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非常道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池非葬馬 文 / 木吉他

    當白葉葉從大巴上走下來的時候,雖然劉遠的心情很複雜,但不得不說,每一次見到這個小姑娘,好像都與之前見到的那個,有很大的不同。

    好像一夜長大,由鄰家妹妹一躍變成了鄰家姐姐一般,穩重了許多。

    「小葉子,歡迎來大陸!」心情拋開不提,對白葉葉到大陸,劉遠還是很歡迎的。

    「我給你介紹,這位是我三爺爺,這位是常洋,這位是吳宣強。」

    「三爺爺好,大家好!」白葉葉很熱情的衝著大家招手。

    不過除了吳宣強很正常的打招呼,常開泰與常洋顯得並沒有那麼上心。

    「三爺爺,人齊了,接下來您看咱們什麼時候開始行動?」

    人都來了,再想別的也沒有用,劉遠索性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明天,正好是火曜入宮,陰氣淡。」

    本來以為這一天的休息時間,白葉葉肯定要找自己好好聊一聊,劉遠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了,未曾想除了吃飯時見上一見,聊幾句,白葉竟然沒有主動來找過自己一次。

    這劇情,不對啊!

    也不知道素素到底對她說了些什麼。

    第二天凌晨兩點左右,一眾人已經站在了葬馬池的坑前。

    因為之前提上來的土坑灰大,但沒有木屑,所以常開泰斷定這個洞沒有木構,而且塌陷的面積相當大,僅是還有面積不大的一小塊地方可以進去,又用自己帶的洛陽鏟在葬馬池附近方了一下(即用幾個下鏟點界定地下墓室的範圍),就已經選定挖進去的方向了。

    「你們先在外面等我,我把窗開出來。」常開泰說了一句,已經取出旋鏟和重鏟,開始「開窗」。

    這次要下去的地方和之前的合葬墓還不同,合葬墓因為有固定的規律可循,炸開巖壁後就可以直接進入了,但這裡因為能夠探到的地方很雜亂,而且因為解放前用過,土樣太新,沒有辦法確定年代,所以只能先出個眼兒探看下裡面的情況。

    一個多小時以後,常開泰重新冒出了頭,「讓空氣流通一會再下去。小吳最前面,我最後,把頂子封上。」

    除了白葉葉,一眾人都有些發懵,這,完事兒了?

    「三爺爺,開完窗了?」

    「嗯。」

    「土呢?」

    「你是打算讓我在這葬馬池邊上做個封堆,然後讓警察來麼?」

    「」對這種「老手藝人」,劉遠只能五體投地,膜拜一番。

    過了一會兒,四個人進了常開泰開出的斜井(盜洞),這斜井僅能夠供一個人手腳並用的通過,吳宣強最前,常洋白葉居中,劉遠尾隨,常開泰最後。

    所有人都進到地道裡面之後,常開泰搗鼓了兩下,將剛才開出來的天窗口又給封死了。

    現在能夠在很多地方見到的盜洞,如果不是年代久遠自行坍塌,就一定是盜墓之人是個二桿子,手藝不精。

    老手藝人在進入盜洞之後,一定會將頂子封上。封上之後,只要不是重力踩壓,擱上個三五年,都根本不會有人發現在這塊地下有盜洞。否則下去個盜洞,都是兩三尺的窟窿,各種反盜組織在洞口一趴,盜墓行業的這些「國寶」們早滅絕了。

