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權門

正文 第187章 楚南省的汽車夢 文 / 雪戀1988

    顏晨輝正色道:「蔡伯伯,你想像不到汽車產業的產業鏈會有多麼龐大,一旦合資成功,對於整個楚南省帶來的影響絕不是其他企業可以比擬的。※※想想生產一台汽車需要多少配件,而國家汽車產業政策決定了必定會有相當零配件要在國內生產,這些零配件涉及機械、塑料、紡織、化工、鋼鐵、電子諸多產業,其帶來的拉動效應相當明顯,甚至可以說對整個楚南省工業都有相當影響。」

    顏晨輝的話讓蔡宗堯笑了起來,他說道:「汽車產業的拉動影響還用你來告訴我?但是要充分達到這種影響力前提則是產生規模必須達到一定程度,如果像楚南汽車廠現在這種生產能力,根本不可能。」

    顏晨輝點點頭,這是他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前世,在美國生活了十年、在通用電氣航空公司工作了五年的顏晨輝非常清楚國內在汽車、飛機等製造業上與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美國有多大的差距。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這些方面,中國都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這是當然。我國汽車產業由於幾十年來的故步自封,實際上已經遠遠被甩在了後頭,可以說歐美日韓即將淘汰的車型技術拿到我們國內來對於我們國內汽車產業來說都是一個飛躍,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國外汽車生產商更注重規模效應,除了少數因為特殊原因而生存下來的企業外,其他生產商動輒都是幾十上百萬輛的規模,小型生產商的結局要麼破產出局,要麼就是被吞併。」

    顏晨輝說道:「比如世界第一汽車生產銷售大國——美國,汽車產業其實也就控制在三家手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第二大國日本也就是豐田、日產、本田以及諸如鈴木、馬自達、富士這一類二流企業,加起來也不過寥寥幾家,但是單以豐田或者通用一家產量就足以超過我國汽車總產量,而我國汽車生產廠家有多少?數不勝數,具有一定規模的,幾乎每各省份都有,還不算那些雞毛店。」

    頓了頓,顏晨輝總結道:「汽車產業是一個拼規模、拼成本、拼技術、拼資金的綜合性大產業,要說算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也絲毫不為過。我國現在的汽車市場還處於培育階段。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交通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私家車走入千家萬戶是遲早的事情,我國國內汽車銷售市場迎來一段黃金時期也是指日可待,所以誰能夠搶先培育起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汽車製造企業來。對於這一個地方來就相當於找來了一個聚寶盆,必將帶動相當大一個產業鏈在這個地區的壯大。」

    顏晨輝是心有所感,有著前世記憶的他,非常的清楚,這個聚寶盆最終被外國人拿了去,外國汽車大肆的進入中國,雖然掛著合資的名義。但是在中國生產了幾十年之後,中國人依然沒能夠掌握技術。

    這一世,顏晨輝打算在這方面能夠做出一些改變。擁有著權力系統的他,就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權力值。他就能夠和權力系統換取到相應的技術。

    事實上,把權力系統升級到六級的顏晨輝,已經能夠向系統兌換比較初級的汽車製造技術了,只不過這樣的技術相對比較落後。只是相當於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汽車製造技術。這樣的東西,拿來作為技術的積澱還面前可以。但是真要生產出來,卻不會有什麼市場,哪怕是在國內。比較,現在國外汽車製造商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雖然他們在中國生產的汽車都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的假冒偽劣產品,但也比六七十年代的產品要先進一些。再加上現在的中國人都有些崇洋媚外的情節,這要是質量再比不過人家,那肯定不會有什麼市場了。

    所以,顏晨輝雖然對這種情況心急如焚,卻並沒有打算馬上就介入汽車生產領域。

    蔡宗堯似笑非笑的看著顏晨輝在自己面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不搭話,自顧自的抿著咖啡。顏晨輝直說得口水爆濺,白泡子翻,才意識到這位聽客似乎就有意看自己表演。

