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聖仙王途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卜 文 / 神降之年

    求收藏和紅票,謝謝!——

    從明月樓出來,呂楊返回純陽居,傍晚吃過了晚膳,黃宗羲依舊召集呂楊和黃家姐妹到書房傳授六藝。

    這一次黃道蘊參加的是樂、數二藝,而黃乙乙參加的是射藝,根據黃宗羲的估計,兩人都能通過院比進入州比,但是能不能進入殿比,還是未知之數,不過黃道蘊的機會比較大,黃乙乙則機會渺茫。

    呂楊也知道師姐在樂和數方面有極高的天賦,這些年又經過黃宗羲的悉心教導,應該有機會進入殿比。

    「今日便給你們補一補扶乩之術,且把卦簽取出來!」黃宗羲說著。

    呂楊取出九根卦簽,黃道蘊姐妹也是如此,每人手中的九根卦簽均是竹製,黃橙橙,用文氣洗煉過,上面鐫刻著文字,呂楊手中的卦簽鐫刻的是錦文,黃道蘊姐妹鐫刻的是天地靈文。

    「文氣的根是天地之氣,所以有諸般奧妙,在一定程度上和天地間流動的氣運可以相互感應,以人心運之,確實可以洞察天地之玄機,太道聖人因此創出太道扶乩之術,用以占卜先機!」

    黃宗羲開始講述扶乩之術,在大匡皇朝,沒有所謂的連山、歸藏和周易等占卜著作,只有太道扶乩術這一種占卜方法,占卜方法可謂單一。

    華夏文明最初是從部落開始的,祭祀和占卜成為神學的源頭,華夏最初擁有三部占卜著作,連山、歸藏和周易。其中前面兩部已經失傳,只有周易得以流傳下來。

    正是周易,成了中華文化之根。易道講究陰陽互應、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周易最初是由伏羲作八卦,後來殷商末年,周文王寫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辭。再後來到了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繼承了孔子對周易的發現,著了《易傳》,周易也就成了道儒兩家的源頭,其深度可想而知。

    當然了,殷墟皇朝倒是也有占卜之術,叫做占星術,又稱為星相術,只是大匡皇朝的讀書人研究不多。殷墟皇朝之前,蠻荒部落時代也多有各種巫術可以進行占卜,但是皇朝讀書人也研究不多。

    太道扶乩術玄妙得很,以文氣和人心意志感應天地氣運,從而窺測天地玄機,這確實是一門占卜成功率比較高的占卜之術,這也是文氣的奧妙所在,越是道業高,扶乩術就越是靈驗,據說聖人的最強佔卜術可以準確預測天災**,乃至國運。

    就呂楊所知,無論是前朝還是今朝,煉氣均是以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為理論根基,倒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地玄機,但是還遠遠不如華夏的周易理論。

    呂楊是瞭解過華夏占卜之術的,譬如說紫微斗數、梅花易數等等,華夏的占卜術大都是源於周易。至於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不過呂楊大膽推測,這兩部失傳的占卜術估計就是以天罡地煞為基礎的占卜術,或許和大匡皇朝的太道扶乩術的原理是一樣的。

    太道扶乩術,是以天地諸氣為理論基礎衍生出來的。周易則不同,以陰陽八卦理論為基礎,也不知道兩者哪一種更加玄妙。

    呂楊道業低微,現在還沒有辦法下定論,還需要去琢磨和印證。

    「純陽道業低微,而且還沒有凝結靈文的能力,這在扶乩術上很吃虧,要知道靈文是天地靈致之文,錦文遠遠比不上,想要感應天地玄機,靈文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在這一方面,為師不太看好純陽的術數比試!」黃宗羲略微擔憂。

    「老師且寬心,弟子就當這是一場歷練,能勝出則是大幸,不能勝出,亦不會氣餒!」呂楊笑道,心裡則有自信,固然自己的道業低微,若是都用太道扶乩之術估計比不得道業高的人,但是占卜之術不獨只有太道扶乩之術。

    這個世界,沒有人瞭解過周易,更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梅花易數!在術數上,呂楊好歹多了一世見知,到時候是龍是蛇,還要比過方知。

    黃宗羲點點頭,認可呂楊的心態。

    「好吧,先扶乩一下這碗蓋下面是什麼東西吧!」黃宗羲指了書案上的一個碗,這碗是扣著的,不知道裡面放置了什麼東西!

    呂楊三人點點頭,開始運轉扶乩之術,手一翻,文氣在手上翻滾,九根卦簽於是在手上沉沉浮浮,開始進行微妙的排布,卦簽上的文字也開始緩緩游動,顯示各種匪夷所思的變化。

    以心御氣,溝通天地,感其玄機,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不得不說,太道聖人楊易人開創的這中聖道扶乩之術確實玄妙無比,可以占卜準確很多的東西。

    黃道蘊手上九根卦簽沉浮一會,一個個靈文閃爍浮動,黃乙乙的卦簽也差不多,只有呂楊的卦簽,在錦繡之氣中一根木卦之簽居中,其餘八根卦簽旋轉沉浮,錦文一直不太明朗,呂楊琢磨了一會,始終看不出玄機來。

