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九章 擒獲顏良 文 / 我就是胖

    大雨暫時幫高順保住了三分之一的高陽城,也使得高順沒有被完全的趕出城外。高順抬頭看著外面黑壓壓的雲層,心裡祈禱這場大雨能多下幾天,好給自己的援軍多爭取幾天的時間。

    事與願違,第二天,天氣雖然依然的昏沉,但是雨已經小了不少,還是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只是已經可以戰鬥了(就像一場大雨後連續幾天的中雨,已經不影響什麼了。)。徐晃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早日把高順趕出高陽,才能早日的攻破田豐的犄角之勢,早日擊敗田豐;而擊敗田豐,袁紹自然無能為也。徐晃要進攻了,高順當然能反應過來,於是馬上佈置防務,但是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士兵的士氣,高順的軍隊都及不上徐晃的部隊,一方是城池被攻破後被動的防守,一方是攻破城池後的趁勢進攻,結果已經顯而易見,就算高順治軍再嚴也挽回不了失敗的結果。再看到自己的部隊已經沒有希望再奪回或守住高陽城的時候,趁著徐晃的包圍圈沒有完成,高順選擇了主動的撤退。殘餘的不到兩萬軍隊和高順撤退出了高陽城。徐晃這一戰完全的佔領了高陽,俘虜了近三萬的俘虜,殺死敵軍兩萬餘人。部隊打的很辛苦,所以就沒有繼續的追擊高順,高順部已經被徐晃打殘,就是回到田豐那裡也是沒有什麼作用,說不定還能給田豐的部隊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徐晃安排好自己的軍隊和俘虜以後,就全面的休整起來,其他等大雨停了以後再說。此戰徐晃雖然擊破了高順的軍隊,但是自身也傷亡了四萬多人,損失不可謂不小,但是和徐晃的十七萬大軍比起來,就有點微不足道了。這場雨一直維持了六天,六天裡徐晃的軍隊得到了足夠的休息,雨停後徐晃留下副將任峻帶著三萬大軍和其餘的傷兵留守高陽,看守俘虜。自己帶著完好無損的十萬大軍繼續踏上了征途。雖然現在高順逃回到河間,但是河間城外有我的十萬大軍不停的攻打,徐晃的目標就改為河間後面的任丘城。雖然顏良的三萬大軍沒有返回沮授那裡,而是應田豐的命令到了任丘守護田豐的後路,但是田豐明顯的高估了顏良的智力,田豐給顏良的任務是防守,但是顏良倚杖自己的武勇,和以為能夠打敗他的人基本都在河間和田豐交戰的緣故,在徐晃到了任丘的第一天就出城向徐晃挑戰了起來。顏良完全小看了徐晃的軍隊,雖然徐晃連續的攻破田豐設置的防線,但是每次都是人多打人少,所以顏良完全不清楚徐晃軍中將領的底細。顏良自從官渡之戰後就沒有和呂布見過面,對於有人正面擊敗呂布的消息雖然知道一點,但是袁紹的全力封鎖消息下(這種降低士氣的消息當然要封鎖),根本不知道趙雲的名字,只是知道有個人擊敗了呂布。

    徐晃剛到,顏良就出來挑戰,簡直是太合徐晃的心思了。徐晃他們一直都是攻城,真正的兩軍鬥將除了和呂布交戰過後,兩年多都沒有出現過了。結果憋壞了的幾個人都要出戰,除了趙雲,因為擊敗了呂布後,已經沒有幾個人值得他出手了,而且值得他出手的幾個人大部分在自己主公的手下,切磋可沒有那種刺激的感覺。所以現在的趙雲加緊的研究兵書,以期在另一個領域裡再次的達到巔峰。趙雲不想出戰,可事情還非逼得他出戰不可,徐晃,張繡,張燕三人都敗在顏良的手裡,張燕甚至還受了不輕傷勢。他們三個人的功夫趙雲完全瞭解,都是不可多得的勇將,如今三人敗在一個人的手裡,還真的激起趙雲一點興致。趙雲出戰後,看到對面一員金甲大將,手持大刀正在那耀武揚威,此刻趙雲也有點歷史上關羽的感覺,這小子在「插標賣首」,對於一個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的人,他就是再有天賦也就是技止於此了,想要再進步可是難如登天,這方面趙雲還是很更看重徐晃和張郃兩人的,徐晃冷靜理智,張郃雖然比徐晃稍差但是他的資質比徐晃高,武藝完全還有繼續長進的空間,這也是歷史上後來為什麼徐晃可以和關羽打成平手,張郃可以和張飛大戰的緣故。

