香客,盤纏自是嚴厲。前來的進香的善男信女們,少了很多。

    皇太后虔心禮佛,對著千年古剎,亦是抱了崇敬之心,與景嫻二人作那尋常富貴人家的老太君與太太的妝扮,帶了幾個貼身的侍女,輕裝簡從的來了這裡。

    與大開大合,依山而建的金山寺相較,定慧寺少了幾分雄渾,多了幾分淡定隱士之風。

    「景嫻,此地寺廟諸多,家家皆有得到高僧,我啊,還就喜歡這裡。」行走在山間的小道之上,皇太后也不覺疲累,精神奕奕的與著媳婦聊著天。

    「額娘,若您有興致的話,媳婦兒明個再陪著您去那對面的金山寺。」也不曉得,當初那個為額娘解籤文的老和尚還在不在。

    「好啊!金山古剎,額娘早有所聞,也想去瞧瞧呢。」皇太后樂呵呵道。舉目瞧去,林木蔥蘢,漫山青翠。時有的鳥鳴之聲傳來,卻更顯山中清幽安靜。行走之間,聞著泥土樹木清香氣息,整個人頓時清明。

    邊走邊聊也不覺山路難走,不過片刻,便瞧見了寺廟山門,一青石鋪成的甬道,自腳下巖巖而上。兩旁古木參天,幽靜雅致。耳旁傳來鐘聲,悠遠綿長,在這山間盤旋纏繞,猶如遠古之聲,滌蕩心靈。二人也漸漸沉默下來。靜靜的沿著腳下的甬道向前行去。

    古色古香的山門兩旁是那高高的銀杏與巨柏,與雄偉佛殿掩映生輝。一對石獅鎮守山門,威武森嚴。走進山門,就瞧見一座方亭,亭中豎著塊石碑。一眼瞄上去,皇太后只覺那石碑上的字跡格外熟悉。不禁疑惑的看了景嫻。

    「額娘,那是皇上的第一日南巡時作的的詩,石碑之上是依著皇上的手書刻的。」那次南巡,皇上僅帶了幾個阿哥,永璋也在其中。回去之後,便說了些趣事給自個聽。

    「哦?那我可要好好看看了。」聽著是兒子的大作,皇太后倍感興趣,上前細細瞅了會,點頭道,「不錯。」事實上,她哪裡懂得這些詩詞歌賦。只不過因著是自個兒子寫的,無論怎樣,在做娘的心裡頭,都是好的。

    亭子之後的便是天王殿,二人上了香,繼續向著裡頭走去。其後,就是那寺廟之中最為雄偉的大雄寶殿。重簷斗拱,氣宇軒昂,藻井彩繪,富麗堂皇。屋頂雕龍描鳳,精美非凡。殿堂金碧輝煌、巍峨壯觀。

    殿內有一盞長明燈高懸在半空,聖祖爺所寫的『香林『二字閃爍於燭光香煙之中,充滿著莊嚴肅穆的氣氛。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藥師、彌陀三尊大佛高座在蓮花寶座上,面容和藹慈祥、莊嚴肅穆。大殿兩旁分別排列著十八羅漢像,造型生動,姿態各異,臉容不同,個個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二人跪在蒲團之上,面容沉靜安詳,虔心祈求著各自心願。而同時,後頭禪房之中,亦有一名女子跪在蒲團之上,對著那懸於牆壁之上的菩薩訴說著什麼。少頃,就聽得禪房的木門被人推開,發出吱嘎之聲。隨之走進一鬚髮皆白的和尚。

    「阿彌陀佛,貧僧來晚了。」那和尚正是定慧寺主持六靜禪師,於卜算之道最是擅長,但他深知窺探天道,必要付出代價,故而他極少與人占卜。若不是因緣巧合之際,受了眼前女子的恩惠。今日,他也不會出現在她的面前。

    「事隔多年,大師能記得當日約定,本宮已深覺意外了。」令貴妃言笑晏晏道,霧濛濛的大眼裡閃爍著不明光芒。(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