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異世明皇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一章 萬世之法 文 / 半介過客

    張岱他們的速度相當快,當我回到京師的時候他們已經將明刊號外的樣本遞到了乾清宮。我略略看了一遍,張岱、朱舜水他們果然很賣力,從大明歷代皇帝的實錄裡查了不少的例子。古代雖然靠星辰、山頹、地震等自然現象來預測災害或者評價天子的品德,但是也屢屢有出錯跟失誤的時候。特別是在我的要求下,張岱他們專門針對熒惑犯太微的時候預測失誤進行統計,然後再得出結論熒惑犯太微星來預測人君有難的不正確性。當然,我也不會去推翻神授君權的道統去宣傳自然科學,只是將目標定位於熒惑犯太微預測不准,最後號外的結尾是要求欽天監重新確認熒惑犯太微所預測的到底是何物!這點倒是有點以其人之道還置其人之身,熒惑犯太微是欽天監惹出來的,現在也就由他們去解決好了。

    我看完之後就發往銘心堂,讓他們加緊印刷然後發往京師各部,同時暫停早朝一ri讓他們消化消化,盡量將那些要亂發上來的奏折壓下去。我以為事情應該可以消停消停的,但是,總有的人為了名聲博出位。就在我回來第一次早朝,太監剛說完有事啟奏,就有一個御史竄了出來跪稟道:

    「微臣魏行之有事啟奏!」

    我有點不好的預感,御史出來大多是要彈劾別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能有什麼事!這個魏行之是新進的御史,崇禎四年的二甲進士,以敢言而聞名,上個月我才著都察院嘉獎他。現在朝中的臣子們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若是我一句話攔住他,臣子們自然不敢再廢話,但是防人之口甚於防川,阻止御史說話將會給後人帶一個壞頭,我沒有拒絕的餘地。

    「那魏愛卿說吧!」

    魏行之俯下身道:「微臣只有兩個字啟稟皇上---立儲!」

    魏行之說完,殿內的大臣們都互相觀望,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御史居然敢搶了前頭,我也不由皺了皺眉。之前我壓下過大臣們立儲的奏折,在內閣大臣的迴旋下,使得大臣們都還沒有公然在朝堂上要求我立儲。畢竟煒兒年紀還小,又是皇后的嫡子,完全沒有必要弄得這麼緊張。這一次估計還是那個熒惑惹的事,終於有臣子忍不住了。

    我該怎麼答覆他呢?!隨著煒兒的年齡越來越大,以後臣子們只怕會更加強烈!

    這時,詹事府少卿周延儒出來斥道:「立國本乃國家大事,哪輪得到你這新進小吏出言!」

    魏行之直起身,對著周延儒憤然道:「正因為立儲乃國家之大事,我輩不言何人可言。難道諸位忘了萬曆年間的往事乎?!」

    魏行之的這句話立刻讓許多人都難堪起來,幾個內閣大臣都差點忍不住站出來說話了。因為在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使我這個皇帝的老爸泰昌皇帝之所以能夠繼位,正是臣下爭取的功勞。而在國本之爭中最先出聲的是給事中、御史們,抗爭到底的也是他們,相反內閣大臣卻畏畏縮縮跟皇上妥協。所以魏行之說這句話就等於把現在的內閣大臣給掃了進來!

    禮部尚書溫體仁冷笑道:「魏御史,現在朝堂上很多同僚都是三朝老臣,萬曆年間的事情我們都很清楚。那個時候你魏御史不過是黃口小兒,當年之事已不是今日之事,大皇子是長子亦是嫡子,魏大人有何疑問?!」

    「正是因為大皇子是長子又是嫡子,那更應該早日立為儲君!」

    「皇上唇秋鼎盛,何須如此早立嗣!」

    「但是先祖英宗皇帝立為太子不過二歲」

    「夠了!」

    魏行之還想接著再說,我出聲打斷他們的爭論。我若是再不發言,只怕還不知道吵到什麼時候,說不定其他臣子也會加了進來。

    「至於立儲君的事情,朕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現在朕已經有了三個皇兒,皇后有了兩個兒子,你們還擔心什麼呢!再者,朕也從未說過不立煒兒為太子,只是他們年紀還小,朕還需要看看!」

