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五十二章 通膨促發展 文 / 青史盡成灰
貨幣的重要性不需多說,而五年計劃自從蘇聯人創造出來之後,更是大多數落後國家,進行工業化的一個王牌法寶。
這兩項政策,全都關係到了中國的命脈,在場這些大員一個個也全都正襟危坐,打起了一百倍的精神,想要知道張廷蘭究竟打什麼主意。
由於事關重大,就連一直被當成了牌位的黎元洪也到了現場,另外梁啟超也代表國會列席會議,也便於日後溝通。雖然張廷蘭手握大權,但是他還是要遵守一些規矩,不能夠蠻幹。
關於幣值改革的問題,首先說話的就是內閣總理唐紹儀,這也是他的分內職責。唐紹儀十分嚴肅的說道:「自從民國以來,中央的交通行,工商行,中國銀行先後發行銀行券,各地也發行自己的貨幣,外國銀行也發行了貨幣,再加上銀兩,銀元,銅子。整個中國貨幣市場,十分混亂,商業往來也極為不便,每到一處,都要進行複雜的貨幣兌換,極大的影響了經濟交流,因此政府要統一收回發行貨幣的權力,成立唯一的中央銀行,承擔發行貨幣職能。」
聽到唐紹儀的話,這些人一個個心中凜然,這可不是一個小動作,權力從來都是放出去容易,收回來難,誰也不願意把手裡頭的肉讓出去。
出席會議的財政部長汪大燮忍不住說道:「總理,貨幣的確需要改革,但是各地差異太大,貨幣需求和流通也不一樣,要是都統一到了一起,或許會造成不便,還是酌情給各個銀行保留一點發行權力。他們也發行貨幣多年,經驗豐富。」
汪大燮囉囉嗦嗦的說完之後,唐紹儀笑著說道:「汪部長考慮的很有道理,的確各地的情況不同,該投放多少貨幣,需要考量,中央銀行以後就是政府機構,會在各省開設分行,專門管理貨幣業務,總之一定會保證貨幣供應穩定。」
汪大燮一聽。頓時就被噎住了,他鬼扯一大堆,核心是為了保住銀行的發行權力,可是唐紹儀竟然順著他的話,要加強中央銀行。實在是有些南轅北轍。
不過自從王克敏等人被清理之後,財政和銀行這一塊安插了大量的張廷蘭的親信。汪大燮一個老朽。也沒有扭轉乾坤的本事,因此也沒法爭什麼。
唐紹儀繼續說道:「統一銀行權力之後,我們擬準備發行兩套貨幣,一套是中華金元,一套是中華銀元。中國是傳統銀本位國家,但是目前國際上。主要的國家全都是金本位,為了便於和世界交流,因此單一的銀本位已經不行,必須引入金本位。」
說到這裡。一直閉目養神的黎元洪突然說道:「少川,國內產金恐怕不多啊,要採用金本位,能行麼?」
唐紹儀笑道:「大總統,那是老黃歷了,現在中國的產金量已經相當不錯了,尤其是每年能從外東北引進大量的黃金,我估計黃金的儲備量已經足夠了,這還要多多感謝副總統,要不是將士們浴血拚殺,恐怕還沒有眼前的局面。」
唐紹儀並沒有說出究竟有多少黃金,但是大家從張廷蘭微微上揚的嘴角,也能看出來,這個數字不會太少。
其實算上沙皇黃金,奉軍這些年積攢了一千二百多噸的黃金,這個數量已經和後世中國的儲備量差不多了。能做到這一點,除了沙皇黃金的這塊肥肉之外,外東北的貢獻尤其巨大,每年都能有一百噸以上的產量,極大的充實了中國的財富。
當然外東北還沒有直接併入中國,名義上還是一個獨立國家,不過外東北需要的一些日用品全都要靠中國供應。而且由於經歷戰亂,龐大的土地沒有足夠的人口,因此中國已經移民超過一百萬,中國人數量已經超過了俄國人。
江東六十四屯一帶的富饒土地,再度成了中國人耕種的樂園,可以說所謂的遠東帝國不過是一張皮而已,只要時機成熟,中國就可以一口吞掉。
聽著唐紹儀的介紹,王永江突然插話了:「唐總理,發行金元和銀元是可行的,但是這兩套貨幣必須分開,國內只准流通銀元,在國際貿易之中,才能使用金元,同時禁止民間機構囤積黃金。」
王永江可是張廷蘭最信任的人物,而且又管理奉天銀行多年,是公認的理財專家,他說話,大家自然要聽著。
「目前我國面臨著財政和貿易雙赤字,每年都有大量的資金外流,這兩者之間是相互矛盾衝突的,想要解決必須大刀闊斧的改革,對開源節流,對外增強出口,平衡貿易。諸如中原土改,就是增加稅源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我國商品除了一些原材料和農產品之外,在國際上還沒有什麼競爭力。偏偏又需要大量的進口,儲備黃金要用來平衡貿易,一旦市面流通黃金,就會給投機炒家下手的機會。「
