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章 治蠻方略 文 / 我就是胖

    武陵蠻,顧名思義就是居住在武陵郡的蠻人部落。事實上江南有兩隻外族部族,一隻是山越人,主要居住地是會稽,豫章,交州一帶。另一隻就是南蠻人,主要的居住地是荊南,西川以及交州一帶,荊南之地到處都有蠻人的部落,只是大部分蠻人部落居住在武陵郡,所以荊南一地的蠻人以武陵蠻居首。武陵蠻的首領沙摩柯在演義裡面應該是赤壁之戰之後,劉備佔領了荊南的時候投效的。但是現在在孫策佔領荊南以後,我本來以為沙摩柯已經離我遠去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回到我的身邊了。對於蠻人的處理,我和郭嘉商量了一下,蠻人和塞外的鮮卑等族不一樣,他們地處內地,沒有多大的地域發展實力,而且人口也有限,對付蠻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吸收,同化,融合六個字,慢慢的把蠻人的文化融合到我大漢民族的文化裡面,讓他們徹底的變成漢人。

    我和郭嘉商量了一下,就召見沙摩柯。對於這個蠻人我是真的很喜歡,命他坐下以後,我把我的建議提了出來。蠻人和漢人之間的主要矛盾說白了就是一個土地的糾紛,古時候有士農工商一說,農民的地位僅次於士人,相對的土地的價值就大了,漢人看不起蠻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好的土地都抓在自己的手裡,造成很多的蠻人沒有土地耕種,沒有土地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就會死人,於是蠻人和漢人的矛盾開始了,小矛盾變成大矛盾,大矛盾變成民族之間的矛盾,最後演變成兩個民族之間的戰爭,最後蠻人失敗了,因為他們人少。但是有壓迫就有反抗,幾百年的時間,蠻,漢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我現在最主要的就是緩和蠻人和漢人之間的矛盾,為以後同化他們做準備。至於方法,演義裡面諸葛亮對付孟獲的方法就很好,劃給他們一塊自治區域,官員都有他們自己任命,我只需要派人去幫助他們就行了,這個幫助就是把漢人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先進的工具傳播到他們那裡,順便的把我們漢人的文化也傳播到那裡。有了文化的交流,就會緩和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

    我和沙摩柯商量了一陣,最後在雙方的目的都達到滿意的條件下,總結了以下幾條:第一,在荊南之地劃出一個蠻人的自治區,這個確切地點就選在武陵郡,反正荊南地廣人稀,我也不在乎這麼一塊地方;第二,武陵郡的官員都由蠻人自選,只是他們的法律必須用我大漢的律法,我會派人去教導他們,務必讓他們盡快的熟悉我大漢的律法;第三,在武陵城開放官方商市,武陵蠻人需要什麼東西,都可以到商市的主管官員那裡去報備,以便盡快滿足他們的需要,一些蠻人的特產也可以通過商市販賣出去,由於是官方的商市,裡面漢蠻兩族官員相互監督,不會出現欺詐的行為;第四,就是把我漢人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教給蠻人,以讓他們能夠盡快的跟上形勢,以上四點是為了緩和民族之間的矛盾,對蠻人的特殊照顧。還有兩點,一是武陵蠻在加入我的勢力以後,要為我提供最少三千人,最多兩萬人的戰士(因為現在他們人口不多),二是武陵郡的稅收,前三年免稅,後兩年減免一半兒的賦稅,總共五年以後稅收和我大漢的其他州郡一樣。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鼓勵生育,凡是一年之中生有一個男丁的家庭,減免這一年十分之一的賦稅,你要是有能耐一氣兒生十個,那我減免你一年的賦稅(此制度對大型的家族不算,只針對單個的家庭)。一切都商量好以後,我和沙摩柯把這些都記錄於書面之上,然後蓋上洛陽王的大印,算是生效了。沙摩柯得到了令他滿意的條件之後,又被我打發回武陵郡去了,他必須得回去,要不然呂蒙的部隊沒法繼續進攻,因為後方不穩啊。

    沙摩柯回到武陵郡以後,馬上就召集了全體的手下,最後武陵郡的蠻人在沙摩柯的安撫下不在鬧事,武陵郡也平靜了下來。對於沙摩柯的官職,由原來的護夷校尉升為五品的護夷將軍,手下三千武陵蠻軍正式改名「無當飛軍」,幫助呂蒙攻伐荊南,而武陵太守由原來武陵郡的主簿鞏志擔任。由於呂蒙引軍攻伐零陵郡,武陵郡現在基本是不設防的,但是武陵郡又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因為武陵郡現在是武陵蠻人的自治區域,武陵郡就是他們的家,再有北面的南郡扶助,武陵郡還是比較安全的。