    朝中的大臣顯然還沒明白過來,既然說是要立大皇兒為太子,那麼早立跟晚立有什麼區別呢?!但現在沒有人敢出來問皇上,因為接下來的一句話堵住了大臣們的嘴巴。

    「大皇子已經出閣講學,這件事就說到這吧,朕不想你們再提,朕自有打算!好了,今日朕已經沒有心思開朝會,各位大臣有奏折就遞往通政司,內閣大臣及六部尚書隨朕到乾清宮商議近來的政事,散朝!」

    為了避免給那些御史、給事中機會造勢,我不得不中斷朝會,讓他們消停一陣再說。而且我最需要的是做通內閣大臣跟尚書們的思想工作,這樣立嗣的傳統才能改變。立長立賢?這個問題只怕存在了數千年,大多數的皇didu是服從立嫡立長的原則進行冊立儲君。立嫡制度的缺點顯而易見,立賢問題更多,我雖沒有萬世一統的想法,但大明要走上**的道路至少還要一兩百年,如何有個好的繼承製度關係到大明未來的發展。在我的觀點看來,選賢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但大臣們很難答應,至少我這個名義上的父皇就是這麼給大臣們爭回來的。

    頭疼!這是一個很難糾得清的問題,但我怎麼都要跟幾個親近大臣們溝通下。

    進了乾清宮,只見桌面上又放著一打奏折,看來這幾天的事情還不少,不管怎麼樣,先跟大臣們聊聊儲君的問題。我沒有去正殿,而是去了平常用開的廂房,讓太監們都給臣子端上坐位,續上茶水。大臣們雖然謙讓,但也知道我的脾氣在非正式場合都比較隨意,他們各個都按官序坐下。我環視一周後笑道:

    「好了,來這兒的都是朕的股肱大臣,你們有什麼想說的都可以說,咱們君臣交交心!」

    房中靜謐了一會後,內閣大臣李標率先出聲道:「那微臣斗膽先說,皇上已經明言屬意大皇子為太子,為何皇上至今還不冊立,微臣實在想不明白!」

    李標說話雖然不怎麼高昂,但堅定的語氣不容置疑。我笑笑道:

    「既然李愛卿問這個問題,那在這之前,朕也想問問你們各位愛卿,自有天子以來都是嫡子嗣位,無嫡立長,那麼這是為何呢?!」

    李標想也不想就道:「冊立儲君,方可使後繼有人,基業永存!」

    「那愛卿可聽聞過有萬世基業?!」

    「這」李標頓時語塞。

    「據朕所知,最長的王朝亦不過周,傳了千餘年!但到周厲王以後,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可以說這個千餘年的王朝可以縮至更短。至於秦、晉、隋等王朝不過兩代,直接的原因便是下一代的天子是暴君。如何選擇國本是一個慎之又慎的問題!說到這,朕再問問你們。你們都是滿腹經綸之士,正兒八經的科舉進來的。你們可知秦朝以後各王朝都存在了多少年?!」

    在這廂房的臣子都不是笨人,聽皇上說到這些敏感禁忌的話題哪敢接口,紛紛起立請皇上教誨!我擺擺手讓他們坐下後,繼續道:

    「秦自不必說,漢朝其實分為兩漢,漢高祖立國到王莽篡位為西漢,光武復興到獻帝為東漢,兩漢從強盛到敗落不過是百餘年的歷史,晉朝也可分兩晉,結果跟漢王朝大同小異。唐朝不過兩百八十九年的歷史,兩宋也是如兩漢,元人更不濟未過百年。那麼試問各位,太祖立國到朕登基又多少年了?!」

    他們見我這麼一推演,最後還這麼一問,頓時都跪了下去道:

    「陛下慎言,太祖開國乃得天神授,大明基業必然能夠萬世永存!」

    我看著一臉緊張的大臣,呵呵笑道:「萬世永存?!以史知今,這話根本就信不得!」

    「陛下!」大臣們見我講著『大逆不道』之言,一時不知道怎麼說好,只好齊齊叫喚。若是臣子說這些話,早就被他們一擁而上打死了。

    「呵呵,你們知道朕要說什麼嘛?!為何一個強盛的王朝經歷了百年之後便會走向沒落?當然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的清,也不能單怪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這點咱們先不說,但太祖立國到今年已經有兩百六十七年了。朕登基的之初,大明國內的景象各位有目共睹,你們可以說說看,那是太平盛世的景象嘛?!」

