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將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一章新情況 文 / wwwxxm

    19日,陳飛塵正式得到了中央軍委的任命電報,上面很清楚寫到任命陳飛塵為西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黨委會成員,全權指揮對印反擊戰

    陳飛塵還沒有高興多久又接到了軍委的命令,命令他立刻組織一份完整的戰役報告遞交給中央,時間不得晚於22日

    陳飛塵很無恥的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太子,讓太子做好這個艱巨的任務太子比起趙偉還要熟悉戰局形勢,各個部隊的推進情況太子也是很清楚,所以太子這個人選還是很恰當的

    又過了不到20分鐘,陳飛塵又接到了一個好消息,14軍順利推進至交通樞紐安巴拉,殲滅敵軍二個半團,繳獲了大批糧食以及一批藥品等軍需物資

    真的是喜事一個接著一個啊陳飛塵略有興奮想到接著他就看著牆上的地圖,安巴拉地處北部交通交接要道,往北可以直接進攻昌迪加爾,往西北可以進*盧迪亞納,就是往南,就是直撲巴尼伯德,打通通往德裡的道路,巴尼伯德自古就是德裡的北大門

    14軍的存在就是牽制了印度北部乃至中西部大批印度軍隊,使其不敢增援德裡,可以說如果24軍能順利攻克德裡的話,那麼14軍居功甚偉

    陳飛塵淡淡說道:「命令14軍切實保護自身側翼以及後方之安全,保持警惕,謹防敵人有可能的包抄再有命令24軍加快推進度,不要與敵人小股部隊過多糾纏,主力直撲德裡,命令25軍、26軍加快推進度,務必在後天上午挺進至阿格拉、坎普爾、勒克瑙一線另外向軍區求援,我這裡需要大量的兵員、武器、彈藥、藥品,尤其是部隊以及藥品都記住了沒有?」

    一邊的趙偉快記下後沉聲說道:「記好了,司令員,您檢查一下」說完,他把手中記錄的命令遞交給陳飛塵

    陳飛塵接過看了一遍後發現沒有錯誤後拿起趙偉擱在記錄本上的鋼筆簽上了自己的大名,他接著遞給趙偉吩咐道:「即刻發報」

    「是」

    陳飛塵繼續盯著地圖看著,其實他是在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德裡是打還是不打?這個問題讓他很有點糾結,從心底上講他是很想打,他的命令也是如此,可是,他還是有所保留,否則就不是一個軍、就不是現在的度

    德裡畢竟是一個國家的首都、是印度阿三的首都,攻佔一個國家的首都,那麼就不是一個反擊戰能夠解釋通的,這可是實打實的侵略而讓陳飛塵越發困惑的還是在於中央,中央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給出具體的命令,到底是打還是不打?難道真的如同命令上說的那樣?讓自己全權指揮?

    陳飛塵腦子裡很快就轉到主席的為人上面去,按照陳飛塵對主席的瞭解以及後世所知道的一些資料上進行分析,不可否認主席是強硬派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代表,不要認為主席是gcd的領導人就是說他不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代表,這在主席的身上一點都不矛盾,中國畢竟是中國,畢竟不是中國選擇了ml主義,而是ml主義選擇了中國,道理就是在這裡

    這是中國文化與ml主義共存的根基所在,不可能要了主義不要自己民族的文化了,如果是那樣那就真的可笑了陳飛塵想到這,他不禁想到了後世的中國,他低歎了一聲

    綜觀整個印度戰場上,陳飛塵集中了24軍、25軍、26軍、第14軍、第18軍、第57軍以及西**立師外加出兵克什米爾的第2軍,總共7個軍外加1個師,三十餘萬人的龐大兵力

    陳飛塵不是要佔領印度,他的根本的目的還是在於盡可能的消滅印度有生力量,讓印度在二三十年別想翻身讓印度老實趴在一邊苟喘殘息

    在陳飛塵的預計裡印度勢必會在孟買為中心集中剩餘部隊與自己進行對決,而自己需要的是要在這之前盡可能的重創印度軍隊,讓他們都沒有絲毫底氣反攻

    而事實上印度卻很出陳飛塵的預料,印度軍隊竟然沒有絲毫的軍人的覺悟,他們都是望風而逃,都是不顧一切的潰逃往往解放軍部隊還沒有發起攻擊,這些軍隊就開始逃命了很多部隊都是累壞了,不是打仗累而是抓俘虜抓累了