    零陵郡的太守是劉度,也算是漢室宗親了。武陵郡被攻陷以後,太守金旋就帶著殘兵敗將跑到了零陵郡,給劉度報信。劉度得知呂蒙已經攻陷了武陵的時候,嚇得癱在了地上。零陵郡由於地處荊南的腹地,沒有外敵的騷擾,目前只有文官沒有武將,唯一的武將邢道榮還被孫權調到了濡須口,現在整個零陵郡裡面全是文官,唯一有點武力的就是劉度的兒子劉賢,再有就是這個剛來的金旋了。而且前面戰事吃緊,零陵郡只有五千守軍,加上金旋的敗兵也不過萬五之數,劉度現在是一籌莫展。這時劉賢說話了:「父親,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敵人還沒來呢,我們怎麼能自亂陣腳呢?」劉度說:「那你說怎麼辦?金太守那裡有兵有將,尚且被呂蒙大敗,如今我們這裡兵微將寡,你讓我拿什麼去兵來將擋?拿什麼去水來土掩?拿我們的腦殼去碰人家的刀劍嗎?」劉賢看到劉度發火,也有點膽顫,是啊,大話誰都會說,但是事情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做的。劉賢低著腦袋在屋裡亂看,冷不丁的,劉賢瞅見了一個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演義裡面諸葛亮死後繼位為丞相的蔣琬蔣公琰,此時他還是二十幾歲的年紀,十分的年輕,但是此人少有才名,在孫策佔領荊南以後,被孫策提拔,成為零陵郡的典農都尉,當時這裡沒有戰鬥,蔣琬就頂著個軍職領著一幫軍士屯田。劉賢看到蔣琬,眼睛骨碌碌一轉,這個蔣琬他是知道的,很聰明,於是馬上拉了他老爸的衣襟一下,看到老爸注意了自己,對著蔣琬的方向撇了一眼。劉度順著自己的兒子的眼光一看,正好看到蔣琬,也是眼睛一亮,心道:「我怎麼把他給忘了。」蔣琬看到劉度和劉賢都看自己,心裡納悶,心道:「這是怎麼了?看我幹什麼啊?」於是把身子往後縮了縮,沒想到越躲越來事。只見太守大人向他走了過來,說道:「公琰,如今敵軍來犯,我零陵兵微將寡,你可有破敵之策?」蔣琬一看,得,躲不了了,於是站了出來,苦笑著說道:「大人,您也說了,我零陵兵微將寡,而且敵軍又乘勝而來,士氣正盛,雙方強弱如此明顯,我一小小的都尉,能有什麼辦法?」劉度一想,也是,蔣琬一個冒牌軍官能有什麼辦法,於是命蔣琬回位。

    現在劉度面前只有三條路可以走,一,和敵軍死戰,最後全部玩完;二,投降,三,馬上捲鋪蓋捲走人,不在荊南呆了,至於是去江東還是交州,那到時候再說。死戰,劉度怕死,第一條路是死路,不能走,現在就剩下投降和跑路了。投降,自己已經投降過一次了,再投降別人會怎麼看?牆頭草,兩邊倒啊,到時候誰還能看得起自己,乾脆我跑路吧。劉度想好以後,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麼辦法,那就不要在這呆著了,都回家去吧。來人,帶金太守去館驛休息。」說完,就甩甩袖子走人了。他的兒子劉賢一看老爸都走了,趕緊向周圍的同僚們拱拱手,也走了。待眾人散去,劉度把劉賢叫來,說道:「兒子,零陵郡是守不住了,江東可能也要完了,你馬上把家裡的東西收拾一下,去交州的蒼梧郡等我,到時候咱們去西川避難。」劉賢馬上就明白了老爸的意思,下去收拾東西去了。

    連續幾天,劉度也沒有出現在零陵郡的官員們面前,而呂蒙的大軍已經進入了零陵境內,離零陵郡的治所零陵只有兩天的路程了。這個時候零陵的官員們都急得火上房,可是零陵的太守大人卻還是不露面。這下傻子都發現這裡面問題了,於是零陵郡的一些官員馬上聚集在一起,找到了武陵太守金旋,最後在金旋的帶領下硬闖太守府。闖是闖進去了,可是太守府裡面除了一個看門的門房,已經人去樓空,這下零陵郡的官員們可亂成一鍋粥了,而金旋也蒙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劉度竟然這麼不仗義,說都不說一聲就自己跑了。此時蔣琬找到了金旋,說道:「金大人,你也看到了,我們太守大人是自己跑路了。現在敵軍大兵壓境,金大人你不是零陵郡的官員,沒有必要在這裡和我們一起等死。不如趁著敵軍還沒到,趕緊去長沙吧。」金旋一想也是,馬上回去召集了自己的軍隊向長沙去了。金旋一走,零陵的官員馬上就圍上了蔣琬,責備他不應該放金旋走,沒了金旋零陵就徹底完了,結果蔣琬一句話把他們堵的差點說不出話來:「金旋在這有用的話,劉度也不會跑了。你們該幹什麼去就幹什麼去,等呂蒙的大軍一到,投降就是了,他又不能吃了你們,再說就算丟失零陵也不關我們的事,萬事都有劉度自己頂著,零陵郡的太守大人都跑了,我們投降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吧。」眾人一想也是,於是紛紛回府休息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