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全球殖道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九章收穫與代價 文 / 暴風起

    寶船上留守的正一弟子,在收到張玄慶發出的紙鶴傳書後,馬上派人將錘鑿等工具送到了岸上。另外根據張玄慶的指示,送上岸的還有一些布匹、鹽巴和瓷器。

    被安排在海灘上等候的軍士們,很快就將這些東西送到了「台窩灣」部落的聚居地。張玄慶沒有食言,當一筐筐布匹、一包包鹽巴、一簍簍瓷器擺在這些東番人面前時,他們個個都是欣喜若狂。

    以往「台窩灣」部落與福建來的商人交易,從來沒有如此大的交易量,畢竟部落人口實力有限,捕獲的獵物除了自用之外,能夠用來交易的並不多。

    福建商人願意收購的甘蔗等作物,同樣是因為部落人口有限,無力大規模種植,也無法成為交易的主要貨物。

    何況張玄慶表明這些貨物都是贈送給他們的,這一舉動大大增加了「台窩灣」人對這些外來人的好感。

    部落頭人從那名嚮導口中,聽說了這些慷慨的外來人在尋找一種紅色晶石,而且根據嚮導的描述,這種石頭在部落的婦孺手中就有不少,都是以往部落中的獵手在山中捕獵時拾獲後,帶回來給婦女做飾品,給孩子們當玩物的。

    頭人覺得這些外來人贈送了如此多的禮物,而且都是部落中急需的物品,部落也應該回贈一些東西以表謝意。

    恰好部落中有著對方需要的晶石,在頭人看來這些石頭不過是些漂亮的玩物。於是頭人私下吩咐,將部落中所有的此類石頭都收集起來,打算用來回贈對方。

    張玄慶、沈靜圓、李玄宗等人在一間專門為大明來人騰出的高腳屋內,商議明日掘取晶石之事。

    屋外護衛稟報,部落頭人來訪,張玄慶等人正打算問問這位頭人,雞籠山附近是否還有類似的火焰山。

    當通譯說明這位頭人的來意後,屋內修士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頭人手中的鹿皮口袋上,對方帶著恭謙的笑容將口袋中的東西展示出來,只見滿滿一口袋的火焱晶出現在眾人面前。

    頓時屋內修士的呼吸似乎都暫時停止了,房間裡一片寂靜,首先反應過來的是張玄慶,他讓通譯轉告這位頭人,自己對這份回禮非常滿意,若是還有這樣的晶石,我們願意用部落所需的貨物來交換。

    頭人聽完通譯的轉述後,當場表示自己會發動整個部落去尋找這種石頭,在頭人看來,用石頭就可以交換到以往需要用辛苦捕獲的獵物才能換取的貨物,實在是自己這邊佔了大便宜。

    同時張玄慶還仔細詢問了雞籠山附近存在的其他火焰山的情況,據這位頭人所說,雞籠山附近還有九份、金瓜石、武丹坑、草山、雞母嶺等已經熄滅的火焰山,不過「台窩灣」部落的活動範圍只是在雞籠山周邊,並不瞭解其他火焰山的具體情況,頭人也只是從同族的其他部落那裡得知了這些火焰山的大概位置。

    張玄慶與沈靜圓等人商議決定,處理完雞籠山頂處的晶石後,就繼續前往其他火焰山搜尋。既然此地有如此眾多的火焰山,那麼火系靈材出現的幾率必定非常大。

    目前已經在雞籠山收穫了火焱晶,眾人都是信心十足的想繼續搜尋下去。至於部落頭人送來的以及在雞籠山獲得的晶石,眾人決定回到長樂後再統一分配。

    第二天,眾人輕車熟路的再次來到雞籠山頂,那塊晶石依舊深嵌在坑壁之中,手持錘鑿的軍士上前,沿著晶石的邊緣小心翼翼的敲擊著坑壁。

    為了防止軍士不小心破壞晶石的完整,幾名修士站在軍士身後監督,時刻提醒他們注意鑿擊的位置。

    隨著軍士們的鑿擊,一塊塊碎石從坑壁上掉落下來,這塊人頭大小的晶石漸漸露出了整體形狀。

    原來只露出了一部分的晶石,在周圍的石頭被鑿開之後,眾人發現這塊晶石是呈柱狀深嵌在坑壁中,其整體遠遠不止人頭般大小。

    正當眾人因為這個發現而感到格外驚喜時,意料之外的情況出現了,隨著一塊碎石的落下,突然一股煙霧從已經被鑿開的坑壁中噴射出來。

    滾燙的氣體加上刺鼻的氣味,讓首當其衝的軍士們再也無法握住手中的工具,接觸到氣體的肌膚很快變得通紅,甚至出現了起泡潰爛的現象。

    特別是軍士們的面部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淚水在煙霧的刺激下不停的流出,雙眼已經無法正常視物。一些不慎吸入煙霧的軍士大聲咳嗽起來,吸入的煙霧顯然刺激了這些軍士的肺部。

