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將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八十八章 文 / wwwxxm

    在三路大軍先鋒部隊的後面一輛輛牽引著重炮的軍卡駛過,一輛輛高聳著炮筒的坦克在行駛,步兵們都坐在卡車上在前進,現在的**部隊終於在印度平原上率先開始了機械化的行軍

    不要以為這已經是普遍現象,那是因為陳飛塵的一再嚴令,命令各支部隊加快挺進度,要讓敵人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不能讓敵軍能夠組成成形的防禦陣地,以至於各支大軍的軍、師長們是想盡了辦法加快行軍度

    一路上幾乎各部都為繳獲的車輛而有所爭執,這如同在解放戰爭時期爭執武器彈藥軍需品一般曹凡的部隊已經抵達印度,他所指揮的大軍正在飛快朝著前線駛去

    曹凡想到的是終於可以一展身手,在平原上是坦克部隊天下,是自己展現實力的時候了曹凡的部隊們一路上都是得意洋洋,看著別的部隊戰士都羨慕看著他們,他們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這個時候他們彷彿覺得平時艱苦的訓練很值得,這實在太有面子了

    曹凡的部隊編制為師級,直接歸屬為第十六兵團司令部指揮,滿編為8600人,一個坦克團,一個機械化步兵團,一個重機炮團,一個直屬警衛營

    值得一提的是曹凡的只是副師長、代理師長職務,原本曹凡還是有點意見,可是自從知道師長的人選後,他就不吭聲了直接帶著隊伍訓練

    師長的人選是誰呢?那是國府四大抗日名將之一,國府少有的機械化作戰優秀將領,在緬甸抗戰中獲得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孫立

    孫立現年也只不過是50歲,而且是有名的鷹派人物,對**也算是淵源頗深,要不是杜聿明當初的失誤,孫立指揮的一軍還真會取得根本性的勝利

    陳飛塵自從在台灣獲知孫立沒有逃離台灣後就一直密令部下好好保護好孫立,並定時讓部下上門問好,不可否認陳飛塵就是非常佩服孫立,在國府眾多將領中,陳飛塵是非常對孫立有著好感的

    孫立是有個雄心的軍人,他滿腹經綸要是讓他做寓公,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他對陳飛塵的邀請他是猶豫的,如果是主席他們邀請那麼他會是同意的,可是陳飛塵?可是後來孫立還是同意了

    陳飛塵給與他足夠的尊重而且還給他保留了一個機械化師的部隊,並保證將來給他指揮一個機械化集團軍,這都是孫立人無法拒絕的,為重要的是孫立很知道陳飛塵的經歷,如果**後起之秀裡誰最為出彩,自然是陳飛塵,可是誰是**部隊的膽子最大、對外最為強硬,那同樣是陳飛塵孫立也對主席對如此的陳飛塵都如此重用,那麼自己何嘗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孫立同意出山了,可是追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給與他足夠的指揮權,而且還必須保證他此戰過後立即把部隊從師擴編為軍陳飛塵沒有絲毫的猶豫同意了

    陳飛塵的擅作主張自然會留下詬病,這讓中央何堪?孫立同樣也是莽撞的,竟然也繞過了中央直接同意了陳飛塵的邀請,這中央再三請求也沒有同意,好嘛,陳飛塵一說二說就腳底抹油同意了

    主席只是笑了笑,他沒有過多的評價什麼,周副主席則是對著一些打著小報告的部下同志批評道:「都是為了國家,都是為了勝利,我們也只是代表國家的一部分,陳飛塵也是代表著國家嘛,何況陳飛塵同志對黨的忠誠那是經歷過血與火戰場考驗的,如果你們還這麼議論陳飛塵是非,那麼我只有上報主席,讓主席來處理你們了」

    議論沒了,至少表面上沒有了,幕後的人就是不停給陳飛塵上眼藥,就是要讓中央領導心中種下隱患,幕後之人也不指望這次能成功,但多來幾次就不同了,如果再有個成熟的外部環境,來個良機,那麼把陳飛塵打壓下去也不是難事

    孫立並沒有到東印度,他而是留在了大陸,留在了成都他在那裡招兵員,他已經開始準備了,陳飛塵倒是對孫立這麼如此作風就有點驚訝了,孫立明顯是在考驗自己與曹凡兩人了,看看自己是否能有眼光以及曹凡的臨戰指揮能力,如果都能過關,那麼孫立才會認可自己與曹凡

    陳飛塵想想也就釋然了,凡是優秀的人才誰都有性格,他們這些人在表現自己的同時,何嘗不是在考驗上級領導呢?如果領導不優秀那又怎麼能留住他們這些寶貴的人才呢?

