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嫻妃傳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八十七章 永璟出征 文 / 燕裳

    聽著內侍尖利,平板的宣讀之聲,永琮徹底的懵了。忽然そ,怎得就被皇阿瑪禁足了。聖旨上說得是,因著他身子不爽利,這段日子可在府中好生休養。也無需擔憂手頭上的差事,自有旁人來接替就

    平靜的接過聖旨,永琮起身。向前兩步,對欲要回宮覆命的太監道,「公公留步。」身邊的隨從即刻迅速的塞入了一物事到了他的手心。傳旨的內侍只覺手心一沉,眼中不由露出幾分喜意來。「雜家出來時恰好見著了古太醫。」這話說的又急又快,錯眼間就完了。旁人見了,也不過是覺得這內侍向著七阿哥行禮而已。

    聞言,永琮猛得心下一沉,臉色瞬間一變,但很快就被他掩飾住了。讓人將他們送走之後,逕直向著書房走去。即使此時他仍然面帶笑容,但跟著他的時日略久一些的奴僕,皆能覺察出他的不悅與陰沉,個個噤若寒蟬,唯恐被主子責罰。

    進屋後,永琮便坐在書桌前,動也不動。目光盯著書案上某處,眨也不眨。好似在沉思,又似乎在發著呆。而事實上,他的腦中不停的轉動思索著。他忍不住了,從皇額娘去世後,他就一直在忍。還得對著那個女人畢恭畢敬,當真如同一個孝子一般。

    他過得太憋屈了,明明是最為尊貴的元後之子,大清朝皇室的嫡子,卻不敢得罪宮裡的任何一個得寵的妃子,更是要花著小心思費心討好。只因他的母親早早的去世。他不能讓她們在皇阿瑪的耳旁,嘀咕的著不利於自己的言語。所謂三人成虎,正是如此。世上男子多看不起女子,卻又不知不覺間被女子所牽制,真是好笑之至。

    也不能讓讓她們提得太多,以免引來皇阿瑪的懷疑。沒有母親,身在宮外的自己便失了與後宮聯繫的紐帶。久而久之,他必將漸漸的遠離自己的父親。而被皇上遠離的阿哥又會如何?那是想也不用想的。如此苦心經營,終究在皇阿瑪心中的有了一席之地。

    倘若他的母親還在世的話,就如那個總是一臉雲淡風輕的十二,還有那個肆意妄為的十三。就是因著他們二人的母親備受皇阿瑪的喜愛與寵信所以他們能夠活得那般輕鬆,自在。也敢提出自己的政見,即便曉得可能會引起皇阿瑪的怒火,也還是會提出來。

    然後,無論皇阿瑪當時有多生氣,沒過幾日,又會對他們和顏悅色的緊。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身後站著的那個女人。

    反觀自個蠅營狗苟戰戰兢兢的,半點差錯也不敢觸犯。深怕一個不察,惹得那位不高興。他可沒有一個能牢牢拴住帝王之心的母親。如此循環往復,嫉妒一點一滴的啃噬著他的理智。早在成年之際,富察家便開始不斷隱晦的向著自個示好。就連他的後院,侍妾格格也有富察族裡的。

    說穿了,倘若自個不能登上那把椅子,富察家想必是恨著他的吧!永琮唇角撇出一抹自嘲的笑容。有的時候連他也有些恨著自己的。這份讓七阿哥閉府休養的聖旨,讓不少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而且很容易令人產生諸多聯想。

    而皇上也許是不願看見為人臣子的過於安逸,緊接著又約了諸多大臣在避暑的園子中商議小金川一事。這時溫福戰死早已傳遍京城。並且於是否繼續出兵征討分了兩派,主和的與主站的,討論的好不熱鬧。