王永江不愧是理財能手,一陣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目前的中國在國際貿易之中,還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一旦黃金出現變動,反應到國內市場,就會造成金貴銀賤,這時候就容易讓外國勢力趁機炒黃金。
而王永江的主張則是把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隔開,黃金不進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流動領域,只是在國際結算,以及民眾出國的時候,才能用上,這樣就極大的降低了風險。
唐紹儀一聽也是頻頻點頭,這招正好把這次金融改革打了一個大補丁,王永江也的確不凡。
經過大家的一番商議,終於將幣制改革的問題敲定了,中國廢除銀兩,改用銀元,施行金銀雙軌的本位體制,在全國發行統一的華元。
可以說這一項決策,徹底結束了民國以來的金融亂象,極大的降低了商業交流的成本,而且由於有了強有力的央行進行調控,也維持了貨幣的總體平穩。而且貨幣統一了,人心也就統一了,各地之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中央的權力和權威都大大增加。
討論了這一項之後,就已經用了半天的時間,大家暫時休會吃飯。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些官老爺都有專門的廚師,各種菜式以相當豐富考究,雖說比不上皇宮的御宴,但是也是別有滋味。
但是這次可完全不一樣,在統一的食堂裡頭,擺著幾盆菜,一旁還放了一摞托盤,在托盤旁邊,還擺著碗筷。
「拙言,你這是什麼花樣啊,要我們怎麼吃飯,難道對著大盆不成?」黎元洪笑著問道。
「大總統,中國人好吃喝,尤其是當官的,吃喝更是尋常的應酬,但是一桌子菜,最後能吃掉的可不多,其他的都浪費了。按照我的想法,以後各級政府,軍隊在食堂裡頭,全都是能吃多少拿多少,不准浪費。別看一頓飯剩不下多少,但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公職人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算下來,就是一筆不小的數額。」
說話之間,張廷蘭率先示範,拿起了一個托盤,然後放了幾個小碗,一碗裝飯,又從大盆之中,盛了幾樣菜,最後拿了一碗湯。
其他人一看,有些人臉色就不太好,這位副總統花樣太多,什麼都能算計,以後在他手下,過得恐怕不易。
不過黎元洪卻是滿臉憨笑:「拙言這個主意好,我看他們洋人的聚會,也是能吃多少拿多少,這樣既節約,又衛生,我看該在全國推廣。」
唐紹儀在一旁盛了一點菜,然後笑道:「不只要推廣,我看還有制定下用餐的標準,參考當地的物價水平,葷素搭配,能吃飽就成,有營養就成。別小看這些東西,咱們這一餐,至少能節約幾十個大洋,如果把全國都算起來,至少能有幾百萬,上千萬,夠建立兩三座鋼鐵廠了!」
這幾個人都這麼說,其他人也不敢多說什麼,不過中國人就有一點好處,那就是轉變的快,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面對張廷蘭這麼一個強勢人物,他推行什麼,最好老實聽著,別想找彆扭。
況且這些做法也有好處,至少能在百姓面前,顯得更加親民,也省得那些報紙總找自己的彆扭。
陸陸續續打好了飯菜,全都坐在了一邊,張廷蘭和王永江對面而坐。
「岷源先生,我剛剛得到了楚明遠的報告,說是土改雖然很順利,但是地主投資工商並不算是積極啊。他們多數選擇了入股政府企業,選擇創業的寥寥無幾,另外還有一幫人乾脆死守著存款。」
王永江也點了點頭:「這點是可以預見的,這幫人都相對保守,讓他們投資的確有些強人所難。」
「不管他們難不難,可是咱們需要投資,需要湧現一大批的企業家,要是全都這麼保守,我們什麼事情都別想幹了!要是這把我惹急了,我就派軍隊把槍指在腦門上面,是死是活,就讓他們自己選吧!」
王永江一聽哈哈大笑:「拙言,經商這東西需要天賦,強逼著肯定不行,不過我有一個軟刀子扎人的辦法。咱們不妨多發行點貨幣,每年保持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通膨,高於銀行利息,這樣他們不投資,資產就會縮水,逼著這幫人,不得不把錢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