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白娘子養成記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章 驅佛 文 / 情隨世遷

    第一百三十章-驅佛

    黑珠巷許仙家中,今日忽然出現數百盔甲軍士嚴密防守著,百姓紛紛聚集門口,翹首望向院內,想要查探究竟發生了何事。

    「小乙哥家中怎來了這麼多士兵?難道小乙哥因砸佛院,導致官府要來抓他?沒道理啊,不是說小乙哥和郡王關係很好嗎?」

    「應該不會,當初是小乙哥解決的秦檜叛亂,郡王不可能對許仙下手。再說了,幾個寺院而已,還能令郡王與瓊華仙道門對立?」

    「裡面是郡王,我們別亂猜,否則會有麻煩。看看吧,等會就知道了。」

    眾人神色焦慮,有些人在為許仙擔憂,也有人幸災樂禍,想要看許仙落魄。

    大廳之中,許仙正端著水杯輕抿。

    茶香裊裊,沁人心脾。

    他原本不喜歡喝茶,後來在彩蝶引導下,養成了這個這習慣。茶水入喉,繚繞在喉嚨處的餘香,令他陶醉。

    趙伯琮滿面哀愁,歎道:「許仙,不是我說你,你太心急了。我也想把佛教趕出去,可當初業火燃燒,是法海救了父皇,父皇對法海印象很好,不滿你這麼做。」

    「皇上?」許仙輕笑:「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明白對於瓊華仙道門和佛教,他究竟該選誰。而今諸位半仙來到臨安,必須建造道場給他們修煉。只有驅逐出佛教,才能令瓊華立穩腳跟,保佑大宋。」

    趙伯琮歎氣:「話雖如此,可若忤逆父皇,他龍顏不悅,會對許觀主不利。不過既然此事已經發生,多說無益,你有何打算?」

    許仙挑眉:「郡王帶這麼多士兵,不就是為了給我撐場面嗎?有郡王首肯,法海在臨安經營幾十年的結果,將一夕崩潰。」

    「什麼事都瞞不住你,你如此聰明,也該知我為何幫你。」

    趙伯琮不再兜圈子。

    許仙正色道:「你想借助瓊華仙道門震懾北方金國,給大宋爭取屯兵和積蓄國力的機會,待時機成熟,揮師北伐,收復故土。」

    「知我者,許仙也!」

    趙伯琮悵然吐口濁氣。許仙的計謀和心智令他感到欣慰,他也知道許仙目的是長生,而非帝王權力,是以他對許仙沒有提防,頗為信任。

    「驅逐佛教之後,我會勸說師父,將仙道門築基之法拿出來,供大宋士兵修煉,強健國民體魄。瓊華仙道門沒別的要求,只要香火旺盛,天上仙官就會庇佑瓊華,到時劍指北金,收復故國指日可待。」

    許仙說道。

    收復故國,非但是趙伯琮願望,同樣也是許仙的願望,他既然穿越而來,有了能力,就要改變大宋積貧積弱的現象,避免不久之後的戰亂殺戮。

    趙伯琮欣慰:「我擔心你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帶些士兵幫你,讓你能更有底氣的驅佛。」

    「底氣很足,只不過銀兩少了。擴建道觀需要很多銀兩,還請郡王相助。上次大理寺審案,郡王承諾給我的萬兩白銀至今還沒有到賬。」

    許仙埋怨。

    家中銀兩不多了,幾百號人吃住花銷,饒是長生觀收入很高,也有些抵不住。

    「咳咳……那啥,今天天氣真好,萬里無雲,既然沒其他事,我先回去了。門外這些士兵聽你調遣,小李子,快隨本王回宮。」

    趙伯琮像是被抓住了小尾巴,打哈哈拍屁股走了。

    幕後的彩蝶走出來,秀眉微蹙:「郡王是要把你當棋子用,讓仙道門與佛教爭鋒,借助仙道門對抗佛教和金國。不論結果如何,功高震主,我們都得不到好下場。」

    「無妨,」許仙呵呵笑道:「崑崙瓊華掌教很可能會來找麻煩,我們投靠郡王,可借王權使掌教忌憚,不敢輕舉妄動。再說了,現在最緊要的事是在臨安立根,否則無法與崑崙對抗。」

    「師叔祖,錢塘門臥佛寺不讓砸,裡面有個七重修為的和尚在死守,請師叔祖定奪。」

    忽然之間,一名瓊華弟子跑進大廳,慌裡慌張。

    「就怕沒有刺頭,帶上門外官兵,將那名和尚抓起來,嚴刑拷打!」

    許仙大跨步走出房間,帶著院落士兵離去。

    臥佛寺是錢塘門附近最大的寺院,比蘭陵巷保叔塔還要大,可以說在整個臨安,除了慈寧寺,就數臥佛寺最大。其內大概有一百多個和尚,其中半數有修為,有五六人是隨法海從西方而來的教眾,是天竺人。