    一個大臣道,「皇上,奴才認為再繼續打下去,太過勞民傷財。實在於朝廷不利。」

    「哦?」目光微微垂下,輕輕應了一聲,隨意撥弄了一下手裡的指環,視線一抬,瞥向那個慷慨陳述的大臣問道,「如愛卿所言,該當如何?」

    「依奴才之見,應當安撫!」滿臉的義正言辭,全然是為國為的神情。

    「臣反對!」就在那位大臣滔滔不絕說個不停時,劉統勳站了出來。最早時他是反對出兵小金川·但現在的形勢與當日已完全不同。「此時若退兵,先前所有征戰便成徒勞,更莫說戰死的溫將軍。再者若此時派人安撫,恐藏人會以為朝廷怕了他們,恐會藉機刁難。不臣之心,有一便有二,這時議和,反而給了叛民修養生息的時日。」說到此處,視線轉向那個議和的大臣,不過是憑著關係上位的紈褲,做好分內之事便行。這些個軍國大事,又豈是他能指手畫腳的?

    那大臣還要再說,就見皇上擺了擺手,將到口的話嚥了下去,憋得臉通紅。瞧,這就與那些個在官場沉浮多年升上去的不一樣,太沉不住氣啦!而且瞧著那架勢,若皇上不阻止還要與劉統勳辯下去呢?

    「諸愛卿有何看法?」弘歷淡淡的瞥了那人一眼,眼神幽深平靜,看不見喜怒。被這目光一看那人頓時心下一突,連著呼吸也忍不住憋了起來。只覺所有秘密都暴露在上面的這個人眼中。

    「臣等附議!」能不附議麼?這些年,哪一次叛亂,聖上妥協過的?也就那個傻缺,直愣愣的,說話也不過過腦子。

    就這樣繼續征討小金川也就定了。但在安排出征的將領時出現了意外。弘歷屬意阿桂,畢竟他也在小金川帶兵良久,無論對地形還是當地的氣候,皆相對熟悉,制定作戰方案時便會少些失誤。就待下令時,明瑞忽然表示他願帶兵出征,為大清效力,為皇上分憂!

    雲南之地多瘴氣,自幼出生北地的明瑞也是很不適應的。更別提行軍作戰中,吃喝完全沒有規律,於身子大有損傷,回京之後不久便病倒了。修養了幾年,總算將那時落下的病痛給調養的七七八八。只是多年從軍,一旦清閒,這日子過得也是乏味。好不容有個出戰的機會,自是不願意放棄。

    一抹異色轉瞬即逝,弘歷微微一笑,「愛卿身子大安了?」

    「回皇上,奴才身子已經好了。出戰毫無問題!」聞言,明瑞心下便開始思量,皇上這麼說是何意思?雖是武將,但絕不是個魯莽武夫,肚子裡的彎彎繞繞不比常年侵淫官場的人差。皇上的神情,言辭與往日並無不同。偏偏他就是覺得有些不對勁。正思量間,就聽得皇上繼續道,「永,你認為呢?」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永含笑掠過了明瑞。「皇阿瑪,毅勇公大人正是盛年,最是擅長行軍作戰。兒子認為,若毅勇公能夠帶兵出征,勢必會馬到成功,捷報頻頻!」此話一出,諸多朝臣紛紛側目。

    十二貝勒當真公正無私,半點私心也無?儲君人選已是刻不容緩,這時候富察家出生的明瑞,若再得軍功,豈不是會增加七阿哥的砝碼?

    弘歷細細的打量了下自己的十二阿哥,這孩子自幼給人以溫和柔軟,直至如今依舊是如此。但他的心思,有時候連自己也有些猜不出來。「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可還有其他人選?」

    「十三與福康安亦可一同前往。十三弟作戰勇猛,果敢決斷,福康安細心謹慎,正好相得益彰,共同輔佐毅勇公。」身為一等承恩毅勇公的明瑞,一旦出征,這名頭勢必不能低了正在作戰的阿桂。「兒子懇請皇阿瑪准奏!」

    「既然十二阿哥看好你,朕便允了!傳旨!」弘歷授明瑞為定西將軍,十三貝勒永與福康安授領對大臣,各領明亮、豐升額為副將軍的一路,並調遣健銳、火器營二千名士兵和吉林索倫兵二千名一起進剿金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