    跪在地下的大臣回想天啟年間的景象,內有權閹作亂殘害忠良,外有虜人侵略損兵折將,就是地方各省也屢屢有**發生,對比歷朝史書所描情況,那真是離**不遠了,而自己這一代便是**之臣。這個念頭頓時將他們嚇得一身冷汗,紛紛低頭反思。

    溫體仁畢竟老奸巨猾,他略略一思慮便有了主意,他俯身道:「由史可知,陛下乃中興之主,天祐我大明,老臣願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溫體仁話一出,其他大臣也醒悟過來。皇上說了這麼多,自然不會是要說自己是**之君,按著皇上兩漢、兩晉、兩宋的說法,皇上自然是自比中興之君了。再者,崇禎八年的景況比起天啟年間要好了不知多少,說是中興也不逞多讓。他們紛紛齊聲道:

    「陛下中興大明,臣等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了這麼多,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聽到他們喊完我也鬆了口氣,道:「各位愛卿都起身吧,朕是要中興大明,但朕還要考慮的是子孫後代以後如何!太祖到朕兩百餘年後可以中興,但兩百年後呢?!光武帝中興後為什麼漢獻帝無法中興?!朕要鞏固大明的基業,單純靠祖宗的家法是不行的。待朕平定了遼東之後,自然會進一步改制。而立儲也在朕的考慮之中,選賢君是朕之心意,若是晉惠帝這樣的白癡,既是嫡長朕也不立,這點你們都要明白,對於大明長遠有利的事情,朕是不惜一切去做的!夫全一人者德之輕,拯天下者功之重,棄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所謂取輕德而捨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聖賢之道,豈若斯乎!」

    曹珖道:「但是陛下大皇子年幼聰慧自不在此列!」

    「朕所思慮的不是一代而已!這立了太子對於皇子們而言也不是什麼好事。朕看史書曾有人言:『蓋一立太子,眾見神器有屬,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霄小且從而揣測,其懦者獻媚奉迎,以陷於非;其強者,設機媒孽,以誣其過。往往釀成禍變。遂至父子之間,慈孝兩虧;家國大計,轉滋罅隙。』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歷史上皇子們為爭皇位而殘殺的不知幾多,就是賢明如唐太宗亦不能免!」

    「陛下!」李標接著道:「陛下,我大明一旦太子冊立,其他皇子則會之國到封地去,自不會有兄弟相殘之事發生。」

    「是嗎?!但是這樣養出來的皇子有什麼作用呢?現在大明宗室多少是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紈褲子弟?!朕不想自己的子孫最後也淪落到此地步!況且嫡子就非一定是最適合的皇帝人選,難道你們身為大臣不希望代代皇didu是賢明仁德之君嘛?!」

    首輔成基命出聲了,道:「皇上的心思深謀遠慮,但國本一旦選賢的話將對社稷造成動盪,也容易引起皇子以及其他旁系皇室覬覦之心,大臣亦會為此而多生黨爭,請皇上明鑒!」

    我呵呵笑道:「選賢所帶來的弊端朕也想過了,現在朕已經想好了一個不錯的法子可以確保皇子跟大臣都不會為此爭鬥,只是這個法子目前還不能對你們說。你們都是朝廷柱臣,有些話也不瞞你們,坦白說,煒兒是朕的嫡子,資質又在中上,是太子不二人選,但是朕卻不能早立,不然就等同於朕也走回了立嫡的老路上去了。朕會按照朕所想的法子,一步步冊立煒兒為太子的,給後世立個榜樣,也給大明帶了一代又一代的明君!」

    各大臣聽到最後都鬆了口氣,他們知道皇上會冊立大皇子為太子,這點他們已經足夠了,至少他們幾十年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各位愛卿,你們在立儲君上沒有問題了吧?!」

    各臣子們彼此對望了幾眼都沒有出聲,我趁熱打鐵接著道:「那大家沒有意見就好了,接下來我們看看還有什麼事情要處理!」

    我順手拿起桌案上的奏折道:「看看啊,這是南京來的奏折」

    掃了幾眼我不由有些愣住了,放下奏折對刑部尚書錢士升道:「黃宗羲出了案子是怎麼回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