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異世明皇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九章 安南之行(新版) 文 / 半介過客

    安南原有交趾之稱,五代時建國,受後梁,南漢管轄。後歷代都依附中原。太祖時封其主為安南國主,三年一貢。成祖時安南內亂,曾派張輔率軍攻克安南,並設立交州郡。其後撤銷,安南復立其國。嘉靖到萬曆年間,安南再次出現內亂,莫氏與黎氏爭權,安南分裂。直到天啟四年,黎氏發兵攻擊莫氏,克之,殺其長子,掠其妻妾及少子以歸。莫敬寬與次子逃入山中,復回高平,勢益弱。至此,黎氏佔據安南大部分國土。天啟五年,黎氏派使者上貢,封為安南國主。

    安南都會在交州,原本在清華城後因戰事,遷往漆馬江。萬曆二十七年,會叛酋潘彥構亂,於是在遷回清化。大明水師在近清化靠岸,鄭芝龍在海邊留守,李原吉帶著鄭芝虎等百來人護衛登陸後,即拜訪當地官員。因為李原吉他們手持詔書。當地官員不敢怠慢上國使者,一邊派人護送到清化,又一邊叫人上報。清化距海邊數十里,是以李原吉等第二天就到了清化。

    時交州近大明,所受影響甚深,故交、愛二州多倜儻士,較他方為異。清化為安南都城,為安南繁華之地,有數十萬人口。李原吉進得城來,看到兩旁也是茶樓酒肆,街邊不少商販在叫賣,除了建築比中原簡陋,所用材料有些不同外,倒也與中原的大城沒有多大差別。

    護送的安南士兵在前開路,李原吉等沿著官路到達內城。內城門口已經站著安南的禮部司官在此守候,那司官見到李原吉便躬身行了一禮。

    「上國使者遠道而來,敝國舉國上下無不歡頌。敝國主已知上國使者降臨,特讓小人在此迎接。」這司官漢語倒說得很是流利。

    「嗯,那就勞煩了,不知我什麼時候可以拜見國主?」李原吉頭一次出使,有些心急此事,越早辦好,也就越安心。

    禮部司官答道:「敝國國主已做安排,上國使者一路勞頓,請使者於賓館休息。明日我主在大殿會見使者。」說完又是躬身行了一禮。

    李原吉知道今天是見不到安南國主了,只好回禮道:「那就有勞帶路了!」

    當日,李原吉一行人在館內休息!

    因為安南最近幾十年一直是莫氏黎氏對立,戰爭的氛圍很重,因此安南的皇宮坐落在城中高處,易守難攻,從外圍來看,就是一個duli的堡壘。安南的皇宮仿建於大明,但由於這裡濕熱,處地勢較高,內堂用寬竹鋪地。除規模較小外,建的很有當地的特色。在安南竹子也是主要的建材,甚至比木材,磚土用得還多。一般也就只有官府才用磚土,百姓都是用竹子,茅草搭建房屋。因受漢族文化影響,皇宮內的門匾,旁邊立著的碑文無一不是用漢字書寫的!李原吉第一次到這來也忍不住望四處觀望了下。

    李原吉隨著禮部的司官進了宮門,由正門進入大殿。殿內正中安南國國主黎維祺坐在龍椅上,堂下兩邊盤坐著安南大臣。李原吉打量了下那端坐的國主,只見那維祺年方四十有餘,個子較為矮小,身著六旒兗服卻有一番國主的威勢。李原吉一眼過後躬身行禮。

    「大明戶部左侍郎李原吉拜見安南國國主。」

    此黎維祺雖受漢文化影響,但不通漢語,所以禮部司官在旁充作翻譯。

    「李侍郎免禮,不知上國使者突來敝國,上國有何差使?」

    「天啟五年,國主一統安南,入京進貢。今新皇登基,是以詔告四方。安南素為大明藩國,皇上派我出使,令兩國交好。請國主奉接詔書!」

    那國主聽到這話,連忙起身,禮部有關人員備好香案,國主行三跪九叩之禮後,李原吉展開詔書宣讀。

    詔曰:「咨爾安南國王黎維祺,維潭乃祖父,守境南陲,稱籓中國,克恭臣職,以永世封。朕荷天地之靈,肅清,馳書往報。卿即奉表稱臣,專使來賀,法前人之訓,安遐壤之民。眷茲勤誠,深可嘉尚。是用遣使繼印,仍封爾為安南國王。於戲!視廣同仁,思效哲王之盛典;爵超五等,俾承奕葉之遺芳。益茂令猷,永為籓輔,今遣戶部左侍郎李原吉出使,使兩國交好,講信修睦,各保疆土,欽哉。」

