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054談判結果 文 / 都了了
對於這裡的人時常冒出一兩句在這個時代不該有的成語或詞語,紅菊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那位穿越前輩所引導的並發後遺症,甚至還帶領了文言文和輕白話混搭的潮流,紅菊初聞之時還甚是驚歎,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不再做任何誹腹和表態了。
而周夫子在感歎之餘,不免又皺眉同韓季墨說道:「巡撫大人,依老夫之見,這紅薯育苗之事還需慎而又慎,以免荒廢其材。」
「夫子所言極是,紅薯育苗還需斟酌。」韓季墨點頭,想了想,他突然站起來同周夫子趨身施了一禮道:「季墨此番奉命南下振濟和安頓難民,怕是春分之前難以歸京,紅薯之事只怕會誤了春耕。季墨懇請夫子能加以旁護,種出第一垅紅薯,以備秋種。」
百官皆知韓季墨為前宰相之子,當今天子為太子鋪路一手提拔而出之寵臣,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雖說他敬重自己稱自己為夫子,但周夫子又怎敢真受他的禮。
再來,此次若是能使得他承了李家的情面,想來李家兄弟將來若在官場走動,多少也會有個照應,故而周夫子忙是言道:「巡撫大人莫要如此客氣,能為國家盡責乃是老夫之幸,能解天下百姓之憂更是老夫之幸。若是能將紅薯種植出來而廣宜天下,這對老夫來說也是有萬利而無一害。」
話鋒一轉,周夫子突然直言道:「但,老夫對這紅薯畢竟還是生熟,不敢自信一次能就成功,老夫只怕會有負大人,有負天子,更有負百姓。」
「夫子所言無錯。」韓季墨點頭,就算能把這種植辦法列得再全面,沒有嘗試誰也不敢肯定第一次就能做好。
抬眼看向提出種植方案的紅菊,韓季墨的眸子亮了起來,「既然李娘子對這種植方法所知如此之詳,那麼由李娘子來種想是最合適不過了,不知李娘子可否願意幫忙把這第一垅紅薯給種出來?」
正在誹腹周夫子又誇大其詞繞彎子的紅菊聞言一愣,抬眼對上韓季墨期待的眸子,再見周夫子竟是對她輕點了點頭,不禁暗罵一聲老狐狸,不虧是混過官場的人。
心中瞬間計算得失,紅菊臉上露出遲疑道:「不敢欺瞞大人,民婦對這紅薯種植確有印象,也自信可將它種出來,但民婦家中著實不便。民婦斗膽提議,不防將此事交由周夫子打理,若是紅薯中間種植出了什麼問題,巡撫大人和周夫子且可去尋得京都李家,民婦當會全力幫忙。」
放長線釣大魚之事,紅菊前世還是做慣了的。她身至李氏宗家,若老夫人禮規嚴謹不容她出來,那麼這紅薯之事定有耽擱,他們這些人若是想將這紅薯種植出來,當會自動尋她求助。
而在這期間,紅菊大可借有他們之手脫離李家。至於具體方案,她還需進了宗家見過那位掌有她身契的老夫人後,才可細做安排。
韓季墨彷彿此刻才想起眼前人乃是一名婦人,才想起這位女人的背後是李氏宗家、李尚書家。
說到李家的這位李尚書大人,韓季墨那清潤的眼眸和蕭江那冷遂的眸子裡竟同時噙了一絲滑稽,這李尚書死得還真是蹊蹺,無病無痛只是在大街上摔了一腳,不痛不癢的爬起來回家後人剛坐下接著就身去了,就連大理寺的仵作也檢查不出什麼異樣來。
天子得知此事也是唏噓不已,送去厚禮並口諭安撫了李家眾人後,竟是沒有撤去他的尚書一職,一切等葬後再議。
看了眼紅菊,韓季墨道:「如此也好。」
而後,他又雙眸含了憂色的同李孝竹與周夫子道:「李尚書身去本官也甚感難安,但此事關乎民生之計,想是若是李尚書健在,他也一定會以國為先、為民請命。若是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李進士身為李家嫡孫,夫子又同李家交好,此去不若同李老夫人遊說一番,將李娘子借於我們一段日子,待那紅薯種出後再還於李家。」
「是,老夫遵命。」既然韓季墨如此說,周夫子也就只有聽令了,但想著李孝竹與李家老夫人和另幾房的關係,不由苦笑,這可真不是個好差事。
李孝竹也皺眉垂首道:「若是需要小生之處,小生定當皆盡全力,回了宗家當會同祖母說及此事,這為國為民之事,想是祖母也定會答應。」
李孝竹雖是這麼說著,但內心卻是一池苦色,對祖母同意此事所抱的希望並不大。
而紅菊聞言卻是看著韓季墨垂眼笑了,心道:你們只要能將我從李家借得出,我就會讓你們不再想還。
蕭江對紅菊本就有過接觸,此番又一直將注意力放在幾位身上,所以他在看到紅菊神情變化的第一眼,便是冷得瞇了瞇眼睛,幾不可聞的哼了哼鼻子。
見周夫子應下,紅菊又沒有反對,韓季墨便道:「如此,就這麼定了,這三塊紅薯就交由夫子保管,回京之後夫子可拿我的修書去我府中,自有人接待安排,此番紅菊種植之事就有勞夫子、李進士和李娘子了。」
紅菊、李孝竹與周夫子三人連稱「不敢當」。
事已敲定,韓季墨也不再遲疑的當下便修書一封交給周夫子。同時又讓人牽了兩匹馬出來,並配上了一輛馬車,很顯然的這輛馬車要比紅菊他們原來坐的那輛大的多,也結實的多,想是韓季墨也考慮到他們人多的問題。
至於那一石小米,則被周夫子和李孝竹給謝絕了,說是南下振濟難民之事勝過他們這點小事,且回了京都當不會再挨餓,便是只帶上了十斤,還有足夠他們路上喝的清水。
被官兵帶來的劉良安等人早已在會堂外等的坐立不安,此番見紅菊與李孝竹安然無恙的出來,並聽言巡撫大人要派馬送他們回京,皆是激動的跪下來謝恩。
而李孝竹在同劉良安他們說這一切皆是因紅菊才有所得時,眾人不免對紅菊又有了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緒。
就連劉張氏,在一張老臉變幻莫測後也對紅菊道了一聲,「有勞董姨娘。」
紅菊聞言卻是迎著那難得出來的朝陽,笑道一聲,天亮了,也開始放晴了,奮鬥而美好的日子不遠矣。
只是,紅菊卻不知道在他們坐上馬車離開普田寨後,自吳鎮一別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她眼前的張二寶,站在了蕭江面前,道:「將軍,您找我?」
蕭江不帶絲毫感情的說道:「你去查下從吳鎮到普田寨中間所有的鄉鎮,看有沒有出現過紅薯。」
張二寶領命,蕭江又道:「不管什麼人,都給我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