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玄天神騙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八章 大戰 文 / 常孤雪

    「好了,就一句話,投還是不投?」李程看著臉色變化不斷的田豐,直接提出了選擇。

    「哼!」田豐被李程氣得不輕,決定沉默以對。

    「既然這樣那就算了,在下告辭了。」耐心也磨光了,李程決定先把田豐涼到一旁,餓他個幾天,再來勸降。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當李程剛走出營帳時,一群來勢洶湧的人迎頭趕了上來。帶頭者赫然就是當今的丞相——曹操。只見他行色匆匆,快步朝著李程的方向趕來。

    「玄天,聽說你將田豐,田先生請來了?是不是真的?他現在在哪裡?」曹操沒等李程行禮問好就辟里啪啦的提問一通,明顯看得出田豐在他心裡的緊張程度。

    「主公,您怎麼來了?」李程看著滿臉著急的曹操,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聽徐統領說的,你派他將田豐從袁紹的監牢裡救了出來,是不是真的,他現在在哪裡?」

    「哦,是我派他去的。至於田豐嘛,諾,在營帳裡,我剛剛勸過他投降主公,但可惜他……」李程話還沒說完,曹操早已衝進了營帳,害得李程只好把沒說的話吞進了肚子裡。

    「來人,快拿件乾淨的衣服來,給田先生換。」曹操那雄厚的嗓音從營帳裡傳了出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決定暫時按兵不動,乖乖的在外面等待。

    突然,曹操走了出來,頗為不滿的看著李程,不高興的說道:「玄天,你怎麼能用冷水澆淋田先生呢?以現在的天氣,他很容易感冒的!」

    「我見他一直不醒,所以才用冷水淋的,方便他醒過來嘛。」李程理所當然的解釋道。

    「田先生沒醒,不會等等啊,需要用這麼激進的辦法嗎?」曹操有些生氣的教訓道。

    「要等一個時辰啊,我哪有那麼多時間等?」李程懶人的性格又發作了。

    「才一個時辰而已,有多長!你有那麼忙嗎?」見李程一直不肯認錯,脾氣再好的曹操也快發怒了。

    「我是……」

    「主公,您也知道玄天的性格,做事比較沒有分寸,他肯定是想早日為主公你招降田先生,所以才會這麼莽撞的,還請主公看在他一心為您著想的份上,原諒他這次吧!」郭嘉見曹操與李程快要吵起來了,馬上蹦出來充當和事佬,打斷了李程的辯解。

    「算了,看在你也是好意的份上這次就算了,以後不要再這麼莽撞了!」曹操聽完郭嘉的一番話後,氣也消了大半,轉身又回到了營帳裡。

    「我……」李程還想說話,但被一旁的郭嘉阻止了,只有暗歎一聲,心裡鬱悶極了。

    就這樣,在曹操無微不至的關照下,田豐感動之餘,也馬上自動提出了投效的願望,喜得曹操又大擺宴席,好好慶祝了一番。

    但自此,田豐和李程的梁子也結下了,李程對曹操的態度也有了裂痕。

    話說,袁紹被曹軍打得潰逃後,已經輾轉回到了自己的故居——冀州,心煩意亂的袁紹完全不理政事。其妻子劉氏勸袁紹早立後嗣,共掌軍權。

    袁紹一共生了三個兒子,還有一個外甥: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是袁紹後妻劉氏所生;外甥高幹,出守并州。袁尚生得形貌俊偉,袁紹極為喜愛,加上劉氏常在袁紹面前稱讚他有才德,故而袁紹將其留在身邊。

    自官渡兵敗之後,袁譚便在青州起兵,袁熙、高幹都不在袁紹身邊,劉氏乘機勸他立自己的兒子袁尚為後嗣,掌握兵馬大權。

    當初,審配、逢紀選擇了輔佐袁尚,辛評、郭圖輔佐袁譚,四人各為其主,常有相鬥之心。

    現在袁紹召集了他四人,商議著立後嗣的問題。

    「今吾命弱,yu先立後嗣,為河北之主。長子譚,為人性剛好殺,雖然聰明,但行事多過暴躁;二子熙,只善讀書,難成大器;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禮賢敬士,吾yu立之,汝等以為如何?」

    輔佐長子袁譚的郭圖,馬上進言道:「世稱『萬人爭逐一兔,一人獲之,貪者遂止,分定故也』。譚為長子,今居於外,此為亂之萌也。自古遷長立幼,家邦不定;廢嫡立庶,天下不安。今我軍氣勢被挫,曹操壓境,又使譚、尚爭之,乃自取亂之道也。主公且宜理會拒敵之策,勿使家亂。」

    袁紹聽完郭圖的話後猶豫不決。

    忽有人來報袁熙自幽州引兵六萬,前來助戰;高幹引兵五萬,自并州而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而來。袁紹得知消息後大喜,再派人整頓好冀州人馬,來戰曹操。

