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庶門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藩王的陰謀 文 / 一語不語

    人潮湧動,人們紛紛想擠上前看看一地的太守,曾經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朝廷命官是如何在頃刻間被摘去烏紗帽。而摘去康太守烏紗帽的劉愈,在普通人的眼裡也好像高高在上的神明,說不出的威儀。

    「諸位,回鄉吧。」

    康太守被人押上馬車,劉愈站在一片高台上用厚紙捲成的「擴音器」大喊著,「回你們的家鄉,讓你們離散的親人有個安居之所,官府會賑濟給你們災糧,你們要拿起武器保衛你們的田地,守衛南洋甘,南洋甘就要收穫了。」

    劉愈當眾立威,說出的話也有些效用,能跟普通百姓共患難,接濟貧家人。但畢竟他現在突然從百姓的友善面變成敵對的官府中人,也就迸發出人群的不少質疑聲。

    「那南洋甘能吃嗎?不能吃,以後又找不到你,那些官不照樣欺壓我們?」

    「反了!乾脆反了!」

    各種各樣的聲音還是出現在人群中,這也是百姓跟官府長期積怨的結果。百姓被欺壓久了,終於被激發了血性,想壓下去就難了。

    劉愈知道想控制住局面的最好辦法就是拿出一些實效的東西,比如說糧食,而被康太守等當地官員貪污的錢糧也不在少數,不如收繳了一併賑濟百姓。雖然可能造成不均的情況,但這也是安定民心的最好辦法,那就是幫助百姓去「搶劫」。

    「諸位,你們先在此等候。朝廷即將發放錢糧。」

    眼看下午已過半,就要到黃昏。劉愈本還擔心錢糧來不及發放。誰知那康太守等人貪污的錢糧全都貯藏在城中的大倉之中,名義上還是為朝廷徵繳的稅賦,但實際回頭就會被他們以私人的名義變賣。

    「發糧啦!」

    到黃昏時,城外到處都充滿著這種聲音,每個人手上會領著牌子到城裡去領糧食和銅板,領到糧食的就可以回鄉,繼續去過他們自己的日子。

    這是一個漫長的夜晚,城外的喧鬧持續到黎明尚未結束。劉愈顯然低估了群眾的力量。從晚上開始,錄城周圍的難民聞訊都趕了過來,很多重複領取的也無法計較,總之劉愈的目的就是讓糧庫和錢庫中的銀子一次發放乾淨。這些本就是百姓的血汗結晶,劉愈只是做到了還富於民,他也沒覺得多可惜。

    這是一次大膽的冒險,劉愈有點劫富濟貧的意思。直到第二天上午。城外洶湧的人群才平淡下來,城裡除了賑災的糧米,其餘庫存的錢糧已經發放一空。

    百姓們群情激湧著還想再多討要一些,但畢竟錢庫和糧庫已空。

    張貼榜文之後,劉愈也讓守城的官兵隨時觀察百姓的異動,怕他們覺得不夠會繼續哄搶。但百姓都是知足的。刁民畢竟是少數,很多領到錢糧的百姓甚至在城門口跪拜酬謝,有些想鬧事的,也會有人勸解,甚至有的還會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去補償給拿的少的。

    都是患難中的百姓。百姓也知道患難與共,這點令劉愈很感動。

    劉愈也沒想到路過錄城會生出這樣的變故。這變故的起因僅僅是以為一次玩陀螺。昨日的老者帶著外孫女過來酬謝劉愈,感謝他的恩德,還一再提出要將外孫女送給劉愈當牛做馬。劉愈昨日不肯授,今日更加不會強人所難。

    「老人家,回家吧,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別再出來了。也希望以後風調雨順不會再有今日的災害。」

    老者恭謹一笑道:「官人說的極是,日後風調雨順的百姓就安居了。」

    看著老者帶著外孫女離去的背影,劉愈最後也沒問他們到底姓甚名誰。他總覺得老者雖然看似懦弱無能,但說話很有條理,也充滿了一些人生感悟和哲理,這並非一個農家老漢所應透出的氣質。不過萍水相逢的人,劉愈也沒精力再去將人家的家底去調查一遍。

    「就這麼讓他們走了?」霍病本來在城外監督放糧,此時進來,詫異地看著老者和外孫女離去的背影,「你當冤大頭了吧?」

    劉愈瞅他一眼,歎道:「你這小子,就是一點虧不肯吃,早晚會因此出事。」

    霍病就是那種錙銖必較的人,不肯吃虧,人也顯得格外刁鑽。不過他的勇氣是劉愈讚賞的,這是劉愈留他在身邊的原因。

    一行繼續向北,第二日下午便已進長安城。

    去的時候很低調,回來時更顯得低調。長安城一切如常,繁華如舊,只是劉愈從這繁華和熱鬧中看出肅殺的危機。

    劉愈和徐軒築顧不上回家,先行進皇宮向皇帝匯報平叛的進程。

    雅前殿內,蘇彥看到劉愈終於鬆口氣,據他自己說,他已經多日未合眼,因為江淮地區的戰亂日漸盛。

    「各家藩王進京的使節到了何處?」劉愈看過前線的最新戰報後問道。

    「停了。」蘇彥道,「他們就停在潼關外,不進也不回,好像在等朝廷的旨意,袁相和那些大臣都是這麼說的。」

    劉愈心中一想,苦笑道:「他們哪裡是在等朝廷的旨意,恐怕是在勸降潼關的鎮守將軍。從新皇登基以來,鎮守潼關的南元將軍牧與從未向朝廷遞交過任何公文及效忠書,這還不說明問題?」

    潼關是關中的東部要隘,一旦潼關失守,那關中之地將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諸藩王的這招也很高明,名義上是讓使節團進京朝賀,不與朝廷鬧掰,暗地裡卻已開始與朝廷交戰。這是一招瞞天過海之計,令朝廷疏於防備,尤其在朝廷勢弱的時候會以為還有轉圜的餘地,會被表象所麻痺。

    而這支使節團的目的不但要迷惑新皇,還要圖謀關中之地的天險。劉愈知道,潼關說什麼不能落在淮王或是其他藩王的手上。一旦潼關失守,長安危矣。

    「師傅,那怎麼辦?」蘇彥也知道潼關的重要性,緊張問道。

    「沒辦法,聽說袁博朗跟南元將軍牧與私交甚篤,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求他一次,親自去招降。只要牧與支持朝廷,那我們還有一線生機。」

    蘇彥聽到袁博朗,臉上露出幾分難色。劉愈細問才知道,原來這幾天袁博朗總是來求見新皇,已經被多次拒之門外。而劉愈跟袁博朗的關係又很僵化,使得蘇彥都不敢確信袁博朗到底會不會幫這個忙。(。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