    「呃,蔡伯伯,你這樣詭異的笑容看得我背上泛涼啊。」顏晨輝剎住話頭。

    「晨晨,你小子甭給我在面前賣弄你地口才,說吧,你想幹什麼?」蔡宗堯慢條斯理的攪動著咖啡,眼皮子都懶得抬。

    「蔡伯伯,我剛才所說的你沒聽?」顏晨輝吞了一口唾沫。

    「聽了啊,講得很好,我就像是在聽教授給我上一堂國際汽車產業發展史,請繼續。」蔡宗堯瞥了對方一眼,打趣道,「是不是覺得我在說反話?沒有,絕對沒有,我只是很好奇,你這腦瓜子裡裝的東西可真不少啊,啥話題你都能講出一番道理來。」

    「蔡伯伯,你也知道,我爸爸不是羽湖區書記麼?我這個當兒子的,好歹也得為羽湖區的發展盡一份心不是?」顏晨輝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腦袋,說道。

    然後,他又看了蔡宗堯一眼,問道:「對了,蔡伯伯,這韓國大宇和楚南汽車廠談判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搞半天你就想要弄這個情報?告訴你我真不知道,除了省裡之外,國家經貿委也很關注這件事情,焦點應該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個是一期規模多大,二是國產化率比例問題。」蔡宗堯沉吟了一下才慢吞吞道。

    「怎麼,有什麼不同意見麼?」顏晨輝目光一動。

    韓國大宇是韓國第二大企業集團,僅次於現代集團,其生命力可想而知。但是過於激進的發展策略,以及一帆風順的發展歷程,使得這個龐大的企業集團對外擴張的步伐邁得太快了一些,一直要到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韓系財閥企業才會真正感受到金融危機帶來森森寒意,而大宇集團這個龐然大物,也在那之後分崩離析。

    但是,在1993年的現在,正是他們昂首闊步在世界舞台上展現他們高麗人實力的時候,也是韓國人最驕傲的時候。

    不容否認,韓國大宇在汽車產業和工程機械產業上具有一定實力和技術,源於日本技術的韓國車繼承了日系車節省精緻的特點,加上符合亞洲人口味的造型,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一定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顏晨輝從來就不是韓國人的忠實擁躉,他暫時也沒能力進入汽車生產領域,所以,在這個時候韓國大宇能夠和老態龍鍾的楚南汽車廠合資無疑是一個雙贏局面,無論如何這對楚南乃至羽湖都是一個難得機遇,尤其是在1999年大宇集團崩潰之後,中國企業是不是可以不讓美國人專美於前從中漁利呢?

    蔡宗堯開口了,說道:「在規模問題上,國家和省上主張謹慎一些,產能過大可能會閒置,影響合資效果,而韓國人的主要意圖是在中國國內市場,暫時沒有考慮出口市場,但是韓國人認為規模太小成本就會增加,主張第一期要建就要建成一定規模。」

    蔡宗堯想了一想,又說道:「另外就是國產化問題,韓國人認為目前楚南汽車配件產業相當薄弱,國產化率過高不現實,產品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而國內汽車零配件產業比較發達地區都集中在沿海,運輸成本也一樣會增加,所以在國產化率上要求我們讓步。」

    顏晨輝就說道:「蔡伯伯,我覺得在規模問題上可以適當放寬,但是作為交換條件,可以要求韓國人必須要將比較先進的車型和技術投入到合資廠來。中國市場不是二流市場,既然在中國合資生產汽車,主要銷售對象是我們國內,那就必須要把最優秀的產品投放到中國市場上。」

    看見蔡宗堯被自己的話吸引住了,顏晨輝繼續說道:「至於國產化率問題,可以邀請韓國汽車零配件生產商來楚南投資建廠,合資獨資都可以啊,省政府也可以出台優惠政策邀請韓國、港台以及沿海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來楚南建立分廠。這樣不但可以解決國產化率問題,同時也可以帶動楚南汽車零配件生產產業發展。」

    看了看周圍的情況,顏晨輝小聲對蔡宗堯說道:「蔡伯伯,我得到一個小道消息,一些規模較大的沿海汽車零配件生產廠家已經有代表來星城參加這一次貿洽會,看樣子也是衝著楚南汽車廠和韓國大宇合資一事而來。如果省裡能夠把這些零配件生產企業的代表組織起來,和韓國方面見見面,探討探討,一方面可以表現我們國內汽車零配件產業已經在楚南扎根,完全足以承擔起零配件國產化重任,另一方面也可以拉住這些汽車零配件生產廠家,讓他們瞭解我們楚南投資環境,促使他們盡快來我們楚南投資建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