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行天梯

正文 第一一四二章 嶺村有事 文 / 笑看雲飛揚

    諸葛書記提議,三人端杯碰杯,一飲而盡。

    「我還要提議一杯!」見顧瓊斟了酒,諸葛書記端起杯,「小霞是我看著長大的,如今快要做媽媽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每每讀到小霞在察省日報發表的文章,我就有種成就感!小霞的文章讓我看到了察省經濟發展的軌跡,那個時候要錢無錢、要物無物、要人無人,就憑著我們團結奮鬥,闖出了一條經濟發展的路子,才有今於的業績!現在林書記為了執政黨和人民的事業調離察省,沒法享受姥爺的天倫之樂、也不能分享和我們共同創造業績的快樂,這應該是遺憾事!為了遺憾事,乾杯!」

    大家一致響應,除了林小霞身懷有孕不能喝酒外,都乾了一杯。

    林書記也說了幾句,多有感慨:「廣省經濟強省,華夏國矚目,責任重大!還是在察省工作好啊,有諸葛書記英明領導,大樹底下好乘涼!」

    諸葛書記客氣道,哪裡哪裡,我們是一個堅強的領導集體!

    顧省長分別敬林書記、諸葛書記的酒,兩人一直是顧省長的領導,現在一個是中央執政黨服務局候補委員、一個是中央政協副主席,仍然是自己的領導,因此敬酒格外誠摯。

    顧瓊兄長、齊昊作為小輩敬老輩的酒,諸葛書記沒有做樣子,一飲而盡。

    林小霞、顧瓊也敬老輩的酒,諸葛書記同樣沒有做樣子,一飲而盡。

    諸葛書記平日幾乎不喝酒,臨近退休魚躍龍門升為副國級,可謂功德圓滿,看得出來他很高興。

    接下來幾個人邊喝酒邊說話。剛上桌時諸葛書記說好不談工作上的事情,後來還是談上了,主要是諸葛書記與林書記談,談的是家和工業區的事情。談到家和工業區的事情林書記滿口應承。家和工業區的事情諸葛書記放心。我一定高度重視。諸葛書記說,家和工業區成敗事關察省經濟發展。有林書記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諸葛書記提議兩人乾一杯,林書記沒有推杯,兩人乾了一杯。

    諸葛書記喝了好多酒還沒見罷休,林書記說:「真沒想到諸葛深藏不露啊!」

    諸葛書記笑道:「我在外面差不多二十年沒喝過這麼多酒了!」

    顧省長笑問:「諸葛書記在家喝不喝酒?」

    「不瞞林書記、顧省長。」諸葛書記笑道,「有時工作壓力過大,回家晚上也喝,有一次一瓶酒居然喝光了,還想喝!」

    諸葛書記夫人一旁接嘴道:「他每次喝酒都叫我在旁邊陪著,聽他一個人說話,煩死人了!」

    一桌人笑了。諸葛書記也笑,不好意思表情。

    三人喝到十一點,諸葛書記走時醉了,他給林書記同時離開顧省長家。諸葛書記在送林書記到家門前時,握住林書記的手:「林書記請放心,齊昊、小霞交給我了,我一定像父親那樣關愛他們!」

    酒後吐真言,禮尚往來,不管多高的官,只要不利慾熏心,基本原則是要遵守的。

    林書記說:「謝謝!」

    林書記在自己的大門前與諸葛書記揮手告辭。

    爸、媽走了,走得悄無聲息,不像有些官員那樣,走得萬人堵車相送,其實那些場面都是人策劃出來的,想來也是,你不告訴別人何時離開,別人怎麼又知道去哪裡堵軍揮淚告別呢!

    爸沒有通知省政府辦公室自己具體走的時間,就舒小海、凡大雨一人駕駛一輛車載著爸、媽,由林小霞、齊昊陪著去機場,上飛機去廣省履新。

    爸走時沒有對齊昊、林小霞講什麼,就這樣放心的離開察省,爸相信自己的女兒、女婿有智慧、有能力去開創自己的天地。

    高速公路建設順風順水,工程開工後沒有發現質量問題,施工單位也不存在違規行為,各市、縣土地徵用、賠償雖然出現一些問題,但都一一解決了,沒有發生因建設高速公路建設群體鬧事事件。

    沒有發生因高速公路建設群體鬧事事件不能說沒有問題,那天諸葛書記遞給齊昊一封反映信,那就是問題。

    齊昊看了反映信後,回憶起榮蓮公司歐玉蓮、榮姐、徐妍然也講過這事,萬市所轄富縣的領導多次聯繫榮連公司,要求榮連公司處理好群眾訴求,說是如果處理不好這事,高速公路建設受阻影響工期,市、縣不承擔任何責任。

