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細數三國豪傑

大道小說網 前言 文 / 項飛

    前言

    史學上對三國時期的劃分是從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也就是從魏文帝曹丕稱帝到東吳末帝孫皓被俘、三家歸晉這短短的六十年。而廣大讀者心目中的三國時期則開始於東漢末年的董卓亂政,甚至更早的黃巾起義。項飛認為公元189年是一個里程碑。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即位,幾個月後被廢,靈帝中子劉協即皇帝位,是為獻帝,從此拉開了三國的序幕。

    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是相對穩定的一個時期,而從公元189年到公元220年則是諸侯割據,群雄並起,戰亂頻發的年代。這期間,湧現了一大批英雄豪傑,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忠勇書寫了歷史,用鮮血和生命註解了這個跌宕起伏的年代。本書以史料為依據,簡要介紹並評論了這一時期的傑出人物。《三國演義》只是小說,不是史書,為了藝術性對不少史實作了修改(無論毛本還是羅本)。但因其流傳甚廣,不少讀者以之為史實,本書將順道指出《三國演義》中與史實不符之處。

    魏、蜀、吳三國的代表人物分別是曹操、劉備、孫權,讓我們先簡單評論一下這三個人。項飛認為曹操是當之無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相當優秀的戰略家。他面對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準確地制定了戰略方針,能剿滅就剿滅,能招降就招降。先打誰,後打誰,這個戰略順序是不能錯的。而且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步棋走得太好了,可以說這奠定了他日後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同樣也有機會挾天子,可是他錯過了(此事在後文有詳細介紹),在這個問題上可以看出曹操比袁紹高出一大截。曹操還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之一,他在文學上的造詣超出很多人的想像,至少項飛以前就沒想到他的文學造詣如此之高。如果曹操只想青史留名的話,他其實什麼也不必做,一首《短歌行》就足矣。曹操想要的當然不止這些,因為他會成為魏武帝。

    劉備是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與曹操相比,他在軍事上略顯遜色,但他在政治上更勝一籌。這固然得益於他漢室宗親的出身,但更主要的是他的仁德。劉備在未發跡時沒有自己的根據地,投靠過陶謙、袁紹、呂布、曹操、劉表,除劉表外呆的都不長久,而且不是主人要殺他,就是主人的手下要殺他,總之相處不睦。但即使這樣卻沒人說他「背主」,似乎大家都認準了劉備不是人下人,早晚會「乘雷上天」。劉備先據荊州,後取兩川的戰略部署,事實證明也是正確的。但他稱帝后不顧眾臣反對執意伐吳,是其最大的戰略失誤。也許這就是所謂「仇恨蒙蔽了心靈」。

    孫權也是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在東吳幾次面臨緊要關頭的危急時刻,他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赤壁之戰,孫權採用少數派的意見,選擇了抵抗。當然,孫權也不是總是正確,他也有戰略失誤的時候,比如襲取荊州。孫權執政的後期更是犯了高齡帝王的通病:多疑、嗜殺,好像很多高齡皇帝,尤其是開國之君上了年紀後都有這個毛病。

    本書採用的史料主要來自正史,如: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誌》,范曄所著的《後漢書》等。但是在寫作過程中發現《三國誌》的記載有時過於簡練,尤其是蜀國部分。當然這不能怪陳壽,因為蜀國是三國中唯一一個沒有記錄本國歷史的官方史書的國家,這也是現在很多人詬病諸葛亮的一個理由。為了彌補正史的不足,項飛適當地採用了一些所謂野史,以有助於讀者對歷史事件的理解。

    下面回頭說一下陳壽和他的《三國誌》。《三國演義》中說,陳壽的父親陳式原是蜀國的將軍,後來因為違反軍紀被諸葛亮所斬。因此,很多人認為陳壽在寫《三國誌》的時候有意貶低蜀國。項飛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我們要相信史官的道德水準和職業操守。而且眾所周知,演義和傳說中的人物往往比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更具傳奇xing,我們不能因為兩者差距太大而否認史書。

    歷史上的陳壽又是什麼樣的呢?《晉書陳壽傳》說陳壽字承祚,沒說他的父親是誰,也沒說被諸葛亮所斬。但是說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馬謖兵敗為諸葛亮所斬,他被連坐受髡刑。而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知為什麼一直看不慣陳壽。陳壽在為諸葛亮立傳的時候說:「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又說諸葛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要知道那時諸葛亮雖還沒有像後來那樣被神化,但是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形象已經很高大了。陳壽這樣評價諸葛父子就等於激起公憤,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晉書陳壽傳》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丁儀、丁廙在當時的魏國聲名顯赫,陳壽對他們的後人說如果拿千斛米來見我,「當為尊公作佳傳」。丁氏後人沒理他,於是陳壽就真沒為他們作傳。不過《晉書》在記敘這件事的時候,用了兩個字「或雲」,也就是「有人說」,也可以翻譯為「聽說」、「據說」。在史書中用這樣的詞來敘事可真少見,這件事的真假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以「或雲」說事,其真實性和說服力都要打個折扣。

    雖然時人對陳壽的人品各持一詞,但對他的文學造詣卻有口皆碑,尤其是對《三國誌》更是推崇備至,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當時的大才子、文學家張華(曾著《鷦鷯賦》和《博物誌》)看了《三國誌》後對陳壽說:「當以《晉書》相付耳。」如果對《三國誌》不滿意,怎能還讓他寫《晉書》?還有個大才子叫夏侯湛,祖父和父親曾任魏國的兗州刺史和淮南太守,他當時正在寫《魏書》,看了《三國誌》之後,便「壞己書」。這些記載從側面肯定了《三國誌》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晉朝與三國緊鄰,對那段歷史記憶猶新,還沒有因為傳說和記載失誤產生太大的偏差。很多晉人更是親身經歷了那個歷史時期,比如陳壽。所以說,如果《三國誌》紀事不準確,是不會得到時人如此高的評價的。

    另外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小問題。晉是在魏的基礎上建立的,而魏又是得自於漢,所以晉人以魏為正宗。在《三國誌》中,對魏國皇帝的紀事用的是記載帝王的文體「紀」,如《武帝紀》、《文帝紀》。對另外兩國的皇帝則用的是「傳」,可能由於陳壽是蜀國人,所以他對劉備和劉禪分別稱為「先主」、「後主」。到了東吳,乾脆稱為《孫權傳》了。

    近來有些學者和網友在討論曹操、劉備、孫權的綜合能力,還有人想給他們搞個排行榜。項飛認為完全沒必要,他們的能力應該在伯仲之間,無法分出先後,明證就是魏、蜀、吳三國誰也吞併不了誰。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國中魏占天時,吳據地利,蜀得人和,可是三國實力的排列是:魏〉吳〉蜀,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和孟子說的不一樣,不知哪位高手能給解釋解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