    24軍於19日的下午三點剛過就已經進抵德裡近郊,要不是得到陳飛塵不得進攻的命令,24軍或許就要發起進攻,而根據盧建飛的觀察,德裡此刻是否有軍隊還是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25軍、26軍都是進展迅,彷彿這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旅遊,沿途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唯一造成麻煩的還是在14軍方向,李華的部隊在阿巴拉遇到印度軍隊少有的反攻,印度軍隊企圖收復安巴拉

    而讓陳飛塵感到意外的是,戰鬥十分的激烈根據李華的匯報,印度使用了式的坦克以及重炮,甚至在印度軍的軍隊裡發現了西方人的面孔

    陳飛塵立刻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必尋常,他一方面命令14軍嚴密注意敵軍動向,一方面立刻命令各路大軍都提高警覺,陳飛塵特意打電話給了孫佳琪

    孫佳琪還在西藏,他作為西藏的特務頭子,他一直在給陳飛塵掃除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陳飛塵為什麼能如此膽大抽空西藏駐軍的底氣所在

    孫佳琪接聽完陳飛塵的電話後,他略微考慮下後就下令自己的部下開始偵查來自印度方面的情報與此同時,孫佳琪還是打給了李平電話,尋求支援

    李平在北京的日子並不好過,總參內部可以說風起雲湧,要不是陳飛塵還是硬挺不倒,或許李平的處長帽子就要被摘掉,儘管如此,李平被提名副局長的職務還是被上面給否決掉了

    李平接聽完孫佳琪的電話後,他幾乎沒有什麼考慮的給局長打了電話,局長就是威名赫赫的李農

    李農是非常欣賞李平同志的,可是欣賞歸欣賞,重用歸重用,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李農也有李農的原則,這不是以外部環境所能決定的

    李農知道陳飛塵目前的處境後,他琢磨再三後還是決定幫助陳飛塵這次,因為這是關係到國家、關係到前線數十萬將士,於是,李農立刻交代給了部下立刻偵查關於印度軍隊出現西方人的一系列情報,對外情報部門統歸二局負責

    陳飛塵很幸運,因為在那個時代有太多的好同志了,他們都是顧全大局,而放棄個人恩怨,所以陳飛塵能有如今的成功,不是簡單他一個人的功勞,什麼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這個道理,沒有成群上萬的戰士奮勇拚殺,沒有一線指揮員的冒死指揮,陳飛塵能有如此大的功績嗎?沒有

    西南軍區現在也是很糾結,一批土匪彷彿是吃了什麼藥似得頻頻出擊,不僅破壞橋樑、道路,還攻打一些偏遠縣城,這造成很惡劣的影響,這也促使西南軍區不得不調集部隊進行剿匪,西南軍區的後勤補給一直都是依靠中央調撥,原本西南軍區的後勤補給一直盡量的節儉下來用於印度前線,可如今是不可能了,必須要用於剿匪事宜上面

    巧合的是,疆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事件,促使疆軍區不得不重心轉移至平叛事宜上面,這兩件事幾乎同一時間爆發,這極大牽制甚至影響了印度戰局

    戰事進行到如今的局面,我西藏反擊部隊的戰線已經向前推移了二百多公里,致使後勤補給線不停在拉長,使之後勤壓力到了極限,無數的軍民在不停運輸物資,不少軍民不是累倒在路上就是摔下了懸崖

    到了19日單單運輸部門犧牲的數字就已經攀升到四位數這驚人的數字,這也促使陳飛塵不得不放慢了進軍的腳步,轉而鞏固現有陣地

    陳飛塵沒有什麼不甘心,這樣一來徹底讓他下定決心對德裡圍而不打,吸引印度方面不停派送援軍救援,只要再進行一二次大規模的殲滅戰,那麼印度就勢必會開啟談判

    印度東部涵蓋了亞東地區以及藏南谷底一大片的土地,分別與孟加拉國、錫金、不丹、尼泊爾以及緬甸接邊,同時也讓中國在印度洋有了出海口

    陳飛塵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拿下這塊幾乎于飛地的地區,只要在西裡古裡關上門,那麼這塊地區就是死地,當然除非印度可以轉道孟加拉國這樣中國就可以插足孟加拉灣的資本

    現在這塊地區已經被完整的拿下,18軍與獨立師順利的完成了作戰任務,現在獨立師情報部門開始了工作,開始進行反正以及整肅工作現在必須要拉攏一批印度住民,現在很缺人啊

    恭喜讀者daiwenbin0224晉陞為長老同時也謝謝昨天投花支持本書的讀者大大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