    「好了嗎?都說一說吧,碗蓋下是什麼?」黃宗羲笑問。

    呂楊三人相顧一眼,同時抬手一指,一道文氣湧出,在指尖上凝聚幾個字。呂楊凝聚的是的文字是:桃木方塊。

    黃道蘊和黃乙乙凝聚的文字驚人的一致,乃是:桃木色子。呂楊看到師姐和師妹的推算,不禁苦笑。

    「純陽,碗蓋裡面的確實是桃木色子,道蘊和乙乙能夠占卜出來,可是你就只能佔卜到桃木方塊,這其中便體現出感應的差距了,你現在可知道業高低對術數的影響了?」黃宗羲笑道。

    「弟子知道了,道業太低,感應天地玄機的能力便不足,這對扶乩術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缺陷!」呂楊無可奈何。

    「知道就好,修煉浩然正氣,凝聚出靈文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只要能夠凝聚靈文,感應天地玄機的能力將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攀升,所以在術數方面,只有凝聚了靈文,才可以稱得上入門,以錦繡之氣運轉扶乩之術,實在是難以得其精髓!」

    呂楊自然知道自己的短板,如今才是立心道業第二重,修煉的是錦繡之氣,自然難以凝結靈文。想要凝結靈文,需要時間,不過呂楊現在需要的恰恰是時間。

    「那好,你們再占卜一下,裡面的色子有幾粒,一共是多少點數?」黃宗羲再次說道。

    「好!」三人又開始運轉文氣扶乩,手中卦簽開始沉浮變化,不一會便顯示玄機。

    「都說說吧,幾個色子,幾點?」黃宗羲滿意地點點頭。

    「一個色子,五點!」黃道蘊說道。

    「一個色子,三點!」黃乙乙嘟嘟嘴,似乎不太贊同姐姐的扶乩結果。

    「一個色子,四點!」呂楊說著。

    「打開看看吧!」黃宗羲笑了。

    呂楊伸手將碗蓋打開,裡面果然是一個色子,但是色子的點數是五點!

    「是弟子學藝不精!」呂楊慚愧,黃乙乙也是不太滿意,有些微微惱火地瞪了自己的姐姐一眼。

    「道蘊的扶乩之術還可以,乙乙便不行了,扶乩的時候切忌胡思亂想,要心無旁騖才行!」黃宗羲說著,「至於純陽,也是如此,道業低了一籌,便要從心感上彌補,唯有如此,才可以提高準確率!」

    「弟子明白了!」呂楊說著。

    「那好,再接著來,占卜點數!」黃宗羲衣袖一揮,將三顆色子放在碗蓋下,讓三人占卜。

    這一次三人都不敢怠慢,手一翻,開始運轉文氣扶乩起來。

    呂楊這一次同樣感應不準確,錦文確實遠遠不及靈文來得玄妙。

    「爹爹,這一次是十一點!」黃乙乙首先說道。

    「不,是三點!」黃道蘊說道。

    呂楊沉默。

    「純陽,你怎麼看?」黃宗羲看向呂楊。

    「罷了,扶乩之術不成,便用梅花易數算一算!」呂楊從懷中取出三個赤銅通寶,這三個通寶已經不同於一般的制錢,而是被呂楊用文氣祭煉過,已經可以心隨意轉,而且正背兩面被鐫刻上了六爻圖案,冥冥之中已經鐫刻上相應的意念,可以和天地間相應的神秘東西相呼應。

    黃宗羲詫異,黃道蘊和黃乙乙也露出好奇之色,他們不明白呂楊這是做什麼。

    呂楊虔誠心祈了一遍,然後將銅錢連著拋了三次,得前後三卦,心中將卦前後揣摩,然後道:「不是十一點,也不是三點,而是一點!」

    「一點?不可能,這是三顆色子,怎麼可能是一點?」黃道蘊姐妹立刻反駁。

    黃乙乙先是耐不住好奇,伸手將碗蓋打開,赫然發現三顆色子竟然疊在一起,上面顯示是一個點數。

    黃家姐妹愕然,看向呂楊的目光再也不一樣了。

    「純陽,你這是什麼占卜術?」黃宗羲眼眸中閃動著好奇的光芒,似乎呂楊用三個赤銅通寶所算的卦,簡直匪夷所思,他竟然從來沒有見過皇朝中人有哪一個是這樣占卜的,這不同於太道聖人所傳的扶乩之術。

    「回老師話,這是梅花易數!」呂楊連忙說道。

    「梅花易數?」黃宗羲喃喃念了兩遍,他發現這不是皇朝任何一種占卜術。

    「師弟,這種占卜術你是從哪裡學來的,據我所知,這應該不是太道聖人所傳的扶乩之術!」黃道蘊連忙詢問。

    「扶乩之術是以天罡地煞之氣起卦,我這梅花易數以易學中的數學為基礎,結合易學中的「像學」進行占卜,和扶乩之術大不一樣。」

    「什麼是易?」黃道蘊連忙問。

    「易就是道!」呂楊淡淡道。

    「道?怎麼講?」黃宗羲頓時動容。

    呂楊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說了,他沉吟半響,盡量組織起文字,方才開口以正式一些的語氣道: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避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有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

    黃道蘊姐妹沉默下來,呂楊這些話玄妙入理,自己一時之間也理解不了。

    黃宗羲畢竟是大儒,他聽到呂楊這番論述,眼神立刻大亮:「純陽,你這話大有玄妙,是從哪裡聽來的,還有這梅花易數,又是在哪裡學的?」

    呂楊搖搖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一切如是,老師便這麼認為就好了!」

    「莫非真是天授,或者生而知之?!」黃宗羲愣住了,神情震驚,口中喃喃自語,他看到呂楊不肯說,心裡沒來由一動,生出梅花易數乃是天授的念頭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