    處於軍士身後負責監督的修士,是第二批受害者,煙霧在越過前面的軍士後,到達了這些修士的面前,由於有前面的軍士們作為緩衝,部分反應靈敏的修士還來得及做出防護措施。

    一名武當修士及時激發了呼風符,將撲面而來的煙霧吹散開來,因此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一名正一修士激發了一張護體符,這是正一道統領三山符菉後,研製出的金光護體符,與密宗的不動明王印所形成的防護頗為相似,不過防禦強是遠遠比不上密宗手印的。當煙霧接觸到這名修士體外那層薄薄的金光後,並無法穿透這層防護,很快就向後方飄去。

    一名全真修士則是拔劍在面前舞出一團精光,同時腳踩七星步迅速後退,如影隨形的煙霧在這名修士後退的過程中,被劍光驅散得乾乾淨淨。

    同時也有反應遲鈍的修士,受到了與前方軍士一樣的遭遇。一時間靠近坑壁位置的人員,大都委頓於地,僅有幾個幸運者脫離了危險。

    而在較遠處觀看挖掘情況的張玄慶等人,在出現意外後,最先做出有效應對的是武當掌教,對付這類煙霧,武當的呼風符是最好的選擇。李玄宗激發了一張狂風符,瞬間坑口內出現一陣狂風,立刻將煙霧徹底吹散開來。

    消除了煙霧威脅後,張玄慶等人立刻上前救治受傷之人,被高溫氣體灼傷肌膚的傷員,用正一道的回春符很快就消除了傷員的疼痛感,同時武當道提供的生肌散也大大提高了受損肌膚的恢復速,當然完全恢復還需要時間。

    吸入煙霧的傷員和雙目受到煙霧傷害的傷員,只能用正一道的回春符暫時穩定住傷勢,並且服用了全真道的天香丸,暫時壯大傷員體內的生機,為他們爭取了接受醫師治療之前的時間。

    即使張玄慶等人救治及時,也有兩名軍士和一名修士當場身亡。這是船隊成員在海外之地出現的第一起傷亡事件,修士們也開始認識到海外蠻荒之地的危險和殘酷,任何意外都可能取走自己的性命。

    噴發煙霧的坑壁處,那塊柱形的火焱晶由於剛才那股煙霧強烈的噴發力,已經鬆動起來,在坑壁上搖搖欲墜,不過此時誰也不敢輕易前去收取這塊巨大的晶石。

    誰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另外一股煙霧出現,一名穿戴了全身盔甲,還帶上了面罩的軍士戰戰兢兢的靠近坑壁,雙手握住晶石的一端用力抽出,一根長約三尺的晶柱從坑壁中脫離出來。

    只聽見晶石脫離坑壁後留下的孔洞中發出汩汩的聲音,那名軍士嚇得拿起晶石,扭頭就跑。

    其他人也緊張的做好了準備,武當修士更是人手一張呼風符,時刻準備著激發。當軍士帶著晶石回到人群中時,孔洞中緩緩流出一股沸水,散發出刺鼻的硫磺味。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不過是一股溫泉而已。

    接下來眾人反覆在坑口內搜尋,又發現了幾塊零碎的晶石,直到再也找不到晶石為止。於是眾人帶著傷員和三名船隊成員的遺體回到了「台窩灣」部落。

    部落頭人見張玄慶一行人全員出發,回來時卻是傷亡慘重,大驚失色,他是真的擔心這些給部落帶來好運的外來人。

    在通過部落派出的嚮導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部落的祭司聲稱是這些外來人觸怒了山神,才遭此厄運。

    當然,祭司的這番話不會傳到張玄慶等人的耳中,頭人也認為祭司是老糊塗了,這些慷慨的外來人只是在山中尋找一些石頭,而且這些石頭,部落中人以往也曾在山中拾到過。

    這怎麼能算得上觸怒山神,何況這些外來人能夠給部落帶來莫大的好處,那些布匹、鹽巴、瓷器足以讓「台窩灣」部落過上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而且按照這幫外來人的頭領所說,這種交易是可以長期持續下去的,只要部落能夠為他們提供那種紅石頭,去山中找石頭總比獵取野獸要安全容易得多。

    由於氣候原因,身亡的三位船隊成員的遺體無法久存,張玄慶提議將其火化,把骨灰帶回長樂後,再轉送回死者的家鄉,讓他們能夠魂歸故里。

    張玄慶也承諾回到長樂後,會為死者舉辦一場齋醮,並請船隊中的佛門大師為亡者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