    安南國主聽了翻譯也是聽得是懂非懂,只是照例的冊封!撤掉香案,接過詔書後,於是他開口道:

    「上朝使者,天朝皇帝登基,我安南為藩國,是否要上貢朝賀?」

    「皇上有旨意說,安南國還是按原先舊制,三年一貢便是。皇上又說,安南曾在天啟五年來朝請求以米互市,可見安南國內存米甚多,皇上yu用以支各鎮軍馬,免去從江南調米之苦。」

    「既是天朝差遣怎敢不從!按舊例願獻五千石以資上朝軍馬!」

    李原吉呵呵一笑,「國主言重了,我大明朝一向都是「厚往薄來」,皇上有言:以互市為折中法子,願長期互市,兩國交好,無需刀兵相見。」

    那維祺國主亦是聰明人,馬上答道:「此吾國夙願也!」

    時安南已平和四年,與四周各國交好,是以倉廩充實。因不與大明互市,茶葉,陶瓷,絲綢,鐵製品都很是匱乏,而旱路到大明境內也是路崎難行,偷販過來的也很少。李原吉得到安國國主的允許後,就在靠岸的不遠縣城開設互市的集市。附近百姓得到消息,都運來糧食換取用品。不少大戶人家載著車馬,運來糧食,運回茶葉,陶瓷等!更多的是那些商家,看到有利可圖,大規模的吃進這些物資,準備囤積後再賣。一時間這海濱縣城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最大的買家自然還是安南國主,僅皇室就換了十萬石的大米出來。大明水師上的人都開始變成了苦力,將領都變成了商販。一袋袋的貨物從船上搬下來,另一邊則一袋袋的大米搬上船。

    過得幾日,李原吉在館驛陪著幾位將領在飲酒,但見禮部司官帶著個外族人來。司官行了一禮後,開口說:

    「李大人,這是暹羅(今泰國)國使者,他聽聞天朝在此互市,也願以大米換取大明物資,不知大人是否應允。」

    李原吉沒想到是這麼個好消息,當場表示同意。十來日後,暹羅運來大批稻米,商船裝滿後,明軍留下鄭芝虎那支隊伍在這護衛李原吉,其他商船由鄭芝龍帶領,護送回廈門。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連老撾也派人來請求換取糧食。至此,李原吉的心才真正的落地。

    而廈門這邊,在巡撫熊文燦的嚴厲監督下,已經配好了各樣的運糧車,同時從浙江調來船隻,準備分兩路送往杭州,再從大運河運回京城。

    不久李原吉寫好奏折,六百里加急上報,於十二月初抵達京城。

    臣李原吉頓首:

    至奉皇上聖諭,出使安南,臣戰戰兢兢,唯恐舉措不當,致使皇上籌謀垂成。天幸皇上隆恩,臣抵達安南後,宣皇上聖諭,安撫安南國主,揚我大明兵威震懾宵小。於清化首府互市。換得米糧一百六十三萬石。折去消耗,及福建,浙江所用,留有一百一十九萬石運往京城。除安南,暹羅與老撾亦請求與大明互市,臣擅自同意,請皇上定奪!

    臣與福建提督鄭芝龍來安南時,於廣東海域遭海寇劉香襲擊,全賴鄭將軍力戰,得以保全。劉香等匪眾,已被我大明水軍擊沉。臣為鄭將軍請功!

    臣出使後,察各國互有物產,如能往來互利,可使我大明受益。臣請除禁海令,使民間可商販於期間,朝廷設定海關,徵稅外,亦可免朝廷運糧之苦!

    皇上明鑒萬里,臣當竭力料理未完之事,以報君恩。

    我看到這封奏折的時候,心裡總算放心了,原本我還擔心有什麼意外,也擔心安南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餘糧,沒想到,暹羅與老撾也參與其事。難怪可以換到這麼多糧食。

    這個李原吉還是很有眼光,知道禁海的弊端,也看到讓民眾出海商販的好處!這個禁海令我是會取消掉的,這不僅可以增加我的稅收這麼簡單。也可以打擊原先那些在走私的商船,和外國商船。同時我也想打開倭國的國門,從倭國換入大批白銀。因為國內開礦已經難以滿足現在對銀兩的需求,如果不改善的話,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現在的白銀增加只是靠澳門葡萄牙人輸入而已,這等國之大事,應該操縱於自己手裡才行!

    糧食的解決,可以使我開展新的改革,我翻著李原吉的奏折開始思慮當前要做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