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烽煙三國錄

大道小說網 鮮卑族 文 / 蘭箭

    西漢時期的鮮卑幾乎名不見經傳,只是個屈膝於強大統一的匈奴帝國下的小部族。鮮卑登上歷史舞台要從東漢說起。東漢初,鮮卑族從屬於匈奴,建武二十一年(45年),漢遼東太守祭彤大敗鮮卑人,收其地,其首領偏何率部降漢。不久,鮮卑族另一部落首領仇賁到洛陽朝見漢皇,劉秀封其為王,與寧城護烏桓校尉同轄鮮卑人。及至北匈奴被漢擊潰,鮮卑人乘機進入匈奴故地,將當地人遺留的匈奴人同化為鮮卑族人。東漢桓帝時,鮮卑人在其首領檀石槐領導下,制定了法令,發展了農牧、狩獵、捕魚等業,並在仇水(今河北懷來)建立行政中心,自分其地為三:右北平以東為東部;右北平以西為中部;上谷以西為西部。今河北承德地區南境為烏桓之地,其中部和北部概屬鮮卑所轄。熹平六年(177年)鮮卑領兵南下擾邊搶掠,東漢軍前往擊之,敗歸。東漢晚期東胡、北鮮、西羌三邊地區皆與漢朝對峙和衝突。但最終為東漢擊敗。

    東漢末年,檀石槐一度統一了鮮卑諸部,在長城以北的廣袤地域,建立了東、中、西三部的軍事部落大聯盟。但延時不久,鮮卑又陷於諸部林立的分散狀態。東漢丞相曹操當權時,西部鮮卑叛離,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為三個集團:一是步度根集團(檀石槐後裔),擁眾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二是軻比能集團,分佈於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來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若干小集團,散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其中軻比能集團勢力強,影響大。袁紹據河北時,漢人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鮮卑軻比能,軻比能令其族人向漢人學漢語,學漢字,學兵器製造術,勢力逐漸強大起來。

    建安年間,曹操駐軍幽州時,軻比能等鮮卑首領通過烏桓首領閻柔貢獻方物,表示臣服漢朝。直至後來三國時期的魏國曹丕,對這些首領依然給予安撫。黃初元年(220年),軻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獻馬;二年,軻比能交還留居鮮卑的漢族500餘家歸漢;三年,又率部3000餘騎,驅趕牛馬7000餘口與魏國「互市」,再送歸漢人千餘家返回上谷等地。後軻比能集團勢力不斷強大,先後兼併了步度根等部,最終統一了漠南地區。軻比能強大後,屢犯魏國邊境,後為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王雄遣刺客所殺。漠南統一局面又再度陷於四分五裂之中。東部鮮卑先後興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股勢力,他們乘機南遷,佔有烏桓故地。宇文部本非鮮卑,後來東遷遼東與鮮卑人雜處,歸附檀石槐後,逐漸鮮卑化。段部出自遼西鮮卑,居地中心在令支(今河北遷安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