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細數三國豪傑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三節 文 / 項飛

    袁紹帶著長子袁譚「幅巾乘馬」,領著八百人一路狂奔渡過黃河,來到了黎陽。那裡有他駐紮的一支人馬,主將是蔣義渠。袁紹來到蔣義渠的大營才算是安全了,他拉著蔣義渠的手說道:「孤以首領相付矣!」我把身家性命都交給你了!這話說得英雄氣短,讓人覺得很不是滋味。從中也可以看出袁紹的悲觀情緒,幾天前還是百萬雄師的統帥,現在卻成了寄人籬下的逃亡者,換了誰都難免不好受。

    袁紹這句話雖然說得悲觀,但也是事實。他現在人單勢孤,投靠於蔣義渠,如果蔣義渠有什麼野心,或是自己接過袁紹的大旗單干,或是投降曹操,只要他心眼稍微動一動,袁紹父子就懸了。不過還好,蔣義渠同志是個忠臣,沒有歪心眼。但袁紹這話也太嚇人了,而且越是忠臣越怕聽主公說這樣的話。另外蔣義渠將軍也很瞭解袁紹,知道他「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以蔣義渠立刻「避帳而處之」,就是把自己作為主將的大帳讓給袁紹,自己搬到另外的地方去住。這還不算,蔣義渠還毫不猶豫地交出了指揮權,「使宣令焉」,讓袁紹統領自己的部隊。「主弱臣強」是為臣子的大忌,蔣義渠無意間犯了這個忌諱,他能不緊張嗎?於是他盡一切可能讓袁紹滿意,這既是因為他忠於袁紹,絕無二心,也是擔心日後袁紹想起什麼,再找後帳。應該說他的做法非常得體,並沒有讓袁紹覺得有任何的不滿。

    袁紹在黎陽暫時安頓下來,他那些被擊潰的散兵游勇聽說主帥在這裡,也紛紛趕來投奔,沒多久又聚集了一批人馬。

    袁紹出征官渡前曾把他的「謀主」之一、別駕田豐下了大獄,就因為田豐不同意並多次勸阻他此時與曹操展開決戰。現在消息傳來,袁紹在官渡大敗,立刻就有人給田豐道喜,認為他不但得脫牢獄,而且一定會被重用。當然啦,一個能夠準確預言戰局的謀士到哪裡都是個寶。可田豐還是很瞭解袁紹的,他說袁將軍外寬而內忌,不記得我忠言相勸,卻記得我多次用語言觸怒他。如果他得勝而回,一高興也許就能赦免我;現在他敗了,我也不指望能活了!

    再說袁紹在軍營中,偶然聽見士兵們議論,大家「撫膝而泣」,說如果田豐在這兒就不會敗得這麼慘!袁紹聽了這話倍感羞愧,不由得也想起了田豐先生,他說道:冀州的人聽說我敗了,一定都很掛念我的安危,只有田別駕曾多次勸阻過我,與別人不一樣,我也很慚愧,不好意思見他。其實袁紹能說出這句話,無論有沒有人趁機說田豐的壞話,田豐都死定了,更何況他旁邊還有一個逢紀呢?

    逢紀一直與田豐不合,現在有這麼個好機會怎肯輕易放過?於是他趁機進言說,田豐聽說將軍「退兵」(各位要好學學談話的藝術,看看人家逢紀,兵敗不說兵敗,叫做「退兵」),拍手大笑,為他準確的預言而手舞足蹈。袁紹本就有殺田豐之心,現在又聽到這番話,終於動了殺機,於是「遂殺之」。這段故事在《三國演義》裡也有描寫,但不是小說家的杜撰,史書上也確有記載。

    田豐的謀略不但在袁紹集團內部,就是在三國前期,也算得上佼佼者。官渡之戰前,曹操聽說田豐被下獄,沒能隨袁紹大軍出征,非常高興,對身邊人說到:「紹必敗矣!」如果說曹操此時說這番話是為了鼓舞士氣,未必是真心話,那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又一次發出的感歎則足以說明他對田豐的忌憚,他說:「向使紹用其別駕計,尚未可知也!」如果袁紹能採用田豐的建議,結果會怎樣,還真很難說!可憐如此一個謀略過人、連曹操都另眼相看的天才,卻被袁紹毫不吝惜地殺害了。

    田豐字元皓,有人說他是渤海郡人,也有人說他是巨鹿人,天資聰明,是漢末的茂才,曾做過侍御史,後來因為看不慣宦官專權而辭官回家。袁紹初起義兵時,「卑詞厚幣」來請田豐,而田豐也想著匡扶漢室,以為借助袁紹的力量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雙方合作的初期還算愉快,尤其是在與公孫瓚的pk中,袁紹對田豐基本上言聽計從,這也是他能夠統一北方的一個原因。可是到了後來,雙方漸生齷齪,以致不睦。這一方面是因為田豐說話太沖,從不考慮袁紹作為領導的尊嚴和面子;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袁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的性格特點決定的。到了這時,田豐終於被曾經「卑詞厚幣」請他出山的袁紹冤殺了。

    田豐的被殺固然與他本人和袁紹有很大關係,但袁紹集團內部謀士之間的不和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這其實也是袁紹集團的一個致命弱點,或者叫缺陷。郭嘉在他的「十勝十敗說」中就提到過這一點,他說「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指的就是這個。

    這裡還有一個袁紹手下大臣爭權的例子。官渡之戰時,袁紹手下重臣審配的兩個兒子被曹軍俘虜。審配身居高位,與逢紀一起「統軍事」,兩人共同執掌袁紹的兵馬,大概相當於軍委第一、第二副主席。他的兒子被捕後,他的對立面立刻就用此事大做文章。袁紹手下有個叫孟岱的人,他一直與審配不睦,於是就想趁機進言,大概也是覺得自己出面不方便,他就利用另一員大將蔣奇,借蔣奇的口說出自己的話。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蔣奇真的替他說話了。他對袁紹說,審配這個人「專政、族大、兵強」,現在他的兩個兒子又被曹操抓了,「必懷反叛」之心。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郭圖、辛評等人的響應,大家都覺得蔣奇說的很對,難保審配沒有二心。看來審配的對立面還真不少,大概他自身的為人處世也有問題,也可能位高權重得罪了人。袁紹一看大家都這麼說,就信以為真,於是下令剝奪了審配的兵權,把他的職務讓孟岱統領了——以小人之心度之,這可能才是孟岱的本意。

    最近比較忙,更新慢了些,遭到小小樂樂同學的批評,一定努力改正。致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