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開天秘史

大道小說網 第332章闡截二爭十絕陣 文 / 斜倚彎月薄雲中

    趙天君大怒提劍飛來直取。懼留孫執劍對面交還二人大戰在一處。未及數合趙江依舊跑入陣內。

    懼留孫隨後趕至陣前不敢輕進只聽得後有鐘聲催響只得入陣。

    趙天君已上板台將五方如前般運用。懼留孫見勢不好先把天門開了現出慶雲保護其身周全然後取捆仙繩令黃巾力士:「將趙江拿在蘆篷聽候指揮。」但見金光一閃一道仙風透體而生地烈陣中頓時一陣響動趙江已經被捆仙繩擒拿住平空提上了蘆柵。

    懼留孫將困仙繩命黃巾力士提往蘆篷中去將趙江跌的三昧火七竅中噴出遂破了地烈陣。懼留孫徐徐而回。

    聞太師又見破了地烈陣趙江被擒在黑麒麟背上聲若巨雷大叫道:「懼留孫休走!我來也!」

    此時玉鼎真人道:「聞兄不必這等我輩奉玉虛宮符命下山。身惹紅塵來破十陣。如今才破兩陣尚有八陣未見明白。況原先說過鬥法分高低如今何必呵斥非道者之高明也。」把聞太師說得默默不言。

    燃燈道人命暫且回去聞太師亦進老營請八陣主帥議道:「今方破二陣反傷二位道友使我聞仲心下實是不忍。」

    董天君道:「事有定數既到其間亦不容收拾。如今把我風吼陣建成大功。」與聞太師共議軍事。

    燃燈道人回至篷上懼留孫將趙江提在蘆篷下來啟燃燈。燃燈道:「將趙江吊在蘆篷上。」

    眾仙啟燃燈道人:「風吼陣明日可破麼?」

    燃燈道:「破不得這風吼陣非世間風也此風乃地水火之風若運動之時風內有萬刀齊至何以抵當?須得先借得定風珠治住了風然後此陣才能破得。」

    眾位道友道:「那裡去借定風珠?」

    內有靈寶**師道:「我有一道友在九鼎鐵叉山八寶靈光洞度厄真人有定風珠弟子修書可以借得。

    子牙遂差宜生、晁田文武二名即刻動身前去借珠要破風吼陣。話說二人離了西岐星夜往九鼎鐵叉山八寶靈光洞趕來來借取定風珠。

    二人離了西岐沿大道非止一日渡了黃河又過數日到了九鼎鐵叉山。宜生、晁田二騎上山至洞門下馬只見有一童子出散宜生道:「師兄請煩通報老師西周差官散宜生求見。」

    童子進裡面去少時童子道請。宜生進洞見一道人坐於蒲團之上宜生行禮將書呈上。

    道人看書畢對宜生道:「先生此來為借定風珠此時群仙聚會破十絕陣皆是定數我也不得不允。況有靈寶師兄華札只是一路去須要小心不可失誤。」隨將一顆定風珠付與宜生宜生謝了道人慌忙出來同晁田上馬揚鞭急走不顧顛危跋涉沿黃河走了兩日卻無渡船。

    宜生對晁田道:「前日來到處有渡船如今卻無渡船者何也?」只見前面有一人來晁田問道:「過路的漢子此處為何竟無渡船?」

    行人答道:「官人不知近日新來兩個惡人力大無窮把黃河渡船俱被他趕個罄盡。離此五里留個渡船都要從他那裡過盡他勒渡河錢人不敢拗他要多少就是多少。」

    宜生聽說有如此事數日就有變更策馬前行果見兩個大漢子也不撐船隻用木筏將兩條繩子左邊上筏右邊拽過去右邊上筏左邊拽過去。宜生心下也甚是驚駭果然力大且是爽利心忙意急等晁田來同渡。

    只見晁田馬至面前他認得是方弼、方相兄弟二人在此盤河。晁田道:「方將軍!」

    方弼看時認得是晁田方弼道:「晁兄你往那裡去來?」

    晁田道:「煩你渡我過河。」方弼隨將筏牌同宜生、晁田渡過黃河上岸方弼、方相相見敘其舊日之好。

    方弼又問:「此位何人?」

    晁田道:「比是西岐上大夫散宜生。」

    方弼道:「此乃紂臣為甚事同他走?」

    宜生道:「紂王失政他已歸順文王如今聞太師征伐西岐擺下十絕陣今要破風吼陣借此定風珠來。今日有幸。得遇你昆玉兄弟。

    方弼自思:「昔日反了朝歌得罪紂王一向流落今日得定風珠搶去將功贖罪卻不是好?我兄弟還可復職。」

    因問道:「散大夫怎麼樣的就叫做定風珠?借我一看以長見識。」

    宜生見方弼渡他過河況是晁田認得忙忙取出來遞與方弼。

    方弼打開看了把包兒往腰裡面一塞道:「此珠當作過河船資。」遂不答話連往正南大路去了。晁田不敢阻攔方弼、方相身高三丈有餘力大無窮怎敢惹他?