    此時,曹操帶領著得勝之兵,陳列於河上。當聽手下來報,袁紹聚集了四州之兵,共二、三十萬人,正在倉亭下寨。曹操也領兵來此下寨,兩方又開始了新的戰事。

    戰場上,兩軍擂鼓,各自披掛上馬,廣佈陣勢。曹操引諸將出陣,喚袁紹上前答話。袁紹則引三子一外甥,文官武將,擺於兩邊。

    曹操一身黑色盔甲,高坐駿馬之上,被眾將領們簇擁在中間,好不威風!他大聲道:「計窮力盡,不思投降,只待刀臨項上,恐悔不及矣!」

    袁紹聽後大怒,回顧眾將領道:「誰敢出馬?」

    其三子袁尚yu於父前耀武揚威,便揮舞著雙刀,飛馬出陣,朝著曹操的方向奔馳著。

    曹操指著袁尚問道:「此何人也?」

    有認識他的人回答道:「此袁紹三子袁尚也。」

    言猶未畢,一將挺槍早出,cāo視之,乃徐晃部將史渙也。兩騎相交,不三合,袁尚便回馬而走。史渙趕來,袁尚彎弓搭箭,翻身背she,正中史渙左目,墜馬而死。袁紹見兒子得勝,揮鞭一指,大隊人馬擁將過來,混戰到了一起。從午至酉,雙方各損將領兵士們無數,直至日暮時分才分開,鳴金收軍還寨。

    曹操回寨後,馬上召集了眾將商議破袁紹必勝之策。程昱獻計「十面埋伏」,先讓曹操退軍於河上,再派十隊人馬伏之。

    曹操聽從了他的計策,左右各分五隊:左一隊夏侯惇,左二隊張遼,左三隊李典,左四隊樂進,左五隊夏侯淵;右一隊曹洪,右二隊張郃,右三隊徐晃,右四隊於禁,右五隊高覽。中軍許褚為先鋒。

    次日,十隊人馬先行,埋伏左右待定。等到半夜,曹操令許褚引兵前進,偽作劫寨之勢。袁紹五寨軍馬一齊具起。許褚回軍便走,並不與之相戰。袁紹不知是計,引軍趕來,喊聲不絕。比及天明,趕至河上,曹操軍已無去路。忽然曹操大呼道:「吾亦在此!諸軍何不死戰?」

    眾將急忙回身,奮力向前。先鋒大將許褚飛馬當先,力斬十數將。袁紹眾軍士大亂,yu退軍而回。背後曹軍緊追不放。

    正行之間,一聲鼓響,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軍衝出,惡殺一陣。袁紹聚攏了三子一甥,死沖血路奔走。又行不到十里,左邊樂進,右邊於禁,肋下殺出一陣,殺得紹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又行不到數里,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兩軍截殺一陣,殺得袁紹父子膽喪心驚,奔入舊寨。令三軍造飯,解決飢渴問題。

    畢竟不是鐵人,打了這麼久的仗,體力早已透支,急需補充體力再戰。

    左邊的張遼,右邊的張郃正yu衝殺進寨,忽然一人攔住了他們。他就是無所事事的從事李程。

    「再等等。」李程在李**的保護下也來到了他們埋伏的地點,優哉的說道。

    「不能再等了,他們在做飯,等他們吃飽了,恢復了體力,我軍損失就大了。」一旁的將領張遼著急的說道。

    「你們餓嗎?」沒把眾人的心急看在眼裡,李程問出了一個看似無關的問題。

    「呃?還好。」愣了一下的張遼回答道。

    「其實是餓的吧,我們何不等他們將飯菜做好再出手,這樣等我們打勝之後就可以直接享用了。呵呵——讓他們有得看,沒得吃!喔呵呵——」李程及其陰險的奸笑著。

    「……」眾人看著表情無比猙獰的李程徹底無語了。

    終於等到袁紹的人馬把飯做好,正要開吃時,兩邊的人馬就衝了出來。袁紹驚得慌忙上馬,往倉亭而去。人困馬乏,正待休息之時,後面得曹操大軍趕來了。袁紹捨命而走。接著,右邊的曹洪,左邊的夏侯惇,又衝了出來,擋住了袁紹的道路。

    袁紹大呼道:「若不決死戰,必為所擒也!」於是奮力衝突,在眾將領的保護下,終於得脫重圍,袁熙、高幹皆被箭傷。

    袁紹恐曹操追來,連夜奔走百餘里方脫離危險。所隨人馬只有萬餘,太半皆潰散,少半被殺截。袁紹抱著三子痛哭一場,忽然口吐鮮血昏倒。

    眾人防止曹操乘機犯境,袁熙回幽州,高幹回并州,各自收拾人馬,以備調用。袁紹則帶著袁尚等人回冀州養病,令尚與審配、逢紀暫領軍事,在城中廣積糧草,準備曹操大軍的到來。

    卻說曹操自倉亭大勝,高興之餘,重賞三軍,並派人探察冀州虛實,然後進取。細作探知,回報袁紹臥病在床。

    又有人報:「劉備在汝南有數萬之眾,聽知丞相在河上出征,劉備乘虛引軍來攻許昌也。」

    少刻,許昌的文書也到了,說的也是此事。曹操聞知大怒,特留曹洪屯兵河上,虛張聲勢,自己則引領大軍,往汝南來戰劉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