    爬了大概六七分鐘,斜井到頭,眾人面前,是一個五米左右見方的地下土洞。

    「這個應該就是解放前用的那個地方,不過沒什麼東西,還得往下走。」

    眾人進了這土洞,四下打量了一番,四周多是被炸塌掉的痕跡,唯獨這一塊地方還可容人。

    白葉葉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事情,眼睛都看直了。

    「遠哥,老爺爺是怎麼知道這有個洞的?」

    「嗯,這個,沒有辦法跟你解釋得太詳細,總之,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

    「好神奇!」

    第一階段的「工程」完畢,常開泰還得進行第二階段的勘察。

    下了幾鏟將土提出來,常開泰還頗有些高興,「就從這下,你們等我一下。」說著,又再一次挖了起來。

    「老爺爺好像鼴鼠,嗯,比鼴鼠厲害多了!」白葉葉得出這樣的結論,讓劉遠忍俊不禁。

    這次的時間短一些,沒用上一個鐘頭,不過在這全封閉的地方,大家已經開始覺得有些憋悶了。

    「走,這回你們跟著我走。」在地下,就不需要封口了,常開泰帶著幾個人往下爬去。

    手電光照到常開泰打開的地方,是一面土牆,中間被常開泰做了可供人通過的洞。

    「進去。」聽見常開泰說話,一眾人順次從地道進入了那個洞中。

    一入洞中,憋悶的感覺頓掃一空。雖然空氣質量不算太好,但終歸比沒得氧氣吸要好得多。

    正待邁步上前,好像感覺腳下有什麼東西在嘩啦嘩啦響,手電聚光定睛而望,眾人全部被眼前的一幕嚇到了。

    四周的地上,鋪著一層厚厚的骸骨,彷彿像農村的柴火垛子一樣堆起來,只留下了一條窄窄的小路可供過人。

    「嘔!」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白葉葉禁不住乾嘔了起來。

    望著堆積如山的骸骨,劉遠上前看了一下,頭骨,腿骨,肋骨等等不一而足,卻並非是馬骨,而是人骨。

    「這他媽的哪是葬馬池,這是人殉啊!」

    「怪不得感覺這地下的煞氣這麼重,原來葬馬池只是一個假象,裡面是用活人殉祭的。」常開泰臉色平淡的說道。

    「按照這樣的殉祭之法,只怕也是個老斗啊,而且葬於此地之人,地位應該列三公之上。」

    「三爺爺,從這個尋葬坑,能不能判斷咱們要下的這個斗是什麼年代的?」劉遠問常開泰。

    「不能直接確定,看這個架勢,這殉葬的至少得有千人以上,能夠用一千個活人陪葬的,若不是秦代以前的鬥,那麼就可能是元朝的鬥。其他朝代,這麼大手筆的殉葬是沒有出現過的。」

    人殉,最早的記錄是出現在商朝時代,發展到秦朝,形成了第一個高峰。始皇帝嬴政駕崩之後,秦二世胡亥有言:「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為秦始皇修繕陵寢的工匠,「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洩。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前前後後,殉葬之人過萬。

    而進入漢朝時期後,人殉日漸式微,一直到宋朝,人殉制已經幾乎滅絕。

    但到了元朝,人殉又在一夜之間攀升至華夏有史以來的第二個高峰,元太祖鐵木真之孫蒙兀死時,「送葬之途次,遇人盡殺之,其數在二萬人以上。」

    這種慘無人道的制直到明朝時,才由明英宗明令廢除,時「後七子」之一王元美言贊英宗:「此誠千古帝王之盛節!」

    所以這樣規模的人殉,除了商、秦、元三朝,必定再無出其右。

    「遠哥,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死人的骨頭?」好歹止嘔的白葉葉問劉遠。

    「這是咱們中國古封建社會的一種殉葬制,不過現在是新社會了,這種東西早已經不存在。」

    「好恐怖,竟然殺掉了這麼多的人!」

    「走,咱們往裡去。」眾人的心情都平復了下來,常開泰走在最前,順著窄路往前走去。

    「三爺爺,依你的判斷,下沉的那些東西會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從上面的土洞下來,並沒有什麼機關,也沒有見到那些東西?」

    「現在都不好說。那個道士估計是事前知道這下面有鬥,所以用了什麼辦法將那些寶藏置入這斗中,所以我想,僅僅從這個殉葬坑來看,這斗裡的寶貝就肯定少不了,那麼這個道士沒有將這裡面的寶藏盡皆取出,反而將國民黨搜刮來的東西埋在這裡面,那麼,你要的《真靈位業圖》,很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知道下面又是一個未知的古墓,常開泰的興致顯然比剛下來的時候要好上很多,而聽了常開泰的這一番話,劉遠更是興奮。

    「劉哥,等下再走,前面有個水潭。」走在最前的吳宣強朝後面喊道。

    常開泰走到最前面,舉著手電照了照。

    面前是一個不算太大,但剛好將去路擋住的水潭,手電的強光照過去,卻根本無法穿透這黑黝黝的一潭死水。

    常開泰從包裡取出一瓶礦泉水,扔到潭中,只見塑料瓶子飛快的融化掉,裡面的水接觸潭中水後,彷彿進入油鍋一樣,辟里啪啦響聲不斷,還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這裡面不是水,是帶有劇烈腐蝕性的酸。」常開泰一邊說著,一邊示意大家將口鼻堵上。

    「那怎麼辦?怎麼過去」劉遠問道。

    「有辦法。」常開泰用手電照了照對岸,然後取出撓鉤,用力甩出,撓鉤爪釘在了對岸高高的石巖縫中。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的人工磚石,全部為半天然、半開鑿的石洞,也為常開泰的撓鉤提供了方便,否則磚石無縫隙,這撓鉤就借不上力了。

    試了試固定程後,常開泰藉著慣力蕩到了對岸,接著又將撓鉤回拋,固定在這邊岸的岩石上,再將他自己那邊的繩子繫在一個一人多高的大石上。

    「好了,你們找件衣服,當滑索蕩過來。」

    常洋一到了這種地方,又變成了傻大膽,脫了外套第一個滑了過去。

    「小葉子,你敢做麼?」劉遠有些不太放心。

    「沒問題,看我的!」白葉葉也不含糊,同樣順利的蕩了過去,到讓劉遠對其刮目相看。

    四個人順利到達對岸後,常開泰使巧勁兒收了撓鉤,一眾人開始正式踏上了此次倒斗之行。

    「剛開門就碰見這些東西,不是好兆頭啊!」常開泰歎了一聲,不過語氣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絲興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