    顏良看到對面又出來一員將領,看到趙雲俊美的容顏,一副小白臉的樣子,更是不屑。連姓名都不通報,直接就殺了上來,在他看來,今天出戰還沒有斬殺敵將,實在有損他河北大將的臉面,看到趙雲的樣子更是氣憤,「奶奶的,一個二個都比老子好看,以為自己是呂布嗎?」顏良氣憤的想。手中大刀更是加了幾分力氣,好像要一下就把趙雲砍於馬下的樣子。「還真是沒有禮貌啊。」趙雲心想。手中的龍膽槍對著顏良的大刀就磕了過去,「噹啷」一股大力傳來,顏良的大刀幾乎脫手,驚得顏良一身的冷汗。心裡詫異,在看到趙雲嘴角不屑的笑意,心裡更是不忿「奶奶的,一個小白臉也敢小看我。」顏良暗恨,手中大刀更是全力出手。只幾個回合趙雲就摸清了顏良的底細,確實是一員猛將,但是也只是一員猛將罷了。如果是指揮大軍戰鬥的話,就是徐晃軍中最不善於指揮軍士戰鬥的張繡都可以輕易的擊敗他(歷史上張繡的大軍完全是賈詡在指揮,他倒是更像一個將領)。趙雲已經對顏良沒有了興趣。但是他仍然全力的和顏良鬥了起來,不要小看任何敵人,哪怕那人只是一個功夫奇差的無名小卒,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這是趙雲的老師在他出師的時候告訴他的。趙雲全力的進攻,顏良應付的吃力起來,不說別的,單是趙雲出槍的速度,就連呂布都有點吃不消,更何況是顏良,很快顏良就在趙雲如*的攻勢下,如暴風雨中的小舟一樣,迅速的沉了下去,沒有激起一絲的波瀾。顏良被趙雲一槍掃下馬去,半天爬不起來。顏良帶出來的士兵要上來搶救顏良,卻被趙雲殺散,然後被趙雲帶來的士兵殺死或俘虜了。少數幾個逃回任丘的軍士都在渾身顫抖。在城上觀戰的辛氏兄弟更是面如土色。

    顏良被綁回徐晃的軍營的時候,徐晃等人的臉色都很精彩,以前只是切磋,完全體會不出趙雲的全部實力,徐晃和呂布戰鬥過,比張繡和張燕瞭解的多一點,趙雲的武藝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望其項背的了,張繡雖然就師傳槍法上比趙雲要好,但是他沒有趙雲的境界,張燕就更不用說了。接下來就是處理顏良了,但徐晃看顏良的樣子就知道他不會輕易投降,而且在和趙雲比較武藝後(現在的徐晃和趙雲就像是大劍中覺醒者和深淵之間的差距,沒有可比性),對顏良的興趣大減,直接打下大牢了事。然後安排大軍休息,畢竟是剛到,軍士的體力沒有達到巔峰狀態,不適合戰鬥。

    徐晃這邊休息了,可城裡的辛氏兄弟卻休息不了。一種無力的感覺已經在他們的心中滋生。先是張遼,再是高順,現在是顏良。辛氏兄弟不是傻子,相反還很聰明,但是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他們謀略不如張遼,治軍不如高順,武勇不如顏良,如今三人都敗在徐晃的手裡,顏良被擒,高順狼狽逃回河間,張遼生死不知(我沒有把張遼被我軍生擒的消息放出去),兔死狐悲的感覺瀰漫在他們的心中。辛氏家族也算冀州的大族,為了家族的考慮,弟弟辛毗已經有了投降的心思,而兄長辛評相比弟弟來說還是對袁紹比較的忠心,但是作為兄長兼族長的辛評,他理解弟弟的想法,最後他們商議決定先不投降,等到實在守不住的時候再投降,也算對袁紹盡了全力了。

    三天以後,徐晃的大軍修整完畢,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攻城戰鬥開始。說實話,我現在和歷史上的曹操不一樣,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田豐和沮授都死了。袁紹不久也死了,袁紹的幾個兒子更是廢物,所以曹操才勢如破竹的擊敗了河北的勢力,但是他們的戰爭卻延續了七年,其中的原因自然是曹操的整體實力不如袁紹的緣故。我現在的實力比當時的曹操和袁紹都強,但是田豐,沮授沒死,袁紹也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從一開始就比我弱,所以才完全的把前線事務交給他們二人,自己則在後方全力的支持他們。我軍才不得已的採取一場一場的攻城戰術。但是在絕對的實力之下,任何的頑抗都沒有作用,所以我和袁紹的戰鬥時間要比曹操和袁紹的戰鬥時間短。

    雖然辛氏兄弟在各方面上比前面被徐晃擊敗的人都差,但是他們的綜合實力比較平均,而且就能力來說,他們比顏良和高順要高點。兄弟兩人配合無間,顏良還辦了一件好事,就是他出去挑戰的時候只帶了三千人,現在城裡還有四萬多人,只是防守一個城池還是足夠的,而且他們處於田豐和袁紹的後方,雖然他們是支援田豐,保護糧道的任務,但是他們還是把城池又加固了一番,可以說他們的城市比河間和高陽的城池都要堅固,這樣徐晃對付高順的招數就不好使了。而且他們處於後方,田豐和高順的後勤補給都在他們這裡,現在的情況就是原來徐晃他們在別的地方還能登上城牆的戰鬥方法,現在不好使了,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箭雨,霹靂車也不可能在攻城的時候動力全開,總有停的時候。總之就是徐晃在辛氏兄弟的防守下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霹靂車給任丘的守軍帶來了一定的傷害,但是任丘的守軍的箭雨也給徐晃的攻城大軍帶來了大量的傷亡。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