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二章 張飛用計 文 / 我就是胖

    由於洛陽現在我說了算,所以在皇后和一些老臣的保薦下暫領大將軍之職,總督天下兵馬,雖然我的政令基本出不了我的地盤,但還不能讓我先得意一下啊。第二天,我在大將軍府裡召見群臣,商議攻取并州之事。

    荀彧出列道:「主公,目前我軍實在不宜進行像爭奪一州這樣的大戰了。」

    我奇怪的道:「文若,有什麼問題嗎?那你昨天怎麼沒說?」

    荀彧道:「主公,不是彧不想說。而是今天早上才有公文傳到洛陽。這幾年天氣大旱,尤其是前年,更是乾旱的厲害,要不是主公治下這幾年一直在疏通河道,整修水利的話,就是前面幾次的戰爭也支持不起。」

    我接著道:「我知道,這些文若你都和我說過。難道又出現旱情了。」

    荀彧道:「是啊這次更嚴重,豫州刺史趙雲來報,豫州汝南地界出現大量蝗蟲,目前趙將軍正在率領手下軍士護糧抗蝗,但是效果不佳,趙將軍怕蝗災移動到青兗兩州,遂命人飛鷹傳信,讓主公早做準備。」

    我道:「是啊,久旱生蝗,如果不是我軍治下水利修的不錯,恐怕這蝗災早就該出現了。可如今卻在我要出征并州的時候出現,如之奈何?文若,先通知兗州二將軍和青州刺史顧雍,讓他們多準備生火之物和一些濕葉子,如果蝗災真的到他們那了,馬上生火,煙熏蝗蟲,雖然不見得能起多大的作用,但是有點準備也是好的,另外在讓他們多找有經驗的農民請教,以爭取多保護一些糧食。」

    荀彧道:「主公所言甚是。我們還應該去三韓購買糧食,萬一真的護不了,也不至於要手下的軍民餓著肚子過年,畢竟我軍現在儲存的糧食是以備不時之需的,不可輕動。還有蝗災過後,要請那些農民去農學院去傳授抗蝗經驗,有備無患嘛。」

    我道:「就按文若的意思去辦吧,不過并州怎麼辦?如果袁紹真的穩定了幽冀兩州,必取并州,到時候他的實力就更大了。」

    這時候郭嘉出列道:「主公,不必為此事煩惱。雖然文若說我軍不能再發動攻伐一州這樣的大戰事,但是爭奪一郡這樣的小事還是可以的,我軍只要攻佔上黨郡和壺關就可,其餘之地可傳檄而定。唯一可慮的就是草原上的匈奴人。」

    荀彧道:「只取上黨一地的話,沒什麼問題。」

    我大笑道:「好,就按奉孝說的,郭嘉,張飛,黃忠,徐晃,司馬朗,你等五人點五萬兵馬隨我出征。其餘諸將緊守城池,還有公達現在不在,他這幾年來一直代我巡視諸地官員的政績,甚是辛苦,文若,待公達這次回來後,你和他說,我任他為河南尹,由楊修接替他的位置,讓他和楊修做好交接。」

    荀彧道:「彧帶公達謝過主公。」此時楊修只是我的主簿,和他原來在曹操那裡一樣的職位,我這次是要歷練他一下,然後好給他安排大事做。

    此次出征,五萬軍馬,三萬是用買來的并州馬訓練的飛羽弓騎,身穿半身輕鋼甲,沒有長兵器,手中一柄馬刀,是仿照《亮劍》中李雲龍騎兵連的,那種馬刀是隨著戰爭進化而進化的最適合馬上作戰的武器,比現在的刀好了不知道多少,刀身到刀柄全鋼製造,刀身堅韌,弧度適中,極利劈砍。身後一隻鐵胎弓,馬背後掛四壺箭矢,共八十隻箭。這是由徐晃和郭淮一起訓練的,郭淮是并州人,自然知道并州騎兵的訓練方法,然後我又有改進,就成了和并州狼騎不一樣的飛羽弓騎。然後是一萬刀盾兵,這是常規兵種,除了裝備好點以外沒什麼新意,五千弓兵,五千槍兵。隨軍輜重兵和醫療兵就不介紹了。

    軍馬出得箕關,張楊就知道了,手下謀士董昭馬上獻策道:「主公,劉備勢大,我上黨只有兩萬兵馬,不足以抵抗,主公與呂布關係非常,如今呂布和袁紹結成聯姻,何不請他來救?」

    張楊道:「我意也是如此,楊丑,你馬上去冀州向奉先搬去救兵。」楊丑領命而去。張楊手下能人有限,除了董昭楊丑,只有原來黃巾降將眭固,但眭固並不得張楊信任,張楊給了眭固五千兵馬,命他守壺關去了。我知張楊遣人求救與呂布,馬上分兵,張飛,司馬朗領飛羽弓騎五千,刀盾兵五千前去奪取壺關。其餘人馬繼續開往上黨。幾日後到了上黨,我出馬走到城牆上弓箭射程範圍之外,叫道:「我乃劉備,喚張楊前來說話。」