    1日第17軍攻破北部重鎮昌迪加爾,血洗印度三個旅,繳獲大批的彈藥同時,第20軍兵出安巴拉直撲魯迪加納,17軍與20軍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從東部直接趕到北部並發起進攻,這是對兩支部隊的一場考驗,也是得到了陳飛塵讚許,從這一點上陳飛塵對這兩個軍的首演是給出了優秀的評價

    17軍與20軍的成功上演激勵了第一機械化師全體將士,他們也沒有了一路上的得意洋洋的心情,他們都迫切一戰

    很快,他們就渡過恆河,往占西挺進這一路上的先鋒部隊是24與26軍的一部如果再不加快度那什麼都撈不到了,這可都是功績啊這就是曹凡的想法其實他的任務就是加強這一路的攻擊力,畢竟24與26軍參戰的部隊總共也只有三個師,只有一半的兵力

    十六兵團的龐大軍力開始了運轉,但是十六兵團並沒有全部開拔,騎兵師與50軍、45軍開拔,而第3軍與38軍留了下來,這讓這兩個軍的將士是相當的不滿,可是陳飛塵的意思是軍人不僅僅是打仗還有駐守保衛自己國家的邊疆,譚政是私下對陳明亮與肖華說道:「我們都走了,誰來主政這裡?」

    陳明亮與肖華都不是笨蛋相反都是聰明人,他們一點就通,他們都無奈接受了這個命令,不再鬧騰了第3軍與38軍可以說是陳飛塵真正的嫡系中的嫡系,也是作風最為強悍的部隊,他們駐守沒有離開也間接的減輕了中央的壓力,節省了很多的資源,不需要多調動二個軍的兵力來接防,也不需要第3軍與第38軍一路調撥的軍費開支以及沿途火車調度等等了

    陳飛塵是接到了周副主席的電話,在電話裡周副主席隱晦說出了調動十六兵團的隱患,陳飛塵隨即就作出了變動,就是不調動全部,而是只是調動一半的兵力,不全部調動也不好,連中央都同意了,你還改動如此大?

    陳飛塵的腦袋是一陣的大,這打仗還真是考慮的方面太多,不僅僅要考慮敵情還要考慮人際關係,這太頭疼了如果自己做事滴水不漏了,那麼自己算什麼呢?陳飛塵苦笑搖搖頭內心歎息一聲不語

    北京,現在**政府各部門裡都有相當數量的前國府成員在擔任職務開展工作,他們在軍政倆個部門都有,投誠的軍方將領如今也有當選為兵團司令的,也有交出兵權擔任閒職的前國府將領,他們這些人都是有著相當高的影響力

    而他們自然也想合在一起,只是聯合起來的人並不算多,相當實力深厚的人都為了避嫌,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公然聯合,那就是在找死,如果只是弱小的一些人聯手那麼就無可非議了

    他們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交好陳飛塵,一方面陳飛塵部隊中本就有一大部分的前國府將士,陳飛塵的十六兵團大部分都是只是陳飛塵也是能力出眾,把他們都整合在了一起,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

    孫立又加入了陳飛塵的隊伍,這加讓陳飛塵身上的國府色彩濃厚了許多,在京城做寓公的蔣公都暗中指出一定要拉攏陳飛塵,蔣公雖然已經是敗軍之將,但是他還是想做著一些動作,他不是為自己考慮,而是為了他子孫以及親信部下考慮

    **多變那是有過歷史的,**殺心一點也不比自己差多少,自己殺的共黨是很多,但是他們自己人殺自己人那可是比自己還要狠,如果再算上死在他們手裡的國民d那就加多了,完全過自己

    蔣公的想法就是如此,他也是在自保,既然當初沒有被公審審判,那麼就必須要自保,將來什麼都有可能,現在還有不少的人在要求**中央同意公審蔣公他自己

    可以說現在中國內部鬥爭還是非常的激烈,也非常的波濤洶湧,都是缺乏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如果主席還在掌控局面、如果主席還不犯錯誤,那麼就無限拖延下去,否則就會猛烈的爆發

    經濟要發展、民生要改變、百姓要吃飽肚子、要穿暖,黨內要聯合在一起,黨外人士同樣要做好思想工作團結在我黨的周圍,這都是主席他們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也是最為重要的工作路還很長啊

    求花哦,或許太囉嗦了點,但是沒辦法希望讀者大大們能大力支持本書,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