    許仙到錢塘門臥佛寺時,見寺院門口擁擠了密密麻麻一群人,有圍觀百姓,有「鏟子幫幫眾」,還有手持木棍的和尚,在門口對峙,相互不肯退縮。

    小青沒在這裡,她去臨安城北了,說和鏟子幫教眾一起砸寺院,速度太慢,於是她獨自行動,果然戰績斐然,半天時間就砸了十來座寺院,打傷百名和尚。

    「誰是臥佛寺住持?我是許仙,請你們住持出來。」

    許仙雙手背負,走到臥佛寺門前,對諸位和尚喊道。

    和尚見許仙身後有官兵,登時色變,低頭接耳片刻,其中一位和尚快速跑回寺院,盞茶功夫,有位身披袈裟、手持禪杖的老和尚走出來,是臥佛寺住持。

    住持神色陰沉,略顯陰戾:「許施主,為何要砸我佛寺院?要知道,這些佛教寺院都經官府審批,手續地契皆全。許施主這番作為,來日我會前去臨安府,訴諸律法。」

    「你們做了什麼缺德事,自己清楚。整天將百姓們掛在口中,卻時刻在黑百姓香火錢,非但如此,還拿錢不辦事。之前喪屍動亂,佛祖為何不庇佑眾生?我知道佛祖他老人家很忙,遠在西方極樂,根本沒時間來東土。既然如此,你們佛教留在臨安也無用處。郡王說了,臨安不供奉無作為的神祇,佛祖金像必須砸毀,佛教必須驅逐。」

    「郡王……」

    「原來是郡王指使,怪不得小乙哥敢如此招搖。」

    「我每天都給佛祖上香,但卻沒用,老寒腿的病根本治不好,信佛不能治病。」

    「是呢是呢,和尚就是騙子。上次我三姨媽的二叔子的小舅子的外甥女的姐夫家的兒媳婦拜送子觀音,結果都三年了,兒媳還沒生育。和尚是騙子,騙了香火錢,沒有一點用。」

    「還是仙道門好,我們拜天尊的人不多,可仙道門弟子和仙人都來臨安保護,否則臨安喪屍亂,全城人們誰也活不成。仙道門可真是仙人呀,臨安幸好有仙道門庇佑。」

    這些說佛教不好的人,有些是真沒收到佛教好處,也有不少人是許仙事先安排,用作擴散言論引導輿論,能很大程度的貶低佛教地位。

    那些將信將疑的人聽說是郡王下令,頓時相信了,佛教和尚就是騙子,騙香火的歹人。

    住持臉面抽搐,可他無言以駁,何況許仙還有朝廷撐腰,只得含恨咬牙:「許仙,你這樣編排佛祖,佛祖必會對你降落懲罰!」

    「是嗎?」許仙輕蔑一笑:「佛祖是智者,他是至高無上的智慧聖人,是摩尼尊者,通曉宇宙未來……如此偉大、如此高尚的聖人豈會在意我這小羅羅的編排,怎會小心眼到連幾句編排都受不了?瓊華眾弟子聽令,砸了臥佛寺,如果誰敢抵抗,抓起來送到大理寺,交由大理寺審判!」

    「鏟子幫幫眾」紛紛舉起鐵鏟,就要衝進寺院,可和尚一步不肯退卻,死死將寺院門口堵住,成了堵人牆。

    「嘿嘿,如果你們不搗亂,我怎有借口將你們抓起來?」

    許仙對諸位軍士擺手,身著盔甲的士兵快步上前,取出腰間繩索鐐銬,嘩嘩將和尚鎖住。

    和尚雖有修為,可他們哪敢和官府作對,要知道如果反抗,就是妨礙辦差,說大點,就是目無王法,抵抗王命,甚至有叛國造-反的嫌疑!

    而今佛教正處低迷,被朝廷和百姓拋棄,更不敢隨意反抗。

    不過片刻,這些有修為的和尚,包括住持,皆被鎖住手腳。鏟子幫沒了抵抗,虎狼般衝進寺院,將寺院內一切毀壞,砸毀佛祖金身。

    三日後。

    臨安城內城外,大約三十多座寺院被鏟子幫砸毀。許仙強行沒收這些寺院地契,斥資在舊址之上建造道觀,浩浩蕩蕩的工程起工,三十多座道觀正如火如荼的建設著。

    百姓經過臨安喪屍禍亂,對許仙頗為信任。以前拜佛的百姓紛紛來到長生觀,改拜道教諸神。他們偶爾還能聽到長生觀瓊華弟子講故事,說拔院升天,說道教諸神,說天庭神威,說昊天上帝,說女媧造人,說封神演義,百姓漸漸對道教神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仙道門愈發信仰。

    直到如今,臨安只有一座寺院尚還保全。

    慈寧寺。

    這座寺院是法海老巢。許仙最後一個拆慈寧寺,是為先奪取輿論,奪取人們信任,這樣一來,法海能利用的眾生念力大幅度減少,實力會有很大程度削弱,他受到的抵抗會弱很多。

    只是他有些擔心,擔心法海會拼魚死網破,傷害白素貞神像。他必須步步為營,小心翼翼,排除一切潛在的危機。

    五日後。

    他決定強拆慈寧寺。

    從崑崙山下來的諸位半仙,五位鎮守長生觀,四位鎮守黑珠巷家中,確保白素貞神像和身軀絕對安全之後,許仙方才與師父、師姐、彩蝶、小青、錢塘水神等人,浩浩蕩盪開往慈寧寺。

    以法海秉性,絕不會輕易放棄在臨安努力數十年的結果,今日很可能會有番苦戰。

    不出所料,剛來到南屏山山腳,便見山頂處金輝熠熠,有道高達百丈的佛祖金像懸浮空中,寶相莊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