    不一會兒,張楊在城牆上探頭出來道:「劉皇叔,不知道你引兵犯我州郡是何用意。」

    我笑道:「并州之地百姓總是受到匈奴的襲擾,張太守不能保境安民,要你何用?還有若無太守收留呂布,呂布焉能前去劫架,致使陛下駕崩,天下離亂,今我特遣軍前來伐汝,但皇后和朝中眾老臣皆言太守於先帝有獻糧之功,讓我千萬不要害了太守性命,我亦覺得有理,所以想請太守前去洛陽為官。太守若去還則罷了,若不去就不要怪劉備得罪了。」

    張楊道:「劫架是呂布的事,與我何關?將軍不去討伐呂布,反來伐我,是何道理。」

    我道:「若無太守給與呂布糧草,呂布焉能前去劫架,此是太守之罪也。休要多說,降是不降?」張楊看我說得決絕,也不答話,反身回去整頓城防去了。我看張楊心意以決,遂返回大營,傳令全軍休息,明日攻城。

    不說我這邊,單說張飛和司馬朗領軍來到壺關,壺關守將眭固看我軍勢大,但是沒有什麼攻城器械,於是倚杖壺關天險,緊守不出。張飛想像我一樣找小路前去偷關,但是眭固防守嚴密,張飛輸了一陣,折卻一些兵馬,張飛無法只得包圍壺關,每日前去挑戰。眭固不出,張飛日漸暴躁,每日飲酒,飲得大醉後就隨意打罵手下士卒,司馬朗苦勸不住,只得隻身跑來上黨求我相助。我轉頭目視郭嘉,郭嘉道:「主公,可給翼德再送去美酒一車,給翼德助興。」我道:「還是奉孝知道翼德。」於是命司馬朗壓了一車美酒前往壺關,同時吩咐司馬朗道:「伯達回去之後還是每日去勸翼德,最好弄的滿營皆知。」司馬朗點頭表示瞭解。果然是司馬懿的兄長,也是精靈之人,一點就透。

    司馬朗回到壺關,每日依舊於張飛爭吵,最後回到自己帳中不出。於是滿營皆知張飛無力攻關,又於司馬朗不睦,只是每日飲酒作樂。這些當然沒有逃過眭固的探子的耳目。眭固見張飛每日無所作為,司馬朗又不出營帳,大笑謂手下偏將道:「張飛一屆莽夫,我所懼者就是司馬朗,河內司馬家智者輩出,我若用計其必能看破,如今其不出大帳,此正是破張飛之時,也好叫主公知眭固之能。」於是夜裡眭固打探明白,張飛在大帳中喝得大醉,親自引四千兵馬前去劫營,只留一千兵馬守關。卻說眭固帶兵摸到張飛大營,暗中射死站崗士卒,搬開鹿角,殺進營去,一路殺到張飛大帳,沒有遇到什麼抵擋,眭固拿槍挑開大帳門簾,只見一個木人坐在帳中,面前放著大堆的酒罈,看到木人,眭固大喊道:「不好,中計了,眾軍士速退。」說著就反身殺了出去。卻不想四面火光大起,一隊軍馬衝著自己殺來,當先一人,黑盔黑甲,豹頭環眼,手持蛇矛,不是張飛是誰?沒辦法眭固只好硬著頭皮殺奔張飛。但他那是張飛得對手,三五個回合,就被張飛一矛打於馬下,張飛大喊道:「綁了。」眭固手下軍士看主將被擒,哪還有鬥志,直接投降了事。

    張飛傳令道:「全軍開拔,我們進壺關在好好休息。」全軍開往壺關,只見司馬朗站在壺關門前,迎接張飛,同時道:「屬下幸不辱命,已經拿下壺關,前來交令。」

    張飛下馬道:「這幾日,委屈伯達了,飛這裡給伯達賠罪。」

    司馬朗道:「是朗魯莽,若不是主公和軍師提醒,險些壞了將軍大事。」

    張飛道:「無妨無妨,我從來沒有用過什麼計策,這一計是被逼出來得,伯達誤會也是必然,我們倆別客套了,先進關去吧。」說罷於司馬朗一同進關,並且大賞軍士,尤其是總被他責打的軍士,好在我平時選擇軍士極嚴,要是換了別人的軍士,恐怕早就反了。這些軍士聽了張飛的解釋和賠罪後,也就釋然了,畢竟雖然挨了頓打,但所得賞賜也是不少。

    消息傳來,郭嘉道:「三將軍會用謀,此主公之福也。」我笑了笑,沒有回答。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