    散宜生嚇得魂飛魄散大哭道:「此來跋涉數千里程途今一旦被他搶去怎生是好?將何面目對姜丞相諸人?」抽身往黃河中要跳晁田把宜生抱住道:「大夫不要性急我等死不足惜但姜丞相命我二人取此珠破風吼陣急如風火不幸被他劫去我等死於黃河姜丞相不知音信有誤國家大事是不忠也。中途被劫是不智也。我和你去姜丞相報知所以令他別作良圖寧死刀下庶幾減少此不忠不智之罪。你我如今不明不白死了兩下耽誤其罪更甚。」

    宜生歎道:「誰知此處遭殃。」二人上馬往前加鞭急走行不過十五里只見前面兩翻飛出山口後聽糧車之聲宜生馬至跟前看見是武成王黃飛虎催糧過此宜生下馬武成王下騎道:「大夫往那裡來?」

    宜生哭拜在地黃飛虎答禮問晁出道:「散大夫有甚事這等悲泣?」宜生把取定風珠渡黃河遇方弼、方相的事說了一遍。

    黃飛虎道:「幾時劫去?」

    宜生道:「去尚不遠。」

    飛虎道:「不妨我與大夫取來你們在此路等片時。」

    飛虎上了神牛此騎兩頭見日走八百里撒開轡頭趕不多時已是趕上只見弟兄二人在前面蕩蕩而行。

    黃飛虎大叫道:「方弼、方相慢行!」

    方弼回頭見是武成王黃飛虎多年不見忙在道旁跪下問武成王道:「千歲那裡去?」

    飛虎大喝道:「你為何把散宜生定風珠都搶了來?」

    方弼道:「他與我作過渡錢的。」

    飛虎道:「你二人一向那裡去。」

    方弼道:「自別大王我兄弟盤河過日子。」

    飛虎道:「我棄了成湯今歸周國文王真乃聖主仁德如堯舜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今聞太師在西岐征伐屢戰不能取勝你既無所歸不若同我歸順文王御前乃不失封侯之位。不然辜負你兄弟本領。」

    方弼道:「大王!若肯提攜乃愚兄弟再生之恩矣有何不可。」

    飛虎道:「既如此隨我來。」二人隨著武忙王飛騎而來剎時即至。

    宜生、晁田見方家兄弟跟著而來嚇的魂不附體。武成王下騎將定風珠付與宜生:「你二人先行我帶方弼、方相後來。」

    宜生、晁田星夜趕至西岐篷下來見子牙。

    子牙問:「取定風珠事體如何?」

    宜生便將渡黃河被劫之事幸遇黃飛虎取回並收得方弼、方相兄弟二人一節說了一遍。子牙不語成把定風珠上篷獻與燃燈道人。眾仙道:「既有此珠明日可破風吼陣。」

    話說燃燈道人次日與十二弟子排班下篷將金鐘玉磬頻敲一齊出陣。只見成湯營裡一聲鑼響聞太師乘騎早至轅門看子牙破風吼陣。

    董天君騎八角鹿提兩口太阿劍作歌而來。歌道:「得到清平有甚憂丹爐乾馬配坤牛;從來看破紛紛亂一點雲台只自由。」

    董天君鹿走如飛陣前高叫。燃燈觀左右無人可先入風吼陣。忽然見黃飛虎領方弼、方相來見子牙稟道:「末將催糧收此二將乃紂王駕下鎮殿大將軍方弼、方相兄弟二人。」

    子牙大喜猛然間燃燈道人看見兩個大漢問子牙道:「此是何人?」

    子牙道:「黃飛虎新收二將乃是方弼、方相。」燃燈歎道:「天數已定萬物難逃就命方弼破風吼陣走一遭。」

    子牙遂令方弼破風吼陣。可憐方弼不過是凡夫俗子那裡知道其中幻術就應聲願往。持戟拽步如飛直奔至陣前。

    董天君一見大漢身長三丈有餘面如重棗一部落腮髭髯四隻眼睛甚是兇惡。董天君看罷著實駭然。

    方弼見董天君大呼道:「妖道慢來!」就是一戟。

    董天君那裡招架得住只是一合便往陣裡去了。

    子牙命左右擂鼓方弼耳聞鼓聲響拖戟趕來至風吼陣門前徑直衝將進去。他那裡知道陣內無窮奧妙只見董天君上了板台將黑旗搖動黑風捲起有萬千兵刃殺將下來。

    只聽得一聲響方弼四肢已為數段跌倒在地一道靈魂往封神台清福神柏鑒引進去了。

    董天君命士卒將方弼屍拖出陣來董全催鹿復至陣前大呼道:「玉虛道友!爾等把一凡夫誤送性命汝心安乎?既是高明道德之士來會我陣便見玉石也。」

    燃燈乃命慈航道人:「你將定風珠拿去破此風吼陣。」

    慈航道人領法旨乃作歌道:「隱自玄都不計春幾回滄海變成塵;玉京金闕朝元始紫府丹霄悟道真。喜集化成年歲鶴閒來高臥萬年身:我今已得長生術未肯輕傳與世人。」

    慈航道人做歌唱罷對董全道:「道友!我輩逢此殺戒爾等最是逍遙何苦擺此陣勢自取滅亡?當時簽押封神榜你可曾在碧游宮聽你掌教師曾說有兩句揭言帖在宮門:「靜誦黃庭緊閉洞如染西土受災殃。」」

    董天君道:「你闡教門下自倚道術精奇屢屢將我輩藐視我等方下山。道友!你是為善好樂之客回去再著別個來休惹苦惱。」

    慈航道:「連你一身也顧不來還要顧我?」

    董全大怒執寶劍望慈航直取。慈航架劍口稱:「善哉!」方用劍相還。來往有三五回合董天君往陣中便走慈航道人隨後趕來趕到陣門前亦不敢擅入裡面去。

    只聽得腦後鐘聲頻響這才徐徐而入只見董天君上了板台對黑搖動黑風捲起卻如壞方弼一般。

    慈航道人忙將定風珠放出罩住身體不讓黑風染體遂將清淨琉璃瓶祭於空中命黃巾力士:「將瓶底朝天瓶口朝地。」只見瓶中一道黑氣一聲響就將董全吸在瓶中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