    富縣與榮蓮公司名義上聯繫溝通,其實質有借助群眾威脅榮蓮公司的意味。

    高速公路建設是省執政黨、省政府重點抓的工作,市、縣懂得利害關係,如果轄區內出現群眾阻止高速公路建設,市、縣政府一般不會出面替群眾申訴求,多半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把群眾擺平,使高速公路建設順利過境。

    可現在出現個例,富縣的政府替群眾反映訴求,卻不向省政府高速公路建設辦公室反映、也不向省政府反映,而是給榮蓮公司施加壓力,齊昊認識到,這應該不是正常的情況反映,其中必定另有原因。

    當地政府替群眾訴求,反映信看上去愛民如子、有些護犢的意味,問題針對的也不是上級政府,說上級政府完全是正確的,只是施工單位出了一些問題,群眾有訴求,只要賠償合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看得出來,反映信字字句句都是經過認真斟酌寫成的。

    齊昊覺察道,這事應該是問題,照理說施工單位在高速公路劃線區內施工,不應該與群眾有什麼事,但現在偏偏有事,他感覺到有人在隔著山打自己的拳,這事還得搞清楚才是。

    諸葛書記過問了這事,齊昊也認為,自己應該出面解決這事。

    齊昊安排好高速公路辦公室、交通廳的工作,叫上舒小海,由凡大雨駕車,沒去所在市、縣政府,直接去事發地。

    事情發生在萬市的富縣,事件發生後縣、市兩級沒有把情況上報高速公路辦公室,而是直接把反映信送到諸葛書記手裡。

    事關群眾的事,群眾的事無小事,想到群眾的事,就忌憚群體鬧事,發生群體鬧事事件往往折射出領導同志的執政水平,察省建設高速公路是造福千秋的好事,諸葛書記不允許出現群體鬧事事件,他看了反映信後在反映信上批示,交由齊昊妥善處理!

    「妥善處理」,很有講究的,說穿了必要時可以「妥協處理」,什麼叫「妥協」,就是在處理不下去時可以放棄一些原則,比如出夠錢處理什麼的!總之是不允許釀成群體鬧事事件,應該說,諸葛書記的批示給齊昊的處理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

    應該這樣講,高度公路征地、賠償價格極低,相當於白拿農民手中的土地,各地由於宣傳力度大、發生阻撓征地的處理力度也大,至今還沒有發生過征地工作無法推進的事件。

    根據高速公路劃線標注的位置,齊昊三人來到萬市、富縣、汪家鄉所轄嶺村。

    嶺村南邊是一片丘陵地帶,北邊是高山峻嶺,高山峻嶺中有一條峽谷,峽谷中有一條河流,峽谷口子上有一個村子,高速公路來到這裡,削掉大半個村子,鑽進大山,沿著峽谷河流北上而去。

    遠遠望去,高速公路北上的道路被崇山峻嶺阻止,可走近才看見,嶺村是北上大山的入口處,進入峽谷沿河而上,峽谷號稱七百里,航拍不過兩百里。

    有野史記載,歷史上有名的龐涓、孫臏馬陵之戰就在峽谷內進行;亦有野史記載,火燒連營七百里也發生在這個峽谷裡。其實這些野史不可信,不過這裡的地形險要是肯定的。

    崇山峻嶺有條峽谷,峽谷有條河流,沿河流的峽谷有條古道,古往今來,北上、南下峽谷是唯一的通道,不管是做買賣的商賈、還是進京趕考的學子,不管是四方游士、還是或進攻或逃亡的軍隊,南來北往必須經過這裡。

    嶺村,就座落在峽谷的口子上,在向峽谷縱深延伸的大道兩旁,形成了一條斷斷續續的老街。

    老遠,齊昊在車內看到一棵大樹,儘管大樹的背景是崇山峻嶺,大樹仍然突出非常,彷彿是它為嶺村撐起了一片天地。

    人和物其實都一樣,只要有精、氣、神,就給同類完全不是一個樣子,好一棵大樹,有精、氣、神!

    齊昊第一眼看到大樹,內心就感到種親暱,感到種振奮,感到種可以借托希望的踏實!

    大樹高達五十米,枝繁葉茂,樹冠四面散開,足以蔭蔽五、六百平米,遠遠望去,大樹一片深黑色。

    大樹矗立在嶺村前,嶺村的幢幢房屋變得火柴盒一樣的小起來。

    齊昊在車上手指那棵看上去威風凜凜的大樹:「都是它惹的事!」

    小車駛到大樹下,停車,有人上前,對凡大雨指了指,那邊有個底車場,大樹下不可以停車。

    齊昊、舒小海下車,凡大雨駕車去停車場停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